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5976U -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5976U
CN206705976U CN201720467563.0U CN201720467563U CN206705976U CN 206705976 U CN206705976 U CN 206705976U CN 201720467563 U CN201720467563 U CN 201720467563U CN 206705976 U CN206705976 U CN 206705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conveyer
melt pit
conveyor
produ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675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yuan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yuan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yuan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yuan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7204675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5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5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5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02P40/121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它依次由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水泥库构成;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内;水泥库布置在地面上;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水泥库顶面。将主体设备移至地下,缩小了占地面积,消除了地面高空建筑和作业;一方面可实现初始物料的水平或向下输运,缩短物料输送距离,既提高了运行速度,又减少了用工人数,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布置更加紧凑,既有利于粉尘收集,又能消除低频振动,降低噪声污染,实现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源的集中和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生产线是生产水泥的一系列设备组成的水泥设备生产线。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水泥生产线的噪音、粉尘污染一直是该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其扬尘、噪音、振动难以隔绝,而现有的解决措施改善噪音、粉尘污染效果有限,仅仅是通过对某一污染源产生的装置提出局部的改进措施,而未从其生产线整体方案中进行考虑;此外,水泥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成本较高,地面建筑物较多且较高,工业污染标志明显,与城乡建设规划周边环境不协调,选址范围较小,难以实现就近供料,还增加了能耗和成本,不利于节能减排及降低企业能耗;还需考虑主体设备过高所带来的防地震、风速、下陷等不可抗拒的问题,从而导致各装置的形状、容积有限,极大的制约了水泥生产线的产能和地域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技术偏见,提供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通过改进布局结构、位置、流程和形式,以解决前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它按生产工艺顺序排列依次由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水泥库构成;所述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内;所述调配料站靠近地坑顶面设置,与旋风预热装置上下对应布置,且两者靠支撑架支撑于地坑底面上;所述水泥库布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水泥库顶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和第一垂直输送机,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第一破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与给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采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和第二垂直输送机,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选粉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与水泥库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采用螺旋送料机或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第二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进一步,所述破碎机采用颚式破碎机。
进一步,所述水泥库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水泥仓,多个水泥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选粉机采用旋风式选粉机。
进一步,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内的除尘装置,所述第二地坑与第一地坑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与第一地坑和第一地坑内的选粉机和旋风预热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地坑、第二地坑顶面均盖有封盖,所述封盖上留有检修口、通风换气口及物料投入口,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调配料站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伸出所述封盖。
进一步,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水泥库及除尘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主体设备移至地下,使得该主体设备有助于地坑形成坚固的封闭空间,既利于粉尘收集,又能消除低频振动,降低噪声污染,实现了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源的集中和有效控制。
2、本实用新型具体整体技术含量高、地域适应强、高效环保、大容量的特性,极大的提高了水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其产能可提升20%-30%;同时,可根据地形、地貌、地址、山势等条件,对输送机的输送位置、方向、长度、高度等进行适应性调整,有利于增强该系统的适用性。
总的说来,主体设备下沉低于物料堆场,实现物不需提升,缩短物料传送距离,结构紧凑化,减少物料输送成本,提高输送速度;且地下空间,占地面积大幅度缩小,节省了土地使用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地面建筑设施的数量和高度,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避开与城乡建设规划冲突,扩大可选址建站的范围,缩短与用料工地的距离,实现就近建站供料,确保周边工地的及时供料。而密封式地坑彻底封闭主体设备和物料传送,彻底解决粉尘、噪声、震动等环保痼疾。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工艺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调配料站,2-旋风预热装置,3-烘干机,4-第一水平输送机,5-第一垂直输送机,6-给料装置,7-破碎机,8-磨粉机,9-选粉机,10-第二水平输送机,11-第二垂直输送机,12-水泥库,13-第一地坑,14-第二地坑,15-除尘装置,16-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它按生产工艺顺序排列依次由调配料站1、旋风预热装置2、烘干机3、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6、破碎机7、磨粉机8、选粉机9、第二输送机、水泥库12构成;所述调配料站1、旋风预热装置2、烘干机3、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6、破碎机7、磨粉机8及选粉机9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13内;所述调配料站1靠近地坑13顶面设置,与旋风预热装置2上下对应布置,且两者靠支撑架17支撑于地坑13底面上;所述水泥库12布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13内,输出端高于水泥库12顶面;所述调配料站1用于将预均化(破碎)后的原料分类存储、混合形成生料,该原料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所述旋风预热装置2用于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其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烘干机长度,同时使烘干机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烘干机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4和第一垂直输送机5,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4的一端与烘干机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5与给料装置6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10和第二垂直输送机11,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10的一端与选粉机9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11与水泥库12的入料口连接。
