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4673U -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4673U
CN206824673U CN201720710061.6U CN201720710061U CN206824673U CN 206824673 U CN206824673 U CN 206824673U CN 201720710061 U CN201720710061 U CN 201720710061U CN 206824673 U CN206824673 U CN 206824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shock
lathe tool
housing
damp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00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EMBO (NANJING) BRAK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EMBO (NANJING) BRAK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EMBO (NANJING) BRAK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EMBO (NANJING) BRAK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00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4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4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4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涉及制动盘表面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较差的问题。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车刀连接件、缓冲组件和制动盘接触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车刀连接件相连,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制动盘接触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所述减震结构应用于制动盘车削装置上,用于减轻制动盘的震动,提高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盘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制动盘车削工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制动盘车削装置进行车削制动盘的操作,具体为使用车刀对制动盘进行车削操作。
在车削的过程中,制动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从而影响车刀对于制动盘的车削效果,最终影响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结构,包括:车刀连接件、缓冲组件和制动盘接触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车刀连接件相连,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制动盘接触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车刀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侧面相连,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制动盘接触件分别从所述壳体上相对的两侧伸入所述壳体,改变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弹性件的接触处在所述壳体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程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螺纹孔匹配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可选地,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由立方氮化硼制成。
可选地,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包覆有耐磨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结构应用于制动盘车削装置中时,使用车刀连接件将减震结构与制动盘车削装置中的车刀连接在一起,并使得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或者待车削区域接触,在进行制动盘车削的过程中,制动盘接触件将制动盘的震动传递到弹性件,弹性件发生形变从而将震动吸收,从而使得制动盘的震动程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制动盘的车削效果,进而提高了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盘车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动盘车削装置,包括:车刀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与所述车刀相连,所述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所述车刀的刀刃朝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车刀为双面车刀,所述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所述车刀的其中一个刀刃朝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车刀与所述减震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刀上设置有多个减震结构安装位。
所述制动盘车削装置与上述减震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2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图5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车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车刀连接件;21-壳体;22-弹性件;23-调节件;24-第一调节部;25-第二调节部;26-连接板;27-定位板;28-第一开口;29-第二开口;30-制动盘接触件;31-挡板;100-减震结构;200-车刀;210-刀刃;220-减震结构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包括:车刀连接件10、缓冲组件和制动盘接触件30,缓冲组件与车刀连接件10相连,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22,制动盘接触件30与弹性件22接触,制动盘接触件30的一端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结构应用于制动盘车削装置中时,使用车刀连接件10将减震结构与制动盘车削装置中的车刀连接在一起,并使得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30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或者待车削区域接触,在进行制动盘车削的过程中,制动盘接触件30将制动盘的震动传递到弹性件22,弹性件22发生形变从而将震动吸收,从而使得制动盘的震动程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制动盘的车削效果,进而提高了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还包括壳体21,车刀连接件10与壳体21的侧面相连,弹性件22位于壳体21的内部,制动盘接触件30的一端伸入壳体21并与弹性件22接触。由于弹性件22在壳体21的内部,壳体21的内壁可限定弹性件22的活动范围,使得弹性件22的形变范围处于一定区域内。如图1所示,壳体21为圆筒状,弹性件22位于壳体21的内腔中,制动盘接触件30为杆状,且制动盘接触件30的一端伸入壳体21中并与弹性件22接触,另一端位于壳体21外侧,且位于壳体21外侧的一端的头部为曲面。当制动盘产生震动时会使得制动盘接触件30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弹性件22沿制动盘接触件30的轴向伸长或缩短,从而将制动盘传递过来的震动吸收,以减轻制动盘的震动强度。
