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0721U -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 Google Patents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0721U
CN206720721U CN201720550734.6U CN201720550734U CN206720721U CN 206720721 U CN206720721 U CN 206720721U CN 201720550734 U CN201720550734 U CN 201720550734U CN 206720721 U CN206720721 U CN 206720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ch
straight line
drive device
bung
cano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507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禹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507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0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0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07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双盖掐件,包括掐块和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掐块与工作端连接,掐块与工作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弧面,工作弧面具有与待放桶盖靠近盖口的侧壁配合的弧度和斜度,当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工作驱动掐块的工作弧面接触或离开待放桶盖的侧壁时,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工作弧面的其中一条切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述防双盖掐件,通过所有的防双盖掐件同时工作对待放桶盖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或松开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以薄线形式对第二个桶盖单独实施夹紧,同时托住高高摞起的待放桶盖不下落,彻底避免了一次放两个桶盖。

Description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灌装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背景技术
涂料、油漆等类似桶型的自动化灌装设备。灌满后需放上一个桶盖,然后压紧封口,完成一桶产品的生产包装。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放盖装置经常出现一次放上两个桶盖的情况,严重影响自动化生产效率,以至于很多生产线采用人工放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以薄线形式对第二个桶盖单独实施夹紧,彻底避免了一次放两个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双盖掐件,包括掐块和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所述掐块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所述掐块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弧面,所述工作弧面具有与待放桶盖靠近盖口的侧壁配合的弧度和斜度,当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工作驱动所述掐块的工作弧面接触或离开待放桶盖的侧壁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工作弧面的其中一条切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工作弧面的中点处的切线。
作为优选:所述掐块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弧面的弧长不小于20毫米,所述工作弧面的宽度为1~1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双盖掐件,所述防双盖掐件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有的防双盖掐件同时工作对待放桶盖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或松开的动作;
在对待放桶盖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或松开的过程中,所有的防双盖掐件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沿待放桶盖的径向做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上方的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开设有垂直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的圆形通孔,所述防双盖掐件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且沿所述圆形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取放盖结构,所述取放盖结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和气动真空吸盘,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所述气动真空吸盘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气动真空吸盘的盘口;
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圆形通孔的下方且位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通过转动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转动在所述气动真空吸盘的盘口朝上和朝下的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当所述气动真空吸盘的盘口朝上或朝下时,所述气动真空吸盘与所述圆形通孔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转动动力装置为转动气缸、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防双盖掐件为至少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防双盖掐件以薄线形式共同作用,只对第二个桶盖单独实施夹紧,彻底避免了一次放两个桶盖,同时起到托住高高摞起的桶盖,防止桶盖下落的作用,突破了怕摞起的桶盖倾倒下落的误区。
现有的放盖装置失误率在二百分之一的为最优状态,而本实用新型的失误率可以达到万分之一。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进行放盖操作的失误率几乎为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进行放盖操作可以节省至少一个劳动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多个待放桶盖摞起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双盖掐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双盖掐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双盖掐件的夹紧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取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盖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盖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放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桶盖;02-传送带;03-桶体;1-机架;11-圆形通孔;2-第一气缸;3-掐块;31-薄型件;32-工作弧面;33-螺纹盲孔;4-第二气缸;5-气动真空吸盘;6-转动气缸;7-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自动灌装机目前使用的放盖装置,是用若干个方体掐块对摞起来的多个待放桶盖同时夹紧。如果生产桶盖的模具精度不高,生产的桶盖大小有误差,摞起来就会镶嵌松紧不一致。
当放盖装置取盖时如果遇到第一个桶盖和第二个桶盖镶嵌过紧,就会同时取下两个甚至多个桶盖放在桶上,导致在压盖过程中加工失败而导致返工以及材料浪费,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配备工人对放盖操作进行检查,但是这样导致了人力成本的增加。
常用的桶盖的侧壁为圆弧形并且具有一定的斜度,当很多桶盖摞在一起时,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桶盖01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另一个桶盖01内部的桶盖01靠近盖口的一部分侧壁露出另一个桶盖01的盖口,位于内部的桶盖01的侧壁露出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记为L,根据桶盖01的型号不同,高度尺寸L的具体数值也有所不同。根据这一特点,发明人通过对掐件和放盖装置进行改进来彻底避免放盖装置的误操作。
实施例
