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4813U - 一种肱骨髓内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肱骨髓内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4813U
CN206714813U CN201621458736.4U CN201621458736U CN206714813U CN 206714813 U CN206714813 U CN 206714813U CN 201621458736 U CN201621458736 U CN 201621458736U CN 206714813 U CN206714813 U CN 206714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needle
humerus
intramedullary needl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87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4587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4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4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4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骨髓内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肱骨髓内针防转和防止骨质损伤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肱骨髓内针,包括针体,针体的近段为呈圆柱状的本体段,其特征在于,针体的远段为防转段,防转段由两个圆柱形部组成并通过两侧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相连的扁平状结构,防转段与本体段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体段和防转段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相连。本肱骨髓内针在改善防转性能的同时减少了髓内针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

Description

一种肱骨髓内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髓内针,特别是一种肱骨髓内针。
背景技术
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髓内针的特点是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炼;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例如,梅花形、V形、菱形、三角形及圆形),髓内针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减少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生。
其中,圆形髓内针自身的防转性能最差,梅花形、V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髓内针,虽然防转性能明显强于圆形髓内针,但是也增大了髓内针植入过程中的阻力,强行插入可能损伤骨质,因此增加了手术难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梅花形髓内针的防转性能,有人设计了一种新的髓内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8222683.7;授权公告号CN2340386Y】公开的一种梅花形髓内针,包括带端头取出钩孔的一侧开槽的梅花形针体,在针体的两端分别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长孔,针体内配置一个外形与针体内形相同的梅花形芯针,芯针上对应针体上长孔处分别有可从长孔中凸出的弹性凸起片。
上述梅花形髓内针的改进方案,通过在梅花形的髓内针内部设置芯针,通过芯针凸出髓内针外表面的弹性凸起片避免髓内针相对转动。该髓内针结构,虽然增强了髓内针的防转性能,但带来了其他的问题:将针体和芯针做成分体式结构,髓内针安装时,先装入针体再安装芯针,髓内针的装入不方便,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
为了进一步改善圆形髓内针的防转性能,也有人设计了另一种新的髓内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855401.0;授权公告号CN204364106U】公开的一种股骨胫骨肱骨自锁髓内针,方案是,主针由圆柱形主针体和主针体上部与其同轴连接的套筒构成,套筒外径小于主针体且套筒上设有外螺纹,主针体内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的曲线通道,曲线通道的下端自主针体下部与外界连通,曲线通道的中部至少有一处置于主针体左侧与外界连通且至少有一处置于主针体右侧与外界连通;还包括与套筒外螺纹相配合的封闭螺帽;还包括弹性副针,弹性副针由副针体和针尾构成,副针体与曲线通道相配合,针尾直径小于副针体。
上述的自锁髓内针,只须进针点切口,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恢复且降低手术风险。但是,该自锁髓内针的主针呈圆柱形,即使在副针部分伸出主针,并通过副针粗糙的外表面增加髓内针和骨质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转作用,也无法使得主针的防转性能达到其他形式的髓内针的水平,就是说这种自锁髓内针仍然存在主针旋转或移位的风险。
因此,上述的两种髓内针的改进设计方案,都无法成为改善现有髓内针防转和防止骨质损伤性能的理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肱骨髓内针,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改善现有肱骨髓内针防转和防止骨质损伤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肱骨髓内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近段为呈圆柱状的本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远段为防转段,所述防转段由两个圆柱形部组成并通过两侧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相连的扁平状结构,所述防转段与本体段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本体段和防转段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相连。
