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9683U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79683U CN206679683U CN201620674962.XU CN201620674962U CN206679683U CN 206679683 U CN206679683 U CN 206679683U CN 201620674962 U CN201620674962 U CN 201620674962U CN 206679683 U CN206679683 U CN 206679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go
- building
- transport unit
- goods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所述货物传输装置包括货物送入口、货物通道和货物送出口,其中所述货物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充分提出了实现快递件投递与接收的建筑结构,通过对小区或写字楼等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并根据需要对结构进行改造和规划。本实用新型的货物传输装置效率更高,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合理设置货物传输路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空间利用不合理、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或者接收到从其他地方寄来的物品。虽然我国物流业的干线运输效率已大大提升,但是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数据显示,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大量的社会资源消耗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越发凸显。国家邮政局分析,近年快递投诉反映最多的问题,90%以上都出现在“末端投递”,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门到门”,按时按需送货上门。作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动脉系统”,城市配送在近年电商强大的购买流量下,窘境显露无遗。
由于中国的快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缺,为此快递行业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写字楼门前地摊式的快递车和快递件,或者直接送货上门的快递员,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上班秩序,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临时外出导致不能接收快递件,需要快递员再次投递,从而增加快递员的工作量,或者快递员将快递件放置在某处,可能会导致该快递件被误领或丢失。
业内已有报道在地面或各楼层设置提货柜来尝试解决此类问题。其中,快递员将货物经轨道依次配送至相应的提货柜,直至收货人取件。该方法货物需经由轨道依次配送,效率有待提高。而出于个人隐私的限制,此种提货柜彼此之间不能共享空间,需要为不同的业主专门配置各自的提货柜,这显然会挤占原本就已非常紧张的公共空间。并且,如果某位业主不常使用快递业务,则其对应的快递柜空间被闲置。相反,对于频繁使用快递业务的业主,或者不能及时取货的业主,由于其快递柜由于空间有限,可能在网购多件货物时出现无法全部放入提货柜的情况,导致物流配送无法继续进行。这种情况在如“双十一”等购物节期间将体现得尤为明显。
按照规定,超过一定高度的小区或写字楼等建筑物都有地下室。有的地下室用作地下车库,有的地下室隔成小间分给住户使用。即便如此,地下室的空间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例如超过人们活动范围内的地下室上层空间,除了必要的通风、照明、报警、监控等设施外,还存在大量闲置的空间;另外,在塔楼轮廓范围内的地下室空间,剪力墙有时会使得该空间被分隔为各自独立不能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小空间,如图1所示,这些独立的小空间不能停车,往往是弃之不用。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是业内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亟需开发新的货物传输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包括:货物送入口、货物通道和货物送出口,其中所述货物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地下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地下空间可以是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例如地下室。所述地下空间内可以包括剪力墙,或者所述地下空间由排布在该空间外围的剪力墙形成,或者所述地下空间为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与地下室的夹层顶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可以沿地下空间内的剪力墙设置。例如,所述货物通道可以设置在剪力墙的周围的地面、其它水平面、垂直面和/或斜面。或者作为选择,所述货物通道的一部分可以与剪力墙墙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对于通道与剪力墙之间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可以通过货物且不影响地下室其它空间的使用即可。例如,所述货物传输装置可以是环形快递投取装置。
通常而言,通道与剪力墙的距离可不超过1米,优选不超过0.5米。
作为选择,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还可以从剪力墙墙体中穿过,优选在与剪力墙垂直的方向上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部分不仅用于运输货物,还用于存储货物。为此,优选地,所述货物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储物箱。
优选地,所述储物箱可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上或与之毗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储物箱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有电子信息的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形状及尺寸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例如,所述储物箱的体积可以为600mm(长)x600mm(宽)x600mm(高)。优选地,所述储物箱的体积不超过800mm(长)x800mm(宽)x800mm(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储物箱可以放置于货柜内。优选地,所述货柜可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上或与之毗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货物传输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任选地进一步包括货物提升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货物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货物分拣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述储物箱或货柜与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毗邻时,其可通过额外的连接装置(例如传输轨道)与货物通道连接以传输储物箱;或者,其可通过货物分拣装置将储物箱放置于货物通道,以及将货物通道上的储物箱放置于货柜内。
所述货柜优选为立体货柜,其可以具有一层或多层结构,使得每层货柜独立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有电子信息的储物箱。作为实例,所述立体货柜可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