如图2至图10所示,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包括设置在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上方的机架1,机架1的顶部开设有垂直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的圆形通孔11。将摞起来的桶盖01与圆形通孔11同轴放置,并通过圆形通孔11向下从摞在最下方的第一个桶盖01开始一个一个依次进行取盖操作。
在机架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至少两个防双盖掐件,所有的防双盖掐件沿圆形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所有的防双盖掐件同时工作对从下往上的第二个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如图3所示状态)或松开(如图2所示状态)的动作。
当防双盖掐件为至少四个时,对待放桶盖01的夹紧效果以及对所有摞起来的桶盖01的承重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有四个防双盖掐件。
防双盖掐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4和图5所示,防双盖掐件包括掐块3和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掐块3为一立方体块,在掐块3的一个侧面上具有一向外突出的薄型件31,薄型件31与掐块3在加工时为一体成型,比如采用一体浇铸成型,或者采用整块材料车削或铣削等机加工方式加工成型。
在薄型件31远离掐块3的一侧加工有工作弧面32。当放盖装置对待放桶盖01进行夹紧时,工作弧面32与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紧贴,因此在加工时,将工作弧面32加工出与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配合的弧度和斜度。
为了保证放盖装置对待放桶盖01的夹紧力,工作弧面32的弧长不小于20毫米。
本实施例中,针对发明人所在的生产企业中常用的桶盖01型号中的一种,相邻的两个桶盖01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另一个桶盖01内部的桶盖01靠近盖口的一部分侧壁露出另一个桶盖01的盖口的部分的高度尺寸L大约有六毫米左右。因此将工作弧面32的宽度设置为1~10毫米。
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所采用气缸为现有设备,为了与后面的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进行区分,将这里的气缸命名为第一气缸2。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即为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的工作端。
掐块3在远离薄型件31的一侧与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连接,并使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与薄型件31上的工作弧面32的其中一条切线垂直。即当第一气缸2工作驱动掐块3的工作弧面32接触或离开待放桶盖01的侧壁时,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工作弧面32的其中一条切线。
作为优选,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与薄型件31上的工作弧面32的中点处的切线垂直,即第一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与薄型件31上的工作弧面32的其中一条切线垂直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工作弧面32的中点处的切线。这样掐块3对待放桶盖01的夹持力更加稳定和均匀。
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与机架1顶部的圆形通孔11的径向设置,在对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如图3所示状态)或松开(如图2所示状态)的过程中,所有的防双盖掐件的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沿待放桶盖01的径向做直线运动。
由于掐块3的工作弧面32除了需要承受与其接触的桶盖01侧壁的摩擦力,还需要承受摞起来的所有桶盖01的重力,因此掐块3属于整个防双盖掐件中的易损件,为了更加易于维修,掐块3与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掐块3远离薄型件31的侧面上加工有螺纹盲孔33,在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加工有与螺纹盲孔33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气缸2的工作端旋入掐块3的螺纹盲孔33内形成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与掐块3之间的连接。当掐块3损坏后,只需要拆卸损坏的掐块3,换上新的掐块3即可完成维修,非常方便。另外还可以根据夹持的桶盖01型号的不同,来更换相应型号的掐块3,增加了放盖装置的通用性。
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取放盖结构,取放盖结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和气动真空吸盘5。
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所采用气缸为现有设备,为了与前面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进行区分,将这里的气缸命名为第二气缸4。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即为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的工作端。
气动真空吸盘5与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的工作端连接,并使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与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所在平面垂直,即第二气缸4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
第二气缸4位于圆形通孔11的下方且位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的上方,第二气缸4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通过转动动力装置带动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转动,在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和朝下的位置之间相互切换。当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或朝下时,气动真空吸盘5与圆形通孔11同轴。
转动动力装置为转动气缸6、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动力装置采用转动气缸6。转动气缸6的输出轴将动力输出至第二气缸4的转动轴7,控制第二气缸4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取盖时,首先控制转动气缸6工作带动第二气缸4转动至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的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气缸4到达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的位置后,转动气缸6停止转动,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向上伸出,至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与摞起来的桶盖01的最下方的一个桶盖01贴合时,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停在当前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启动与气动真空吸盘5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示出)抽出气动真空吸盘5内部的空气,使气动真空吸盘5吸紧与其盘口贴合的桶盖01。
气动真空吸盘5吸紧桶盖01后,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向下收缩至初始状态,将其吸紧的桶盖01取走(如图8所示),完成取盖动作。在此过程中,如图6所示,圆形通孔11四周的掐件同时作用对从下往上的第二个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防止第二个待放桶盖01随第一个桶盖01一起被取走。
完成取盖动作之后,转动气缸6再次工作,带动第二气缸4转动180度后停止(如图9所示),此时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已经将桶体03传送到位,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吸紧在气动真空吸盘5的桶盖01到达桶体03的桶口处,对桶口形成覆盖(如图10所示)。真空发生器向气动真空吸盘5内充气,使气动真空吸盘5的吸力消失。随后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向上收缩,气动真空吸盘5与桶体03上的桶盖01分离,完成一次放盖操作。
随后第二气缸4再次转动180度,进行下一次取盖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防双盖掐件以薄线形式共同作用,只对第二个桶盖01单独实施夹紧,彻底避免了一次放两个桶盖01,同时起到托住高高摞起的桶盖01,防止桶盖01下落的作用,突破了怕摞起的桶盖01倾倒下落的误区。
