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1519U -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 Google Patents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1519U
CN206691519U CN201720472693.3U CN201720472693U CN206691519U CN 206691519 U CN206691519 U CN 206691519U CN 201720472693 U CN201720472693 U CN 201720472693U CN 206691519 U CN206691519 U CN 206691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achment
wheel
diode
braid
detachmen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26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昌
孙孝兵
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26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1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1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1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拆带机及拆带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拆除编带二极管的胶带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包括:第一拆带轮、第二拆带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运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张角朝下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编带二极管的胶带与二极管的拆分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背景技术
编带二极管产品出现异常时,需要将固定二极管的胶带拆除。之前二极管拆带是人工拆带,人工拆带效率低,产能拆带二极管20000支/小时。人工拆带效率低,人工成本上升,二极管拆带急需机械拆带取代人工拆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拆除编带二极管的胶带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包括:
第一拆带轮、位于所述第一拆带轮两侧的两个第二拆带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运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拆带轮包括第一拆带轮齿形部,所述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拆带轮定位槽;
所述第二拆带轮包括沿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拆带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拆带轮齿形部和第二拆带轮贴附部,所述第二拆带轮的轮毂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并且,所述第二拆带轮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有第二拆带轮定位槽;
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拆带轮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并且,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张角朝下的夹角。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拆带轮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厚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两个所述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之间形成有凹型容纳空间。
更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的旋转轴,所述第二拆带轮的远离所述第一拆带轮的一侧安装有平面轴承。
更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平面轴承外侧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旋转的手动轮以及驱动电机。
更进一步地,
还包括沿物料的运输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拆带轮上方的弧形护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拆分机构。
更进一步地,
还包括用于将编带二极管引导至所述拆分机构的引导机构;
所述引导机构包括:
第一引导装置,滚筒状,能够改变所述编带二极管的运输方向;
第二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层压板和第二层压板,所述第一层压板和所述第二层压板与所述编带二极管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层压板和所述第二层压板之间形成所述编带二极管的运输空间。
更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拆分机构下方的用于收集剥离后的二极管的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拆分机构下方的下料斜板。
更进一步地,
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拆分机构分离出的胶带的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收集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拆带轮剥离出的胶带的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了第二方面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拆带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编带二极管穿过引导机构后放置于拆分机构,使得二极管中部内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端引脚内置于两侧的第二拆带轮定位槽并且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的贴附部上方;
旋转手动轮,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转动,手动拆除预定数量的二极管,并且持握并卷绕拆下的胶带;
启动驱动电机,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旋转。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将编带二极管的二极管中部放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侧引脚放置于第二拆带轮定位槽,贴附于二极管引脚上方的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的贴附部。由于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张角朝下的夹角,随着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的旋转,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的间距逐渐增大,二极管与贴附于二极管上的胶带逐渐分离,在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的间距最大处,也即第一拆带轮和第二拆带轮的下方,二极管与胶带完全分离,从而实现了编带二极管的自动分离功能,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中拆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拆带方法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拆带轮;110-第一拆带轮齿形部;200-第二拆带轮;210-第二拆带轮齿形部;220-第二拆带轮贴附部;300-驱动装置;310-旋转轴;320-平面轴承;330-手动轮;400-护具;500-引导机构;510-第一引导装置;520-第二引导装置;600-收料机构;610-下料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中拆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拆带方法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包括:
第一拆带轮100、位于第一拆带轮100两侧的两个第二拆带轮200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运转的驱动装置300;