对于所述货物分拣装置具体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考虑到成本和空间,可以仅设置一个货物分拣装置。根据效率的需要,也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分拣装置,其可以根据地下空间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置在货物通道上的不同位置。例如,其中一个分拣装置可以设置在储物箱或货柜之上或与之毗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货物分拣装置可以独立地包括例如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测量装置、控制器、手动输入装置和/或分拣传输装置。
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和信息写入装置可以是例如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电子信息读写装置。优选地,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可以读取收货人地址、货物尺寸、货物重量、货物品类等货物信息,也可以读取储物箱上的电子信息。所述信息写入装置可以将货物信息写入储物箱上的电子信息。
作为选择,当信息读取装置不能由电子信息获取足够信息时,可使用额外的测量装置进一步获取货物信息。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货物信息和储物箱信息确定相应的储物箱,并指令所述分拣传输装置将货物装入地下空间内的储物箱。或者作为选择,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货物信息和储物信息确定相应的储物箱,然后指令所述分拣传输装置将该储物箱传输至货物送入口,由快递员将货物放入储物箱,随后指令所述分拣传输装置将货物运输至地下空间储存,等待收件人取货。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控制测量装置或用于控制不同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均设置在货物通道形成的传送路径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物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可以合并或分开设置。例如,所述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可以合并或分开设置在地面上(例如社区出入口)、地下室的地面或地面与地下室的纯地库顶板之间。或者例如,所述货物传输装置可设置在靠近或接触建筑物地下室的夹层顶板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货物分拣装置的组成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测量装置控制器、手动输入装置、分拣传输装置等,可以以彼此分离地设置在货物通道形成的传送路径上。并且,所述组成部件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
作为实例,根据需要,所述组成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测量装置控制器、手动输入装置、分拣传输装置等可以分别设置在货物通道上的不同位置。例如,当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合并设置时,可以在合并的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设置一套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和/或手动输入装置。当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分开设置时,可以在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分别设置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和/或手动输入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能够理解,所述货物传输装置不仅限于货物单向传输装置(如快递员送货和业主取货的装置),还可以是货物双向传输装置。换言之,该传输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快递员送货和业主取货,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为兼具有业主邮寄货物和快递员取货功能的货物双向传输装置。在所述货物双向传输装置中,所述货物送入口既可以用于快递员送货,也可以用于快递员取货。相应地,所述货物送出口既可以用于业主取货,也可以用于业主邮寄货物。相应地,所述货物通道及其他部件也应配置为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部件(如双向轨道)。为此,应当理解,当论及“货物双向传输装置”时,所述“收货人”或“取货人”不应理解为狭义的小区业主,而是应当广义地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小区业主和快递员,只要该人员实施从货物送出口取出货物的行为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地下空间和上述货物传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可以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中地下部分包括地下空间、剪力墙和设置于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并且所述地下空间内包括剪力墙和/或所述地下空间由排布在该空间外围的剪力墙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设置在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可以沿地下空间内的剪力墙设置。例如,所述货物通道可以设置在剪力墙的周围的地面、其它水平面、垂直面和/或斜面。或者作为选择,所述货物通道的一部分可以与剪力墙墙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对于通道与剪力墙之间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可以通过货物且不影响地下室其它空间的使用即可。
作为选择,所述剪力墙还可以任选地具有孔洞。所述孔洞使得在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可以从剪力墙墙体中穿过,优选在与剪力墙垂直的方向上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结构还可包括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其中,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从纯地库顶板水平延伸到建筑物轮廓范围以内,在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与地下室的夹层顶板之间形成布置所述货物传输装置的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一般来说存在多种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只要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各项指标通过计算,就可以认为是可以实施的结构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本说明书记载的所述货物传输装置的结构和技术特征,均可独立地应用于所述建筑结构、建筑物以及货物传输方法。