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7278U -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7278U
CN206767278U CN201720155522.8U CN201720155522U CN206767278U CN 206767278 U CN206767278 U CN 206767278U CN 201720155522 U CN201720155522 U CN 201720155522U CN 206767278 U CN206767278 U CN 20676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ing
fixedly connected
adhesive plaster
win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55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传辉
靳建新
杨柳柳
白文明
梁江蓉
曾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1555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72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动力输入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环形构件以及与所述环形构件固定连接的绝缘胶布座,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环形构件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所述环形构件能够带动所述绝缘胶布座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缠绕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为第一直齿轮,所述环形构件为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设置的齿圈,所述绝缘胶布座与所述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缠绕速度均匀且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背景技术
缠绕机又称缠绕包装机,广泛使用于外贸出口、食品饮料、塑胶化工、玻璃陶瓷、机电铸件等产品的集装,能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并能够起到防尘、防潮及保洁作用。
在线束生产领域,为了满足线束绝缘、线束保护以及线束的扎紧等要求,需要在导线外圈缠绕各种绝缘胶布。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应发动机线束的需求也增加。应安全需要,发动机线束外圈需缠绕绝缘材料并用耐高温绝缘胶布缠绕固定,目前适用于缠绕发动机线束总成的设备较少而且造价昂贵,成本较高,致使大多公司采用人工缠绕绝缘胶布的方式,由于大平方线径的导线自身较重,缠绕过程需要人工不断调整,会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加大,且缠绕时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如果缠绕后导线表面出现褶皱、气泡,便需要将绝缘胶布拆卸后重新缠绕,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还会造成绝缘胶布的浪费。
目前所使用的绝缘胶布缠绕机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利于普及,并且由于绝缘胶布缠绕机结构设计的限制,或是由于设备自身体积大,导致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缠绕速度均匀且效率高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动力输入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环形构件以及与所述环形构件固定连接的绝缘胶布座,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环形构件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所述环形构件能够带动所述绝缘胶布座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缠绕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为第一直齿轮,所述环形构件为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设置的齿圈,所述绝缘胶布座与所述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动力输入机构、传动机构、齿圈以及胶布安装座,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齿圈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齿圈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胶布安装座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环形缠绕空间,在使用时,将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物品放置到环形缠绕空间中,在缠绕机动作时,安装在绝缘胶布座上的绝缘胶布便会对环形缠绕空间内部的物品进行缠绕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配件价格低,成本低,而且采用齿轮传动,传动精度高,缠绕过程速度均匀,波动小,解放人的双手,同时能应用到各种场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设置的蓄电池,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一个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这样,由蓄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力,使得电动机的输出更加稳定,传动机构的运动更加平稳,缠绕速度更加均匀,能更好的的保证缠绕表面整洁美观,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通过一个第一传动轴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三锥齿轮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二传动轴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并带动所述齿圈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
这样,传动机构采用锥齿轮传动,结构简单,而且传动效率高,设置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齿圈啮合并带动齿圈进行运动,能够更好的将动力传递给齿圈,进一步保证运动传递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三传动轴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第四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两个直齿轮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大齿圈的直径,扩大环形缠绕空间的直径,可以对更大直径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体进行缠绕,应用场合更多。
作为优化,所述齿圈为内齿圈。
这样,将齿圈设置为内齿圈,内齿圈与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外侧啮合,进一步扩大环形缠绕空间的半径,增加应用场合,而且传动平稳,缠绕速度均与可靠。
作为优化,所述内齿圈设置有开口,所述内齿圈开口处的弦长小于两个第一直齿轮之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将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从开口处放入环形缠绕空间,当需要缠绕的线束为环形线束时,可以使内齿圈开口正对环形线束中心,并从线束中心穿过以对环形线束进行缠绕,操作方便安全,效率高,应用场合多。
作为优化,所述绝缘胶布座与所述内齿圈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外端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电动机方向弯折至所述壳体端部外端且所述连杆外端与所述绝缘胶布座固定连接。
这样,将胶布设置在壳体前端外侧,可以使得绝缘胶布先接触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避免因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因齿圈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无法缠绕,这样设置,可以扩大缠绕机应用场合,同时也方便更换胶绝缘胶布。
作为优化,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开口一端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
这样,将绝缘胶布设置在内齿圈开口一端,方便将连杆与内齿圈一端固定连接,同时在连接处失效时,若内齿圈长度在允许条件内,可以将此失效段截去,而不用更换全部内齿圈,降低成本,同时也方便维修。
