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7313U -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7313U
CN206647313U CN201720362893.3U CN201720362893U CN206647313U CN 206647313 U CN206647313 U CN 206647313U CN 201720362893 U CN201720362893 U CN 201720362893U CN 206647313 U CN206647313 U CN 206647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aling
engine blower
duc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28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Dingxin Coo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628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7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7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7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导风罩一侧与散热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导风圈有一侧与发动机连接,且发动机风扇位于导风圈内,导风罩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第一密封部的外周面为圆锥面,导风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第二密封部为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不大于第一密封部的最小内径,弹性密封圈套装在第一密封部上。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风道,提高对发动机风扇的导风作用;导风圈和发动机风扇两者所受激荡一致,可以减小导风圈与风扇的配合间隙,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发动机风扇的扇叶面积,且本实用新型也有利于降低发动机风扇的工作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导风装置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使冷却风扇吹出的风尽可能地与发动机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保证汽车发动机能在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工作。在汽车冷却系统中,风扇主要有环形风扇和开口风扇两种。环形风扇因其可配合“C”型导风罩而带来降低噪音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环形风扇周圈的圆环减小了风扇扇叶的有效直径,所以开口风扇较环形风扇在风量贡献上较有优势。因此,采用开口风扇对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有一定提高。在车辆实际运行中,为保证导风罩与发动机风扇之间不干涉,两者之间的配合处通常留有较大间隙。由于扇叶顶间隙的存在,必然导致气体从叶片压力面向吸力面的泄露,从而导致风机性能下降,泄露涡的生成演化过程是涡流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导风系统,通过设置与导风罩密封连接的导风圈,在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风道,提高对发动机风扇的导风作用;导风圈和发动机风扇两者所受激荡一致,可以减小导风圈与风扇的配合间隙,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发动机风扇的扇叶面积,提高对发动机的冷却作用,且本实用新型也有利于降低发动机风扇的工作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一侧与散热器连接,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有一侧与发动机连接,且发动机风扇位于所述导风圈内,所述导风罩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周面为圆锥面,所述导风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最小内径,所述弹性密封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不大于第一密封部的最小内径,因而在将弹性密封圈套装在第一密封部上后,第一密封部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喇叭口状,使弹性密封圈紧密贴合在第一密封部的锥形面上,两者之间实现了密封,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空气的压差作用使弹性密封圈更加紧密的贴合在锥形面上,在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风道,避免出现“漏风”现象,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风扇的工作效率,使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为“漏风”、回流等现象减少,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风扇的工作噪音;另外,导风圈与发动机风扇均安装在发动机上,因此在发动机工作时剧烈振动的状态下,两者所受的激振一致,导风圈与发动机扇叶外边缘之间的间隙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减小导风圈与发动机风扇的配合间隙,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发动机风扇的扇叶面积,提高发动机风扇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发动机风扇的工作噪音。
作为改进,所述发动机风扇的外边缘与所述导风圈之间的径向间隙为15~25mm,在尽可能增大发动机风扇的扇叶面积的基础上,导风圈与发动机风扇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导风圈不会影响发动机风扇的出风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密封部远离导风罩的圆锥端与所述导风圈之间的距离为20~40mm,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良好密封作用的基础上,发动机风扇或导风圈与导风罩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避免产生相互干涉,同时能够保证发动机风扇的工作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导风圈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密封部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到所述导风圈上,通过卡槽使第二密封部与导风圈紧密连接在一起,避免“漏风”现象产生,同时避免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第二密封部脱离导风圈。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能够增强对发动机风扇的导风作用,增大发动机风扇的扇叶面积,提高发动机风扇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发动机风扇的工作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罩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罩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罩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圈与导风罩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圈与导风罩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风扇;2,导风罩;3,散热器;4,导风圈;5,连接支架;6,第一密封部;7,第二密封部;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2,导风罩2一侧与散热器3连接,还包括导风圈4,导风圈4有一侧通过多个连接支架5与发动机连接,且发动机风扇1位于导风圈4内,发动机风扇1与导风圈4同轴安装到发动机上;导风罩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6,第一密封部6的外周面为圆锥面,第一密封部6的内径沿远离导风罩2的方向逐渐减小,其自小内径为D2,如图4至图6所示;导风圈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导风圈4紧密连接的第二密封部7;导风圈4可以采用铝型材,根据需要的圈径折弯成所需要的圆形;第二密封部7为弹性密封圈,例如可以采用橡胶密封圈;对于导风圈4与第二密封部7来说,可以在导风圈4上设置卡槽8,卡槽8沿导风圈4设置一圈,弹性密封圈一侧通过卡槽8固定到导风圈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8内设置有与卡槽8开口方向垂直的凹陷部,弹性密封圈该侧的边沿设置有凸台,弹性密封圈的凸台卡入卡槽8内的凹陷部内,从而卡槽8将弹性密封圈卡住,弹性密封圈和导风圈4之间实现良好固定,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为D1,如图2和图3所示;D1不大于D2,弹性密封圈套装在第一密封部6上,如图7和图8所示。