第一拆带轮100包括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第一拆带轮100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拆带轮定位槽;
第二拆带轮200包括沿逐渐远离第一拆带轮10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拆带轮齿形部210和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第二拆带轮齿形部210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并且,第二拆带轮200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有第二拆带轮定位槽;
沿第一拆带轮100的轴线方向,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与对应的第二拆带轮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并且,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张角朝下的夹角。
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将编带二极管的二极管中部放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侧引脚放置于第二拆带轮定位槽,贴附于二极管引脚上方的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由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张角朝下的夹角,随着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旋转,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逐渐增大,二极管与贴附于二极管上的胶带逐渐分离,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最大处,也即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下方,二极管与胶带完全分离,从而实现了编带二极管的自动分离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
第一拆带轮100沿第一拆带轮100的厚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两个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之间形成有凹型容纳空间。二极管的中部卡装于凹型容纳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
驱动装置300包括能够同时穿过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旋转轴310,第二拆带轮200的远离第一拆带轮100的一侧安装有平面轴承320。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
驱动装置300还包括沿旋转轴310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平面轴承320外侧的能够驱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旋转的手动轮330以及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编带二极管的拆带方法中,首先需经过手动拆带,手动拆除部分二极管的胶带后,启动机械拆带程序。其中,手动拆带程序的动力来源于手动轮330,旋转手动轮330以控制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旋转。机械拆带程序的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以控制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
还包括沿物料的运输方向设置于第一拆带轮100上方的弧形护具400。弧形护具400用于限制经过拆除胶带的二极管以预定路径向下汇集,以方便后续的收集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机,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包括实施例1中的拆分机构。其中,
拆分机构,包括:
第一拆带轮100、位于第一拆带轮100两侧的两个第二拆带轮200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运转的驱动装置300;
第一拆带轮100包括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第一拆带轮齿形部110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第一拆带轮100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拆带轮定位槽;
第二拆带轮200包括沿逐渐远离第一拆带轮10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拆带轮齿形部210和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第二拆带轮齿形部210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并且,第二拆带轮200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有第二拆带轮定位槽;
沿第一拆带轮100的轴线方向,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与对应的第二拆带轮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并且,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张角朝下的夹角。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还包括用于将编带二极管引导至拆分机构的引导机构500,以及设置于拆分机构下方的用于收集剥离后的二极管的收料机构600。
其中,引导机构500包括:
第一引导装置510,滚筒状,能够改变编带二极管的运输方向;
第二引导装置520,具有第一层压板和第二层压板,第一层压板和第二层压板与编带二极管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第一层压板和第二层压板之间形成编带二极管的运输空间。
其中,收料机构600包括倾斜设置于拆分机构下方的下料斜板610。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拆分机构分离出的胶带的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收集分别从两个第二拆带轮200剥离出的胶带的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更进一步地,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与电机相连。设置收卷机构的原因在于: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带机中,操作者需要持握并且缠绕拆解后的胶带,以免自由状态的胶带卷绕入拆带轮中影响拆带轮的正常运转。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设置收卷机构,彻底解放双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胶带缠绕于第一收卷轮或第二收卷轮上,胶带在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的旋转作用下以逐渐收集完成胶带的收集过程。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的具体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将编带二极管依次通过第一引导装置510和第二引导装置520,然后将二极管中部放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侧引脚放置于第二拆带轮定位槽,贴附于二极管引脚上方的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由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张角朝下的夹角,随着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旋转,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逐渐增大,二极管与贴附于二极管上的胶带逐渐分离,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最大处,也即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下方,二极管与胶带完全分离,从而实现了编带二极管的自动分离功能,拆分后的二极管向下掉落至下料斜板610,胶带由人工卷绕收集或者通过收卷机构汇集。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带机能够自动完成编带二极管的胶带拆除工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带二极管的拆带方法,具体而言,请参照图4,包括:
