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39753U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39753U CN206639753U CN201720168987.7U CN201720168987U CN206639753U CN 206639753 U CN206639753 U CN 206639753U CN 201720168987 U CN201720168987 U CN 201720168987U CN 206639753 U CN206639753 U CN 206639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ature
- terminal
- contact assembly
- housing
- mag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第一触点组件及第二触点组件,线圈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衔铁单元及线圈单元,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均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动簧片,衔铁单元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磁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或磁铁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线圈单元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第一衔铁、第二衔铁或磁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动簧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一触点组件及第二触点组件,使用时,仅需一个继电器即可控制两个电路的通断,相较于利用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两个电路,降低安装成本,同时也简化控制电路构造设计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利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避免使用者直接操控大电流而发生触电危险,因而广泛应用在各种控制电路中。现有的继电器大都仅具有一组输出端子,当需要控制两个电路的自动通断时,需要配置两个继电器,这样会大大增加产品的安装成本;此外,两个继电器亦会导致控制电路构造设计的复杂度增大,给产品的实际生产制造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相较于利用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两个电路,降低安装成本,简化控制电路构造设计的复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第一触点组件及第二触点组件,线圈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的衔铁单元、装设于壳体并用于驱动衔铁单元的线圈单元,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均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动簧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彼此间隔设置,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突伸出壳体,动簧片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动簧片的另一端用于抵接第二端子,所述衔铁单元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磁铁,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均抵接于磁铁,第一衔铁的中部、第二衔铁的中部或磁铁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线圈单元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第一衔铁的两端、第二衔铁的两端或磁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动簧片及第二触点组件的动簧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衔铁单元还包括绝缘架,绝缘架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磁铁均装设于绝缘架,绝缘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动簧片及第二触点组件的动簧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滑板,滑板与动簧片连接,绝缘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滑板及第二触点组件的滑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架与滑板之间为可动连接,滑板设置有活动槽,绝缘架的两端分别突伸入第一触点组件的活动槽内及第二触点组件的活动槽内。
优选地,所述衔铁单元还包括拆卸板,绝缘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壳体设有用于收容第一枢轴的第一枢孔,拆卸板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枢轴的第二枢孔,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拆卸板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位于线圈单元的同一侧,动簧片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一触点组件的第二端子位于第一端子与线圈单元之间,第二触点组件的第一端子位于第二端子与线圈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子设有朝靠近第一端子突设而成的第一凸包,动簧片设有用于抵接第一凸包的第二凸包。
优选地,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装设于壳体的铁芯及套设于铁芯的电磁线圈,铁芯的两端分别自衔铁单元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优选地,所述铁芯包括芯体及两个拐脚,两个拐脚分别与芯体的两端连接,电磁线圈套设于芯体,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彼此平行设置,两个拐脚分别自衔铁单元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优选地,所述磁铁夹持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拐脚与磁铁彼此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具有第一触点组件及第二触点组件,使用时,仅需一个继电器即可同时控制两个电路的通断,相较于利用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两个电路,降低继电器的安装成本,同时也简化控制电路构造设计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衔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动簧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 2—线圈组件 21—衔铁单元
22—线圈单元 221—铁芯 222—电磁线圈
223—芯体 224—拐脚 23—第一衔铁
24—第二衔铁 25—磁铁 26—绝缘架
27—滑板 28—活动槽 29—拆卸板
31—第一触点组件 32—第二触点组件 33—第一端子
34—第二端子 35—动簧片 36—第一凸包
37—第二凸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1,壳体1采用塑料制成,装设在壳体1内的线圈组件2、第一触点组件31及第二触点组件32,线圈组件2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1上的衔铁单元21、装设在壳体1上的线圈单元22,线圈单元22用于驱动衔铁单元21相对壳体1转动;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均包括第一端子33、第二端子34及动簧片35,第一端子33、第二端子34彼此间隔设置,第一端子33、第二端子34均突伸出壳体1,动簧片35的一端与第一端子33连接,动簧片35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在第二端子34上,当动簧片35抵接在第二端子34上之后,第一端子33与第二端子34经由动簧片35导通。