本肱骨髓内针的针体整体外形设计上,近段的本体段呈圆柱形与肱骨髓腔近端的形状相适应;远段的防转段外形采用与肱骨髓腔远端的形状相适应的异形结构。肱骨髓内针植入手术之前,无需通过扩髓改变肱骨髓腔的形态,也能够在术中将髓内针的针体在较小阻力下植入肱骨的髓腔内,并且使得针体植入完成后受到骨质阻挡而不会发生周向移位,提高了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性能。
对本肱骨髓内针针体的外形进一步分析,本体段为圆柱形,便于针体端部与髓内针手术工具的连接,区别于传统的髓内针,本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段为两个圆柱形部组成的扁平状的异形结构,这种形状即能够与肱骨髓腔的形状匹配,改善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性能,又保留了外侧的圆弧面,能够减少髓内针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圆柱形部之间采用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相连,能够使针体的远段保持圆滑的轮廓线,且本体段和防转段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相连,进一步减少了针体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减少对骨质的损伤。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本体段、过渡段和防转段的比值为2:1:2。通过合理设计针体各部分的长度比值,能够进一步改善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性能,并减少针体植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对骨质造成的损伤。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防转段最大的径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本体段的直径。使得髓内针植入髓腔后能够与髓腔充分接触起到固定骨折位置和支撑肱骨的作用,并且,方便针体成型加工后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对防转段进行后续加工。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防转段的端部具有呈锥形的导向段。锥形的导向段可以减少髓内针受到的阻力,并在植入过程中对髓腔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减少防转段和本体段进入髓腔内造成的骨质损失。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圆弧过渡部延伸到过渡段上,并在过渡段形成凹陷。在过渡段进入髓腔时,凹陷处能够减少髓腔内与圆弧过渡部对应位置处的骨质受到过渡段的压力,使得该处压力逐渐增大并达到与其他位置受力一致,保证髓内针能够稳定地植入髓腔。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本体段的顶端具有螺纹孔和沿径向贯通的定位通槽,所述定位通槽穿过上述螺纹孔,且定位通槽的宽度小于螺纹孔的直径。针体顶端的螺纹孔能够用于连接髓内针植入工具,并使得针体在植入和取出时均匀受力,在手术时避免对髓腔内的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定位通槽用于对髓内针植入工具进行定位,定位更准确,保证后续锁定螺钉的打孔位置更为精准。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本体段的顶端能够连接帽体,所述帽体的顶部为圆弧面,所述帽体的底部具有能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连接杆。在针体植入髓腔之后,帽体固定在针体顶端,避免螺纹孔和定位通槽与外界接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防转段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两侧圆弧过渡部的加压螺钉孔,所述加压螺钉孔位于一侧圆弧过渡部上的开口一为圆孔,位于另一侧圆弧过渡部上的开口二为长圆孔,所述开口一的直径大于开口二的长径,所述开口一和开口二底部位于垂直于针体的同一水平面上,当加压锁定螺钉进入时能形成对针体外周的肱骨向针体近端移动的压力。有利于骨折端的复位和伤口的愈合。
在上述的肱骨髓内针中,所述本体段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锁定螺钉孔。锁定螺钉孔用于安装锁定螺钉,能够对小的骨折块进行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肱骨髓内针的优点在于:
1、本肱骨髓内针通过改变针体的形态,针体本体段保持圆柱形,针体的防转段采用扁平的异形结构,使得针体的形状与肱骨的髓腔形状更为匹配,并且防转段能够防止针体移位,从而使得髓内针防转性能得到提升。
2、本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段采用两个圆柱形组合的结构,保留了外侧的圆弧面,圆柱形部之间采用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相连,能够使针体的远段保持圆滑的轮廓线,并且本体段和防转段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相连,在改善防转性能的同时减少了髓内针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
