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6003U -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6003U
CN206686003U CN201720290750.6U CN201720290750U CN206686003U CN 206686003 U CN206686003 U CN 206686003U CN 201720290750 U CN201720290750 U CN 201720290750U CN 206686003 U CN206686003 U CN 206686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bead
motor
sealer
promi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07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贤康
于文
于文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Motor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Motor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Motor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Motor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07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6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6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6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包括盖环和第一突缘,所述第一突缘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内盖,通过第一突缘的设置,使内盖与马达外壳间形成有效的第一密封面,防止树脂从内盖与马达间的缝隙间流出,与前端盖黏着,导致拆卸时的不便和耗时,也防止拆卸过程中对马达部件产生损坏。

Description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部件以及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部件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由于马达定子卷线通电发热会导致马达效率降低,为了更好地散热,在定子与马达外壳、马达前端盖之间的空隙中,以及定子铁芯、定子卷线的空隙中,通常会填充导热性优良的树脂。在填充树脂前,通常会在前端盖内壁上固定一内盖,再将前端盖和内盖的整体固定在定子的一端,然后将内芯治具(即模具)放入定子内,最后填充树脂。树脂填充时与该内盖接触并黏着,树脂填充后卸下前端盖,然后安装转子。现有技术中的内盖存在以下问题:内盖与马达外壳间的密封不稳定,填充树脂时容易导致树脂从内盖与马达外壳间的缝隙、或从内盖与内芯治具间的缝隙等位置流出,与前端盖黏着,在树脂填充后,前端盖难以拆卸,不仅耗时低效,还有可能在拆卸过程中对马达部件产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树脂漏出、组装方便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包括盖环和第一突缘,所述第一突缘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内盖,通过第一突缘的设置,使内盖与马达外壳间形成有效的第一密封面,防止树脂从内盖与马达间的缝隙间流出,与前端盖黏着,导致拆卸时的不便和耗时,也防止拆卸过程中对马达部件产生损坏。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突缘,其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内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上述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第二突缘的设置,使内盖与内芯治具的外壁间形成有效的第二密封面,防止树脂从内盖与内芯治具的外壁间的缝隙流出,与前端盖黏着。
进一步地,所述盖环沿轴向突起多个中空部,形成突帽,所述突帽沿着所述盖环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突帽中位于外侧的侧壁为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突帽中位于内侧的侧壁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包括外壳、定子、转子、转轴、前轴承、后轴承、前端盖、后端盖和轴承盖;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外,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定子外;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盖设在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上,所述轴承盖盖设在所述后轴承上;
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设有一内盖,所述定子内、以及定子的一端面与所述内盖间填充有密封物;所述内盖包括盖环和第一突缘,所述第一突缘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所述第一突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形成密封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还包括第二突缘,其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内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盖环沿轴向突起多个中空部,形成突帽,所述突帽沿着所述盖环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突帽对应的凹槽,所述突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突帽中位于外侧的侧壁为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形成第一环形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突帽中位于内侧的侧壁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朝向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形成第二环形空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图2A和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的正视图和A-O-B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包括外壳11、定子12、转子13、转轴14、前轴承151、后轴承152、前端盖161、后端盖162和轴承盖17、密封物18和内盖20。所述转子13套设在所述转轴14外,所述定子12套设在所述转子13外,所述外壳11套设在所述定子12外;所述前轴承151和后轴承152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14的两端;所述前端盖161和后端盖162分别盖设在所述前轴承151和后轴承152上,所述轴承盖17盖设在所述后轴承152上。
该内盖20设置在前端盖161的内壁上,所述定子12的一端面与所述内盖20间填充有密封物18,另外,该定子12的定子12铁芯、定子12卷线的空隙中也填充有密封物18(图1中45°倾斜线所覆盖位置的相应空隙处),该密封物18具体为导热性优良的树脂。
请参阅图2A和2B,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的正视图和A-O-B处的剖视图。该内盖20具体由橡胶制成,其包括盖环21、突帽22和突缘。该盖环21大致为一圆环片,其沿轴向(并朝向前端盖161)突起多个中空部,形成突帽22。该轴向是指与盖环21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所述突帽22沿着所述盖环2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同时,马达的前端盖16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突帽22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突帽22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使内盖20与前端盖161间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该突帽22的剖面大致为一四边形,其中两边是与盖环21形成同心圆的圆上截取的一段圆弧,其中直径较大的一边所在的侧壁为突帽22的外侧壁221,直径较小的一边所在的侧壁为突帽22的内侧壁222。该内侧壁222朝向盖环21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延伸面211,该延伸面211在盖环21上形成了一个台阶,将盖环21分成第一环端面212和第二环端面213,该第一环端面212位于直径较大处,该第二环端面213位于直径较小处。
