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2632U - 消音器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2632U
CN206672632U CN201720432675.2U CN201720432675U CN206672632U CN 206672632 U CN206672632 U CN 206672632U CN 201720432675 U CN201720432675 U CN 201720432675U CN 206672632 U CN206672632 U CN 206672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ffler
cylinder
noise reduction
silencer casing
sound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26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ow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ow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ow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ow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326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2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2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26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具有将声音逐级减弱,达到消音效果明显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消音器外壳和消音器底盖,在消音器外壳内部同轴设置消音器筒,消音器筒内部填充第一消音材质,消音器筒外壁固连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表面由第二消音材质对其进行覆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波进入到消音器筒内,消音器筒内部的第一消音材质对声波进行初步减弱,经过初步减弱后的声波通过消音器筒上的第二通孔进入到消音器筒和消音器外壳之间间隙的过程又进一步将声波进行减弱,经过再次减弱后的声波会有一部分被螺旋叶片表面的第二消音材质减弱,最后通过消音器外壳的第一通孔进行声波的衰减,从而达到逐级减弱的效果,消音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消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音器。
背景技术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
目前,公开号为CN2026459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它包括消音器体,消音器体内横向设置的挡板和挡板上设置的通气通道,挡板将消音器体分隔成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通过通气通道连通。
这种消音器虽然能够对声音进行减弱,但是由于声音只通过一个通道进行声音减弱,消音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音器,其具有将声音逐级减弱,达到消音效果明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音器,包括带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的消音器外壳和消音器底盖,在消音器外壳内部同轴设置带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的消音器筒,所述消音器筒内部填充第一消音材质,所述消音器筒外壁固连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表面由第二消音材质对其进行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波进入到消音器筒内,消音器筒内部的第一消音材质对声波进行初步减弱,经过初步减弱后的声波通过消音器筒上的第二通孔进入到消音器筒和消音器外壳之间间隙的过程又进一步将声波进行减弱,经过再次减弱后的声波会有一部分被螺旋叶片表面的第二消音材质减弱,最后通过消音器外壳的第一通孔进行声波的衰减,从而达到逐级减弱的效果,消音效果明显。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旋叶片分层固连于消音器筒外壁,所述螺旋叶片上下层之间安装有消音管,所述螺旋叶片设有第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第二通孔处的声波向四周运动,声波中的一部分通过第三通孔进行减弱,一部分通过消音管进行减弱。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消音材质为网状消音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消音材质设置为网状填充在消音器筒内部,与消音板相比,消音效果会更为明显。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波先经过第二通孔直径然后再通过第一通孔直径,将第一通孔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二通孔直径,在声波逐级减弱的过程中,消音效果会更加明显。
进一步设置:所述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外壳共用同一消音器底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消音器筒在消音器外壳内移动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消音器底盖为中空式,所述消音器底盖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消音器外壳靠近消音器底盖一端设有与消音器底盖内壁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器外壳与消音器底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消音器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拆卸。
进一步设置:所述消音器底盖靠近消音器筒一侧设有与消音器筒直径相同的螺管,所述螺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消音器筒靠近消音器底盖一端设有与螺管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底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底盖之间进行拆卸分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消音器筒远离消音器底盖一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平行于消音器筒一侧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消音器外壳远离消音器底盖一端设有与限位环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消音器筒远离消音器底盖一端与消音器外壳远离消音器底盖一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方便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外壳的分解拆卸。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环靠近消音器底盖一侧设有第一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外壳之间的空隙靠近限位环一端进行密封,减小了漏气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消音器底盖靠近消音器外壳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消音器筒与消音器外壳之间的空隙靠近消音器底盖一端进行密封,减小了漏气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声波通过逐级递减一步步变弱,达到消音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消音器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消音器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第二消音材质与螺旋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中,1、消音器外壳;2、消音器底盖;3、消音器筒;4、第一消音材质;5、第二消音材质;6、螺旋叶片;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三通孔;10、第四通孔;11、螺管;12、限位环;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消音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消音器,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状的消音器外壳1、消音器底盖2、圆柱状的消音器筒3。
