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5415U -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5415U
CN206785415U CN201720526982.7U CN201720526982U CN206785415U CN 206785415 U CN206785415 U CN 206785415U CN 201720526982 U CN201720526982 U CN 201720526982U CN 206785415 U CN206785415 U CN 206785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horizontal hole
air
electric air
ai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69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军
张昊
邢燕颖
石志刚
金蕊
顾思思
汤召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KE HIGHWAY SURVEY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KE HIGHWAY SURVEY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KE HIGHWAY SURVEY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KE HIGHWAY SURVEY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05269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5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5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5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在每个隧道横洞安装加压送风单元,加压送风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式风机、金属风道、第1电动风阀、第2电动风阀、第3电动风阀、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本地控制箱。优点为: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Description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隧道布局如图1所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1隧道12和第2隧道13,第1隧道和第2隧道均为供行人车辆通行的主隧道;每隔一段距离,在第1隧道和第2隧道之间会设置隧道横洞14,隧道横洞14包括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等,为疏散通道,用于实现人员逃生使用。例如,当第2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第2隧道内人员可通过隧道横洞进入到第1隧道中。
上述隧道布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当某个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事故隧道内的烟雾会大量的通过隧道横洞而流入到非事故隧道中,对人员疏散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在每个隧道横洞安装加压送风单元,各个所述加压送风单元形成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其中,所述加压送风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式风机(1)、金属风道(2)、第1电动风阀(3)、第2电动风阀(4)、第3电动风阀(5)、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本地控制箱;每个隧道横洞的一端与第1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1安全门(8),隧道横洞的另一端与第2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2安全门(9);所述金属风道(2)固定安装于隧道横洞的顶部,且使金属风道(2)的两端分别延伸到第1安全门(8)和第2安全门(9)的外部,在金属风道(2)的两端口位置各安装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在金属风道(2)的位于隧道横洞内部的区域分布若干个所述第3电动风阀(5);在所述金属风道(2)的中心位置安装所述双向可逆式风机(1);所述本地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所述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本地控制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1电动风阀(3)、所述第2电动风阀(4)、所述第3电动风阀(5)和所述双向可逆式风机(1)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垂直;或者,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倾斜,且倾斜方向朝向隧道,远离隧道横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的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2)本实用新型形式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独立运行,适用于逃生通道数量多且安全性要求高的隧道,火灾工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烟雾进入隧道横洞。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隧道布局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装置,是针对目前公路隧道车行及人行隧道横洞加压送风装置缺失的现状,提出的一种独立加压送风装置。隧道独立加压送风装置包括可逆式风机、电动风阀以及压力检测传感器等设备。可逆式风机与电动风阀相连接。主要实现原理为:火灾工况下,在接到火灾报警并确认火灾后,开启风机,并确定风机的转动方向,通过可逆式风机实现在非事故隧道(或者地面)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含车行横洞、人行横洞、通往地面的横洞以及逃生楼梯等)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的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参见图2-4,在每个隧道横洞安装加压送风单元,各个所述加压送风单元形成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其中,加压送风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式风机1、金属风道2、第1电动风阀3、第2电动风阀4、第3电动风阀5、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本地控制箱;每个隧道横洞的一端与第1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1安全门8,隧道横洞的另一端与第2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2安全门9;金属风道2固定安装于隧道横洞的顶部,且使金属风道2的两端分别延伸到第1安全门8和第2安全门9的外部,在金属风道2的两端口位置各安装第1电动风阀3和第2电动风阀4;在金属风道2的位于隧道横洞内部的区域分布若干个第3电动风阀5;在金属风道2的中心位置安装双向可逆式风机1;本地控制箱的输入端和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连接;本地控制箱的输出端分别与第1电动风阀3、第2电动风阀4、第3电动风阀5和双向可逆式风机1连接。
