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6366U -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6366U
CN206726366U CN201720366060.4U CN201720366060U CN206726366U CN 206726366 U CN206726366 U CN 206726366U CN 201720366060 U CN201720366060 U CN 201720366060U CN 206726366 U CN206726366 U CN 20672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gear
cover
upsid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60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塚秀
平塚秀一
冈本真明
金田润之介
镰形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63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能够提高可靠性。现金自动交易装置具有:具备上侧驱动齿轮的上部单元,其具有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收授的入出款部,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具备下侧驱动齿轮的下部单元,其能够装填收纳纸币的纸币收纳库,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关节部,其包含罩以及与上侧驱动齿轮和下侧驱动齿轮连接的连接齿轮组,该罩覆盖该连接齿轮组的周围,并且在上侧驱动齿轮和下侧驱动齿轮与上侧关节齿轮和下侧关节齿轮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上侧开口部和下侧开口部。

Description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例如非常适用于投入纸币等介质进行期望交易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在壳体的下侧配置装填多个收纳纸币的收纳库的下部单元,并且在该下部单元的上侧配置上部单元,该上部单元收容有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收授的纸币入出款部、鉴别被投入的纸币的币种和真假的鉴别部以及暂且保留被投入的纸币的暂且保留部等,在该上部单元与下部单元的内部转交纸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有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在这样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如图16A、图16B所示,从设置在上部单元30中的产生驱动力的上侧驱动齿轮60向设置在下部单元32中的自身不产生驱动力的下侧驱动齿轮62,经由设置在输送纸币的纸币输送区域ABL外侧的关节部242传递驱动力,由此,削减了下部单元32的驱动源的数量。另外,在图16B中,上侧支架52和下侧支架54省略而未图示。
关节部242具有固定齿轮44、上侧支架52、上侧关节齿轮46、下侧支架54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上侧支架52以在前端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与上侧驱动齿轮60和固定齿轮44啮合的上侧关节齿轮46,以固定齿轮44的轴为中心转动。下侧支架54对与下侧驱动齿轮62和固定齿轮44啮合的下侧关节齿轮48以在前端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以固定齿轮44的轴为中心转动。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依次经由关节部242中的上侧关节齿轮46、固定齿轮44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传递上侧驱动齿轮60的驱动力,使下侧驱动齿轮62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9831号公报
在这样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由于关节部242中的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上侧支架52、下侧支架54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露出,因此,当尘埃或纸屑等异物附着时,该异物成为研磨材料,齿轮的磨损加剧,有可能无法保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考虑到以上这一点而完成的,提供能够提高可靠性的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介质处理装置设置有:具备第1齿轮的第1单元,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具备第2齿轮的第2单元,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连接部,其包含罩以及与第1齿轮和第2齿轮连接的多个连接齿轮,该罩覆盖多个连接齿轮的周围,并且在第1齿轮和第2齿轮与多个连接齿轮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开口部。
此外,也可以是,第1单元具有第1壁部,该第1壁部在第1单元被收纳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覆盖罩的开口部。
此外,也可以是,第2单元具有第2壁部,该第2壁部在第2单元被收纳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覆盖罩的开口部。
此外,也可以是,开口部形成在从装置壳体拉出第1单元和第2单元的一侧。
此外,也可以是,第1单元和第2单元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沿着水平方向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第1壁部覆盖开口部的上方。
此外,也可以是,第2壁部覆盖开口部的下方。
此外,也可以是,在第1单元和第2单元被收纳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第1壁部和第2壁部以覆盖开口部的边缘的方式与罩的一部分交叠。
此外,也可以是,第1壁部和第2壁部相对于第1齿轮和第2齿轮设置在除了从装置壳体拉出第1单元和第2单元的一侧以及收纳第1单元和第2单元的一侧之外的部位。
此外,也可以是,介质处理装置还具有覆盖开口部的开口部罩。
此外,也可以是,开口部罩通过与第1单元或第2单元抵接,从第1单元或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此外,也可以是,开口部罩通过与第1单元中的第1齿轮或第2单元中的第2齿轮抵接,从第1单元或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此外,也可以是,开口部罩通过与第1单元或第2单元抵接并转动,从第1单元或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介质交易装置设置有:具备第1齿轮的第1单元,其具有与顾客之间进行介质的收授的入出款部,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具备第2齿轮的第2单元,其能够装填收纳介质的介质收纳库,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连接部,其包含罩以及与第1齿轮和第2齿轮连接的多个连接齿轮,该罩覆盖多个连接齿轮的周围,并且在第1齿轮和第2齿轮与多个连接齿轮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开口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异物从外部附着到连结部的连接齿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能够提高可靠性的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纸币处理机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3A、图3B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关节部的结构,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左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上部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下部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1)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单元拉出动作的左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2)的左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3)的正视图。