作为优化,所述壳体正对所述内齿圈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个整体呈半圆形的板状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且所述板状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齿圈的宽度,所述板状构件设置在所述内齿圈运动轨迹的外侧,所述板状构件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连杆穿过且宽度小于所述内齿圈宽度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连杆穿过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连通设置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板状构件向所述内齿圈所在方向凸出设置有成对设置的侧耳,每对所述侧耳之间设置有可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并绕自身转动的第二直齿轮,且所述第二直齿轮下端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穿过的通孔。
这样,在壳体正对内齿圈的下侧设置有板状构件,能够对内齿圈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板状构件个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齿圈从板状构件与第二直齿轮之间穿过,同时与第二直齿轮啮合,避免内齿圈错位,保证内齿圈的运动方向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侧耳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的两端。
这样,可以设置内齿圈的长度只要保证超过二分之一内齿圈即可,在内齿圈一端进入第二导向孔并与靠近该端的直齿轮啮合后,内齿圈另一端脱离第二导向孔,始终保持内齿圈至少有两个接触点,保证运动方向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缠绕速度均匀且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动力输入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环形构件以及与所述环形构件固定连接的绝缘胶布座14,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环形构件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所述环形构件能够带动所述绝缘胶布座14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缠绕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为第一直齿轮12,所述环形构件为与所述第一直齿轮12啮合传动设置的齿圈15,所述绝缘胶布座14与所述齿圈15未设置轮齿一面固定连接。
这样,设置有动力输入机构、传动机构、齿圈以及胶布安装座,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齿圈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齿圈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胶布安装座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环形缠绕空间,在使用时,将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物品放置到环形缠绕空间中,在缠绕机动作时,安装在绝缘胶布座上的绝缘胶布便会对环形缠绕空间内部的物品进行缠绕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配件价格低,成本低,而且采用齿轮传动,传动精度高,缠绕过程速度均匀,波动小,解放人的双手,同时能应用到各种场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电动机3和与电动机3的输入端连接设置的蓄电池2,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一个联轴器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5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这样,由蓄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力,使得电动机的输出更加稳定,传动机构的运动更加平稳,缠绕速度更加均匀,能更好的的保证缠绕表面整洁美观,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可以设置为联轴器的一端与摇把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手摇摇把的方式输入动力,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大端端面中心通过一个第一传动轴5与所述联轴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分别与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第三锥齿轮10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10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二传动轴11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1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直齿轮12,所述第一直齿轮12与所述齿圈15啮合并带动所述齿圈15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
这样,传动机构采用锥齿轮传动,结构简单,而且传动效率高,设置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齿圈啮合并带动齿圈进行运动,能够更好的将动力传递给齿圈,进一步保证运动传递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三传动轴8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8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第四锥齿轮9的大端端面中心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9与所述第三锥齿轮10啮合。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两个直齿轮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大齿圈的直径,扩大环形缠绕空间的直径,可以对更大直径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体进行缠绕,应用场合更多。当然具体实施时,可设置多个锥齿轮与传动轴进行传动,使得两个第一直齿轮之间可设置多个不同的间隔,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圈15为内齿圈。
这样,将齿圈设置为内齿圈,内齿圈与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外侧啮合,进一步扩大环形缠绕空间的半径,增加应用场合,而且传动平稳,缠绕速度均与可靠。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齿圈可以设置为外齿圈,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齿圈设置有开口,所述内齿圈开口处的弦长小于两个第一直齿轮12之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将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从开口处放入环形缠绕空间,当需要缠绕的线束为环形线束时,可以使内齿圈开口正对环形线束中心,并从线束中心穿过以对环形线束进行缠绕,操作方便安全,效率高,应用场合多。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齿圈为完整齿圈,未设置开口,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胶布座14与所述内齿圈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外端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电动机3方向弯折至所述壳体1端部外端且所述连杆外端与所述绝缘胶布座14固定连接。
这样,将胶布设置在壳体前端外侧,可以使得绝缘胶布先接触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避免因需要缠绕的线束或者其他需要缠绕的物品因齿圈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无法缠绕,这样设置,可以扩大缠绕机应用场合,同时也方便更换胶绝缘胶布。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开口一端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
