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8147U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38147U CN208738147U CN201821278903.6U CN201821278903U CN208738147U CN 208738147 U CN208738147 U CN 208738147U CN 201821278903 U CN201821278903 U CN 201821278903U CN 208738147 U CN208738147 U CN 208738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ron core
- shell
- dynamic
- rod
- st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包括轭铁件、设置于轭铁件的触点壳、设置于触点壳的静端子、活动设置于轭铁件的推杆组件;还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及复位弹簧,推杆组件具有活动设置于轭铁件的杆体,动铁芯、动点块分别设置于杆体,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杆体恢复原位,静铁芯位于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在保证触点组件原有高度的前提下,经由静铁芯设置在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复位弹簧设置在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在静铁芯或动铁芯上开设容置复位弹簧的缺槽,增大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彼此吸附的面积,减少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的磁损耗,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元件,继电器的种类繁多,直流接触器是众多继电器种类中常用的一种。
现有接触器大都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在动铁芯与动铁芯之间,为了确保接触器的高度符合规格要求,现有接触器需要在动铁芯、静铁芯彼此靠近的一侧开设缺槽,然后将复位弹簧容设在缺槽内;由于现有技术中动铁芯、静铁芯彼此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缺槽,在接触器的使用过程中,动铁芯、静铁芯彼此相互吸附的作用面积就会大大减少,从而造成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产生较大的磁损耗,会导致静铁芯吸附动铁芯时的磁性力不足,进而影响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在保证触点组件原有高度的前提下,经由静铁芯设置在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复位弹簧设置在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在静铁芯或动铁芯上开设容置复位弹簧的缺槽,增大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彼此吸附的面积,减少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的磁损耗,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包括轭铁件、设置于轭铁件的触点壳、设置于触点壳并突伸入触点壳内的静端子、活动设置于轭铁件并突伸入触点壳内的推杆组件,推杆组件设有位于触点壳内的动点块,动点块用于导通或断开静端子;还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及复位弹簧,推杆组件具有活动设置于轭铁件的杆体,动铁芯、动点块分别设置于杆体,静铁芯接触轭铁件,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杆体恢复原位,静铁芯位于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杆体的外侧,动点块位于复位弹簧与静铁芯之间,复位弹簧抵触于动点块远离静铁芯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推杆组件具有超程弹簧,超程弹簧位于静铁芯与动点块之间,动点块滑动设置于杆体,超程弹簧用于抵触动点块。
优选地,所述杆体滑动设置于静铁芯,静铁芯设置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自静铁芯远离动铁芯的一端凹设而成,超程弹簧套设于杆体的外侧,超程弹簧的一端容设于第一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推杆组件具有塑胶件,塑胶件滑动设置于杆体,动点块镶埋成型于塑胶件,塑胶件设有两个挡片,动点块夹持于两个挡片之间,超程弹簧抵触于塑胶件靠近静铁芯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杆体远离动铁芯的一端滑动设置有位于触点壳内的挡块,杆体贯穿挡块,触点壳设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用于容设杆体远离动铁芯的一端,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挡块及塑胶件远离静铁芯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静端子包括螺母及触头,触头包括基部及与基部连接的柱体部,基部的外径大于柱体部的外径,基部抵触于触点壳的外表面,柱体部突伸入触点壳内,螺母位于触点壳内,螺母螺接于柱体部,动点块用于导通或断开柱体部。