现有的放盖装置失误率在二百分之一的为最优状态,而本实用新型的失误率可以达到万分之一。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进行放盖操作的失误率几乎为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进行放盖操作可以节省至少一个劳动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双盖掐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掐块(3)和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所述掐块(3)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所述掐块(3)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弧面(32),所述工作弧面(32)具有与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配合的弧度和斜度,当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工作驱动所述掐块(3)的工作弧面(32)接触或离开待放桶盖(01)的侧壁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工作弧面(32)的其中一条切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双盖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工作弧面(32)的中点处的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双盖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掐块(3)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双盖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弧面(32)的弧长不小于20毫米,所述工作弧面(32)的宽度为1~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双盖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
6.一种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双盖掐件,所述防双盖掐件为至少两个,且通过所有的防双盖掐件同时工作对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或松开的动作;
在对待放桶盖(01)靠近盖口的侧壁进行夹紧或松开的过程中,所有的防双盖掐件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沿待放桶盖(01)的径向做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上方的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开设有垂直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的圆形通孔(11),所述防双盖掐件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沿所述圆形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取放盖结构,所述取放盖结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和气动真空吸盘(5),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工作端,所述气动真空吸盘(5)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于所述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
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圆形通孔(11)的下方且位于自动灌装机的传送带(02)的上方,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且通过转动动力装置(6)带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转动在所述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和朝下的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当所述气动真空吸盘(5)的盘口朝上或朝下时,所述气动真空吸盘(5)与所述圆形通孔(11)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转动动力装置(6)为转动气缸、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双盖掐件为至少四个。
CN201720550734.6U 2017-05-15 2017-05-15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0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0734.6U CN206720721U (zh) 2017-05-15 2017-05-15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0734.6U CN206720721U (zh) 2017-05-15 2017-05-15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0721U true CN206720721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2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5073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0721U (zh) 2017-05-15 2017-05-15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072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2944A (zh) * 2018-03-28 2018-08-07 广州集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分盖机
CN109368570A (zh) * 2018-11-28 2019-02-22 吴磊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可更换三通的真空旋盖机
CN109502524A (zh) * 2018-11-13 2019-03-22 江苏德博利恩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样品桶封装的系统
CN116902886B (zh) * 2023-07-24 2024-05-17 安徽美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紧机构的智能加工生产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2944A (zh) * 2018-03-28 2018-08-07 广州集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分盖机
CN109502524A (zh) * 2018-11-13 2019-03-22 江苏德博利恩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样品桶封装的系统
CN109368570A (zh) * 2018-11-28 2019-02-22 吴磊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可更换三通的真空旋盖机
CN109368570B (zh) * 2018-11-28 2024-01-26 吴磊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可更换三通的真空旋盖机
CN116902886B (zh) * 2023-07-24 2024-05-17 安徽美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紧机构的智能加工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0721U (zh) 自动灌装机放盖装置及防双盖掐件
CN201534155U (zh) 采用多机械手输送零件的清洗机
CN101648190B (zh) 采用多机械手输送零件的清洗机
CN206263584U (zh) 一种喷头全自动组装机
CN203490337U (zh) 二极管/三极管电气性能检测及不良品剔除装置
CN206717508U (zh) 一种十三工位上下料一体机
CN206201008U (zh) 一种取料机械手
CN102847625B (zh) 塑封定子内腔吹吸喷涂装置
CN207365560U (zh) 一种连续高效离心脱水系统
CN206550696U (zh) 自动卸料与清理的分度夹具
CN207188078U (zh) 一种连续喷漆转台
CN107234470A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
CN210160459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工件钻孔装置
CN204947847U (zh) 一种电机转子转运装置
CN204893547U (zh) 一种旋转定位机构
CN206967112U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
WO2020078066A1 (zh) 齿轮齿轴向面抛光装置
CN206720267U (zh) 一种移栽装置
CN206998413U (zh) 数控机床用机械手
CN204504944U (zh) 一种用于焊料磨削的砂轮机
CN202292329U (zh) 一种托盘式直线输送转台
CN209551104U (zh) 一种简易螺母加工设备
CN206445226U (zh) 一种连铸半自动倒角设备
CN206838407U (zh) 点胶设备
CN206589094U (zh) 一种可随机收集切料的瓷绝缘子修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