生产时,原料经调配料站1混合后形成生料,进入到旋风预热装置2内进行预热分解,接着生料输入至烘干机3进行熟料的烧成,烧成后的熟料由第一输送机进入到给料装置6内后输入至破碎机7进行破碎均化,均化后的熟料输入到磨粉机8进行磨粉后经过选粉机9得到水泥(产品),最后水泥在第二输送机的作用下进入到水泥库12内存储,以待外运。通过采用独立的破碎工序,使水泥颗粒度提前得到良好的均化效果。通过在地下完成送料及破碎,降低了外部噪声污染,另外,由于各部分均为地下作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封闭回收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的粉尘污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并不是唯一的结构,它是为了节约占地面积而考虑的最优方案,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如直接使用倾斜布置的斜式输送机也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水平输送机4可以是刮板输送机,也可以是带式输送机;第一垂直输送机5是斗提机;第二水平输送机10可以是螺旋送料机,也可以是空气输送斜槽;第二垂直输送机11是斗提机;破碎机7是颚式破碎机;选粉机9是旋风式选粉机。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库12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水泥仓(未标记),多个水泥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库12也可以布置在第一地坑13内,只需在多个水泥仓的底部配置气力输送装置(未画出)通过管路与外界运输料罐车连接即可。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1的竖直高度,另一方面,水泥仓的形状、尺寸可不过多的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即其设置在地下后,其形成可以是任意结构,而尺寸均可增大。优选的,水泥仓的内壁涂有陶瓷层,外壁涂有防腐层;所述第一地坑13在与水泥仓外壁相接触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这样可保证水泥仓在地面下为其内的水泥提供一个良好的干燥环境,利于后续的水泥输送。
本实施例中的工艺布置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14内的除尘装置15,所述第二地坑14与第一地坑13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15为布袋除尘器,通过管道(未画出)与第一地坑13和第一地坑13内的选粉机9和旋风预热装置2相连接。这样,可收集选粉机9和旋风预热装置2在选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从而降低第一地坑13内的粉尘浓度;同时,还可以对整个第一地坑13内的空气进行降尘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地坑13、第二地坑14顶面均盖有封盖16,所述封盖16上留有检修口(未画出)、通风换气口(未画出)及物料投入口(未画出),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调配料站1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1伸出所述封盖16。
本实施例中的工艺布置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未画出),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调配料站1、旋风预热装置2、烘干机3、第一水平输送机4、第一垂直输送机5、给料装置6、破碎机7、磨粉机8、选粉机9、第二水平输送机10、第二垂直输送机11、水泥库12及除尘装置15电连接。这样,操作人员无需进入第一地坑13和第二地坑14内,即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地坑13和第二地坑14内的监控装置及地面上的中控装置共同控制下方作业,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按生产工艺顺序排列依次由调配料站(1)、旋风预热装置(2)、烘干机(3)、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6)、破碎机(7)、磨粉机(8)、选粉机(9)、第二输送机、水泥库(12)构成;所述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13)内;所述调配料站靠近地坑顶面设置,与旋风预热装置上下对应布置,且两者靠支撑架(17)支撑于地坑底面上;所述水泥库布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水泥库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4)和第一垂直输送机(5),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第一破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与给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采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10)和第二垂直输送机(11),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选粉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与水泥库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采用螺旋送料机或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第二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采用颚式破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库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水泥仓,多个水泥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输出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机采用旋风式选粉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14)内的除尘装置(15),所述第二地坑与第一地坑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与第一地坑和第一地坑内的选粉机和旋风预热装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坑、第二地坑顶面均盖有封盖(16),所述封盖上留有检修口、通风换气口及物料投入口,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调配料站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伸出所述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调配料站、旋风预热装置、烘干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水泥库及除尘装置电连接。
CN201720467563.0U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Active CN206705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7563.0U CN20670597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7563.0U CN20670597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5976U true CN206705976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5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67563.0U Active CN20670597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59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3786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3786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027B (zh) 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氧化钙的生产工艺
CN102358705B (zh) 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烧结陶粒的工艺及系统
CN104387025B (zh) 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全内燃一次码烧生产工艺
CN107159403A (zh) 一种矿山用粉碎装置
CN106513101A (zh) 一种石灰石破碎研磨一体机
CN106082727A (zh) 一种水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07954622A (zh) 一种粉煤灰、矿渣复合粉的生产方法
CN206352122U (zh) 一种水泥生产系统
CN206705976U (zh)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CN206701455U (zh)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CN205797980U (zh) 一种城市垃圾处理系统
CN108130426A (zh) 铅锌渣余热回收系统
CN105776905B (zh) 一种负压式石灰竖窑
CN108787124A (zh)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CN108793786A (zh)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CN217109568U (zh) 生物燃料竖窑和赤泥磁化装置
CN207288338U (zh) 一种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
CN206631713U (zh) 砂石骨料线
CN206425006U (zh) 一种石灰石破碎研磨一体机
CN109163569B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14747299U (zh) 一种用煤矸石生产矿物掺合料的装置
CN206796209U (zh)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
CN206368315U (zh) 一种间歇式沥青旧料热再生搅拌设备
CN206529069U (zh) 一种新型水套冷却稀相气力输送系统
CN113045224B (zh) 一种改造水泥熟料生产线制备粉状活性石灰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