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组合均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内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充分提出了实现快递件投递与接收的建筑结构,通过对小区或写字楼等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并根据需要对结构进行改造和规划,充分利用闲置的地下空间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满足日益发展的快递业的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增加夹层顶板以延伸纯地库顶板至建筑物范围内,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地下室的闲置空间,而且还使得建筑物的底部剪力有连续贯通的传递路径,使建筑结构设计趋于完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货物传输装置效率更高,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合理设置货物传输路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空间利用不合理、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地下室剪力墙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地下室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物传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物传输通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的货物传输装置及建筑结构如图2所示,该建筑结构包括货物传输装置(环形快递投取装置)和剪力墙,通过剪力墙的合理布置或改造使得该建筑结构能够实现快递件的投递与接收。该货物传输装置包括货物送入口、货物传输通道和货物送出口,其中货物传输通道形成传送路径,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均设置在传送路径上,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工作时,快递件从货物送入口送入,经货物传输通道到达货物送出口后即可取出。
货物传输装置可以采用已有技术,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
货物送入口可设置在地下室或首层。
该货物送出口可以设置在收件人所在楼栋的某层,优选为收件人所在的楼层或所在楼栋的首层或地下室;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小区内的其他某处。
当投递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均设置在地下室时,该建筑结构可有效节省地上或楼内的空间。当投递送入口设置在地下室时,为了不影响地下室的停车位,货物传输通道尽量设置在高于车辆和人的活动空间的位置,货物传输通道通过沿剪力墙直接下行与货物送入口连接。
当货物送出口位于收件人所在的楼层时,可以方便收件人取件,特别是快递体积较大、重量较大、数量较多时。
另外,投递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可以共用一个口,可有效节约货物传输通道占用的空间。
鉴于很多情况下剪力墙的布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本实施例在建筑结构布置时,将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结构的外围,以在建筑结构内围形成无剪力墙的空间,货物传输通道设置在该无剪力墙的空间内,即剪力墙均位于货物传输通道的周边,如图2所示,从而将地下室空间改造成能够布置货物传输装置的有效空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的实现快递件投递与接收的建筑结构如图3所示,该建筑结构包括货物传输装置和剪力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建筑结构的布置无法保证在建筑结构内围形成无剪力墙的空间。当建筑结构的布置无法保证在建筑结构内围形成无剪力墙的空间时,可采取调整货物传输通道走向的方法,即围绕剪力墙形成传送路径,从而使得部分剪力墙被货物传输通道包围,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的实现快递件投递与接收的建筑结构如图4所示,该建筑结构包括货物传输装置和剪力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采用调整货物传输通道走向的方法避开剪力墙,而本实施例是对无法避开的剪力墙进行开洞以使货物传输通道穿过剪力墙,并且对开洞的剪力墙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轴压比、剪压比和构件承载力均满足要求,如图4所示。其中对剪力墙开洞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的实现快递件投递与接收的建筑结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3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货物传输装置设置在靠近或接触地下室的夹层顶板的位置,实施例1至3中货物传输装置设置在地下室的地面或地面与地下室的纯地库顶板之间。
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内对应建筑物内部的顶板(简称为夹层顶板)和对应建筑物外部的顶板(简称为纯地库顶板)存在一定的高差,如图5所示,该高差是由于纯地库顶板上必须覆土,种植植被以满足绿化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存在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是由于地下室顶板对于上部塔楼存在嵌固作用,在室内顶板和纯地库顶板存在高差时,塔楼的底部剪力无法有效地通过顶板传递到地下室侧墙外的回填土上。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夹层顶板以延伸纯地库顶板至建筑物范围内,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地下室的闲置空间,而且还使得建筑物的底部剪力有连续贯通的传递路径,使建筑结构设计趋于完善。
如图6所示,该建筑结构包括货物传输装置、剪力墙(图中未示出)和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其中,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从纯地库顶板水平延伸到建筑物轮廓范围以内,在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与地下室的夹层顶板之间形成布置所述货物传输装置的空间。货物传输装置的布置和剪力墙的布置或改造与实施例1至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对货物传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货物传输装置还包括可移动的立体货柜,可移动的立体货柜设置在货物传输通道内,立体货柜可以为一层或多层。每层货柜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物品存储位,每个物品存储位放置一个储物箱,如图7和8所示。各物品存储位的尺寸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灵活设置为不相同以适应不同储物箱的尺寸。图7中示出的是各物品存储位的尺寸相同的情况。立体货柜可以集中设置,也可以分散设置,这样可充分利用地下室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货物传输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物品的传送,还可以实现物品的存储。
工作时,立体货柜被移动到货物提升装置可操作的范围内,由货物提升装置取出储物箱,放入货物传输通道进行传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5的货物传输装置为例,具体描述该货物传输装置的工作方式。
当快递员需要通过投递送入口投递快递时,货物传输通道运转,闲置的储物箱通过货物传输通道到达货物送入口;快递员将快递放入储物箱并在储物箱上输入收件人信息,并将取件码发送给相应的收件人;装有快递的储物箱回到空存储位,货物传输通道即可停止。
当物品存储位分散在各个楼栋的地下室时,该建筑结构还包括快递分拣机,该快递分拣机自动扫码读取收件人信息,将该快递件传送至对应楼栋的地下室,等待收件人取件。这样可以节约收件人取件的时间。
收件人收到取件码后,到货物送出口,输入取件码,货物传输通道运转,将相应的储物箱送至货物送出口,收件人即可取件。
该货物传输装置还可实现寄件功能。寄件时,货物传输通道运转,闲置的储物箱通过货物传输通道到达货物送入口或货物送出口;寄件人将快递件放入储物箱并在储物箱上输入快递公司以及收件人信息,并将寄件码发送给相应的快递公司;装有快递的储物箱回到空存储位,货物传输通道即可停止。
快递公司收到寄件码后发送给相应的快递员,快递员到货物送出口,输入寄件码,货物传输通道运转,将相应的储物箱送至货物送出口,收件人即可取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货物送入口、货物通道和货物送出口,其中所述货物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地下空间内;