图10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4),是图8的A-A向视剖视图。
图1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5),是图9的B-B向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1)的左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的结构(2)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单元拉出动作的左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单元收纳动作的左侧视图。
图16A、图16B表示以往的驱动传递部,图16A是左侧视图,图16B是正视图。
标号说明
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2:装置壳体;3:顾客应对部;4:卡出入口;5:入出款口;6:操作显示部;7:数字键;8:票据发行口;9:主控制部;10、110:纸币处理机;12:控制部;14:存储部;15:金库壳体;16:入出款部;18:鉴别部;20:暂且保留部;21:上输送部;22:假券库;24:输送部;26:纸币收纳库;28:拒收库;29、129:驱动传递部;30:上部单元;32:下部单元;34:上部单元壳体;36:下部单元壳体;38: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U:上部上侧壁部;38L:上部左侧壁部;38R:上部右侧壁部;40: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D:下部下侧壁部;40L:下部左侧壁部;40R:下部右侧壁部;42、142、242:关节部;44:固定齿轮;44A:固定齿轮轴;46:上侧关节齿轮;46A:上侧关节齿轮轴;48:下侧关节齿轮;48A:下侧关节齿轮轴;50:罩;52:上侧支架;54:下侧支架;56:上侧开口部;58:下侧开口部;60:上侧驱动齿轮;60A:上侧驱动齿轮轴;62:下侧驱动齿轮;62A:下侧驱动齿轮轴;64:连接齿轮组;66LU:左部上侧壁部;66L:左侧壁部;66LR:左部右侧壁部;66RU:右部上侧壁部;66D:下侧壁部;66R:右侧壁部;66B:后侧壁部;66F:前侧壁部;70:上侧开口部罩;72:下侧开口部罩;ABL:纸币输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实用新型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1-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结构]
如图1示出的外观那样,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是以箱状的装置壳体2为中心构成的,例如设置在金融机构等,与利用者(即金融机构的顾客)之间进行入款交易或出款交易等与现金相关的交易。
装置壳体2在顾客与其前侧相对的状态下容易进行纸币的投入和基于触摸面板的操作等的部位设置有顾客应对部3。顾客应对部3设置有卡出入口4、入出款口5、操作显示部6、数字键7以及票据发行口8,顾客应对部3与顾客之间直接交换现金和存折等,并且进行与交易相关的信息的通知和操作指示的受理。卡出入口4是插入或排出现金卡等各种卡的部分。在卡出入口4的里侧设置有读取磁记录于各种卡中的账号等的卡处理部(未图示)。入出款口5是被投入顾客入款的纸币并且排出出款给顾客的纸币的部分。操作显示部6是将在交易时显示操作画面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输入交易种类的选择、密码或交易金额等的触摸面板一体化而成的。数字键7是受理数字“0”~“9”等的输入的物理键,在密码或交易金额等的输入操作时使用。票据发行口8是在交易处理结束时发行打印有交易内容等的票据的部分。
在下文中,将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中利用者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将其相反侧定义为后侧,将从与该前侧相对的利用者观察时的左和右分别定义为左侧和右侧,进而定义上侧和下侧进行说明。
在装置壳体2内设置有对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整体进行统辖控制的主控制部9以及进行与纸币相关的各种处理的纸币处理机10等。主控制部9是以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为中心构成的,主控制部9通过从未图示的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闪存等读出并执行规定的程序,控制各部进行入款交易或出款交易等各种处理。另外,主控制部9在内部具有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闪存等构成的存储部,主控制部9使该存储部存储各种信息。
[1-2.纸币处理机的内部结构]
如图2所示,纸币处理机10具有金库壳体15和上部单元30,在该金库壳体15上载置有上部单元30。另外,纸币处理机10的控制部12对各部(入出款部16、鉴别部18、暂且保留部20、上输送部21、假券库22、输送部24、纸币收纳库26以及拒收库28)进行统辖控制。控制部12是以未图示的CPU为中心构成的,通过从由ROM、RAM、硬盘驱动器或闪存等构成的存储部14读出并执行规定的程序,控制各部进行入款交易或出款交易等各种处理。
在上部单元30中,在上部单元壳体34内设置有入出款部16、判定纸币的币种和真假的鉴别部18、暂且保留入款纸币等的暂且保留部20以及收纳被判断是伪造纸币(以下称作假券)的纸币的假券库22等。入出款部16配置在上部单元30内的前侧上部,将由顾客投入的纸币一张张地分离并送出到输送部24。
输送部24利用未图示的辊或带等,沿着图中实线示出的输送路径在短边方向上输送长方形的纸币。输送部24以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插入鉴别部18的方式输送纸币,将该鉴别部18的后侧与暂且保留部20、纸币收纳库26以及假券库22分别连接。另外,输送部24将鉴别部18的前侧与入出款部16和拒收库28连接。在输送部24的分支点处设置有切换机构(图中三角形所示),通过基于控制部12的控制而转动来切换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鉴别部18一边在其内部输送纸币,一边使用光学元件和磁检测元件等鉴别该纸币的币种和真伪以及损伤的程度等(完损程度),将其鉴别结果通知给控制部12。另外,鉴别部18从拍摄到的纸币的图形数据中读取并识别冠字号,将其识别结果通知给控制部12。与之相应地,控制部12根据取得的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确定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暂且保留部20配置在上部单元30内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与输送部24的上方相邻的位置,采用所谓的带托管的方式,通过将纸币与带一同卷绕在圆筒状的滚筒的周侧面上来收纳该纸币,并通过将该带从该周侧面剥离来送出纸币。
上输送部21配置在输送部24上侧的后端附近,将纸币从下端向上部前侧进行输送。假券库18配置在输送部24上侧的靠后的部位且与上输送部21的前侧相邻的位置,内部具有收纳纸币的空间。在由上输送部21经由输送部24输送来由鉴别部18和控制部12判断为假券的纸币时,该假券库22将其收纳到内部。