在本具体方式中,发动机风扇1的外边缘与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为15~25mm,在尽可能增大发动机风扇1的扇叶面积的基础上,导风圈4与发动机风扇1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导风圈4不会影响发动机风扇1的出风效果;第一密封部6远离导风罩2的圆锥端与导风圈4之间的距离H为20~40mm,在第一密封部6和第二密封部7之间形成良好密封作用的基础上,发动机风扇1或导风圈4与导风罩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避免产生相互干涉,同时还能够保证发动机风扇1的工作效果。
由于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不大于第一密封部6的最小内径,因而在将弹性密封圈套装在第一密封部6上后,第一密封部6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喇叭口状,使弹性密封圈紧密贴合在第一密封部6的锥形面上,两者之间实现了密封,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空气的压差作用使弹性密封圈更加紧密的贴合在第一密封部6的锥形面上,同时弹性密封圈与导风圈4也是紧密连接的,发动机风扇1与散热器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风道,避免出现“漏风”现象,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风扇1的工作效率,使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为“漏风”、回流等现象减少,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风扇1的工作噪音;另外,导风圈4与发动机风扇1同轴安装在发动机上,因此在发动机工作时剧烈振动的状态下,两者所受的激振一致,导风圈4与发动机扇叶外边缘之间的间隙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减小导风圈4与发动机风扇1的配合间隙,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发动机风扇1的扇叶面积,提高发动机风扇1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发动机风扇1的工作噪音。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也只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现形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罩(2),所述导风罩(2)一侧与散热器(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4),所述导风圈(4)有一侧与发动机连接,且发动机风扇(1)位于所述导风圈(4)内,所述导风罩(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6),所述第一密封部(6)的外周面为圆锥面,所述导风圈(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7),所述第二密封部(7)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圈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密封部(6)的最小内径,所述弹性密封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密封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风扇(1)的外边缘与所述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6)远离导风罩(2)的圆锥端与所述导风圈(4)之间的距离为2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4)上设置有卡槽(8),所述第二密封部(7)通过所述卡槽(8)固定到所述导风圈(4)上。
CN201720362893.3U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Active CN206647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2893.3U CN206647313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2893.3U CN206647313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7313U true CN206647313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4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2893.3U Active CN206647313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731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776A (zh) * 2017-12-12 2018-05-08 肖水顺 一种高效导风罩
CN108590851A (zh) * 2018-05-30 2018-09-2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其发电机
CN109296443A (zh) * 2018-11-23 2019-02-01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滑移装载机散热装置
CN111791767A (zh) * 2020-06-23 2020-10-20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靠背通风风扇的风口汇接机构及汽车座椅
CN112814776A (zh) * 2021-01-04 2021-05-1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776A (zh) * 2017-12-12 2018-05-08 肖水顺 一种高效导风罩
CN108590851A (zh) * 2018-05-30 2018-09-2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其发电机
CN108590851B (zh) * 2018-05-30 2023-12-01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其发电机
CN109296443A (zh) * 2018-11-23 2019-02-01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滑移装载机散热装置
CN111791767A (zh) * 2020-06-23 2020-10-20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靠背通风风扇的风口汇接机构及汽车座椅
CN112814776A (zh) * 2021-01-04 2021-05-1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N112814776B (zh) * 2021-01-04 2022-03-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7313U (zh) 一种发动机风扇用导风装置
CN202370638U (zh) 风扇导风罩和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导风安装结构
CN203547914U (zh) 一种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结构
CN203321665U (zh) 散热系统
CN107218234A (zh) 应用于永磁电机的低噪音高效风扇
CN20881623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底座的柴油发动机组
CN207935115U (zh) 一种离心通风机
CN203596705U (zh) 汽车散热风机
CN202867337U (zh) 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的背负式吹风机及吹风机上的风机壳
CN202154640U (zh) 具有改良型电机罩的吸尘器
CN206320200U (zh) 一种离合器的壳体
CN110601444A (zh) 电机冷却结构
CN211975207U (zh) 一种封闭式发电机消声器冷却排风口的密封结构
CN210218209U (zh) 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引风机
CN204274326U (zh) 一种高效率吸尘器电机
CN203856748U (zh) 内置电机双面进风通风机
CN204200335U (zh) 侧开口导风罩
CN215804819U (zh) 一种具有强制排风结构的内燃发电机组
CN208870692U (zh) 电站散热结构及静音电站
CN220909806U (zh) 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
CN104167871B (zh)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204610320U (zh) 一种焚烧系统导风风机
CN201319546Y (zh) 挡板导风式发电机进风罩
CN211692633U (zh) 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
CN210380538U (zh) 电机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