优选地,所述静端子的数量为两个,动点块设置有两个动触点,两个动触点用于分别导通两个静端子;触点壳设有两个导条,动点块位于两个导条之间,两个导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半圆柱表面,两个导条的半圆柱表面分别用于抵触动点块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轭铁件包括轭铁壳及与轭铁壳连接的轭铁板,触点壳设置于轭铁板,动铁芯、静铁芯均位于轭铁壳内,动铁芯、触点壳分别位于轭铁板的两侧;轭铁壳内容设有线圈组件,轭铁板将线圈组件封装在轭铁壳内,线圈组件套设于动铁芯及静铁芯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轭铁件还包括导磁筒,导磁筒设置于轭铁壳并位于轭铁壳内,线圈组件套设于导磁筒的外侧,导磁筒设有滑孔,动铁芯滑动容设于滑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保证触点组件原有高度的前提下,经由静铁芯设置在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复位弹簧设置在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在静铁芯或动铁芯上开设容置复位弹簧的缺槽,增大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彼此吸附的面积,减少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的磁损耗,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静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点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轭铁件 2—触点壳 3—静端子
4—动点块 5—动铁芯 6—静铁芯
7—复位弹簧 8—超程弹簧 9—第一盲孔
11—挡止块 12—凸圈 13—导条
14—半圆柱表面 15—塑胶件 16—挡片
17—挡块 18—第二盲孔 19—基部
21—柱体部 22—轭铁壳 23—轭铁板
24—线圈组件 25—导磁筒 26—滑孔
111—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包括轭铁件1、安装在轭铁件1上的触点壳2、设置在触点壳2上并突伸入触点壳2内的静端子3、活动设置在轭铁件1上并突伸入触点壳2内的推杆组件,本实施例中,轭铁件1采用导磁材料(如含有铁、钴或镍的金属材料)制成,触点壳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推杆组件设置有位于触点壳2内的动点块4,动点块4用于导通或断开静端子3,触点壳2、轭铁件1围设形成用于灭弧的灭弧腔室,动点块4、静端子3的导通处均位于灭弧腔室内;还包括动铁芯5、静铁芯6及复位弹簧7,推杆组件具有活动设置在轭铁件1上的杆体111,动铁芯5、动点块4分别设置在杆体111上,静铁芯6接触轭铁件1,复位弹簧7用于驱动杆体111恢复原位,静铁芯6位于复位弹簧7与动铁芯5之间。
实际使用时,轭铁件1内装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得电后,轭铁件1及静铁芯6产生磁性力,静铁芯6吸引动铁芯5,动铁芯5朝靠近静铁芯6的方向移动,动铁芯5移动时连带杆体111一起移动,杆体111移动时带动动点块4移动,直至动铁芯5抵触吸附在静铁芯6上,使得动点块4导通静端子3,在杆体111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7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力;当电磁线圈失电后,轭铁件1及静铁芯6失去磁性,复位弹簧7在弹性力作用下驱动杆体111连带动点块4恢复原位,实现动点块4与静端子3的断开。
在保证触点组件原有高度的前提下,经由静铁芯6设置在复位弹簧7与动铁芯5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复位弹簧7设置在静铁芯6与动铁芯5之间、在静铁芯6或动铁芯5上开设容置复位弹簧7的缺槽,大大增大静铁芯6与动铁芯5之间彼此吸附的面积,减少静铁芯6与动铁芯5之间的磁损耗,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复位弹簧7套设在杆体111的外侧,利用杆体111对复位弹簧7进行限位,防止复位弹簧7沿径向方向来回移动,动点块4位于复位弹簧7与静铁芯6之间,复位弹簧7抵触在动点块4远离静铁芯6的一端上。当杆体111连带动点块4移动时,移动的动点块4挤压复位弹簧7使得复位弹簧7被压缩而具有弹性势能,为推杆组件的复位做好准备。