金库壳体15将较厚的多个金属板组合而形成为大致箱型,固定设置在装置壳体2内。另外,在金库壳体15内收纳有上端部开放的大致箱形的下部单元32。在下部单元32中,在下部单元壳体36内设置有收纳不应该再利用的纸币的拒收库28、以及收纳可再利用的纸币的5个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配置在下部单元32内的前侧下部,形成为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并且内部具有蓄积并收纳纸币的空间。在由输送部24输送来由鉴别部18和控制部12判断为损伤的程度较大而不应该再利用的纸币时,该拒收库28将该纸币收纳到内部。在下部单元32内的拒收库28后方,从前侧向后侧依次设置有5个纸币收纳库26(26A、26B、26C、6D、26E)。各纸币收纳库26都是同样构成的,形成为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并且内部具有蓄积并收纳纸币的空间。各纸币收纳库26分别被预先设定了应该收纳的纸币的币种。在由输送部24根据其币种输送来由鉴别部18和控制部12判断为损伤的程度较小而可再利用的纸币时,该纸币收纳库26将该纸币蓄积并收纳到内部。另外,纸币收纳库26在从控制部12接收到送出纸币的指示时,将蓄积着的纸币一张张地分离并送出而转交给输送部24。
在该结构中,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的主控制部9和控制部12根据鉴别部18对纸币的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等控制各部进行纸币的入款处理和出款处理等。
另外,装置壳体2被设置成覆盖前表面的装置壳体前门(未图示)能够经由未图示的铰链部开闭。另外,金库壳体15被设置成形成该金库壳体15的多个金属板中作为前板的金属板能够作为金库壳体前门经由未图示的铰链部开闭。
上部单元30经由上侧滑轨(未图示)安装到装置壳体2上。上侧滑轨是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状的部件与多个辊等(未图示)的组合构成的,使上部单元30相对于装置壳体2向前方向(拉出方向)或后方向(收纳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呈直线且顺畅地移动。
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在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易处理的情况下或者未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通过将上部单元30收纳到装置壳体2的内部,保护该上部单元30的各部和纸币等。在下文中,也将该状态称作上部单元收纳状态。另一方面,在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中,例如在上部单元30内发生纸币堵塞且纸币被移除时,由维护作业人员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打开装置壳体前门,如图2的虚线所示,使上部单元30向拉出方向移动,成为将该上部单元30拉出到装置壳体2的外部的状态。在下文中,将该状态也称作上部单元拉出状态。
下部单元32经由下侧滑轨(未图示)安装到金库壳体15上。下侧滑轨是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状的部件与多个辊等(未图示)的组合构成的,使下部单元32相对于金库壳体15向前方向(拉出方向)或后方向(收纳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呈直线且顺畅地移动。
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在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易处理的情况下或者未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通过将下部单元32收纳到金库壳体15的内部,保护该下部单元32的各部和纸币等。在下文中,将该状态也称作下部单元收纳状态。另一方面,在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中,在由维护作业人员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打开装置壳体前门和金库壳体前门(未图示),使下部单元32如图2的虚线所示向拉出方向移动,成为将该下部单元32拉出到装置壳体2的外部的状态。在下文中,将该状态也称作下部单元拉出状态。在下文中,将拉出方向和收纳方向也总称作滑动方向。
[1-3.驱动传递部的结构]
在金库壳体15中的输送部24的前端附近的下侧与拒收库28之间设置有驱动传递部29。如图8所示,驱动传递部29由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关节部42以及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构成。
[1-3-1.关节部的结构]
如图3A、图3B、图8、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关节部42由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上侧支架52、下侧支架54、下侧关节齿轮48以及罩50构成,罩50覆盖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在下文中,将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也总称作连接齿轮组64。另外,在图3A、图3B、图9以及图10中,省略上侧支架52和下侧支架54而未图示。另外,在图9和图10中,省略固定齿轮轴44A、上侧关节齿轮轴46A以及下侧关节齿轮轴48A而未图示。
固定齿轮4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罩50的前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固定齿轮轴44A上。
上侧支架52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齿轮轴44A上,并且在上侧支架5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上侧关节齿轮46的上侧关节齿轮轴46A。另外,上侧支架52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以固定齿轮轴44A为中心向接近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与罩50的未图示的限制机构抵接,对位置进行限制。
上侧关节齿轮46被配置成在比固定齿轮44靠上部单元30侧的收纳方向侧与固定齿轮44抵接,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上侧关节齿轮轴46A支承,并且被向接近上侧驱动齿轮60的方向施力。因此,上侧关节齿轮46通过将驱动力传递到固定齿轮44,使该固定齿轮44与该上侧关节齿轮46联动地旋转。
在下文中,将上侧支架52与限制机构抵接且上侧关节齿轮46最接近上侧驱动齿轮60的状态也称作上侧限制状态。
下侧支架54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齿轮轴44A上,并且在下侧支架5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下侧关节齿轮48的下侧关节齿轮轴48A。另外,下侧支架54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以固定齿轮轴44A为中心向接近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与罩50的未图示的限制机构抵接,对位置进行限制。
下侧关节齿轮48被配置成在比固定齿轮44靠下部单元32侧的收纳方向侧与固定齿轮44抵接,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下侧关节齿轮轴48A支承,并且被向接近下侧驱动齿轮62的方向施力。因此,下侧关节齿轮48通过被从固定齿轮44传递驱动力,与该固定齿轮44联动地旋转。
在下文中,将下侧支架54与限制机构抵接且下侧关节齿轮48最接近下侧驱动齿轮62的状态也称作下侧限制状态。
罩50形成为箱型,内侧形成有内部收容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上侧支架52、下侧支架54以及将下侧关节齿轮48的内部空间。
另外,罩50在上侧限制状态的上侧关节齿轮46的上部单元30侧(上侧)和拉出方向侧穿设有开口的上侧开口部56。因此,上侧关节齿轮46以拉出方向侧的上侧的一半左右~上侧的拉出方向侧的一半左右的方式露出到罩50的外部。由此,上侧关节齿轮46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抵接。