为了延长制动盘接触件30的使用寿命,减缓制动盘接触件30的磨损,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盘接触件30由立方氮化硼(CBN,Cubic Boron Nitride)制成,该种材质硬度高,耐磨损。
或者,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盘接触件30的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包覆有耐磨层。即在制动盘接触件30位于壳体21外侧的一端包覆一层耐磨层,使得耐磨层直接与制动盘接触,从而延长制动盘接触件30的使用寿命。耐磨层选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CBN。
为便于使用制动盘接触件30推动弹性件22,优选地,在制动盘接触件30的一端连接挡板31,挡板31的截面积大于制动盘接触件30的截面积,制动盘接触件30通过挡板31与弹性件22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为弹簧。值得一提的是,弹性件22不仅可为弹簧,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并可自动恢复原本形状的结构,例如橡胶制成的筒状结构、柱状结构、弹片、海绵等等。由于弹簧弹性范围较大、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吸收震动效果较好,因此弹性件22优选为弹簧。
为了便于调节缓冲组件的缓冲程度,优选地,缓冲组件还包括调节件23,调节件23的一端伸入壳体21且与弹性件22接触,调节件23和制动盘接触件30分别从壳体21上相对的两侧伸入壳体21,改变调节件23与弹性件22的接触处在壳体21的位置以改变弹性件22的压缩程度。
举例来说,当制动盘接触件30的一端与制动盘接触时,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与调节件23以及制动盘接触件30接触,弹性件22的长度与其最大缓冲距离成正比,当改变调节件23与弹性件22的接触处在壳体21中的位置后,比如使得调节件23与弹性件22的接触处向靠近制动盘接触件30的方向移动,则弹性件2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变小,弹性件22的最大缓冲距离变小,从而改变了缓冲组件的缓冲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述的弹性件22的最大缓冲距离为当调节件23的位置不变时,制动盘接触件30带动弹性件22向靠近调节件23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调节件23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如图1所示,调节件23为柱状且具有外螺纹,相应地,壳体21上设置有螺纹孔,调节件23上的螺纹与壳体21的螺纹孔匹配。将调节件23旋入壳体21,调节件23位于壳体21内侧的一端与弹性件22接触,在图1所示方向上,当旋动调节件23后,调节件23与弹性件22接触的一端在壳体21内向上或向下移动,即向远离或者靠近制动盘接触件30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弹性件2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改变,使得弹性件22的最大缓冲距离变小。
或者,如图2-4所示,调节件23包括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第一调节部2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二调节部25为杆状,第二调节部25穿过第一调节部24。在壳体21的侧面上相对的两个区域设置有开口,开口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开口28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29,第二开口29沿第一开口2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28和各第二开口29均连通。第一调节部24位于壳体21内且与弹性件22接触,第二调节部25的两端分别从两个开口伸出。当第二调节部25在第一开口28内上下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的第二开口29处后,将第二调节部25推入第二开口29内,使得第二调节部25与第二开口29过盈配合,从而将调节件23的位置固定。当第二调节部25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二开口29中时,第一调节部24与制动盘接触件30的距离不同,因此使得弹性件22的最大缓冲距离改变。
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调节件23包括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第一调节部2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第一调节部24的直径小于壳体21的内腔的截面直径,第一调节部24与弹性件22接触;第二调节部25为十字形状,包括连接板26和定位板27,连接板26的一端与第一调节部24连接,连接板26的另一端伸出壳体21外侧。在壳体21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开口28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29,第二开口29沿第一开口2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板26经由第一开口28伸出壳体21,定位板27卡合于第二开口29处,从而将调节件23固定。在进行调节时,将调节件23整体向壳体21外侧拉动一段距离,以使得定位板27完全位于壳体21外侧,然后使得连接板26带动定位板27沿第一开口28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当定位板27移动到合适的第二开口29处时,推动连接板26,使得定位板27卡入第二开口29,从而完成调节过程。当第二调节部25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二开口29中时,第一调节部24与制动盘接触件30的距离不同,因此使得弹性件22的最大缓冲距离改变。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制动盘车削装置,包括:车刀200和如上述技术方案的减震结构100,减震结构100与车刀200相连,减震结构100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车刀200的刀刃210朝向相同。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车削装置进行制动盘车削时,减震结构100中的制动盘接触件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或者待车削区域接触,制动盘接触件将制动盘的震动传递到弹性件,弹性件发生形变从而将震动吸收,从而使得制动盘的震动程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制动盘的车削效果,进而提高了制动盘的表面加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车刀200为双面车刀200,具有上刀体和下刀体,上刀体的刀刃210方向朝下,下刀体的刀刃210方向朝上,在车削过程中,制动盘位于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从而能够同时对制动盘的上下两个表面进行车削操作,以提高加工效率。减震结构100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车刀200的其中一个刀刃210朝向相同。即减震结构100可以与上刀体相连,或者与下刀体相连。当减振结构与上刀体相连时,制动盘接触件伸出壳体的一端的朝向与上刀体的刀刃210方向相同,即制动盘接触件伸出壳体且向下延伸;当减振结构与下刀体相连时,制动盘接触件伸出壳体的一端的朝向与下刀体的刀刃210方向相同,即制动盘接触件伸出壳体且向上延伸。另外,也可以在上刀体和下刀体上分别安装一个减振结构。优选实施方式为将减振结构与上刀体连接。