3、本肱骨髓内针通过设置加压螺钉孔,术中在加压螺钉孔内拧入加压锁定螺钉时使肱骨中下段发生轻微位移,形成对骨折端的加压,有利于骨折端的复位和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肱骨髓内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肱骨髓内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肱骨髓内针中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与本肱骨髓内针的加压螺钉孔配合加压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本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段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本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段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本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段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针体;2、本体段;2a、螺纹孔;2b、定位通槽;2c、锁定螺钉孔;3、防转段;3a、圆柱形部;3b、圆弧过渡部;3c、加压螺钉孔;3c1、安装斜面;3c2、加压斜面;4、过渡段;5、导向段;6、帽体;6a、螺纹连接杆;7、加压锁定螺钉;7a、压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肱骨髓内针包括针体1、本体段2、防转段3、圆弧过渡部3b和过渡段4。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针体1的近段为本体段2,本体段2呈圆柱状。针体1的远段为防转段3,防转段3由两个圆柱形部3a组成,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圆柱形部3a位置为相切,且两个圆柱形部3a连接处的两侧分别通过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3b相连。防转段3与本体段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防转段3最大的径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本体段2的直径,使得髓内针植入髓腔后能够与髓腔充分接触起到固定骨折位置和支撑肱骨头的作用。本体段2和防转段3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4相连,本体段2、过渡段4和防转段3的比值为2:1:2。本肱骨髓内针针体1的近段呈圆柱形与肱骨髓腔近端的形状相适应;远段的外形采用与肱骨髓腔远端的形状相适应的异形结构,改善针体1的防转性能。使得髓内针在保证自身强度和防转性能的同时,针体1最大处的尺寸能够做得更小,不但节省材料,而且能够减少植入过程中对髓腔内骨质的损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防转段3的端部具有呈锥形的导向段5,锥形的导向段5可以减少髓内针受到的阻力,并在植入过程中对髓腔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减少防转段3和本体段2进入髓腔内造成的骨质损失。圆弧过渡部3b延伸到过渡段4上,并在过渡段4形成凹陷。在过渡段4进入髓腔时,凹陷处能够减少髓腔内与圆弧过渡部3b对应位置处的骨质受到过渡段4的压力,使得该处压力逐渐增大并达到与其他位置受力一致,保证髓内针能够稳定地植入髓腔。本肱骨髓内针的针体1远段为两个圆柱形部3a组成的扁平状的异形结构,这种形状即能够与肱骨髓腔的形状匹配,改善肱骨髓内针的防转性能;圆柱形部3a之间采用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3b相连,保留了两侧的圆弧面,能够使针体1的远段保持圆滑的轮廓线,减少髓内针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并且,本体段2和防转段3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4相连,进一步减少了髓内针植入和取出时受到的阻力。
如图4所示,本体段2的顶端具有螺纹孔2a,针体1的顶端还具有沿径向贯通的定位通槽2b,定位通槽2b穿过螺纹孔2a,且定位通槽2b的宽度小于螺纹孔2a的直径。针体1顶端的螺纹孔2a能够用于连接髓内针植入工具,使得本肱骨髓内针的手术工具与现有的圆柱形髓内针的手术工具通用。并且,使得针体1在植入和取出时均匀受力,在手术时避免对髓腔内的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定位通槽2b用于对髓内针植入工具进行定位,定位更准确,保证后续锁定螺钉的打孔位置更为精准。在髓内针植入人体内进行定位时,针体1的顶端能够连接帽体6。如图2和图3所示,帽体6的顶部为圆弧面,帽体6的底部具有能与螺纹孔2a配合的螺纹连接杆6a。通过将帽体6固定在针体1顶端,避免螺纹孔2a和定位通槽2b与外界接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段2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锁定螺钉孔2c,锁定螺钉孔2c用于安装锁定螺钉,能够对小的骨折块进行锁定。如图3和图5所示,防转段3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两侧圆弧过渡部3b的加压螺钉孔3c,加压螺钉孔3c位于一侧圆弧过渡部3b上的开口一为圆孔,位于另一侧圆弧过渡部3b上的开口二为长圆孔,开口一的直径大于开口二的长径,开口一和开口二底部位于垂直于针体1的同一水平面。长圆孔的两端为半圆形,两个半圆形中心的距离等于半圆形的半径,长圆孔的中间部分为直边。加压螺钉孔3c的内壁上沿形成安装斜面3c1,下沿形成加压斜面3c2。与加压螺钉孔3c配合的加压锁定螺钉7如图6所示,加压锁定螺钉7的中部具有呈锥形的压力部7a,压力部7a的斜度与安装斜面3c1的斜度相匹配,当加压锁定螺钉7拧入加压螺钉孔3c的过程中,加压斜面3c2对压力部7a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加压锁定螺钉7对针体1外周的肱骨施加向针体1近端移动的压力。
本肱骨髓内针植入手术过程是:根据骨折位置,确定患者体位,并做好术前准备。开通手术入路,得到髓内针植入手术的视野。对骨折进行复位,必要时通过克氏针对骨折的骨块进行零时定位。确定髓内针进针点,并根据进针点打开骨髓腔。采用装入工具将髓内针逐步插入髓腔内,插入过程中,导向段5先进入髓腔,在对髓腔内的骨质破坏较小的前提下对髓腔有一定的扩张作用;然后防转段3再进入髓腔,进一步扩张髓腔,最终本体段2也进入髓腔,防转段3到达肱骨远端位置处,从而针体1对肱骨起到支撑作用。在工具辅助下,根据骨折复位需要,在皮质骨骼上钻孔,将锁定螺钉打入锁定螺钉孔2c,并将加压锁定螺钉打入加压螺钉孔3c。置入帽体6,使帽体6与针体1顶端相连。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圆柱形部3a的位置为相邻,两个圆柱形部3a通过圆弧过渡部3b连为一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圆柱形部3a的位置为相交,两个圆柱形部3a连接处的两侧形成圆弧过渡部3b。