所述衔铁单元21包括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及磁铁25,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均抵接在磁铁25上,磁铁25同时吸住第一衔铁23及第二衔铁24进而将其磁化,第一衔铁23的中部、第二衔铁24的中部或磁铁25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1上,实际制造时,第一衔铁23的中部、第二衔铁24的中部或磁铁25的中部通过枢轴枢接在壳体1上,线圈单元22突伸入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之间,第一衔铁23的两端、第二衔铁24的两端或磁铁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31的动簧片35及第二触点组件32的动簧片35连接。
实际使用时,将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分别与两个电路电性连接,当需要调控两个电路的接通或断开时,对线圈单元22通电,线圈单元22因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磁性力,进而驱动衔铁单元21相对壳体1转动,转动的衔铁单元21驱动第一触点组件31的动簧片35、第二触点组件32的动簧片35抵接第二端子34(或者与第二端子34分离),进而实现两个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相较于利用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两个电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即可同时控制两个电路的接通或断开,降低继电器的安装成本,同时也简化控制电路构造设计的复杂度。
所述衔铁单元21还包括绝缘架26,绝缘架26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绝缘架26枢接在壳体1上,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及磁铁25均装设在绝缘架26上,绝缘架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31的动簧片35及第二触点组件32的动簧片35连接。当线圈单元22通电产生磁性力后,线圈单元22的磁性力与磁化后第一衔铁23的磁性力、第二衔铁24的磁性力相互作用,进而驱动绝缘架26相对壳体1转动,绝缘架26转动时即可连带第一触点组件31的动簧片35、第二触点组件32的动簧片35移动,移动的动簧片35即可抵接第二端子34(或者与第二端子34分离),进而实现两个电路的接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还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滑板27,本实施例中,壳体1设置有限位滑槽,滑板27容设在限位滑槽内,利用限位滑槽对滑板27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防止滑板27在滑动过程中发生歪斜;滑板27的一端与动簧片35连接在一起,绝缘架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31的滑板27及第二触点组件32的滑板27连接。当绝缘架26相对壳体1转动时,绝缘架26带动第一触点组件31的滑板27、第二触点组件32的滑板27相对壳体1移动,滑板27移动时即可连带动簧片35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架26与滑板27之间为可动连接,滑板27上设置有活动槽28,活动槽28自滑板27的表面凹设而成,活动槽28可以是盲槽,当然,活动槽28亦可贯穿滑板27,绝缘架26的两端分别突伸入第一触点组件31的活动槽28内及第二触点组件32的活动槽28内,优选地,活动槽28的孔径大于绝缘架26两端的尺寸,即绝缘架26可以在活动槽28内移动。当绝缘架26相对壳体1转动时,绝缘架26会在滑板27的滑动方向上及与滑板27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速度分量,通过将绝缘架26与滑板27之间设置为活动连接,使得绝缘架26在滑板27滑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用于驱动滑板27移动,使得绝缘架26在与滑板27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用于驱动绝缘架26在活动槽28内移动,从而避免滑板27发生转动,提升双极磁保持继电器的安全使用性能。
所述衔铁单元21还包括拆卸板29,绝缘架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均自绝缘架26上一体凸设而成,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收容第一枢轴的第一枢孔,拆卸板29上设置有用于收容第二枢轴的第二枢孔,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拆卸板29的卡槽。
实际组装时,先将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及磁铁25组装到绝缘架26上,当然,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磁铁25亦可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在绝缘架26上,然后将绝缘架26的第一枢轴插入到第一枢孔内,随后将拆卸板29的第二枢孔套设在第二枢轴的外侧,并将拆卸板29插入到卡槽内,即可完成衔铁单元21的组装。当需要拆卸掉衔铁单元21时,先拔出拆卸板29,随后拉动绝缘架26即可将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及磁铁25一起拔出,大大方便衔铁单元21的拆卸。
所述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位于线圈单元22的同一侧,动簧片35位于第一端子33与第二端子34之间,第一触点组件31的第二端子34位于线圈单元22与第一触点组件31的第一端子33之间,第二触点组件32的第一端子33位于线圈单元22与第二触点组件32的第二端子34之间。当线圈单元22驱动衔铁单元21的绝缘架26转动时,绝缘架26即可驱动第一触点组件31的动簧片35、第二触点组件32的动簧片35同时抵接第二端子34(或者同时与第二端子34分离),如此即可轻松实现两个电路的同时接通或断开,即实现两个电路的同步控制。
所述第二端子34设置有朝靠近第一端子33突设而成的第一凸包36,动簧片35设置有朝第二端子34突设而成的第二凸包37,第二凸包37用于抵接在第一凸包36上。通过增设第一凸包36及第二凸包37,确保动簧片35可以与第二端子34充分接触,防止因动簧片35、第二端子34之间接触不良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线圈单元22包括装设在壳体1上的铁芯221及套设在铁芯221外侧的电磁线圈222,铁芯221采用导磁材料制成,铁芯221的两端分别自衔铁单元21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之间;当然,实际制造时,壳体1上装设有与电磁线圈222连接的电源端子。
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磁铁25同时吸住第一衔铁23及第二衔铁24进而将两者磁化,第一衔铁23在磁铁25作用下吸住铁芯221的第一端,第二衔铁24在磁铁25作用下吸住铁芯221的第二端,当电磁线圈222通电反向激励时,铁芯221上的磁极方向发生反转,铁芯221的第一端与第一衔铁23、铁芯221的第二端与第二衔铁24均形成反向磁力,促使衔铁单元21的第一衔铁23及第二衔铁24相对壳体1转动,使得第二衔铁24吸住铁芯221的第一端、第一衔铁23吸住铁芯221的第二端,在衔铁单元21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动簧片35抵接在第二端子34上(或者动簧片35与第二端子34分离);电磁线圈222断电后,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在磁铁25作用下继续吸住铁芯221,无需对电磁线圈222持续供电。
所述铁芯221包括芯体223及两个拐脚224,芯体223大致呈长条状,拐脚224大致呈L型,两个拐脚224分别与芯体223的两端连接,电磁线圈222套设在芯体223的外侧,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彼此平行设置,两个拐脚224分别自衔铁单元21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之间;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在磁铁25作用下吸住拐脚224。
所述第一磁铁25、第二磁铁25均大致为条状平板,磁铁25夹持在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之间,在衔铁单元21的组装过程中,无需利用焊接装置将第一衔铁23、第二衔铁24及磁铁25焊接在一起,即可确保磁铁25分别吸住第一衔铁23及第二衔铁24,大大提升衔铁单元21的组装效率;当铁芯221的两个拐脚224突伸入第一衔铁23与第二衔铁24之间后,拐脚224与磁铁25彼此间隔设置,防止因拐脚224接触磁铁25而对继电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