所述地下空间可以是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所述地下空间内包括剪力墙,或者所述地下空间由排布在该空间外围的剪力墙形成,或者所述地下空间为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与地下室的夹层顶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沿地下空间内的剪力墙设置;或者,所述货物通道的一部分与剪力墙墙面贴合;或者,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的一部分从剪力墙墙体中穿过;
并且,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所述货物通道部分用于运输货物和存储货物,所述货物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储物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间为地下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箱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上或与之毗邻;
所述储物箱为一个或多个具有电子信息的储物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放置于货柜内;
并且,所述货柜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上或与之毗邻。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传输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货物分拣装置;
所述货物分拣装置独立地包括信息读取装置、信息写入装置、测量装置、控制器、手动输入装置和/或分拣传输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分拣装置的组成部件彼此分离地设置在货物通道形成的传送路径上;并且,所述组成部件存在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传输装置为货物单向传输装置或货物双向传输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送入口和货物送出口合并或分开设置在地面上、地下室的地面、地面与地下室的纯地库顶板之间;
所述货物传输装置设置在靠近或接触建筑物地下室的夹层顶板的位置。
9.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空间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货物传输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中地下部分包括地下空间、剪力墙和设置于地下空间内的货物通道,并且所述地下空间内包括剪力墙和/或所述地下空间由排布在该空间外围的剪力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还具有孔洞。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还包括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其中,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从纯地库顶板水平延伸到建筑物轮廓范围以内,在所述纯地库延伸至夹层的顶板与地下室的夹层顶板之间形成布置所述货物传输装置的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74962.XU CN206679683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74962.XU CN206679683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79683U true CN206679683U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39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7496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9683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7968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865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武汉老庄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 |
WO2020042855A1 (zh) * | 2018-08-30 | 2020-03-0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货物输送系统及货物输送方法 |
-
2016
- 2016-06-29 CN CN201620674962.XU patent/CN2066796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865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武汉老庄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 |
CN106005865B (zh) * | 2016-06-29 | 2019-03-05 | 武汉老庄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 |
WO2020042855A1 (zh) * | 2018-08-30 | 2020-03-0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货物输送系统及货物输送方法 |
US11884488B2 (en) | 2018-08-30 | 2024-01-30 |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 Article conveying system and article conveying method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99344U (zh) | 一种应用于小区楼层的自助式货物配送系统 | |
CN203580741U (zh) | 一种物流快递企业收发邮件的汽车 | |
CN109472537A (zh) | 一种基于城市地铁-地下运输的物流系统 | |
US8585347B2 (en) | Hub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 |
CN206679683U (zh)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建筑结构 | |
CN108053571B (zh) | 节省空间的智能立体式社区专用快递柜 | |
CN108622769A (zh) | 一种应用于小区楼层的自助式货物配送系统 | |
CN205737151U (zh) | 一种快递车 | |
CN107067196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配送柜的配送系统和配送方法 | |
WO2018195851A1 (zh) | 用于楼宇的货物运输系统和方法 | |
CN104954491B (zh) | 一种新型智能分布式存储传递系统 | |
CN208560523U (zh) | 一种垂直循环升降式智能箱体储放运行装置 | |
CN106005865B (zh) | 一种货物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及包含该传输装置的建筑结构 | |
CN113734676B (zh) | 一种高速路应急物料仓储系统 | |
CN110223014A (zh) | 一种基于地下轨道货运的多式联运物流系统 | |
CN108996093A (zh) | 一种垂直循环升降式智能箱体储放运行装置及控制系统 | |
CN205563689U (zh) | 一种自助接收和发送包裹的终端系统 | |
CN204887013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分布式存储传递系统 | |
CN207698534U (zh) | 一种涉及建筑物的物流无人机系统 | |
CN212208456U (zh) | 一种无人配送接驳柜 | |
CN108022074A (zh) | 一种城际固定通道智能物流系统 | |
CN206051000U (zh) | 一种轨道货运自动识别装卸系统 | |
CN203111911U (zh) | 自动化重力式片烟配方库控制系统 | |
CN207232671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楼层智慧配送系统 | |
CN206049662U (zh) |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