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5402U -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5402U
CN206835402U CN201720701912.0U CN201720701912U CN206835402U CN 206835402 U CN206835402 U CN 206835402U CN 201720701912 U CN201720701912 U CN 201720701912U CN 206835402 U CN206835402 U CN 20683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coil
muscle group
long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19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剑友
苏畅
邹伟
江太阳
罗绍生
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19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5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所述线圈盘支架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为盘状结构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区;长筋组,所述长筋组设在所述第一环区且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延伸,所述长筋组限定出第一绕线槽;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支撑盘连接且位于所述长筋组的底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通过在长筋组的底部设置散热底板,可以增加线圈与线圈盘支架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的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位于其底部的散热底板,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长筋组传到散热底板,最后经风机将线圈盘支架底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利于延长线圈盘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线圈盘支架上设有筋位结构,筋位结构采用全部连通或全部间断断开的结构形式,不利于线圈盘的线圈内部热量导出,容易造成线圈盘温升高、烧盘、熔盘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圈盘支架,所述线圈盘支架具有降温速度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线圈盘支架的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线圈盘的电磁烹饪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为盘状结构且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区;长筋组,所述长筋组设在所述第一环区且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延伸,所述长筋组限定出第一绕线槽;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支撑盘连接且位于所述长筋组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通过在长筋组的底部设置散热底板,可以增加线圈与线圈盘支架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的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位于其底部的散热底板,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长筋组传到散热底板,最后经风机将线圈盘支架底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利于延长线圈盘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支撑盘、所述长筋组和所述散热底板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件,可以简化线圈盘支架的安装结构,从而降低整个线圈盘的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支撑盘、所述长筋组和所述散热底板为可拆分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支撑盘和所述长筋组为导热塑料件或导热陶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长筋组包括多个长绕线筋,每个所述长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所述长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长绕线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绕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支撑盘还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区,所述第二环区与所述第一环区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排列,所述线圈盘支架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环区的多个短筋组,所述多个短筋组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短筋组在所述第二环区上限定出第二绕线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区在所述支撑盘的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区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短筋组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支撑盘,所述多个短筋组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散热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短筋组包括多个短绕线筋,多个所述短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短绕线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绕线槽。
具体地,所述长筋组的两端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短筋组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形成跳线槽,可快速将线圈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底板,从而可以快速降低线圈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所述支撑盘包括:内轭部和外轭部,所述外轭部在所述支撑盘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内轭部的外侧;多个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齿部,每个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内轭部与所述外轭部,所述齿部位于所述长筋组和多个所述短筋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底板包括多个散热支板,多个所述散热支板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散热支板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线圈盘,包括:线圈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线圈盘支架,通过采用上述线圈盘支架,加快了线圈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了线圈盘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磁烹饪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线圈盘。通过采用上述线圈盘,延长了电磁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线圈盘100,
线圈盘支架10,
支撑盘11,内轭部1101,外轭部1102,齿部1103,第一环区111,第二环区112,
长筋组12,第一绕线槽120,长绕线筋121,
短筋组13,第二绕线槽130,短绕线筋131,
散热底板14,散热支板141,
跳线槽15,
线圈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可选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包括:线圈盘支架10和线圈20。线圈盘100的线圈20分别绕制在线圈盘支架1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10包括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支撑盘11为盘状结构且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区111。长筋组12设置在第一环区111,长筋组12沿支撑盘11的周向延伸,长筋组12在第一环区111内限定出第一绕线槽120。散热底板14与支撑盘11连接,且散热底板14位于所述长筋组12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10,通过在长筋组12的底部设置散热底板14,可以增加线圈20与线圈盘支架10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20的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位于其底部的散热底板14,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长筋组12传到散热底板14,最后经风机将线圈盘支架10底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利于延长线圈盘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通过采用上述的线圈盘支架10,可以将线圈20的热量快速地传导到线圈盘支架10上,加快了线圈20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了线圈盘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10,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件。
