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9676U -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9676U
CN206819676U CN201720663764.8U CN201720663764U CN206819676U CN 206819676 U CN206819676 U CN 206819676U CN 201720663764 U CN201720663764 U CN 201720663764U CN 206819676 U CN206819676 U CN 206819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screen cover
fin
longitudinal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37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得建
兰侠
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yard Beijing Performing Arts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 Xiang Xiang 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 Xiang Xiang C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 Xiang Xiang 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37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9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9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9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屏面罩通过在面罩本体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这样相邻两个面罩在连接时,安装对位方便,而且还能消除LED显示屏分块的现象。通过在面罩本体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这样有利于面罩对光的吸收与漫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屏幕出现炫光的产生。通过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结构,可以增强灯珠的散热作用。通过在面罩本体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这样方便与灯板进行装配,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可实现快速组装。

Description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应的LED显示屏面罩也多种多样。目前市面上的大型的LED显示屏都是采用多个点阵模块进行组装,这种单元化设计,不但保证了LED显示屏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拼接调整,而且使整个显示屏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变得极为简便,从而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显示屏系统的不可见故障率。但是,由于每个显示屏模块都是由一个或多个面罩组成,这样在面罩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灯板与面罩之间安装结构复杂,而且各个面罩之间拼接不牢固,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目前使用的面罩在安装后也会导致灯珠的散热效果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罩安装后散热效果差、灯板与面罩之间安装复杂,各个面罩之间拼接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屏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
所述面罩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对应套装在灯板的灯珠上;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所述齿状拼接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凸部的顶面均为平面状;
所述面罩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其中,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纵向凹槽交错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围;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分别沿所述横向凹槽和/或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向凸棱交错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围,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所述粘性结构分别沿所述横向凸棱和/或所述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部与所述外凸部之间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横向凹槽侧壁或底部的第一镂空结构,以及开设于所述纵向凹槽侧壁或底部的第二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贯通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或所述纵向凸棱的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十字加强结构,所述十字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
进一步地,横向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1与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2相等;
纵向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3与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4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凹槽、纵向凹槽的宽度均为0.1-0.4mm,深度为0.1-0.5mm。
进一步地,该显示屏面罩还包括:防雾化层,所述防雾化层贴合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灯板和所述的显示屏面罩;所述面罩本体的通孔对应套装在所述灯板的灯珠上,所述灯珠从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一表面伸出;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二表面通过粘性结构与所述灯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面罩本体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这样相邻两个面罩在连接时,安装对位方便,而且还能消除LED显示屏分块的现象。
第二、通过在面罩本体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这样有利于面罩对光的吸收与漫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屏幕出现炫光的产生。
第三、通过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结构,可以增强灯珠的散热作用。
第四、通过在面罩本体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这样方便与灯板进行装配,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可实现快速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面罩的第一表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面罩的第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面罩的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分布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面罩本体;11-通孔;12-齿状拼接部;
13-横向凹槽; 14-纵向凹槽;15-第一散热结构;
