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4534U -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4534U
CN206664534U CN201720016214.7U CN201720016214U CN206664534U CN 206664534 U CN206664534 U CN 206664534U CN 201720016214 U CN201720016214 U CN 201720016214U CN 206664534 U CN206664534 U CN 206664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re
dead bolt
lock
safety belt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6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6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4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4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4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及汽车,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锁插槽,用于容置锁芯和触发装置,设置有一用于供锁舌插入的开口;锁舌,用于通过开口插入安全带锁插槽内与锁芯相配合;锁芯,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内,锁芯通过触发装置与气囊控制器相连接;在锁舌通过开口插入安全带锁插槽内与锁芯相配合、且锁舌对锁芯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触发装置向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及汽车,有效地保证了汽车安全气囊的及时、有效地开启,从而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进而促进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汽车种类和型号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和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被动安全在交通事故中尤其重要,安全气囊可在车辆高速碰撞中有效地减轻乘员身体撞击程度。但目前汽车设计中,安全气囊的引爆传感器一般设置在中央通道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传感器不能发出信号引爆安全气囊,会给乘员带来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并且降低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传感器不能发出信号引爆安全气囊,会给乘员带来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并且降低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
安全带锁插槽,用于容置锁芯和触发装置,设置有一用于供所述锁舌插入的开口;
锁舌,用于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与所述锁芯相配合;
锁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所述锁芯通过触发装置与气囊控制器相连接;
在所述锁舌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与所述锁芯相配合、且所述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所述触发装置向所述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中部,在所述锁舌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时,所述锁芯向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右侧移动。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在所述锁舌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时锁定所述锁舌的连接状态,且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安全带锁插槽时为所述锁芯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锁芯恢复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触发装置包括:
限力器,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检测并限制所述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并且所述限力器内预先存储有拉力阈值。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
触发器,与所述气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大于所述拉力阈值时,与所述锁芯相接触,并向所述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气囊控制器启动所述汽车安全气囊。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所述限力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触发器通过触发器线路与所述气囊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触发器线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线路安装槽内。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车安全带上的安全带锁开关,所述安全带锁开关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锁芯在安全带锁插槽中向右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舌与所述锁芯处于解锁状态。
如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安装在汽车座椅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及汽车,通过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内的锁芯和触发装置,在锁舌通过开口插入安全带锁插槽内与锁芯相配合、且锁舌对锁芯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触发装置向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通过设置在汽车上设置有该汽车安全带,有效地保证了汽车安全气囊的及时、有效地开启,从而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舌插入安全带锁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全带锁插槽; 101、开口;
2、锁舌; 3、锁芯;
4、触发装置; 401、限力器;
402、触发器; 5、触发器线路;
6、线路安装槽; 7、复位弹簧;
8、气囊控制器; 9、安全带传感器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舌2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该汽车安全带用于设置于汽车上,用于保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的,该汽车安全带包括:
安全带锁插槽1,用于容置锁芯3和触发装置4,设置有一用于供锁舌2插入的开口101;
锁舌2,用于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与锁芯3相配合;
锁芯3,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内,锁芯3通过触发装置4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
在锁舌2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与锁芯3相配合、且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触发装置4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
本实施例对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安全带锁插槽1设置为矩形结构、方形结构或者椭圆形结构等等,较为优选的,将安全带锁插槽1设置为矩形结构,方便对锁舌2和锁芯3的设置;此外,为了进一步方便锁舌2插入至安全带锁插槽1内,将安全带锁插槽1上的开口101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中部,方便锁舌2进行插入对中操作。