例如,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一体成型,支撑盘11为单独的结构;再如,支撑盘11与散热底板14为一体件,长筋组12为单独的结构;或者,长筋组12和支撑盘11为一体件,散热底板14为单独的结构;或者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为整体件。
由此,将支撑盘11、长筋组12、多个短筋组13和散热底板14中的至少两个设置为一体件,可以简化线圈盘支架10的结构,从而降低整个线圈盘100的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支架10,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可以为可拆分件。也就是说,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组装形成线圈盘支架10。
可选地,支撑盘11和长筋组12可以采用导热塑料件或导热陶瓷件制造,通过采用导热系数高的绝缘材料,可以将线圈20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导至支撑盘11和长筋组12,从而加快了线圈盘100的降温速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长筋组12由多个长绕线筋121组成,每个长绕线筋121沿支撑盘11的周向延伸,仅在跳线槽15处具有开口,从而每个长绕线筋121形成带开口的环形,长绕线筋121沿支撑盘11的径向采取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长绕线筋121之间形成第一绕线槽120,第一绕线槽120用来放置线圈20,从而将线圈20安置在相邻的长绕线筋121之间。
也就是说,线圈20的漆包线与相邻两个长绕线筋121的侧壁接触,通过设置多个长绕线筋121,可以快速地将线圈20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到散热底板14,经风机散热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进而延长线圈盘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支撑盘11还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区112,第二环区112与第一环区111沿支撑盘的径向排列。线圈盘支架10还包括位于散热底板14上方的多个短筋组13,多个短筋组13设置在第二环区112,多个短筋组13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短筋组13在支撑盘11上限定出第二绕线槽130。
在一些示例中,短筋组13包括多个,多个短筋组13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短筋组13之间形成跳线槽15。每个短筋组13又包括多个短绕线筋131,每个短筋组13的短绕线筋131沿支撑盘11的周向延伸,且每个短绕线筋1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其两侧的跳线槽15。每个短筋组13的多个短绕线筋131沿支撑盘11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短绕线筋131沿支撑盘11的径向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绕线槽130,用来放置线圈20,从而将线圈20安置在相邻的短绕线筋131之间。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短筋组1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支撑盘11,多个短筋组1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散热底板14,当线圈20安装至线圈盘支架10上时,线圈20的一部分漆包线可以与相邻两个长绕线筋121的侧壁和散热底板14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一部分漆包线可以与相邻两个短绕线筋131的侧壁、散热底板14、支撑盘11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
线圈20在工作时,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位于其底部的散热底板14、支撑盘11,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长筋组12传到散热底板14,一部分热量通过短筋组13分别传到散热底板14和支撑盘11,从而将线圈20的热量快速地导到线圈盘支架10的底部,最后经风机将线圈盘支架10底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进而延长线圈盘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长筋组12的两端之间以及多个短筋组13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形成跳线槽15。
在一些示例中,长筋组12具有一个跳线槽15,每个长绕线筋121形成开环结构,且每个长绕线筋1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跳线槽15以在两端之间形成开口。多个短筋组13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短筋组13之间形成一个跳线槽15。
具体地,长筋组12是仅在跳线槽15处具有开口的开环形结构,即长筋组12在除跳线槽15外的位置全部连通。多个短筋组13在支撑盘1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短筋组13之间具有一个跳线槽15,多个短筋组13在除跳线槽15外的位置也是全部连通。
长筋组12与短筋组13在除跳线槽15外的位置全部连通,连通的筋组与线圈20接触,将线圈20的热量传递到长筋组12和短筋组13上,并可以使线圈盘支架10上的线圈20中部与外部的散热均匀。
如图1所示,电磁烹饪装置(例如,电磁炉)在工作时,由于线圈20的中部发热量最大,因此第一环区111在支撑盘11的径向上位于第二环区112的内侧,即长筋组12位于多个短筋组13的内侧。
长筋组12的每个长绕线筋121在支撑盘11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短筋组13的短绕线筋131在支撑盘11的周向上的长度,且多个短筋组13在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利于保证线圈20的中部与邻近外缘的部分散热均匀,从而提升线圈盘100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第一环区111与第二环区112可以沿支撑盘11的径向间隔分布。例如,第二环区1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环区111的内侧,第二环区112的另一部分形成在第一环区111的外侧。也就是说,在支撑盘11的径向上、第一环区111设在第二环区112的中间位置。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11包括:内轭部1101、外轭部1102和多个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齿部1103,外轭部1102在支撑盘11的径向上位于内轭部1101的外侧,齿部1103位于长筋组12和短筋组13的底部,每个齿部1103的一端内轭部1101相连,另一端与外轭部1103相连。
进一步地,散热底板14包括多个散热支板141,多个散热支板141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散热支板141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齿部1103之间。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散热底板14仅包括多个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散热支板141,每个散热支板141的两侧连接至相邻两个齿部1103。
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散热底板14包括内环部和多个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散热支板141,每个散热支板141的内端与内环部连接,且通过内环部固定在支撑盘11上。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盘100包括:线圈盘支架10和线圈20。线圈盘支架10包括支撑盘11、散热底板14、长筋组12和多个短筋组13。
支撑盘11包括内轭部1101、外轭部1102和齿部1103。外轭部1102在支撑盘11的径向上位于内轭部1101的外侧,齿部1103位于长筋组12和短筋组13的底部,每个齿部1103的一端与内轭部1101相连,另一端与外轭部1103相连。支撑盘11上具有沿其径向排列的第一环区111和第二环区112。散热底板14包括多个散热支板141。
长筋组12设置在第一环区111内,长筋组12包括多个长绕线筋121,相邻两个长筋组12之间限定出第一绕线槽120。多个短筋组13沿支撑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二环区112内,其中,一部分短筋组13设在散热底板14的散热支板141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短筋组13设在支撑盘11的齿部1103的上表面。每个短筋组13由多个短绕线筋131组成,每个短筋组13中的相邻两个短绕线筋131之间限定出第二绕线槽130。
如图3所示,在本示例中,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分别为可拆分的独立构件,即支撑盘11、长筋组12和散热底板14组装形成线圈盘支架10,其中,多个短筋组13一体成型在支撑盘11上。线圈20绕制在第一绕线槽120和第二绕线槽130内。
表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与采用普通支架的线圈盘的线圈的温升状况