另外,罩50在下侧限制状态的下侧关节齿轮48的下部单元32侧(下侧)和拉出方向侧穿设有开口的下侧开口部58。因此,下侧关节齿轮48以拉出方向侧的下侧的一半左右~下侧的拉出方向侧的一半左右的方式露出到罩50的外部。由此,下侧关节齿轮48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抵接。在下文中,将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也总称作开口部。
罩50形成有上侧开口部56、下侧开口部58、左部上侧壁部66LU、左侧壁部66L、左部右侧壁部66LR、右部上侧壁部66RU、下侧壁部66D、右侧壁部66R、后侧壁部66B以及前侧壁部66F。
左部上侧壁部66LU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左半部的上侧的壁,从上方覆盖上侧关节齿轮46的收纳方向侧的一半左右。左侧壁部66L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左侧的壁,从左方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左部右侧壁部66LR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左半部的右侧的壁,从右方覆盖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以及上侧支架52。右部上侧壁部66RU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右半部的上侧的壁,从上方覆盖下侧支架54和下侧关节齿轮48。下侧壁部66D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下侧的壁,从下方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
右侧壁部66R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右侧的壁,从左方覆盖下侧支架54和下侧关节齿轮48。后侧壁部66B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后侧的壁,从后方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前侧壁部66F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形成罩50的前侧的壁,从前方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
[1-3-2.上部单元的结构]
如图4所示,在上部单元壳体34形成有作为覆盖上侧驱动齿轮60的第1壁部的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具有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
上侧驱动齿轮6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于上部右侧壁部38R的上侧驱动齿轮轴60A上。另外,上侧驱动齿轮60被配置成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关节部42的上侧关节齿轮46的拉出方向侧抵接。因此,上侧驱动齿轮60通过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将驱动力传递到上侧关节齿轮46,使该上侧关节齿轮46与该上侧驱动齿轮60联动地旋转。
上部上侧壁部38U在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上侧与罩50的左部上侧壁部66LU平行地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从上方覆盖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上侧。另外,上部上侧壁部38U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由此,从上方覆盖上侧开口部56。
上部左侧壁部38L在上侧驱动齿轮60的左侧与罩50的左侧壁部66L平行地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从左方将上侧驱动齿轮60的左侧覆盖到该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下端部的下侧。另外,上部左侧壁部38L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由此,从左方覆盖上侧开口部56。另外,上部左侧壁部38L的下端部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如图10所示位于比左侧壁部66L的上端部靠下方的位置,由此,上部左侧壁部38L和左侧壁部66L在上下方向上交叠。
上部右侧壁部38R在上侧驱动齿轮60的右侧与罩50的左部右侧壁部66LR平行地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从右方将上侧驱动齿轮60的右侧覆盖到该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下端部的下侧。另外,上部右侧壁部38R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由此,从右方覆盖上侧开口部56。另外,上部右侧壁部38R的下端部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如图10所示位于比左部右侧壁部66LR的上部靠下方的位置,由此,上部右侧壁部38R和左部右侧壁部66LR在上下方向上交叠。
这样,上部单元壳体34形成有分别覆盖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上侧、左侧以及右侧的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因此,上部单元30能够抑制异物从外部附着到上侧驱动齿轮60。另外,在上部单元壳体34的上侧驱动齿轮60的前侧和后侧没有形成壁部。因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能够以关节部42不与上部单元壳体34发生物理干涉的方式使上部单元30相对于关节42滑动。并且,上部单元壳体34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分别覆盖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的上侧、左侧以及右侧。因此,上部单元30能够抑制异物经由上侧开口部56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
[1-3-3.下部单元的结构]
如图5所示,在下部单元壳体36上形成有作为覆盖下侧驱动齿轮62的第2壁部的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具有下部下侧壁部40D、下部左侧壁部40L以及下部右侧壁部40R。
下侧驱动齿轮6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于下部左侧壁部40L的下侧驱动齿轮轴62A上。另外,下侧驱动齿轮62被配置成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关节部42的下侧关节齿轮48的拉出方向侧抵接。因此,下侧驱动齿轮62通过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被从下侧关节齿轮48传递驱动力,与该下侧关节齿轮48联动地旋转。
下部下侧壁部40D在下侧驱动齿轮62的下侧与罩50的下侧壁部66D平行地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从下方覆盖下侧驱动齿轮62的下侧。另外,下部下侧壁部40D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由此,从下方覆盖下侧开口部58。
下部左侧壁部40L在下侧驱动齿轮62的左侧与罩50的左侧壁部66L平行地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从左方覆盖下侧驱动齿轮62的左侧的一部分。另外,下部左侧壁部40L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如图9所示进入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的内部,由此覆盖下侧开口部58的左端附近。另外,下部左侧壁部40L的上端部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位于比下侧壁部66D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由此,下部左侧壁部40L和下侧壁部66D在上下方向上交叠。