在具体应用时,为了方便用户对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可以将安全带锁插槽1安装在汽车座椅上,这样方便用户进行系安全带或者松开安全带的操作,进而提高了该汽车安全带使用的方便快捷程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4用于根据锁芯3的某一特定动作启动,具体的,上述特定动作为:在锁舌2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与锁芯3相配合、且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由于触发装置4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因此,启动后的触发装置4会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气囊控制器8可以根据该控制信号启动汽车安全气囊;当然的,在锁芯3没有处于上述状态时,也不会是的触发装置4启动,进而此时的气囊控制器8也不会接收到用于启动汽车安全气囊的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通过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内的锁芯3和触发装置4,在锁舌2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与锁芯3相配合、且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触发装置4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通过设置在汽车上设置有该汽车安全带,有效地保证了汽车安全气囊的及时、有效地开启,从而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3可知,本实施例对于锁芯3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内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较为优选的,将锁芯3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中部,在锁舌2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时,锁芯3向安全带锁插槽1的右侧移动。
将锁芯3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中部,方便锁芯3与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的锁舌2进行配合;并且,在锁舌2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时,会提供给锁芯3一推力,该锁芯3在上述推力的作用下会向安全带锁插槽1的右侧移动;为了使得位于右侧的锁芯3恢复到初始位置,将汽车安全带设置为还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与锁芯3相连接,用于在锁舌2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时锁定锁舌2的连接状态,且在锁舌2移出安全带锁插槽1时为锁芯3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使锁芯3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3可知,本实施例对于触发装置4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较为优选的,将触发装置4设置为包括:
限力器401,与锁芯3相连接,用于检测并限制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并且限力器401内预先存储有拉力阈值。
其中,限力器401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内部的一侧;当锁舌2与锁芯3相卡紧配合时,当汽车发生碰撞或者其他故障时,锁舌2会对锁芯3产生一拉力,当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该拉力可以带动锁芯3向开口101处移动,限力器401用于检测并限制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在检测到该拉力之后,限力器401会与存储在自身内的拉力阈值进行比较,若该拉力小于拉力阈值时,则锁芯不会进行任何操作,当该拉力大于拉力阈值时,则锁芯会在锁舌的拉力作用下朝向开口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气囊稳定、有效地开启,可以将该限力器401设置为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当限力器104检测到锁芯3朝向开口的方向移动时,此时的限力器401可以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气囊控制器8开启汽车安全气囊;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拉力阈值的具体数值范围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使得该拉力阈值可以保证在汽车发生碰撞或者其他故障时、及时、有效地保证通过气囊控制器8可以打开汽车安全气囊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触发装置4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的稳定可靠性,将触发装置4设置为还包括:
触发器402,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用于在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拉力阈值时,与锁芯3相接触,并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气囊控制器8启动汽车安全气囊。
本实施例对于触发器402设置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由于在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拉力阈值时,该触发器402会与锁芯3相接触,因此,较为优选的,将触发器402设置于限力器401靠近开口101的一侧;这样使得锁芯3在锁舌2的拉力作用下向开口101的方向进行移动,在拉力大于拉力阈值时,说明该锁芯3可以向上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处,而此时的锁芯3可以与触发器402相接触,进而可以启动触发器402进行工作。
此外,本实施例对于触发器402与气囊控制器8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较为优选的,将触发器402设置为通过触发器线路5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触发器线路5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线路安装槽6内。
其中,线路安装槽6设置于安全带锁插槽1的一侧端,该线路安装槽6用于容置触发器线路5,可以有效地保证触发器线路5不受损坏,进而提高了触发器402与气囊控制器8进行数据通信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3可知,为了方便将锁舌2从安全带锁插槽1中取出,将该汽车安全带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安全带上的安全带锁开关,安全带锁开关与锁芯3相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锁芯3在安全带锁插槽1中向右移动,以使得锁舌2与锁芯3处于解锁状态。
其中,安全带锁开关可以设置于汽车安全带的任何一个位置处,只要能够保证该安全带锁开关与锁芯3相连接,这样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时,会控制锁芯3在安全带锁插槽1中向右移动,从而使得锁芯3与锁舌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的锁舌2与锁芯3相互分离,方便锁舌2从安全带锁插槽1中取出,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对安全带开关输入的控制指令可以为:用户对安全带开关执行的按动操作或者为用户向安全带开关发送的解锁指令等等,只要能够有效地保证锁舌2与锁芯3处于解锁状态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安全带。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汽车上设置的汽车安全带,具体的,在锁舌2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与锁芯3相配合、且锁舌2对锁芯3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触发装置4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通过设置在汽车上设置有该汽车安全带,有效地保证了汽车安全气囊的及时、有效地开启,从而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具体应用时,当驾乘人员准备驾乘汽车时,首先需要系汽车安全带,具体的,将锁舌2通过开口101插入安全带锁插槽1内并与锁芯3相配合,此时的锁芯3在锁舌2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此时的复位弹簧7会将锁舌2与锁芯3的状态进行锁止,完成系安全带的动作。