这样,将绝缘胶布设置在齿圈开口一端,方便将连杆与齿圈一端固定连接,同时在连接处失效时,若内齿圈长度在允许条件内,可以将此失效段截去,而不用更换全部内齿圈,降低成本,同时也方便维修。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杆内端可与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任意位置连接,均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正对所述内齿圈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个整体呈半圆形的板状构件1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板状构件16位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且所述板状构件16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齿圈的宽度,所述板状构件16设置在所述内齿圈运动轨迹的外侧,所述板状构件16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连杆穿过且宽度小于所述内齿圈宽度的第一导向孔17,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连杆穿过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7连通设置的第二导向孔13,所述板状构件16向所述内齿圈所在方向凸出设置有成对设置的侧耳18,每对所述侧耳18之间设置有可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并绕自身转动的第二直齿轮19,且所述第二直齿轮19下端与所述板状构件16之间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穿过的通孔。
这样,在壳体正对内齿圈的下侧设置有板状构件,能够对内齿圈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板状构件个上方设置有直齿轮,齿圈从板状构件与直齿轮之间穿过,同时与直齿轮啮合,避免内齿圈错位,保证内齿圈的运动方向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内齿圈上可以设置滑块,所述板状构件上表面可设置滑轨,使得内齿圈沿滑轨长度方向滑动,避免发生错位,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耳1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16的两端。
这样,可以设置内齿圈的长度只要保证超过二分之一内齿圈即可,在内齿圈一端进入第二导向孔并与靠近该端的直齿轮啮合后,内齿圈另一端脱离第二导向孔,始终保持内齿圈至少有两个接触点,保证运动方向的可靠性。当然具体实施时,所述板状构件上可设置多对侧耳,安装多个与内齿圈啮合的直齿轮,同样属于本装置可实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动力输入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的环形构件以及与所述环形构件固定连接的绝缘胶布座,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输入动力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环形构件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所述环形构件能够带动所述绝缘胶布座做圆周运动使其圆周内部形成缠绕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为第一直齿轮,所述环形构件为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设置的齿圈,所述绝缘胶布座与所述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设置的蓄电池,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一个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通过一个第一传动轴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三锥齿轮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二传动轴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并带动所述齿圈绕其中心做圆周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分别与一个第三传动轴的内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第四锥齿轮的大端端面中心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为内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设置有开口,所述内齿圈开口处的弦长小于两个第一直齿轮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布座与所述内齿圈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外端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电动机方向弯折至所述壳体端部外端且所述连杆外端与所述绝缘胶布座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内端与所述内齿圈开口一端未设置轮齿一面垂直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正对所述内齿圈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个整体呈半圆形的板状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且所述板状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齿圈的宽度,所述板状构件设置在所述内齿圈运动轨迹的外侧,所述板状构件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连杆穿过且宽度小于所述内齿圈宽度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连杆穿过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连通设置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板状构件向所述内齿圈所在方向凸出设置有成对设置的侧耳,每对所述侧耳之间设置有可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并绕自身转动的第二直齿轮,且所述第二直齿轮下端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设置有允许所述内齿圈穿过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耳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的两端。
CN201720155522.8U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6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522.8U CN206767278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522.8U CN206767278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7278U true CN206767278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552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67278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7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662A (zh) * 2018-03-01 2018-06-2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手持式缠线、缠带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662A (zh) * 2018-03-01 2018-06-2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手持式缠线、缠带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4085U (zh) 电线成圈包膜一体机的抱臂装置
CN106025326A (zh) 一种卷绕头机构
CN202574445U (zh) 一种多种形状截面爬杆机器人
CN106826801A (zh)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206814119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收线装置
CN206767278U (zh) 一种新型绝缘胶布环形缠绕机
CN110265936A (zh) 电缆接口自动缠绕胶带装置
CN203582135U (zh) 导线自动制停输出装置
CN103157933A (zh) 一种立式连杆型相贯线切割头
CN202796432U (zh) 一种绕带机头
CN106251990B (zh) 一种自动调节包带张力的卧式包带机
CN203568577U (zh) 焊丝缠绕机
CN203358895U (zh) 一种缠绕机
CN209210098U (zh) 一种电缆的收放线装置
CN104090179A (zh) 一种适应多种场合的绝缘子检测机器人
CN203325580U (zh) 同轴式超导线缠绕机
CN203141009U (zh) 立式连杆型相贯线切割头
CN212049925U (zh) 一种线材缠绕装置
CN20394671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线轮和均匀布线的绕线机构
CN203976099U (zh) 电缆卷线机
CN112299126A (zh) 一种电缆加工缠绕设备
CN209880278U (zh) 一种同心式多轴主轴机构
CN205772526U (zh) 线缆收纳装置
CN208964181U (zh) 遥控电动幕布收卷盒
CN203269432U (zh) 非对称式钢索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