CN206841620U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41620U CN206841620U CN201720562589.3U CN201720562589U CN206841620U CN 206841620 U CN206841620 U CN 206841620U CN 201720562589 U CN201720562589 U CN 201720562589U CN 206841620 U CN206841620 U CN 206841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ntilever
- shock bracket
- wheeled
- steering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包括上端连接有转向架的中心架,转向架的下端连接转向连接杆一和转向连接杆二,转向连接杆一连接左转向连接杆,转向连接杆二连接右转向连接杆,左转向连接杆和右转向连接杆分别连接左轮架和右轮架,左轮架和右轮架分别连接左活节螺栓和右活节螺栓,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分别连接上减震支架一和上减震支架二,上减震支架一和右活节螺栓、上减震支架二和左活节螺栓之间均连接减震弹簧,左悬臂二和右悬臂二分别连接下减震支架一和下减震支架二,下减震支架一和下减震支架二之间连接压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静止或低速状态下的车体倾倒问题,并能有效校正车轮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三轮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车具有经济、环保、便捷等优势而被消费者所喜爱,电动三轮车已经成为零货运输的交通工具。三轮电动车普遍为正三轮电动车,这种正三轮电动车存在着成本高、体积较大且操纵稳定性较差的缺点;电动汽车虽然操纵稳定性好,但是价格昂贵并且体积大。
所以,倒三轮车成为了最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车型,倒三轮车根据驱动方式有人力倒三轮自行车、发动机驱动的倒三轮摩托车和纯电动的倒三轮电动车。现如今倒三轮电动车存在的问题是:使用独立悬挂时,因结构导致自然倾倒的状态;而使用车梯辅助支撑,在停车及骑车低速行驶过程中均有倾倒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包括中心架,所述中心架的上方连接有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所述中心架的下方连接有左悬臂二和右悬臂二;所述中心架的上端通过转向轴承连接有转向架,所述转向架的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一和关节轴承二分别连接有转向连接杆一和转向连接杆二,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一通过左关节轴承连接有左转向连接杆,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二通过右关节轴承连接有右转向连接杆,所述的左转向连接杆和右转向连接杆分别连接有左轮架和右轮架,所述的左轮架和右轮架分别连接有左活节螺栓和右活节螺栓,所述的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分别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和上减震支架二,所述的上减震支架一和右活节螺栓、上减震支架二和左活节螺栓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左悬臂二和右悬臂二分别连接有下减震支架一和下减震支架二,所述的下减震支架一和下减震支架二之间连接有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架与转向轴承之间设有转向轴承挡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上部均设有上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通过上安装孔与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下部均设有下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通过下安装孔与左悬臂二和右悬臂二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左悬臂二和右悬臂二之间均设有尼龙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悬臂一和右悬臂一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的前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所述连接板二的后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独立悬挂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减震弹簧和压簧,有效解决了静止或低速状态下的车体倾倒问题,并能有效校正车轮方向,同时在使用时可以不影响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弹簧;14、左活节螺栓;15、下减震支架一;16、上减震支架一;161、上减震支架二;2、右活节弹簧;23、中心架;24、转向架;25、左转向连接杆;251、右转向连接杆;26、转向轴承挡套;27、左悬臂二;271、右悬臂二;29、左轮架;291、右轮架;3、压簧;30、转向轴承;31、左悬臂一;311、右悬臂一;32、下减震支架二;331、关节轴承一;33、关节轴承二;34、转向连接杆二;341、转向连接杆一;35、尼龙垫片;36、左关节轴承;361、右关节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包括中心架23,所述中心架23的上方连接有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所述中心架23的下方连接有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所述中心架23的上端通过转向轴承30连接有转向架24,所述转向架24的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一331和关节轴承二33分别连接有转向连接杆一341和转向连接杆二34,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一341通过左关节轴承36连接有左转向连接杆25,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二34通过右关节轴承361连接有右转向连接杆251,所述的左转向连接杆25和右转向连接杆251分别连接有左轮架29和右轮架291,所述的左轮架29和右轮架291分别连接有左活节螺栓14和右活节螺栓2,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分别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16和上减震支架二161,所述的上减震支架一16和右活节螺栓2、上减震支架二161和左活节螺栓14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1,所述的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分别连接有下减震支架一15和下减震支架二32,所述的下减震支架一15和下减震支架二32之间连接有压簧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架23与转向轴承30之间设有转向轴承挡套26。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架23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上部均设有上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23通过上安装孔与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下部均设有下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23通过下安装孔与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之间均设有尼龙垫片35。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的前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16,所述连接板二的后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二161。