该突缘包括第一突缘231和第二突缘232。该第一突缘231设置在该盖环21的外圆周边缘处(也即第一环端面212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其与突帽22的外侧壁221同向延伸(即第一突缘231的突出方向与外侧壁221的延伸方向相同),形成第一凹陷部241。该第一突缘231抵在马达的外壳11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密封面,该第一凹陷部241朝向前端盖161,与前端盖161的内壁形成第一环形空间251,该第一环形空间251可用于固定第一金属密封圈311。该第二突缘232设置在该盖环21的内圆周边缘处(也即第二环端面213的内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其与突帽22的内侧壁222同向延伸(即第二突缘232的突出方向与内侧壁222的延伸方向相同),形成第二凹陷部242。该第二突缘232可以抵在注入树脂前所安装的内芯治具40(模具)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密封面,该第二凹陷部242朝向前端盖161,与前端盖161的内壁形成第二环形空间252,该第二环形空间252可用于固定第二金属密封圈3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突缘231也可以与突帽22的外侧壁221反向延伸,第二突缘232与突帽22的内侧壁222反向延伸,则不形成第一凹陷部241和第二凹陷部242,或以其他形式/形状形成第一凹陷部241和第二凹陷部242。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加工工艺如下:
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加工示意图。首先将第一金属密封圈311固定在第一环形空间251内,将第二金属密封圈312固定在第二环形空间252内,再将固定好两个金属密封圈的内盖20安装在前端盖161上;其次将定子12安装到马达的外壳11内,将前端盖161和内盖20的整体安装在定子12的一端,使内盖20的第一突缘231抵在马达外壳11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密封面,同时,该第一金属密封圈311挤压第一突缘231,使其更好地与马达外壳11内壁贴合密封;在定子12内放入内芯治具40(模具),其直径与转子13直径相近,目的是将树脂限定在定子12内以及定子12与前端盖161之间的空隙中,不影响转子13的安装和运作。同时,该内盖20的第二突缘232抵在内芯治具40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密封面,该第二金属密封圈312挤压第二突缘232,使其更好地与内芯治具40的外壁贴合密封。完成密封后,在定子12和前端盖161间注入树脂,填充到定子12与马达外壳11、内盖20之间的空隙中,以及定子12铁芯、定子12卷线的空隙中,并加热使树脂硬化,内盖20与树脂黏着固定;冷却后,取下内芯治具40,拆下前端盖161(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内盖20,防止树脂漏出,前端盖161的拆卸更方便省时)、两个金属密封圈,再往马达中安装转子13(连同转轴14、前轴承151和后轴承152)、前端盖161和后端盖162、以及轴承盖17,完成马达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内盖20以及马达,通过第一突缘231的设置,使内盖20与马达外壳11间形成有效的第一密封面,防止树脂从内盖20与马达间的缝隙间流出,与前端盖161黏着,导致拆卸时的不便和耗时,也防止拆卸过程中对马达部件产生损坏;进一步地,该马达内盖20还设有第二突缘232,使内盖20与内芯治具40的外壁间形成有效的第二密封面,防止树脂从内盖20与内芯治具40的外壁间的缝隙流出,与前端盖161黏着;进一步地,在内盖20上设有多个突帽22,在前端盖161上相应设有与突帽22配合的凹槽,加强内盖20与前端盖161间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突帽22的侧壁与突缘同向延伸,分别形成可用于固定两个金属密封圈的两个环形空间,更有利于内盖20与马达外壳11、内芯治具40间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环和第一突缘,所述第一突缘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突缘,其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内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环沿轴向突起多个中空部,形成突帽,所述突帽沿着所述盖环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帽中位于外侧的侧壁为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帽中位于内侧的侧壁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凹陷部。
6.一种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包括外壳、定子、转子、转轴、前轴承、后轴承、前端盖、后端盖和轴承盖;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外,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定子外;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盖设在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上,所述轴承盖盖设在所述后轴承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设有一内盖,所述定子内、以及定子的一端面与所述内盖间填充有密封物;所述内盖包括盖环和第一突缘,所述第一突缘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外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所述第一突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形成密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还包括第二突缘,其设置在所述盖环的内圆周边缘处并沿轴向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环沿轴向突起多个中空部,形成突帽,所述突帽沿着所述盖环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前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突帽对应的凹槽,所述突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帽中位于外侧的侧壁为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形成第一环形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帽中位于内侧的侧壁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突缘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朝向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形成第二环形空间。
CN201720290750.6U 2017-03-23 2017-03-23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Active CN206686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750.6U CN206686003U (zh) 2017-03-23 2017-03-23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750.6U CN206686003U (zh) 2017-03-23 2017-03-23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6003U true CN206686003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8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0750.6U Active CN206686003U (zh) 2017-03-23 2017-03-23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6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112A (zh) * 2020-01-20 2022-05-31 锐宸企业有限公司 耐压马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112A (zh) * 2020-01-20 2022-05-31 锐宸企业有限公司 耐压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6003U (zh) 防止密封物漏出的马达内盖及马达
CN107725395A (zh) 电子水泵
CN103659163A (zh) 扇轮的制造方法
CN202190152U (zh) 一种隔爆型电机转子
CN209150874U (zh) 一种电机壳体散热结构
CN206452213U (zh) 一种电机前端盖
CN104405682B (zh) 一种风机叶轮组件
CN207265840U (zh) 一种伺服电机定子灌胶结构
CN104196754B (zh) 多功能风叶轮毂
CN207382138U (zh) 一种散热好的无铁芯电机
CN207388748U (zh) 一种传热速度快的聚氨酯轮胎
CN104613109A (zh) 快速散热防爆裂安全复合型刹车鼓
CN214900399U (zh) 一种结构稳定性强的一体式磁性转子
CN204099273U (zh) 多功能风叶轮毂
CN206293993U (zh) 轮毂电机
CN204056157U (zh) 一种自行车盘式制动器的毂壳组件及自行车盘式制动器
CN20287251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微型电机端盖
CN209233609U (zh) 一种驱动电机定子壳体结构
CN206575254U (zh) 一种转子冲片
CN104600907B (zh) 卷带式定子发电机组
CN204425088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
CN205618403U (zh) 用于汽车的高效散热鼓风电动机
CN107565775A (zh) 一种伺服电机定子灌胶结构
CN210317898U (zh) 散热风叶
CN204334223U (zh) 卷带式定子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