如图1和图2所示,消音器筒3的直径小于消音器外壳1的直径,消音器筒3与消音器外壳1同轴设置,且消音器筒3与消音器外壳1长度相同,将消音器底盖2设置成中空状,在中空状的消音器底盖2内壁设置内螺纹,在消音器外壳1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消音器底盖2内壁相匹配的外螺纹,在消音器底盖2靠近消音器筒3一侧设有与消音器筒3直径相同的螺管11,将螺管11与消音器底盖2同轴心设置,在螺管11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在消音器筒3靠近螺管11一端的外表面设置与螺管11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消音器外壳1、消音器筒3和消音器底盖2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消音器外壳1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端与消音器底盖2相接触,消音器筒3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端与消音器底盖2相接触,在消音器外壳1上开通若干个第一通孔7,在消音器筒3上开通若干个第二通孔8,将第二通孔8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一通孔7的直径,在消音器底盖2内壁和螺管11外壁之间安装第二密封圈14。
在消音器筒3远离螺管11一端设有限位环12,限位环12的内直径等于消音器筒3的直径,限位环12的外直径等于消音器外壳1的直径,在限位环12平行于消音器外壳1一侧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在消音器外壳1远离消音器底盖2一端的内表面设置与限位环12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在消音器筒3远离螺管11一端外壁和限位环1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3。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消音器筒3内部填充网状第一消音材质4,将网状第一消音材质4设置成消音海绵,在消音器筒3外表面分层设置螺旋叶片6,每层螺旋叶片6的个数为若干个,在螺旋叶片6上开通若干个第三通孔9,在螺旋叶片6上安装第二消音材质5,第二消音材质5设置成发泡胶,在相邻两层螺旋叶片6之间安装消音管15,消音管15平行于消音器筒3,消音管15的两端分别固连于螺旋叶片6上,消音器管上间隔设置第四通孔10。
当声波进入到消音器筒3内时,由于消音器筒3内设有消音海绵,声波进入到消音海绵的孔隙内,收到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使消音海绵作机械振动,从而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声波在此处初步进行减弱,随后声波通过消音器筒3上的第二通孔8,由于消音器筒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8,声波经过若干个第二通孔8进入到消音器筒3外壁与消音器外壳1内壁之间的间隙内,由于声波通过若干个路径进入穿过消音器筒3,声音中的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因此声波再次被减弱,从若干个第二通孔8传播过来的声波一部分被螺旋叶片6上的第三通孔9减弱,一部分被螺旋叶片6上的发泡胶吸收,还有一部分被消音管15上的第四通孔10减弱,因此,声波在消音器筒3外壁和消音器外壳1内壁之间声波又被减弱,减弱后的声波经过消音器外壳1上的第一通孔7时进一步被减弱,最后达到明显的消音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消音器,包括带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的消音器外壳(1)和消音器底盖(2),其特征在于:在消音器外壳(1)内部同轴设置带有若干个第二通孔(8)的消音器筒(3),所述消音器筒(3)内部填充第一消音材质(4),所述消音器筒(3)外壁固连有螺旋叶片(6),所述螺旋叶片(6)表面由第二消音材质(5)对其进行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6)分层固连于消音器筒(3)外壁,所述螺旋叶片(6)上下层之间安装有消音管(15),所述螺旋叶片(6)设有第三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材质(4)为网状消音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8)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7)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筒(3)与消音器外壳(1)共用同一消音器底盖(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底盖(2)为中空式,所述消音器底盖(2)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消音器外壳(1)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端设有与消音器底盖(2)内壁相匹配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底盖(2)靠近消音器筒(3)一侧设有与消音器筒(3)直径相同的螺管(11),所述螺管(1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消音器筒(3)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端设有与螺管(11)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筒(3)远离消音器底盖(2)一端设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平行于消音器筒(3)一侧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消音器外壳(1)远离消音器底盖(2)一端设有与限位环(12)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2)靠近消音器底盖(2)一侧设有第一密封圈(1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底盖(2)靠近消音器外壳(1)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14)。
CN201720432675.2U 2017-04-22 2017-04-22 消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2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2675.2U CN206672632U (zh) 2017-04-22 2017-04-22 消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2675.2U CN206672632U (zh) 2017-04-22 2017-04-22 消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2632U true CN206672632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267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2632U (zh) 2017-04-22 2017-04-22 消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2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8876A (zh) * 2020-10-12 2021-02-05 李冉 一种3d打印消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8876A (zh) * 2020-10-12 2021-02-05 李冉 一种3d打印消音装置
CN112318876B (zh) * 2020-10-12 2022-07-22 李冉 一种3d打印消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082U (zh) 用于制氧机的排气消音器及制氧机
CN206672632U (zh) 消音器
CN203858858U (zh) 一种节流扩散复合型消音器
CN107476495A (zh) 用于钢结构建筑的立柱吸音结构
CN108005963A (zh) 一种高速离心式风机的柜体结构
CN207053301U (zh) 一种管状电机
CN105864109B (zh) 一种轴流风机进风口消声器
CN206487543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用排气消声器系统
CN206054046U (zh) 一种新型基于消音技术的内嵌多板的汽车专用消音器
CN206293157U (zh) 一种降噪消音装置
CN205090684U (zh) 一种分液器
CN208315191U (zh) 一种消音器
CN104863280B (zh) 一种穿墙隔声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6458950U (zh) 一种蒸汽消音装置
CN206682262U (zh) 一种低噪涡轮减速机
CN207725418U (zh) 一种用于铁路驼峰车辆减速器阀箱排气的复合型消声器
CN207160296U (zh) 高吸音率吸音尖劈
CN206773250U (zh) 一种油气井用光纤传感光缆
WO2002027159A3 (de) Schalldämpfer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variabler dämpfungscharakteristik
CN205845509U (zh) 多级复合渐变式环保消声器
CN205779134U (zh) 一种排气消音器筒体结构
CN217582493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双层壳体结构
CN109389966A (zh) 一种隔热消音用成型管件
CN107657946A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吸声尖劈
CN209385906U (zh) 一种高压气体消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