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6869U -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6869U
CN206726869U CN201720407357.0U CN201720407357U CN206726869U CN 206726869 U CN206726869 U CN 206726869U CN 201720407357 U CN201720407357 U CN 201720407357U CN 206726869 U CN206726869 U CN 206726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insulation tube
insulation
wire wound
hig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073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
黄柏君
周华俊
陈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Fullde Electric Co Ltd
Guangdong Fulld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Fullde Electric Co Ltd
Guangdong Full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Fullde Electric Co Ltd, Guangdong Fulld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Fulld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073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6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6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6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结构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至少两根用于绕线的绝缘管,各根绝缘管的第一端一起安装在第一端板,各根绝缘管的第二端一起安装在第二端板,各根绝缘管内供冷却流体流过,各根绝缘管连通起来从而形成流体通道,各根绝缘管连通的结构包括:有两根绝缘管在第一端板处连通而在第二端板处不连通,该电阻器不但具有较大的功率,且具有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冷式绕线电阻器主要依靠自身散热,而大功率绕线电阻器表面温度较高,为降低其表面温度,需要增加电阻器的体积以提高散热面积,从而提高电阻器的散热效果,为此,传统的自冷式绕线电阻器受散热性能的限制难以做到小体积大功率的效果。但是,现今电气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于在电气设备中不可缺少的电阻器元件,其尺寸和功率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使电阻器做到小尺寸大功率,目前采用了冷却方法来提高电阻器的散热效果,最为常见的冷却方法流体冷却和散热板冷却。其中,流体冷却把流体流经绕线电阻器中的绝缘管从而带走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因流体冷却所使用的流体主要是油或水,其成本低、散热效果好且容易处置,因此流体冷却是最为常用的冷却方法。
目前流体冷却方式是从电阻器绝缘管的一端口流入流体,然后把流体分流至多根绝缘管,分流的流体流经各绝缘管后,再从绝缘管的另一端流出;但上述流体冷却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流体是分流至每个绝缘管再流出的,而分流的流体往往不能较好地汇聚,使得流体流量不足,导致流体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至少两根用于绕线的绝缘管,各根绝缘管的第一端一起安装在第一端板,各根绝缘管的第二端一起安装在第二端板,各根绝缘管内供冷却流体流过,各根绝缘管连通起来从而形成流体通道,各根绝缘管连通的结构包括:有两根绝缘管在第一端板处连通而在第二端板处不连通。
其中,所述的绝缘管有至少三根,且如果第k、第k+1跟绝缘管在其中的一块端板A连通而在其中的另一块端板B处不连通,则第k+1、第k+2根绝缘管在端板B处连通而在端板A不连通。
其中,绝缘管的排布方式为多层排布。
其中,所述流体通道系从低处通往高处。
其中,所述多层排布为矩阵式多层排布。
其中,所述矩阵是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两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
其中,所述矩阵式多层排布是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
其中,所述绝缘管的端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绝缘管通过所述密封圈与该端的端板密封安装。
其中,所述冷却流体为冷却水。
其中,所述绝缘管是瓷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各绝缘管连通起来形成流体通道,其中有两根绝缘管在一块端板处连通而在另一块端板处不连通从而构成串联的流体流道,串联的流体通道使流体能更好地汇聚流经绝缘管,确保绝缘管被充足且均匀的流体流经,克服了现有技术分流的流体流动不均匀以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绕线电阻器的散热效率,利于小体积大功率电阻器的制造,进一步地利于高集成度电气设备的制造;并且,该绕线电阻器将绝缘管串联即可提高绝缘管的散热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式绕线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式绕线电阻器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冷却式绕线电阻器的绝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式绕线电阻器的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两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式绕线电阻器的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绝缘管——1;第一端板——2;第二端板——3;通道——4;进水口——5;出水口——6;密封圈——7;安装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如图1所示,用于绕线的绝缘管1有三根,三根绝缘管1的一端一起安装在第一端板2,三根绝缘管1的另一端一起安装在第二端板3,端板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端板1开设有通道4使第一根绝缘管、第二根绝缘管在第一端板1处连通而在第二端板2处不连通,第二端板2开设有通道4使第二根绝缘管、第三根绝缘管在第二端板2处连通而在第一端板1处不连通,这样使得三根绝缘管形成如图1虚线所示串联的流体通道,从而使得冷却流体能更好地汇聚流经各绝缘管,提高绝缘管的散热效率。安装时,端板开设有安装口8供绝缘管1安装,为增强绝缘管1与安装口8的密封性,绝缘管1的端部套有如图4所示的密封圈7。此外,第一端板开设有进水口5使冷却流体流入串联的流体通道,然后第二端板2开设有出水口6使冷却流体流出串联的流体通道。
为进一步增大电阻器的功率,绝缘管1的排布方式为多层排布,优选地,是矩阵式多层排布,如图5所示,可以是3x2的矩阵排布,即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1乘以纵向排布的两根绝缘管形成的矩阵,或如图6所示,可以是3x3的矩阵排布,即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1乘以纵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1的矩阵,其中,多层排布绝缘管1的流体通道系从低处通往高处,从而便于冷却流体低进高出,提高冷却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绝缘管1是瓷管,从而利于电阻器散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至少两根用于绕线的绝缘管,各根绝缘管的第一端一起安装在第一端板,各根绝缘管的第二端一起安装在第二端板,各根绝缘管内供冷却流体流过,各根绝缘管连通起来从而形成流体通道,其特征是:各根绝缘管连通的结构包括:有两根绝缘管在第一端板处连通而在第二端板处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管有至少三根,且如果第k、第k+1根绝缘管在其中的一块端板A连通而在其中的另一块端板B处不连通,则第k+1、第k+2根绝缘管在端板B处连通而在端板A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绝缘管的排布方式为多层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流体通道系从低处通往高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多层排布为矩阵式多层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矩阵是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两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矩阵是横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乘以纵向排布的三根绝缘管所形成的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管的端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绝缘管通过所述密封圈与该端的端板密封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流体为冷却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管是瓷管。
CN201720407357.0U 2017-04-18 2017-04-18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Active CN206726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7357.0U CN206726869U (zh) 2017-04-18 2017-04-18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7357.0U CN206726869U (zh) 2017-04-18 2017-04-18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6869U true CN206726869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07357.0U Active CN206726869U (zh) 2017-04-18 2017-04-18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68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909A (zh) * 2017-04-18 2017-08-15 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909A (zh) * 2017-04-18 2017-08-15 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7903B (zh) 变流器的散热系统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06726869U (zh)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CN207542237U (zh) 一种基于Stakpak器件的换流阀功率单元水冷散热系统
CN206282636U (zh) 一种电缆和导线
CN209195539U (zh) 一种板翅、铜管片/铜管带装配式组合散热器结构
CN204045331U (zh) 一种变压器用风冷却器
CN206194736U (zh) 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
CN203799328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107045909A (zh) 冷却式大功率绕线电阻器
CN204002978U (zh) 空冷式平行流油冷器
CN105244332A (zh) 一种用于柔直换流阀单元的大功率StakPak IGBT的散热装置
CN209103914U (zh) 一种网状片式散热器
CN202339909U (zh) 小型液冷散热器
CN105202943A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CN207660694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散热器
CN20519228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CN206379346U (zh) 一种应用于电路功率元件散热的管路装置
CN202057209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5119913U (zh) 一种高压分液系统
CN105097192A (zh) 一种易散热变压器壳体
CN20564819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路板结构
CN204189567U (zh) 变压器散热管
CN202153511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散热板
CN207006920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