下部右侧壁部40R在下侧驱动齿轮62的右侧与罩50的右侧壁部66R平行地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从右方将下侧驱动齿轮62的右侧覆盖到该下侧驱动齿轮62的上端部的上侧。另外,下部右侧壁部40R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如图9所示与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由此从右方覆盖下侧开口部58。另外,下部右侧壁部40R的上端部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位于比右部上侧壁部66RU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由此,下部右侧壁部40R和右部上侧壁部66RU在上下方向上交叠。
这样,下部单元壳体36形成有分别覆盖下侧驱动齿轮62的下侧、左侧以及右侧的下部下侧壁部40D、下部左侧壁部40L以及下部右侧壁部40R。因此,下部单元32能够抑制异物从外部附着到下侧驱动齿轮62。另外,在下部单元壳体36的下侧驱动齿轮62的前侧和后侧没有形成壁部。因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能够以关节部42不与下部单元壳体36发生物理性干涉的方式使下部单元32相对于关节42滑动。并且,下部单元壳体36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下部下侧壁部40D、下部左侧壁部40L以及下部右侧壁部40R分别覆盖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的下侧、左侧以及右侧。因此,下部单元32能够抑制异物经由下侧开口部58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
[1-4.驱动力的传递]
在该结构中,在处于图8所示的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且下部单元收纳状态时,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通过从驱动源(未图示)传递的驱动力旋转,驱动力依次经由上侧关节齿轮46、固定齿轮44、下侧关节齿轮48传递到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下部单元32通过传递到下侧驱动齿轮62的驱动力,使拒收库28内的输送路径的辊旋转。
在从该上部单元收纳状态进行单元拉出动作,上部单元30如图7所示在拉出方向上滑动而成为上部单元拉出状态时,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从关节部42的上侧关节齿轮46的前侧向拉出方向分离,由此,上侧关节齿轮46与上侧驱动齿轮60之间的连接被切断。
同样地,在从下部单元收纳状态进行单元拉出动作,下部单元32如图7所示在拉出方向上滑动而成为下部单元拉出状态时,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从关节部42的下侧关节齿轮48的前侧向拉出方向分离,由此,下侧关节齿轮48与下侧驱动齿轮62之间的连接被切断。
另外,在从上部单元拉出状态进行单元收纳动作,上部单元30在收纳方向上滑动而成为上部单元收纳状态时,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一边与关节部42的上侧关节齿轮46的前侧抵接而向后下方转动,一边与上侧关节齿轮46啮合。
同样地,在从下部单元拉出状态进行单元收纳动作,下部单元32在收纳方向上滑动而成为下部单元收纳状态时,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一边与关节部42的下侧关节齿轮48的前侧抵接而向后上方转动,一边与下侧关节齿轮48啮合。
这样,纸币处理机10通过关节部42的左部上侧壁部66LU和右部上侧壁部66RU以及上部单元30的上部上侧壁部38U,从上侧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另外,纸币处理机10通过关节部42的左侧壁部66L和上部单元30的上部左侧壁部38L,从左侧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并且,纸币处理机10通过关节部42的左部右侧壁部66LR和右侧壁部66R、上部单元30的上部右侧壁部38R以及下部单元32的下部右侧壁部40R,从右侧覆盖连接齿轮组64、上侧支架52以及下侧支架54。并且,纸币处理机10通过关节部42的下侧壁部66D和下部单元32的下部下侧壁部40D,从下侧覆盖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上侧支架52、下侧支架54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
[1-5.效果等]
在以上的结构中,纸币处理机10用关节部42的罩50覆盖连接齿轮组64。由此,纸币处理机10能够抑制异物从罩50的外部附着到连接齿轮组64,能够降低连接齿轮组64的磨损加剧,使寿命变长。
另外,在纸币处理机10中,在罩50上穿设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使上侧关节齿轮46和下侧关节齿轮48的一部分分别露出到外部。因此,纸币处理机10在处于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且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使上侧关节齿轮46与上部单元30的上侧驱动齿轮60抵接,使下侧关节齿轮48与下部单元32的下侧驱动齿轮62抵接,能够将驱动力从上部单元30传递到下部单元32。
并且,纸币处理机10使上侧开口部56成为上侧驱动齿轮60能够与上侧关节齿轮46啮合的程度的最小限的大小,并且使下侧开口部58成为下侧驱动齿轮62能够与下侧关节齿轮48啮合的程度的最小限的大小。因此,纸币处理机10能够在保持将驱动力从上部单元30传递到下部单元32的本来的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抑制异物向连接齿轮组64的附着。
并且,纸币处理机10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用上部单元壳体34的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覆盖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由此,能够抑制异物经由上侧开口部56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并且,纸币处理机10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用下部单元壳体36的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覆盖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由此,能够抑制异物经由下侧开口部58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
并且,在纸币处理机10中,在罩50的拉出方向侧形成有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因此,纸币处理机10能够在比关节部42靠拉出方向侧,使上部单元30和下部单元32向拉出方向和收纳方向滑动,并且在处于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且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使上侧驱动齿轮60向上侧关节齿轮46的拉出方向侧啮合,使下侧驱动齿轮62向下侧关节齿轮48的拉出方向侧啮合。
另外,纸币处理机10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通过使上部左侧壁部38L和上部右侧壁部38R的下端部位于比左侧壁部66L和左部右侧壁部66LR的上端部(即上侧开口部56的边缘)靠下侧的位置,以使上部左侧壁部38L和上部右侧壁部38R与左侧壁部66L和左部右侧壁部66LR在上下方向上交叠的方式,用上部左侧壁部38L和上部右侧壁部38R覆盖左侧壁部66L和左部右侧壁部66LR。因此,纸币处理机10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关节部42的上方因重力而落下来的异物侵入到罩50内部。
