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8380U - 一种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8380U
CN206718380U CN201621026110.6U CN201621026110U CN206718380U CN 206718380 U CN206718380 U CN 206718380U CN 201621026110 U CN201621026110 U CN 201621026110U CN 206718380 U CN206718380 U CN 206718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lique top
hole
product
demould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61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 M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61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8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8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8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包括:斜顶,所述斜顶上设置有脱模辅助机构,所述脱模辅助机构用于在脱模时阻止产品粘黏所述斜顶或跟随所述斜顶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可以在脱模时,即斜顶退出时,阻止产品粘黏斜顶或跟随斜顶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斜顶顺利顶出,有效避免了产品粘黏斜顶或与其一起运动的现象,能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模具结构中,当产品侧面上有些卡扣或孔等特征时,需要用斜顶成型。但目前使用的斜顶,在退出时,产品易粘黏斜顶或跟着斜顶运动,从而造成产品拉伤或变形,产品不能自动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具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斜顶,所述斜顶上设置有脱模辅助机构,所述脱模辅助机构用于在脱模时阻止产品粘黏所述斜顶或跟随所述斜顶运动。
可选的,上述模具还包括:模仁;所述脱模辅助机构包括:贯通所述斜顶的通孔,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弹针、弹簧、卡扣,所述通孔分为两段,靠近产品侧的第一段通孔的内径小于靠近模仁侧的第二段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段通孔和第二段通孔的交界处形成一夹壁,所述弹针贯穿所述通孔设置,一端顶住所述产品,另一端顶住所述模仁上的斜顶孔的侧壁,所述弹针中部设置有一个卡台,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卡台和所述夹壁之间,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卡台不与弹簧接触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模仁上的斜顶孔的侧壁分为两段,所述侧壁的下端为直面,所述侧壁的上段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和所述斜顶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在斜顶上设置了一个脱模辅助机构,该机构可以在脱模时,即斜顶退出时,阻止产品粘黏斜顶或跟随斜顶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斜顶顺利顶出,有效避免了产品粘黏斜顶或与其一起运动的现象,能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脱模辅助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包括:斜顶10,斜顶10上设置有脱模辅助机构20,脱模辅助机构20用于在脱模时阻止产品40粘黏所述斜顶10或跟随所述斜顶10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在斜顶10上设置了一个脱模辅助机构20,该脱模辅助机构20可以在脱模时,即斜顶10退出时,阻止产品40粘黏斜顶10或跟随斜顶10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斜顶10顺利顶出,有效避免了产品40粘黏斜顶10或与其一起运动的现象,能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优选的,脱模辅助机构2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脱模辅助机构20包括:贯通斜顶10的通孔21,设置在通孔21中的弹针22、弹簧23、卡扣24,通孔21分为两段,靠近产品侧的第一段通孔21的内径小于靠近模仁侧的第二段通孔21的内径,第一段通孔21和第二段通孔21的交界处形成一夹壁25,弹针22贯穿通孔21设置,一端顶住产品40,另一端顶住模仁30上的斜顶孔31的侧壁,弹针21中部设置有一个卡台26,弹簧23设置在卡台26和夹壁25之间,卡扣24设置在卡台26不与弹簧接触的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脱模辅助机构20主要是基于弹针22实现的,在斜顶10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直到斜顶10脱离产品40的瞬间,脱模辅助机构20中的弹针22会进行横向延时运动,使斜顶10上的弹针22相对产品不动,以保证斜顶20顺利顶出,从而有效避免产品40粘斜顶10或与斜顶10一起运动的现象。
基于上述脱模辅助机构20结构,为了控制弹针22延时运动的距离,以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可以将模仁30上的斜顶孔31的侧壁设置为两段,如1所示,侧壁的下端为直面,侧壁的上段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和斜顶10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相同。通过改变上述直面的长短,即可控制控制弹针22延时运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在斜顶上设置了一个脱模辅助机构,基于脱模辅助机构中的弹针结构,该脱模辅助机构可以在脱模时,即斜顶退出时,阻止产品粘黏斜顶或跟随斜顶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斜顶顺利顶出,有效避免了产品粘黏斜顶或与其一起运动的现象,能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2)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顶,所述斜顶上设置有脱模辅助机构;
模仁;
其中,所述脱模辅助机构用于在脱模时阻止产品粘黏所述斜顶或跟随所述斜顶运动;所述脱模辅助机构包括:贯通所述斜顶的通孔,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弹针、弹簧、卡扣,所述通孔分为两段,靠近产品侧的第一段通孔的内径小于靠近模仁侧的第二段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段通孔和第二段通孔的交界处形成一夹壁,所述弹针贯穿所述通孔设置,一端顶住所述产品,另一端顶住所述模仁上的斜顶孔的侧壁,所述弹针中部设置有一个卡台,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卡台和所述夹壁之间,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卡台不与弹簧接触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上的斜顶孔的侧壁分为两段,所述侧壁的下端为直面,所述侧壁的上段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和所述斜顶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相同。
CN201621026110.6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模具 Active CN206718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110.6U CN2067183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110.6U CN2067183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8380U true CN206718380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9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6110.6U Active CN2067183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8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6879A (zh) * 2019-01-08 2019-04-26 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的斜顶弹针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6879A (zh) * 2019-01-08 2019-04-26 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的斜顶弹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8380U (zh) 一种模具
CN204525993U (zh) 注塑模具连杆式斜顶内侧抽芯机构
CN103802281B (zh) 牛角入子
CN104943092B (zh) 一种带活动型芯注塑模的取件结构
CN206374149U (zh) 一种滑块预顶结构
CN201784093U (zh) 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
CN206653611U (zh) 一种热流道热咀咀芯和针阀热咀
CN203817651U (zh) 用于焊锡丝挤压机的松香注射笔
CN203580026U (zh) 进胶机构
CN206140826U (zh) 塑胶注入件以及塑胶模具
CN207736675U (zh) 一种塑胶模具碟式三次抽芯结构
CN207549303U (zh) 瓶盖模内成型及折边结构
CN206678331U (zh) 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
CN206306387U (zh) 一种双色产品的软胶注塑浮动结构
CN205853266U (zh) 热咀结构及热流道注塑系统
JP2006181889A (ja) 金型装置
CN215359629U (zh) 一种模具及其火山口式进胶口结构
CN205628493U (zh) 上胶机胶体液面报警装置
CN204844734U (zh) 一种塑胶件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4316945U (zh) 一种物料射出机构
CN204278470U (zh) 一种挤出模具中空胶条通气结构
CN208468912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密封圈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06913603U (zh) 软质塑件的脱模机构及注塑装置
CN106738672B (zh) 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及注塑产品
CN109648683A (zh) 一种陶瓷制品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200 east of Fen Yang Road, Li Li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Suzhou Cheng M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11 Jiangsu Suzhou Wujiang Fen Hu Development Zone Fenyang road east side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