16-粘性结构; 17-第二散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屏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1,该面罩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11,各个通孔11用于对应套装在灯板的灯珠上;而且,该面罩本体1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12,这样相邻两个面罩在连接时,安装对位方便,还能消除LED显示屏分块的现象。同时,该面罩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13和纵向凹槽14(若干个横向凹槽13可以间隔设置,若干个纵向凹槽14可以间隔设置),横向凹槽13与纵向凹槽14交错设置在通孔11的周围,这样有利于面罩对光的吸收与漫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出现炫光现象的产生;而且,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15,第一散热结构15分别沿横向凹槽13和/或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散热结构15沿横向凹槽1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第一散热结构15沿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第一散热结构15同时沿横向凹槽13和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以增强灯珠的散热作用。
其中,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若干个横向凸棱可以间隔设置,纵向凸棱可以间隔设置),横向凸棱与纵向凸棱交错设置在通孔11的周围,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16,粘性结构16分别沿横向凸棱和/或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粘性结构16沿横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粘性结构16沿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粘性结构16同时沿沿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样方便与灯板进行装配,结构稳定性强,可实现快速组装。
进一步地,齿状拼接部12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内凹部和外凸部,内凹部的底面与外凸部的顶面均为平面状,且内凹部与外凸部之间的宽度相同,方便对位安装。
当然,在内凹部和外凸部之间还可采用斜面过渡连接,以便能够更加方便拼接。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结构15包括开设于横向凹槽13侧壁或底部的第一镂空结构,以及开设于纵向凹槽14侧壁或底部的第二镂空结构,这种镂空结构方便加工。
优选地,第一镂空结构与第二镂空结构包括直线槽、曲线槽、异型槽或通孔11。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便于加工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17,第二散热结构17包括贯通设置于横向凸棱或纵向凸棱的散热通道。也就是说,散热通道可以单独设置于横向凸棱上,也可以单独设置于纵向凸棱上。同样也能起到散热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设置于横向凸棱与纵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
当然,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卡合结构包括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为纵向进行十字分割的球状弹性体。当然,对应地会在灯板上相应的位置设置卡孔,卡孔与球头结构进行卡接,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十字加强结构,十字加强结构设置于横向凸棱与纵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可对整体结构起到稳固加强的作用。
为了增强整体的视觉感,优选地,横向相邻两个通孔11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1与相邻两个纵向凹槽14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2相等;纵向相邻两个通孔11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3与相邻两个纵向凹槽14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4相等;
优选地,横向凹槽13、纵向凹槽14的宽度均为0.1-0.4mm,深度为0.1-0.5mm。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通孔11的形状与灯珠外形一致,例如:可以为方形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
其中,通孔11大于灯珠的横截面积,使得通孔11的边缘与套接在通孔11内的LED灯珠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地,该显示屏面罩还包括:防雾化层,防雾化层贴合设置于面罩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
优选地,防雾化层可以采用防雾化的镜面玻璃,或者采用膜材加上防雾剂复合而成等等。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地变形与改进。
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保护结构,保护结构位于横向凹槽13与纵向凹槽14的交汇部。
优选地,保护结构包括凸点结构,凸点结构沿垂直于面罩本体1的方向外凸于第一表面,凸点结构的末端具有弧形凸面(例如:球形),凸点结构与面罩本体1之间的长度之和大于灯珠的长度,可以减小灯珠在安装后与外界直接接触的情况,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通过在面罩本体1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12,这样相邻两个面罩在连接时,安装对位方便,还能消除LED显示屏分块的现象。
第二、通过在面罩本体1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13和纵向凹槽14,这样有利于面罩对光的吸收与漫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出现炫光现象的产生。
第三、通过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结构15,可以增强灯珠的散热作用。
第四、通过在面罩本体1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16,这样方便与灯板进行装配,结构稳定性强,可实现快速组装。
实施例二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灯板和的显示屏面罩;其包括灯板和的显示屏面罩;面罩本体1的通孔11对应套装在灯板的灯珠上,灯珠从面罩本体1的第一表面伸出;面罩本体1的第二表面通过粘性结构16与灯板连接。可见,由于该显示装置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面罩,因此其具有与实施例一中显示屏面罩相同的优点。
具体而言,该显示屏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11,通孔11用于对应套装在灯板的灯珠上;面罩本体1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12,这样相邻两个面罩在连接时,安装对位方便,还能消除LED显示屏分块的现象。
该面罩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13和纵向凹槽14,其中,横向凹槽13与纵向凹槽14交错设置在通孔11的周围,这样有利于面罩对光的吸收与漫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出现炫光的产生;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15,第一散热结构15分别沿横向凹槽13和/或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散热结构15沿横向凹槽1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第一散热结构15沿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第一散热结构15同时沿横向凹槽13和纵向凹槽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以增强灯珠的散热作用;
其中,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横向凸棱与纵向凸棱交错设置在通孔11的周围,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16,粘性结构16分别沿横向凸棱和/或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粘性结构16沿横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粘性结构16沿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粘性结构16同时沿沿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样方便与灯板进行装配,结构稳定性强,可实现快速组装。