锁芯3在工作状态下与限力器401相接触,正常情况下不可向上运动;当发生车辆碰撞时,锁舌2对锁芯3产生的拉力值达到限力器401的拉力阈值时,锁芯3会因锁舌2的拉力而向上运动(靠近开口101的方向),向上运动的锁芯3会与触发器402接触,从而启动触发器402,触发器402发出碰撞信号至气囊控制器8;气囊控制器8可以根据上述碰撞信号控制打开汽车安全气囊。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汽车安全气囊的及时、稳定的打开,还可以将用于控制汽车安全气囊进行打开的引爆传感器设置于汽车安全带上,进一步的,该引爆传感器通过安全带传感器线路9与气囊控制器8相连接,其中,安全带传感器线路9与锁芯3远离锁舌2的一端相连接;此时,引爆传感器可以检测安全带的使用状态,并且在安全带使用状态异常(比如:安全带拉力太大、摇晃程度较大并且频率较高等等)时,向气囊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进而使得气囊控制器8打开汽车安全气囊;其中,触发器线路5与安全带传感器线路9可共用一条线路。
在乘坐人员离开汽车时,需要解开汽车安全带,具体的,可以通过按动安全带锁开关,从而使得锁芯3在锁舌2插入插槽内向右运动,此时使得锁舌2与锁芯3处于解锁状态,进而可以成功取出锁舌2,而锁芯3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以待下一次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可以为车辆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气囊成功引爆提供双重保障,提高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有效地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而提高了该汽车安全带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带锁插槽,用于容置锁芯和触发装置,设置有一用于供锁舌插入的开口;
锁舌,用于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与所述锁芯相配合;
锁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所述锁芯通过触发装置与气囊控制器相连接;
在所述锁舌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与所述锁芯相配合、且所述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所述触发装置向所述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开启汽车安全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中部,在所述锁舌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内时,所述锁芯向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右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在所述锁舌插入所述安全带锁插槽时锁定所述锁舌的连接状态,且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安全带锁插槽时为所述锁芯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锁芯恢复到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
限力器,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检测并限制所述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并且所述限力器内预先存储有拉力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
触发器,与所述气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锁舌对所述锁芯的拉力大于所述拉力阈值时,与所述锁芯相接触,并向所述气囊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气囊控制器启动所述汽车安全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所述限力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通过触发器线路与所述气囊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触发器线路设置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的线路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车安全带上的安全带锁开关,所述安全带锁开关与所述锁芯相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锁芯在安全带锁插槽中向右移动,以使得所述锁舌与所述锁芯处于解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锁插槽安装在汽车座椅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CN201720016214.7U 2017-01-06 2017-01-06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Active CN206664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6214.7U CN206664534U (zh) 2017-01-06 2017-01-06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6214.7U CN206664534U (zh) 2017-01-06 2017-01-06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4534U true CN206664534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6214.7U Active CN206664534U (zh) 2017-01-06 2017-01-06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45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376A (zh) * 2018-06-15 2018-11-02 广西亿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受力保护的安全带
CN108944780A (zh) * 2018-07-25 2018-12-07 吴佳锋 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带锁合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376A (zh) * 2018-06-15 2018-11-02 广西亿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受力保护的安全带
CN108944780A (zh) * 2018-07-25 2018-12-07 吴佳锋 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带锁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3744U (zh) 无门把手车门闭锁控制系统
CN206664534U (zh) 汽车安全带及汽车
CN111483319B (zh) 供氢系统加氢安全唤醒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03485855U (zh) 汽车的儿童锁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7521363B (zh) 一种充电锁车的多级安全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416875A (zh) 电动交通工具中的电池断开
CN102481851A (zh) 车辆电池安全系统
CN102673505B (zh) 汽车碰撞安全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5819574U (zh) 多旋翼无人机的应急伞降装置
CN110473317A (zh) 便携式锁
US10926736B2 (en) Positional-dependent deployment of vehicle airbags
CN208036204U (zh) 一种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N107206960B (zh) 烟火式气体发生器和对应的儿童看护装置
CN204527101U (zh) 烟火式自动玻璃破碎装置及应急逃生报警系统和交通工具
CN201472300U (zh) 一种能多次使用的汽车安全气袋
CN104477124B (zh) 车载逃生装置、车载逃生方法及汽车
CN202935296U (zh) 汽车自动充气安全装置
CN205801020U (zh)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CN104527565A (zh) 安全带强制使用装置和安全带强制使用方法
CN106904066A (zh) 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
CN109649174A (zh) 电动汽车紧急制动下主动防护系统
CN218228917U (zh)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4340967U (zh) 安全带强制使用装置
CN203020262U (zh) 一种基于行车安全的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
CN203902471U (zh) 一种蓄力式破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