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4730U -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 Google Patents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4730U
CN206824730U CN201720659037.4U CN201720659037U CN206824730U CN 206824730 U CN206824730 U CN 206824730U CN 201720659037 U CN201720659037 U CN 201720659037U CN 206824730 U CN206824730 U CN 20682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fe bar
side edge
slotting cutter
round nose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59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ao Gao Cutt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ao Gao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ao Gao Cutt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ao Gao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59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包括圆柱状的刀杆,刀杆下部的周壁和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多条绕刀杆的轴线分布的侧刃和端刃,刀杆的周壁位于相邻的侧刃之间开设有容屑刃槽,每条侧刃的后刃面与每条端刃之间圆弧过渡并形成圆弧形的刀尖,每条端刃的端面包括一侧与圆弧形的刀尖相连并外凸的圆弧段,以及有一侧与所述圆弧段的另一侧相连的倾斜段。可提高圆弧段所对应区域的结构强度,铣削工件时,圆弧段所承受的阻力大部分分解为轴向力,小部分分解为径向力,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承受阻力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承受的径向力较小,可大幅度减少端刃的损伤程度,从而可实现大进给铣削加工,并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背景技术
立铣刀主要用于在工件上加工平面、台阶面和沟槽等。在多种立铣刀中,圆鼻立铣刀最适合用于快速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工件开粗或者加工带弧形角的形状。现有的圆鼻立铣刀,一般具有圆柱状的刀杆,刀杆下部的周壁和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多打绕其轴线分布的侧刃和端刃,刀杆的周壁位于相邻的侧刃之间开设有容屑刃槽,以供排屑。侧刃从刀杆的下端面向上端面方向螺旋延伸,侧刃的后刃面(或称后刀面)和端刃圆弧过渡,并形成弧度为四分之一圆的圆弧形刀尖,圆鼻立铣刀随铣床的刀轴旋转进给时,可对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
但现有的圆鼻立铣刀仍存在如下不足:1、其端刃的端面为与圆弧形刀尖相连一侧向接近刀杆的轴线一侧逐渐下倾的斜面,强度较低,切削工件时,端刃所承受的阻力大部分分解为径向力,进行大进给切削时,端刃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损伤,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只能通过降低进给量来减少端刃的损伤,而这又会降低加工效率。2、侧刃的前刃面(或称前刀面)与圆弧形刀尖大致呈直角过渡,该直角过渡处的强度仍不够强,在快速加工时,该直角过渡处出现损伤的可能性仍较大。3、圆鼻立铣刀的芯径(所述芯径指圆心位圆杆的轴线上,并与刀杆上的所有刃槽相切的假想圆的直径,也称为芯厚)较小,约为刀杆直径的0.6倍,结构刚性较小。4、侧刃的螺旋角度较大,一般约为35°~40°,导致侧刃在随刀杆沿工件轴向运动时,承受较大的垂向阻力,一方面会加大侧刃的损伤,另一方面,会降低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旨在提高圆鼻立铣刀的进给量,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包括圆柱状的刀杆,刀杆下部的周壁和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多条绕刀杆的轴线分布的侧刃和端刃,刀杆的周壁位于相邻的侧刃之间开设有容屑刃槽,每条侧刃的后刃面与每条端刃之间圆弧过渡并形成圆弧形的刀尖,每条端刃的端面包括一侧与圆弧形的刀尖相连并外凸的圆弧段、以及有一侧与所述圆弧段的另一侧相连的倾斜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由于将每条端刃的端面设置为包括圆弧段和倾斜段,其中,圆弧段的两侧分别与圆弧形的刀尖和倾斜段相连,可提高圆弧段所对应区域的结构强度,铣削工件时,圆弧段所承受的阻力大部分分解为轴向力,小部分分解为径向力,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承受阻力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承受的径向力较小,可大幅度减少端刃的损伤程度,从而可实现大进给铣削加工,并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进给圆鼻立铣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进给圆鼻立铣刀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4为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部分的放大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5所示,该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包括圆柱状的刀杆1,刀杆1可安装于铣床(未图示)的刀轴(未图示)上并随刀轴运动,刀杆1下部的周壁和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多条绕刀杆1的轴线分布的侧刃2和端刃3,刀杆1的周壁位于相邻的侧刃2之间开设有容屑刃槽4,以供排屑。侧刃2从刀杆1的下端面向上端面方向螺旋延伸,每条侧刃2的后刃面与每条端刃3之间圆弧过渡并形成圆弧形的刀尖5 ,每条端刃的端面(指下端面)包括一侧与圆弧形的刀尖5相连并外凸的圆弧段31、以及有一侧与所述圆弧段31的另一侧相连的倾斜段32。此设置方式,可提高圆弧段31所对应区域的结构强度,铣削工件时,圆弧段31所承受的阻力大部分分解为轴向力,小部分分解为径向力,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承受阻力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承受的径向力较小,可大幅度减少端刃3的损伤程度,从而可实现大进给铣削加工,并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的,所述圆弧段31可以包括一个圆弧面,也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圆弧面,如图3所示,为包括一个圆弧面的情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刀杆1的直径为10MM,刀尖5的半径为1MM,圆弧段31的半径为20MM,且圆弧段31的所述另一侧优选与倾斜段相切。
进一步地,每条侧刃2的前刃面邻近刀尖5的区域与刀尖5圆弧过渡。以提高侧刃2的前刃面与刀尖5过渡处的结构强度,以在快速加工工件(未图示)时,降低侧刃2的前刃面与刀尖5的过渡处的损伤程度,从而提高大进给圆鼻立铣刀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刃2和端刃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刀杆1的直径大小、刀杆1或者待加工工件的材质等情况)而定,可分别为两条、三条、四条、五条或者更多,多条侧刃2和端刃3优选绕刀杆1的轴线均匀分布,以保证刀杆1旋转的平稳性。如图2、图4所示,为侧刃2和端刃3各有四条的情况。