另外,纸币处理机10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通过使下部左侧壁部40L和下部右侧壁部40R的上端部位于比下侧壁部66D和右部上侧壁部66RU的下端部(即下侧开口部58的边缘)靠上侧的位置,以使下部左侧壁部40L和下部右侧壁部40R与下侧壁部66D和右部上侧壁部66RU在上下方向上交叠的方式,用下部左侧壁部40L和下部右侧壁部40R覆盖下侧壁部66D和右部上侧壁部66RU。因此,纸币处理机10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关节部42的下方的异物侵入到罩50内部。
根据以上的结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具有:具备作为第1齿轮的上侧驱动齿轮60的上部单元30,其具有与顾客之间进行作为介质的纸币的收授的入出款部16,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2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具备作为第2齿轮的下侧驱动齿轮62的下部单元32,其能够装填收纳纸币的纸币收纳库26,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2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关节部42,其包含罩50以及作为与上侧驱动齿轮60和下侧驱动齿轮62连接的多个连接齿轮的连接齿轮组64,该罩50覆盖该连接齿轮组64的周围,并且在上侧驱动齿轮60和下侧驱动齿轮62与上侧关节齿轮46和下侧关节齿轮48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
由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能够防止异物从外部附着到关节部42的固定齿轮44、上侧关节齿轮46以及下侧关节齿轮48。
[2.第2实施方式]
[2-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1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相比,纸币处理机110的驱动传递部129与纸币处理机10的驱动传递部29不同,除此之外相同地构成。
[2-2.驱动传递部的结构]
如分别对与图8和图6对应的部材标注相同标号的图12和图13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129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29相比,关节部142与关节部42不同,除此之外相同地构成。
[2-3.关节部的结构]
关节部142与关节部42相比追加了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在下文中,将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也总称作开口部罩。
上侧开口部罩70是板状部材,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设置于上侧开口部56的前方下端的下侧的轴上。该上侧开口部罩70能够在如图14所示以轴为中心前端位于拉出方向侧且整体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拉出方向退避姿势、与如图15所示以轴为中心前端位于收纳方向侧且整体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收纳方向退避姿势之间转动。另外,上侧开口部罩70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如图12所示朝向从轴沿着铅直方向朝上方的姿势即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施力,在该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下,上侧开口部罩70与上侧驱动齿轮6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上侧开口部罩70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上侧开口部56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由此,从前侧覆盖上侧开口部56。
下侧开口部罩72是板状部材,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设置于下侧开口部58的前方上端的左侧的轴上。该下侧开口部罩72能够在如图14所示以轴为中心前端位于拉出方向侧且整体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拉出方向退避姿势、与如图15所示以轴为中心前端位于收纳方向侧且整体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收纳方向退避姿势之间转动。另外,下侧开口部罩72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如图12所示朝向从轴沿着铅直方向朝下方的姿势即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施力,在该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下,下侧开口部罩72与下侧驱动齿轮6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下侧开口部罩72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与下侧开口部58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由此,从前侧覆盖下侧开口部58。在下文中,将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和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也总称作开口部关闭姿势。
在该结构中,在从上部单元收纳状态(图12)进行单元拉出动作,上部单元30向拉出方向滑动时,如图14所示,上侧驱动齿轮60从收纳方向侧抵接到上侧开口部罩70上,从而该上侧开口部罩70从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转动到拉出方向退避姿势,由此,从上侧驱动齿轮60的移动路径退避。因此,上部单元30能够进一步向拉出方向移动而成为上部单元拉出状态。
同样地,在从下部单元收纳状态(图12)进行单元拉出动作,下部单元32向拉出方向滑动时,如图14所示,下侧驱动齿轮62从收纳方向侧抵接到下侧开口部罩72上,从而该下侧开口部罩72从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转动到拉出方向退避姿势,由此,从下侧驱动齿轮62的移动路径退避。因此,下部单元32能够进一步向拉出方向移动而成为下部单元拉出状态。
在单元拉出动作之后,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分别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返回到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和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由此,从前侧覆盖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
并且,从上部单元拉出状态(图14)进行单元收纳动作,上部单元30向收纳方向滑动,如图15所示,上侧驱动齿轮60从拉出方向侧抵接到上侧开口部罩70上,从而该上侧开口部罩70从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转动到收纳方向退避姿势,由此,从上侧驱动齿轮60的移动路径退避。因此,上部单元30能够进一步向收纳方向移动而成为上部单元收纳状态。
同样地,在从下部单元拉出状态(图14)进行单元收纳动作,下部单元32向收纳方向滑动时,下侧驱动齿轮62从拉出方向侧抵接到下侧开口部罩72上,从而该下侧开口部罩72从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转动到收纳方向退避姿势,由此,从下侧驱动齿轮62的移动路径退避。因此,下部单元32能够进一步向收纳方向移动而成为下部单元收纳状态。
在单元收纳动作之后,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分别被未图示的施力部材,返回到上侧开口部关闭姿势和下侧开口部关闭姿势,由此,从前侧覆盖上侧开口部56和下侧开口部58。