在制动盘车削装置中,车刀200与减振结构之间可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刀200与减震结构100可拆卸连接,车刀200上设置有多个减震结构安装位220。
举例来说,当减振结构中的车刀200连接件为螺栓时,减振结构安装位设置有通孔,当通孔为光孔时,螺栓与螺母配合以将减振结构安装于车刀200上;当通孔为螺纹孔时,螺栓与螺纹孔配合以将减振结构安装于车刀200上。
如图7所示,减振结构通过两个车刀200连接件与车刀200相连,在车刀200上,设置有三个减振结构安装位,即减振结构可根据具体情况(例如制动盘的尺寸或者结构形状等)选择合适的减振结构安装位进行安装,从而达到更好的减振效果。
在图7中,三个减振结构安装位沿竖直方向在车刀200上间隔排列,值得说明的是,减振结构安装位的数量不限于三个,还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上,排列方式也不限于图7中所示的排列方式还可以为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其他设置方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刀连接件、缓冲组件和制动盘接触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车刀连接件相连,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制动盘接触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车刀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侧面相连,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弹性件接触,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制动盘接触件分别从所述壳体上相对的两侧伸入所述壳体,改变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弹性件的接触处在所述壳体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螺纹孔匹配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由立方氮化硼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包覆有耐磨层。
8.一种制动盘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刀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与所述车刀相连,所述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所述车刀的刀刃朝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盘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为双面车刀,所述减震结构中的制动盘接触件用于与制动盘的待车削面接触的一端与所述车刀的其中一个刀刃朝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盘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与所述减震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刀上设置有多个减震结构安装位。
CN201720710061.6U 2017-06-16 2017-06-16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Active CN206824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061.6U CN206824673U (zh) 2017-06-16 2017-06-16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061.6U CN206824673U (zh) 2017-06-16 2017-06-16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4673U true CN206824673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0061.6U Active CN206824673U (zh) 2017-06-16 2017-06-16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4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0742A (zh) * 2020-12-11 2021-03-30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车削刀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0742A (zh) * 2020-12-11 2021-03-30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车削刀具
CN112570742B (zh) * 2020-12-11 2022-05-24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车削刀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2144A (zh) 一种机械减震装置
CN104265819B (zh) 一种线性抗振动、非线性抗强冲击型隔振器
CN206824673U (zh) 减震结构及制动盘车削装置
CN204201278U (zh) 一种可适应性调整安装高度的管路支承装置
CN102758759A (zh) 空气压缩机的悬置系统
CN204572902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4300206U (zh) 线性抗振动、非线性抗强冲击型隔振器
CN207593536U (zh) 一种磨床减震机构
CN207687244U (zh) 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
CN108482050A (zh) 一种弹簧减震垫与减振器支架安装结构总成及汽车
CN106091330B (zh) 一种减振降噪的空调主机设备
CN20573947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玻璃的吸盘车
CN205131635U (zh) 飞机起落架下位锁导向器
CN101761883B (zh) 灯具减振装置
CN204704161U (zh) 小型水泵减震结构
CN204755719U (zh) 电动自行车后减震器
CN204127182U (zh) 汽车悬架复合减振器
CN206922581U (zh) 一种汽车尾门撑杆静音传动机构
CN207229663U (zh) 一种家用净水器增压泵减震机构
CN206329483U (zh) 一种水泵底座及包含该底座的水泵
CN207274981U (zh) 一种防摔的无人机机罩
CN209634271U (zh) 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5605778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固定夹具
CN216343660U (zh) 一种具有高效减震功能的气动执行器
CN207388776U (zh) 一种车用衬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