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包括转向架24、关节轴承一331、转向连接杆一341、左关节轴承36和左转向连接杆25构成平行四边形一,转向架24、关节轴承二33、转向连接杆二34、右关节轴承361和右转向连接杆251构成平行四边形二,平行四边形一和平行四边形二共用一条边线即转向架24,转向架24围绕转向轴承30转动,从而完成向左或者向右的转向;另外,中心架23、左悬臂一31、左轮架29和左悬臂二27构成平行四边形三,中心架24、右悬臂一311、右轮架291和右悬臂二271构成平行四边形四,平行四边形三和平行四边形四共用同一条边线即中心架23,工作时,中心架23设定为静止状态,左轮架29和右轮架291按照平行四边形的原理独立运动,起到独立悬挂的作用;在骑行状态下,中心架受到骑行人施加的方向向下的载荷F4,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连接的下减震支架一15和下减震支架二32之间的压簧具有向两侧的推力F1,左悬臂一31连接的上减震支架一16和右活节螺栓2之间具有拉力F2,右悬臂一311连接的上减震支架二161和左活节螺栓14之间的减震弹簧1之间具有拉力F3,整体的力满足F1=F2+F3+F4时,构成整体结构的平衡,并且使骑行状态下,独立悬挂受弹簧力的影响最小;转向时,左活节螺栓14和右活节螺栓2转动,此时减震弹簧舒张产生拉力F6、F7,人为转向时施加的转向力为F5,整体力的结构为F5=F6+F7,当转向结束,人为施加的外力F5移除时,也即F5=0时,F6=-F7,此时,转向结构回归原位,达到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独立悬挂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减震弹簧和压簧,有效解决了静止或低速状态下的车体倾倒问题,并能有效校正车轮方向,同时在使用时可以不影响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架(23),所述中心架(23)的上方连接有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所述中心架(23)的下方连接有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所述中心架(23)的上端通过转向轴承(30)连接有转向架(24),所述转向架(24)的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一(331)和关节轴承二(33)分别连接有转向连接杆一(341)和转向连接杆二(34),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一(341)通过左关节轴承(36)连接有左转向连接杆(25),所述的转向连接杆二(34)通过右关节轴承(361)连接有右转向连接杆(251),所述的左转向连接杆(25)和右转向连接杆(251)分别连接有左轮架(29)和右轮架(291),所述的左轮架(29)和右轮架(291)分别连接有左活节螺栓(14)和右活节螺栓(2),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分别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16)和上减震支架二(161),所述的上减震支架一(16)和右活节螺栓(2)、上减震支架二(161)和左活节螺栓(14)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1),所述的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分别连接有下减震支架一(15)和下减震支架二(32),所述的下减震支架一(15)和下减震支架二(32)之间连接有压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架(23)与转向轴承(30)之间设有转向轴承挡套(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架(23)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上部均设有上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23)通过上安装孔与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的下部均设有下安装孔,所述的中心架(23)通过下安装孔与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左悬臂二(27)和右悬臂二(271)之间均设有尼龙垫片(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悬臂一(31)和右悬臂一(311)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的前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一(16),所述连接板二的后端连接有上减震支架二(1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2589.3U CN206841620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2589.3U CN206841620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41620U true CN206841620U (zh) | 2018-01-05 |
Family
ID=6079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6258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1620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416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1591A (zh) * | 2021-04-19 | 2021-07-06 | 张洪吉 | 一种前两轮车前悬架机构 |
-
2017
- 2017-05-19 CN CN201720562589.3U patent/CN2068416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1591A (zh) * | 2021-04-19 | 2021-07-06 | 张洪吉 | 一种前两轮车前悬架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96209U (zh) |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底盘构型 | |
CN206841620U (zh)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前两轮独立悬挂静态不倾倒支撑结构 | |
CN102381204A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发电系统 | |
CN107244201A (zh) | 360度全向单边独立悬架系统 | |
CN2934048Y (zh) | 电动自行车单悬臂后轮减震装置 | |
CN102529685A (zh) | 双轮非对称反向平行悬挂厢式电动车 | |
CN201071059Y (zh) | 双前轮三轮车转向总成 | |
CN210555389U (zh) | 一种电动车用的前叉开槽杆 | |
CN205059908U (zh) | 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 | |
CN102343958A (zh) | 双前轮自行车转向机构 | |
CN206067516U (zh) | 电动旅游观光车 | |
CN107953958A (zh) |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 |
CN112693552A (zh) | 一种稳定性自适应悬挂系统 | |
CN203094335U (zh) | 一种三轮摩托车用前减震器 | |
CN208963242U (zh) | 车辆转向组件及滑板车 | |
CN201086799Y (zh) | 一种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 |
CN201792947U (zh) | 双前轮自行车转向机构 | |
CN208789855U (zh) |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智能电动车 | |
CN214565960U (zh) | 电动三轮车上的后轮总成 | |
CN207510233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电池装置 | |
CN205059907U (zh) | 新型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 | |
CN201784758U (zh) | 一种防翻倒三轮车 | |
CN203020473U (zh) | 轻便型电动四轮车 | |
CN201506444U (zh) | 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 |
CN210793467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摇摆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