实际制造时,壳体1包括外壳及装设在外壳上的壳板,外壳设置有容置空间,线圈组件2、第一触点组件31、第二触点组件32均位于容置空间内,壳板封闭外壳的容置空间,进而将线圈组件2、第一触点组件31及第二触点组件32封装在外壳内。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第一触点组件及第二触点组件,线圈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的衔铁单元、装设于壳体并用于驱动衔铁单元的线圈单元,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均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动簧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彼此间隔设置,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突伸出壳体,动簧片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动簧片的另一端用于抵接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单元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磁铁,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彼此间隔设置,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均抵接于磁铁,第一衔铁的中部、第二衔铁的中部或磁铁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线圈单元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第一衔铁的两端、第二衔铁的两端或磁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动簧片及第二触点组件的动簧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单元还包括绝缘架,绝缘架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及磁铁均装设于绝缘架,绝缘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动簧片及第二触点组件的动簧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滑板,滑板与动簧片连接,绝缘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点组件的滑板及第二触点组件的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与滑板之间为可动连接,滑板设置有活动槽,绝缘架的两端分别突伸入第一触点组件的活动槽内及第二触点组件的活动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单元还包括拆卸板,绝缘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壳体设有用于收容第一枢轴的第一枢孔,拆卸板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枢轴的第二枢孔,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拆卸板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组件、第二触点组件位于线圈单元的同一侧,动簧片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一触点组件的第二端子位于第一端子与线圈单元之间,第二触点组件的第一端子位于第二端子与线圈单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设有朝靠近第一端子突设而成的第一凸包,动簧片设有用于抵接第一凸包的第二凸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装设于壳体的铁芯及套设于铁芯的电磁线圈,铁芯的两端分别自衔铁单元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芯体及两个拐脚,两个拐脚分别与芯体的两端连接,电磁线圈套设于芯体,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彼此平行设置,两个拐脚分别自衔铁单元的两侧突伸入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夹持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拐脚与磁铁彼此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68987.7U CN206639753U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68987.7U CN206639753U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39753U true CN206639753U (zh) | 2017-11-14 |
Family
ID=6025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68987.7U Active CN206639753U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397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6381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个继电器彼此卡扣的构造 |
-
2017
- 2017-02-24 CN CN201720168987.7U patent/CN2066397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6381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个继电器彼此卡扣的构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7886B (zh) | 用于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触机构 | |
CN106206167A (zh) | 电动车辆继电器 | |
CN107026056A (zh) |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 |
CN206639753U (zh)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3500689B (zh) |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磁结构 | |
CN204927193U (zh) | 带位置反馈的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5118738B (zh) | 带位置反馈的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7658187A (zh) | 一种衔铁组件改良式继电器 | |
CN210467726U (zh) | 一种多档位电磁开关 | |
CN209947760U (zh) | 一种双掷电磁开关 | |
CN207800509U (zh) | 接触器 | |
CN204857593U (zh) | 大触头开距的磁保持继电器 | |
CN208738147U (zh)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
CN206628424U (zh) | 一种改良式直流接触器 | |
CN110473723B (zh) | 双电源转换机构及具有该双电源转换机构的开关设备 | |
CN102592900B (zh) | 一种可控制断开的开关装置 | |
CN208738146U (zh) | 一种接触器改进式触点组件 | |
CN205828279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式开关 | |
CN107210164A (zh) | 用于继电器的磁通组件和继电器 | |
CN203871276U (zh) | 磁保持继电器 | |
CN204809147U (zh) | 带手动控制的电磁继电器 | |
CN204696064U (zh) | 一种带手动拨钮的智能控制器 | |
CN203536315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03466139U (zh) | 无漏磁磁保持继电器 | |
CN209766329U (zh) | 一种翻转式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