[2-4.效果等]
在以上的结构中,纸币处理机110在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下,用上侧开口部罩70覆盖罩50的上侧开口部56的拉出方向侧。由此,纸币处理机110能够比纸币处理机10进一步从外部遮挡连接齿轮组64,能够比纸币处理机10进一步减少异物经由上侧开口部56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
另外,纸币处理机110在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用下侧开口部罩72覆盖罩50的下侧开口部58的拉出方向侧。由此,纸币处理机110能够比纸币处理机10进一步从外部遮挡连接齿轮组64,能够比纸币处理机10进一步减少异物经由下侧开口部58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
并且,纸币处理机110使滑动的上侧驱动齿轮60和下侧驱动齿轮62分别与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抵接,由此,使该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从上部单元30和下部单元32的移动路径退避。由此,纸币处理机110能够比纸币处理机10进一步抑制在处于上部单元收纳状态且下部单元收纳状态下异物从罩50的外部侵入到内部,而不会对单元收纳动作和单元拉出动作造成影响。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机110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机10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3.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形成在上部单元壳体34上的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覆盖上侧开口部56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罩50上形成与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大致相同的形状而覆盖上侧开口部5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形成在下部单元壳体36上的下部下侧壁部40D、下部左侧壁部40L以及下部右侧壁部40R覆盖下侧开口部58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罩50上形成与上部上侧壁部38U、上部左侧壁部38L以及上部右侧壁部38R大致相同的形状而覆盖下侧开口部58。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设置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和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双方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只设置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和下部单元壳体壁部40中的任意一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从关节部42、142的上方因重力而落下来的异物侵入到罩50内部,优选至少设置上部单元壳体壁部38。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使上侧驱动齿轮60与上侧开口部罩70抵接,使下侧驱动齿轮62与下侧开口部罩72抵接,从而使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转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通过使设置于上部单元30的其他机构、设置于下部单元32的其他机构等各种机构与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抵接,从而使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转动。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分别转动,从而转移到拉出方向退避姿势、收纳方向退避姿势以及开口部关闭姿势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通过平行移动等各种移动方法,使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转移到拉出方向退避姿势、收纳方向退避姿势以及开口部关闭姿势。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设置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双方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只设置上侧开口部罩70和下侧开口部罩72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与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装置壳体2被向前方拉出且向后方收纳的上部单元30和下部单元32抵接的关节部42、142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与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装置壳体2被向后方拉出且向前方收纳的上部单元30和下部单元32抵接的关节部42、142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与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装置壳体2被拉出和收纳的上部单元30和下部单元32抵接的关节部42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与沿着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或铅直方向等各种方向相对于装置壳体被拉出和收纳的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抵接的关节部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进行入款交易和出款交易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101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是,也可以是,在只进行入款交易的装置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处理现金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101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在处理债券、证书、商品券、现金券以及入场券等较薄的纸状介质的各种装置中应用本实用新型。另外,也可以是,在由进行与纸币或硬币的交易相关的多种处理的多种装置的组合构成的现金处理装置中应用本实用新型,例如出入纸币的纸币处理机、按照规定张数对纸币进行打捆的打捆小捆支付机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作为第1单元的上部单元30、作为第2单元的下部单元32以及作为连接部的关节部42或142构成作为介质处理装置的纸币处理机10、110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其他各种结构的第1单元、第2单元以及连接部构成介质处理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具有作为入出款部的入出款部16的作为第1单元的上部单元30、具有作为介质收纳库的纸币收纳库26的作为第2单元的下部单元32以及作为连接部的关节部42或142,构成作为介质交易装置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101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其他各种结构的具有入出款部的第1单元、具有介质收纳库的第2单元以及连接部构成介质交易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具有在单元之间传递驱动力的各种齿轮的各种装置中。