拆带准备:将编带二极管穿过引导机构500后穿过第一拆带轮100和护具400之间,二极管中部内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端引脚内置于两侧的第二拆带轮定位槽并且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上方;
手动拆带:旋转手动轮330,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转动,手动拆除预定数量的二极管,并且持握并卷绕拆下的胶带;
机械拆带:启动驱动电机,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旋转。
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将编带二极管依次通过第一引导装置510和第二引导装置520,然后将二极管中部放置于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二极管两侧引脚放置于第二拆带轮定位槽,贴附于二极管引脚上方的胶带位于第二拆带轮贴附部220。由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拆带轮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张角朝下的夹角,随着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旋转,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逐渐增大,二极管与贴附于二极管上的胶带逐渐分离,在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间距最大处,也即第一拆带轮100和第二拆带轮200的下方,二极管与胶带完全分离,从而实现了编带二极管的自动分离功能,拆分后的二极管向下掉落至下料斜板610,胶带由人工卷绕收集或者通过收卷机构汇集。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极管拆带方法能够自动完成编带二极管的胶带拆除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拆带轮、位于所述第一拆带轮两侧的两个第二拆带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运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拆带轮包括第一拆带轮齿形部,所述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拆带轮定位槽;
所述第二拆带轮包括沿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拆带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二拆带轮齿形部和第二拆带轮贴附部,所述第二拆带轮齿形部上均匀分布有定位齿,并且,所述第二拆带轮的相邻两个定位齿之间形成有第二拆带轮定位槽;
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拆带轮定位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拆带轮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并且,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拆带轮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张角朝下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拆带轮沿所述第一拆带轮的厚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两个所述第一拆带轮齿形部之间形成有凹型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的旋转轴,所述第二拆带轮的远离所述第一拆带轮的一侧安装有平面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平面轴承外侧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拆带轮和所述第二拆带轮旋转的手动轮以及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的拆分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沿物料的运输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拆带轮上方的弧形护具。
6.一种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拆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将编带二极管引导至所述拆分机构的引导机构;
所述引导机构包括:
第一引导装置,滚筒状,能够改变所述编带二极管的运输方向;
第二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层压板和第二层压板,所述第一层压板和所述第二层压板与所述编带二极管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层压板和所述第二层压板之间形成所述编带二极管的运输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拆分机构下方的用于收集剥离后的二极管的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拆分机构下方的下料斜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拆分机构分离出的胶带的收卷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带二极管拆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收集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拆带轮剥离出的胶带的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
CN201720472693.3U 2017-04-28 2017-04-28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Active CN206691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693.3U CN206691519U (zh) 2017-04-28 2017-04-28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693.3U CN206691519U (zh) 2017-04-28 2017-04-28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1519U true CN206691519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2693.3U Active CN206691519U (zh) 2017-04-28 2017-04-28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1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2438A (zh) * 2017-04-28 2017-06-23 连云港丰达电子有限公司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拆带机及拆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2438A (zh) * 2017-04-28 2017-06-23 连云港丰达电子有限公司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拆带机及拆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4724A (zh) 一种切割极耳的激光切割设备及其切割方法
CN106882438A (zh)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拆带机及拆带方法
CN204449636U (zh) 一种切割极耳的激光切割设备
CN206691519U (zh) 编带二极管拆分机构及拆带机
CN103996996A (zh) 废旧电缆回收装置
CN109167100A (zh) 一种锂电池包胶机
CN203638898U (zh) 钢缆线电动式收放装置
CN209947969U (zh) 一种叠片软包锂电子动力芯制片装置
CN205790245U (zh) 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卷绕装置
CN203095225U (zh) 一种人造皮革生产用收膜机
CN205396553U (zh) 无人机放线装置
CN202635559U (zh) 一种大蒜根切削机
CN216371405U (zh) 一种用于电池集流网加工的单面抛光机
CN205905088U (zh) 一种电子元件载带多条分切装置
CN202103120U (zh) 电池极片制作装置
CN204802176U (zh) 一种电感拆带装置
CN207617196U (zh) 一种改进的塑料薄膜包装袋制作机
CN208517618U (zh) 一种玻璃纤维织布机
CN207275833U (zh) 一种分切收卷机构
CN208759658U (zh) 一种屏膜切割刀具
CN206858439U (zh) 双玻封边工装
CN206615832U (zh) 一种薄膜收卷机
CN206264236U (zh) 胎毛修剪器
CN206915073U (zh) 一种催化剂干燥机防出料堵塞装置
CN101567468A (zh) 一种电池卷绕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