当然,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其他组件,例如:该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基板和控制板,其中,支撑基板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轻便且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支撑基板设置于控制板与灯板之间。当然,灯板还可以通过垫板安装于支撑基板上。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显示屏面罩的其他结构已在上面实施例一中详细描述,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也属于实施例二的保护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
所述面罩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对应套装在灯板的灯珠上;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设置有齿状拼接部,所述齿状拼接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外凸部的顶面均为平面状;
所述面罩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纵向凹槽交错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围;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分别沿所述横向凹槽和/或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向凸棱交错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围,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可热熔的粘性结构,所述粘性结构分别沿所述横向凸棱和/或所述纵向凸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与所述外凸部之间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横向凹槽侧壁或底部的第一镂空结构,以及开设于所述纵向凹槽侧壁或底部的第二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贯通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或所述纵向凸棱的散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 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十字加强结构,所述十字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凸棱与所述纵向凸棱之间的交汇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横向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1与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2相等;
纵向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点连线之间的距离d3与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4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纵向凹槽的宽度均为0.1-0.4mm,深度均为0.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雾化层,所述防雾化层贴合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面罩;所述面罩本体的通孔对应套装在所述灯板的灯珠上,所述灯珠从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一表面伸出;所述面罩本体的第二表面通过粘性结构与所述灯板连接。
CN201720663764.8U 2017-06-08 2017-06-08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819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3764.8U CN206819676U (zh) 2017-06-08 2017-06-08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3764.8U CN206819676U (zh) 2017-06-08 2017-06-08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9676U true CN206819676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3764.8U Active CN206819676U (zh) 2017-06-08 2017-06-08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96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321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扬州市美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屏蔽罩及其组装方法
CN111028708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箱体及led显示屏
CN111833757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深圳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led显示屏面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321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扬州市美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屏蔽罩及其组装方法
CN109152321B (zh) * 2018-10-19 2019-12-10 扬州市美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屏蔽罩及其组装方法
CN111833757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深圳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led显示屏面罩
CN111028708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箱体及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9677U (zh)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CN206819676U (zh) 显示屏面罩以及显示装置
CN204629169U (zh) 激光镭射灯
DE112015006781B4 (de) Neuartiger Leuchthelm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EP2220311A2 (de) Folienkissenanordnung
CN101303819A (zh) 一种户外型led显示模组
CN205038924U (zh) Led显示屏单元及大屏幕led显示屏
CN218996279U (zh) 一种led显示屏面罩及其模组
CN209729380U (zh) 一种面罩及led显示屏
CN207883242U (zh) 一种led显示屏面罩
CN205406021U (zh) 一种适用于led球场屏的面罩
CN108706079A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
CN208294232U (zh) 一种拼接式注水围挡
CN204375361U (zh) 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
CN203939292U (zh) 格栅板
CN208280821U (zh) 一种地铁站台门立柱绝缘结构包板
CN207553735U (zh) 市政工程用道路施工防护栏
CN206866205U (zh) 顶网组件
CN207068883U (zh) 一种新型光伏
CN206480327U (zh)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支撑结构
CN201843254U (zh) 中空板构造
WO2018092706A1 (ja) 日除け
CN205954505U (zh) 一种公路防眩板
CN208941369U (zh) 一种单面榫口的背板连接中立柱
CN208014305U (zh) 一种室内led单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2-X-1, No. 8, North Hongshankou, Summer Palac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Leyard (Beijing) Performing Arts 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D2-X-1, No. 8, North Hongshankou, Summer Palac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LUX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