此外,第1电动风阀3和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垂直;或者,第1电动风阀3和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倾斜,且倾斜方向朝向隧道,远离隧道横洞。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第1安全门启闭反馈器6和第2安全门启闭反馈器7,第1安全门启闭反馈器6和第2安全门启闭反馈器7分别用于检测第1安全门8和第2安全门9的启闭状态。第1安全门启闭反馈器6和第2安全门启闭反馈器7分别与本地控制箱连接,本地控制箱可根据第1安全门和第2安全门的启闭状态,本地确定是否开启风机,对相应的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
其实现原理为: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可与火灾检测系统联动,隧道火灾工况下,通过火灾检测系统确认火灾发生位置;然后,根据火灾发生位置确定需启动的加压送风单元的位置;并根据火灾发生隧道的位置不同确定风机风向。然后,启动特定区域的各个双向可逆式风机,实现从非事故隧道(或者地面)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本地控制箱与通道内压力传感器相连接,隧道横洞内的风压过高时,通过开启事故隧道安全门上方的电动风阀,在安全门处形成风幕达到泄压和阻烟的目的。
对于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每个隧道横洞对应的加压送风单元可呈模块化制作,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组合,布置灵活方便。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假设第1隧道12发生火灾,为防止烟雾进入隧道横洞14,启动第2电动风阀4,启动双向可逆式风机1,双向可逆式风机从第2隧道13抽取新风,对隧道横洞14进行加压送风。根据压力传感器,若隧道横洞14内压力超标,开启第1电动风阀3泄压,并在第1安全门8处形成风幕,阻止烟雾从第1隧道12进入隧道横洞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的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2)本实用新型形式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独立运行,适用于逃生通道数量多且安全性要求高的隧道,火灾工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烟雾进入隧道横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隧道横洞安装加压送风单元,各个所述加压送风单元形成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其中,所述加压送风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式风机(1)、金属风道(2)、第1电动风阀(3)、第2电动风阀(4)、第3电动风阀(5)、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本地控制箱;每个隧道横洞的一端与第1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1安全门(8),隧道横洞的另一端与第2隧道的接口位置设置第2安全门(9);所述金属风道(2)固定安装于隧道横洞的顶部,且使金属风道(2)的两端分别延伸到第1安全门(8)和第2安全门(9)的外部,在金属风道(2)的两端口位置各安装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在金属风道(2)的位于隧道横洞内部的区域分布若干个所述第3电动风阀(5);在所述金属风道(2)的中心位置安装所述双向可逆式风机(1);所述本地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所述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本地控制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1电动风阀(3)、所述第2电动风阀(4)、所述第3电动风阀(5)和所述双向可逆式风机(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垂直;或者,所述第1电动风阀(3)和所述第2电动风阀(4)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地面倾斜,且倾斜方向朝向隧道,远离隧道横洞。
CN201720526982.7U 2017-05-12 2017-05-12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Active CN206785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6982.7U CN206785415U (zh) 2017-05-12 2017-05-12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6982.7U CN206785415U (zh) 2017-05-12 2017-05-12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5415U true CN206785415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6982.7U Active CN206785415U (zh) 2017-05-12 2017-05-12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5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779A (zh) * 2018-09-28 2019-01-01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工况下对隧道内疏散通道进行双向加压送风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779A (zh) * 2018-09-28 2019-01-01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工况下对隧道内疏散通道进行双向加压送风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2798B (zh) 一种具有防排烟和人员应急疏散功能的铁路救援站
CN202690109U (zh) 一种隧道横通道防火灾风机系统
CN206388330U (zh) 一种智能交通灯
CN108245807A (zh) 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
CN205960438U (zh) 一种安全防火除尘配电柜
CN208124551U (zh) 一种防烟楼梯间或前室加压送风余压值控制装置
CN207260905U (zh)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
CN106930782A (zh)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
CN206785415U (zh)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CN108035759A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CN109538284A (zh) 一种双洞单线铁路隧道随机停车救援系统及救援方法
CN207315718U (zh) 一种具有自动预警功能的地铁风机控制柜
CN109488367A (zh) 一种单洞双线铁路隧道随机停车救援系统及救援方法
CN113513353A (zh) 纵向接力式隧道超长安全通道防烟疏散方法及系统
CN204591331U (zh) 伴随高浓度硫化氢及瓦斯的矿井掘进巷道通风系统
CN101629490B (zh)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全风压借风方法
CN108005703A (zh) 一种隧道可控风窗通风排污排烟系统
CN106437745A (zh) 一种城际铁路隧道竖井式紧急出口结构系统
CN106150549A (zh) 一种隧道现场监控系统
CN206035524U (zh) 一种隧道现场监控系统
CN207437115U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CN206640136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电气柜
CN110928344B (zh) 一种变电站环境监控系统
CN207631240U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
CN113446053A (zh) 一种隧道安全疏散通道的加压送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