进一步地,刀杆1的芯径(或称芯厚)d为刀杆1外径D的0.665~0.675倍,例如为0.665倍、0.666倍、0.667倍、0.668倍、0.669倍、0.670倍、0.671倍、0.672倍、0.673倍、0.674倍或者0.675倍等,优选0.670倍。以直径为D为10MM的刀杆为例,其芯径d优选6.70±0.03MM,此时,本实用新型大进给圆鼻立铣刀的刚性较好。
具体地,如图2所示,侧刃2从刀杆1的下端面向上端面方向螺旋延伸,螺旋角度a为14°~16°,例如为14°、15°或者16°,优选15°,此螺旋角度相对较小,使侧刃在随刀杆1沿工件轴向运动时,承受较小的垂向阻力,一方面可减少侧刃2的损伤,另一方面,可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侧刃2的前角为负前角,可提高侧刃2的切削强度。负前角的具体角度β为-8°~-12°,例如为-8°、-9°、-10°、-11°、或者-12°,优选-10°。
具体地,刀杆1的材质可以根据待加工工件的材质以及预定进给量等因素进行选择,例如采用高速工具钢或者硬质合金制成,优选钨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杆1的全部表面或者至少下部的表面涂覆耐高温以及耐磨性能较佳的涂层,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涂层可以为氮化硅涂层、氮化钛涂层或者氮铝钛涂层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包括圆柱状的刀杆,刀杆下部的周壁和下端面分别成型有多条绕刀杆的轴线分布的侧刃和端刃,刀杆的周壁位于相邻的侧刃之间开设有容屑刃槽,每条侧刃的后刃面与每条端刃之间圆弧过渡并形成圆弧形的刀尖,其特征在于:每条端刃的端面包括一侧与圆弧形的刀尖相连并外凸的圆弧段、以及有一侧与所述圆弧段的另一侧相连的倾斜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圆弧段包括一个圆弧面或者多段依次相连的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每条侧刃的前刃面邻近刀尖的区域与刀尖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杆的芯径d为刀杆外径D的0.665~0.67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侧刃从刀杆的下端面向上端面方向螺旋延伸,螺旋角度a为14°~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侧刃的螺旋角度a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杆采用钨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杆的全部表面或者至少下部的表面涂覆耐高温以及耐磨性能较佳的氮化硅涂层、氮化钛涂层或者氮铝钛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侧刃的前角为负前角,负前角具体角度β为-8°~-12°。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进给圆鼻立铣刀,其特征在于:负前角具体角度β为-10°。
CN201720659037.4U 2017-06-08 2017-06-08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Active CN20682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9037.4U CN206824730U (zh) 2017-06-08 2017-06-08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9037.4U CN206824730U (zh) 2017-06-08 2017-06-08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4730U true CN206824730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59037.4U Active CN206824730U (zh) 2017-06-08 2017-06-08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4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8677A (zh) * 2018-09-29 2019-01-08 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刻下部电极表面涂层铣削加工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74366A (zh) * 2018-04-16 2020-12-1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径向立铣刀及使用其的机床、径向立铣刀设计方法及加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4366A (zh) * 2018-04-16 2020-12-1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径向立铣刀及使用其的机床、径向立铣刀设计方法及加工方法
CN112074366B (zh) * 2018-04-16 2024-02-1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径向立铣刀及使用其的机床、径向立铣刀设计方法及加工方法
CN109158677A (zh) * 2018-09-29 2019-01-08 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刻下部电极表面涂层铣削加工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CN109158677B (zh) * 2018-09-29 2020-01-31 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刻下部电极表面涂层铣削加工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3435B2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JP5227342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並びに切削方法
JP5577771B2 (ja) エンドミル
CN104759675A (zh) 金属切削刀片和铣削刀具
JP5842708B2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107107214A (zh) 双面高进给铣削刀片、高进给铣削刀具及方法
CN206824730U (zh) 大进给圆鼻立铣刀
CN201231337Y (zh) 一种渐变芯径并带大圆弧槽的立铣刀
JP5470796B2 (ja) 総形カッタ
CN207239251U (zh) 一种加工高硬度材料的立铣刀
CN102489765A (zh) 非共槽阶梯铣刀
CN207103937U (zh) 加强型圆鼻立铣刀
CN105642985A (zh) 一种用于贮箱壁板高速加工的铣刀
CN106001648B (zh) 一种高硬钢异形件加工用车/铣刀片
JP2002018629A (ja) 切削工具
CN202344008U (zh) 非共槽阶梯铣刀
JP5126205B2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JP4561054B2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104690342A (zh) Abs阀体用整体硬质合金自定心内冷深孔麻花钻
JP2018126832A (ja) テーパ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207103936U (zh) 减振降噪立铣刀
CN206981847U (zh) 一种小直径pcd立铣刀结构
CN201217096Y (zh) 一种渐变芯径并带修光减震刃的立铣刀
CN2582798Y (zh) 鼓锥形侧铣任意曲面离心叶轮刀具
CN110421202A (zh) 一种切削刀具及其刀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