Claims (13)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具备第1齿轮的第1单元,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
具备第2齿轮的第2单元,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连接部,其包含罩以及与所述第1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连接的多个连接齿轮,该罩覆盖所述多个连接齿轮的周围,并且在所述第1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与所述多个连接齿轮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具有第1壁部,该第1壁部在所述第1单元被收纳到所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罩的所述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单元具有第2壁部,该第2壁部在所述第2单元被收纳到所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罩的所述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在从装置壳体拉出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装置壳体沿着水平方向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1壁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壁部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被收纳到所述装置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边缘的方式与所述罩的一部分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相对于所述第1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设置在除了从所述装置壳体拉出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的一侧以及收纳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的一侧之外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处理装置还具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罩通过与所述第1单元或所述第2单元抵接,从所述第1单元或所述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罩通过与所述第1单元中的所述第1齿轮或所述第2单元中的所述第2齿轮抵接,从所述第1单元或所述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罩通过与所述第1单元或所述第2单元抵接并转动,从所述第1单元或所述第2单元的移动路径退避。
13.一种介质交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介质交易装置具有:
具备第1齿轮的第1单元,其具有与顾客之间进行介质的收授的入出款部,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
具备第2齿轮的第2单元,其能够装填收纳所述介质的介质收纳库,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装置壳体拉出和收纳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连接部,其包含罩以及与所述第1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连接的多个连接齿轮,该罩覆盖所述多个连接齿轮的周围,并且在所述第1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与所述多个连接齿轮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开口部。
CN201720366060.4U 2016-08-25 2017-04-07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63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4974A JP2018032265A (ja) 2016-08-25 2016-08-25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JP2016-164974 2016-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6366U true CN206726366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606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6366U (zh) 2016-08-25 2017-04-07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32265A (zh)
CN (1) CN20672636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00906A (ja) * 2019-09-04 2020-01-0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低体重児用おむ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32265A (ja)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404B (zh) 纸币存取款机
CN1881268B (zh) 从现金交易机中提取现金的设备
JPS5960594A (ja) 紙幣取扱装置
JP5365344B2 (ja) 自動取引装置
CN103514657B (zh) 纸币处理装置
CN104134293B (zh) 媒介处理装置及金融设备
WO2017066281A1 (en) Automated transaction machine with articulated note acceptor-presenter
CN107004320A (zh)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JP6307664B2 (ja) 紙葉類集積庫、現金自動取引装置
CN206726366U (zh)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CN107403505A (zh) 金融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766935B (zh) 自动柜员机
WO2021106371A1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KR940003024B1 (ko) 자동인출장치
JP5564767B2 (ja) 自動取引装置
JP6324742B2 (ja) 有価媒体処理装置、有価媒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有価媒体処理方法
KR102002947B1 (ko) 금융기기
KR101598299B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입출금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금융자동화 기기
JPS6323099B2 (zh)
JP4442213B2 (ja) 硬貨入出金装置
CN207182475U (zh) 一种纸币直立机构及纸币存取款机
JP2013012135A (ja) 紙幣処理装置
JP4953662B2 (ja) 紙幣搬送システム
JP6670614B2 (ja) 貨幣管理システム、貨幣管理装置および在高データ管理方法
JP2017021428A (ja) 自動取引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による両替促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