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肱骨髓内针,包括针体(1),所述针体(1)的近段为呈圆柱状的本体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的远段为防转段(3),所述防转段(3)由两个圆柱形部(3a)组成并通过两侧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部(3b)相连的扁平状结构,所述防转段(3)与本体段(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本体段(2)和防转段(3)通过呈锥形的过渡段(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2)、过渡段(4)和防转段(3)的比值为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段(3)最大的径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本体段(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段(3)的端部具有呈锥形的导向段(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部(3b)延伸到过渡段(4)上,并在过渡段(4)形成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2)的顶端具有螺纹孔(2a)和沿径向贯通的定位通槽(2b),所述定位通槽(2b)穿过上述螺纹孔(2a),且定位通槽(2b)的宽度小于螺纹孔(2a)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2)的顶端能够连接帽体(6),所述帽体(6)的顶部为圆弧面,所述帽体(6)的底部具有能与螺纹孔(2a)配合的螺纹连接杆(6a)。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段(3)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两侧圆弧过渡部(3b)的加压螺钉孔(3c),所述加压螺钉孔(3c)位于一侧圆弧过渡部(3b)上的开口一为圆孔,位于另一侧圆弧过渡部(3b)上的开口二为长圆孔,所述开口一的直径大于开口二的长径,所述开口一和开口二底部位于垂直于针体(1)的同一平面,当加压锁定螺钉(7)进入时能形成对针体(1)外周的肱骨向针体(1)近端移动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肱骨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2)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锁定螺钉孔(2c)。
CN201621458736.4U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肱骨髓内针 Active CN206714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8736.4U CN206714813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肱骨髓内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8736.4U CN206714813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肱骨髓内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4813U true CN206714813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9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8736.4U Active CN206714813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肱骨髓内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4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825A (zh) * 2016-12-28 2017-03-22 林列 一种肱骨髓内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825A (zh) * 2016-12-28 2017-03-22 林列 一种肱骨髓内针
CN106510825B (zh) * 2016-12-28 2023-09-15 林列 一种肱骨髓内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6537B (zh) 一种胸锁关节的内固定钢板
WO2014005378A1 (zh) 一种微创经皮进入内固定装置
CN109171934A (zh) 治疗复杂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714813U (zh) 一种肱骨髓内针
CN209966532U (zh) 可使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加压内固定器
CN108852488A (zh) 一种医用骨折内固定针及医用骨折固定工具
CN106510825A (zh) 一种肱骨髓内针
CN211633533U (zh) 一种脊柱外科钝头椎弓根螺钉
CN209332243U (zh) 一种加压空心钉装置
CN106264700A (zh) 一种可回转式膨胀骨钉
CN218279887U (zh) 一种仿生型可延长假体
CN205866823U (zh) 骨水泥加强型松质骨定位空心螺钉
CN103610489B (zh) 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CN102525629B (zh) 骨折内固定弹性交锁髓内钉
CN209347198U (zh) 微创植入螺钉
CN206007348U (zh) 股骨自锁髓内钉
CN205924151U (zh) 骨水泥型组合拉力螺钉及复合起子
CN203634270U (zh) 一种侧弯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CN110301969B (zh) 髓内钉
CN202982187U (zh) 一种金属中空螺钉
CN2829652Y (zh) 组合式带锁髓内针
CN208447762U (zh) 一种骨外科用克氏针进针装置
CN214966491U (zh) 一种锁骨髓内钉
CN217472048U (zh) 一种桡骨髓内钉
CN102755187A (zh) 一种股骨近端经皮锁定动力髋螺旋刀片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