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的线圈20的温升可降低20.3~28.6℃,散热效果明显。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散热底板14与支撑盘11形成一体件,且多个短筋组13一体成型在支撑盘11上,长筋组12为单独件,方便了长筋组12的拆卸。线圈盘10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线圈盘1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长筋组12与支撑盘11为一体件,且多个短筋组13一体成型在支撑盘11上,也就是说,长筋组12、多个短筋组13、支撑盘11一体成型,散热底板14作为单独拆分的结构,便于散热底盘14的拆卸与更换。线圈盘10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线圈盘1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在又一些示例中,长筋组12、多个短筋组13、支撑盘11与散热底板14为一体件,简化了线圈盘100的结构,方便了线圈盘100的安装,有效地提高了线圈盘100的生产效率。线圈盘10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线圈盘1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通过在长筋组12、短筋组13的底部设置散热底板14,可以增加线圈20与线圈盘支架10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20的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位于其底部的支撑盘11、散热底板14,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长筋组12、短筋组13传到支撑盘11、散热底板14,最后经风机将线圈盘支架10底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进而延长线圈盘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磁烹饪装置(图中未示出),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线圈盘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盘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烹饪装置(图中未示出)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电磁烹饪装置(图中未示出)的结构简单,线圈20的降温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烹饪装置以及线圈盘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为盘状结构且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区;
长筋组,所述长筋组设在所述第一环区且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延伸,所述长筋组限定出第一绕线槽;
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支撑盘连接且位于所述长筋组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所述长筋组和所述散热底板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所述长筋组和所述散热底板为可拆分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和所述长筋组为导热塑料件或导热陶瓷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筋组包括多个长绕线筋,每个所述长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所述长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长绕线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绕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还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区,所述第二环区与所述第一环区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排列,
所述线圈盘支架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环区的多个短筋组,所述多个短筋组设在所述第二环区且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短筋组在所述第二环区上限定出第二绕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区在所述支撑盘的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区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短筋组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支撑盘,所述多个短筋组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散热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筋组包括多个短绕线筋,多个所述短绕线筋沿所述支撑盘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短绕线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绕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筋组的两端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短筋组中的相邻两个之间形成跳线槽。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包括:
内轭部和外轭部,所述外轭部在所述支撑盘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内轭部的外侧;
多个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齿部,每个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内轭部与所述外轭部,所述齿部位于所述长筋组和多个所述短筋组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板包括多个散热支板,多个所述散热支板沿所述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散热支板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齿部之间。
13.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支架。
14.一种电磁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盘。
CN201720701912.0U 2017-06-15 2017-06-15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Active CN20683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1912.0U CN206835402U (zh) 2017-06-15 2017-06-15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1912.0U CN206835402U (zh) 2017-06-15 2017-06-15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5402U true CN206835402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5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1912.0U Active CN206835402U (zh) 2017-06-15 2017-06-15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54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5114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5114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磁装置
CN110875114B (zh) * 2018-08-29 2021-07-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5402U (zh)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A2943281A1 (en) High performance surface unit for heating
CN105120544A (zh)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CN202261896U (zh) 一种凹型电磁炉加热线圈盘
CN106562685B (zh) 烹饪电器的烹饪方法
JP2013134841A (ja) 誘導加熱コイル
CN104349522B (zh) 用于加热炊具的线圈盘及具有其的电磁炉
CN201312395Y (zh) 一种管状电磁加热装置
CN203457358U (zh) 线圈盘和具有该线圈盘的电磁炉
CN109140539A (zh)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N206094198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JP4318362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912360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1286180Y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CN209153165U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外锅及烹饪电器
CN205842835U (zh) 油汀取暖器
CN206835403U (zh) 线圈盘和具有其的电磁烹饪装置
CN205006625U (zh) 电烹饪锅
CN219645557U (zh) 发热管组件和烹饪设备
WO2020029514A1 (zh) 加热器具
CN204795673U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厨房烹饪电器
CN105928045B (zh) 油汀取暖器
CN207382619U (zh) 智能线圈盘
CN208925952U (zh) 磁铁支架组件、加热装置及电炊具
CN204795672U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厨房烹饪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