所述推杆组件具有超程弹簧8,超程弹簧8位于静铁芯6与动点块4之间,动点块4滑动设置在杆体111上,超程弹簧8用于抵触在动点块4上。当杆体111带动动点块4刚导通静端子3时,超程弹簧8处于自然长度状态,而后杆体111继续移动,使得动点块4相对杆体111滑动而压缩超程弹簧8,直至杆体111移动至最大行程,此时动铁芯6抵触吸附在静铁芯6上、超程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利用超程弹簧8的弹性回复力将动点块4稳稳压持在静端子3上,防止接触器受到碰撞或震动而导致动点块4与静端子3断开,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杆体111滑动设置在静铁芯6上,杆体111贯穿静铁芯6,静铁芯6上设置有第一盲孔9,第一盲孔9未贯穿静铁芯6,第一盲孔9自静铁芯6远离动铁芯5的一端凹设而成,超程弹簧8套设在杆体111的外侧,利用杆体111对超程弹簧8进行限位,防止超程弹簧8沿径向方向来回移动,超程弹簧8的一端容设在第一盲孔9内。经由第一盲孔9的设置,相较于超程弹簧8直接抵触在静铁芯6远离动铁芯5一端的端面上,进一步缩短整个推杆组件的高度,从而缩短接触器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杆体111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例如,杆体111采用绝缘塑料或铝合金制成等,在动点块4导通静端子3的过程中,相较于杆体111采用导磁材料制成,防止杆体111干扰动铁芯5与静铁芯6之间的磁性吸引作用。优选地,杆体111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杆体111的外侧套设有挡止块11,杆体111与挡止块11之间经由镶埋成型设置,杆体111设有突伸入挡止块11内的凸圈12,凸圈12自杆体111的外表面凸设而成,超程弹簧8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挡止块11上及动点块4上。
所述静端子3的数量为两个,动点块4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图中未示出),两个动触点用于分别导通两个静端子3;当杆体111连带动点块4的两个动触点分别导通两个静端子3时,两个静端子3经由动点块4导通;当动点块4与静端子3断开分离后,两个静端子3之间断开导通;触点壳2上设置有两个导条13,两个导条13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动点块4位于两个导条13之间,两个导条13彼此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半圆柱表面14,两个导条13的半圆柱表面14分别用于抵触在动点块4的左右两侧上。当杆体111连带动点块4相对触点壳2移动时,经由半圆柱表面14的设置,降低触点壳2与动点块4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动点块4与导条13之间的磨损,延长动点块4与触点壳2的使用寿命。
所述推杆组件具有塑胶件15,塑胶件15滑动设置在杆体111上,杆体111贯穿塑胶件15,动点块4镶埋成型(英文全称为Insert Molding,又称注塑一体成型)在塑胶件15上,相较于动点块4与塑胶件15组装在一起,确保动点块4与塑胶件15稳固地连接在一起,防止动点块4相对塑胶件15发生移动而影响推杆组件的正常使用;塑胶件15上设置有两个挡片16,两个挡片16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动点块4夹持在两个挡片16之间,利用两个挡片16限位住动点块4,超程弹簧8抵触在塑胶件15靠近静铁芯6的一端上。通过增设塑胶件15,相较于动点块4直接滑动设置在杆体111上,避免因动点块4的磨损而使得两个静端子3之间经由动点块4导通时的电阻参数发生变化,确保接触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所述杆体111远离动铁芯5的一端滑动设置有位于触点壳2内的挡块17,杆体111贯穿挡块17,触点壳2上设置有第二盲孔18,第二盲孔18自触点壳2的内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盲孔18用于容设杆体111远离动铁芯5的一端,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挡块17上及塑胶件15远离静铁芯6的一端上。当杆体111移动时,杆体111连带挡块17一起移动,直至挡块17抵触在触点壳2的内表面上,随着杆体111的继续移动,杆体111相对挡块17发生相对移动,直至杆体111突伸入第二盲孔18内并抵触在第二盲孔18的底壁上,利用第二盲孔18的侧壁限位杆体111,防止因接触器受到碰撞或震动而导致杆体111沿径向方向发生摆动。
所述静端子3包括螺母(图中未示出)及触头,触头包括基部19及与基部19连接的柱体部21,基部19与柱体部21为一体式构造,基部19的外径大于柱体部21的外径,基部19抵触在触点壳2的外表面上,柱体部21突伸入触点壳2内,螺母位于触点壳2内,螺母螺接在柱体部21突伸入触点壳2的一端上,利用螺母与基部19的配合将静端子3固定在触点壳2上,动点块4用于导通或断开柱体部21。相较于触点壳2上直接开设螺纹孔、静端子3直接螺接在螺纹孔内,一方面避免静端子3与触点壳2螺接过程中产生的磨屑干扰静端子3与动点块4之间的通断性能;另一方面考虑到触点壳2的底壁相对较薄,触点壳2上直接开设螺纹孔会大大增加加工成本,受触点壳2的底壁的厚度限制亦会因螺纹孔螺纹圈数较少而导致静端子3与触点壳2连接不牢固。
所述轭铁件1包括轭铁壳22及与轭铁壳22连接的轭铁板23,轭铁壳22大致呈U型,轭铁板23大致为矩形平板,轭铁板23遮盖轭铁壳22的开口,触点壳2设置在轭铁板23上,动铁芯5、静铁芯6均位于轭铁壳22内,静铁芯6固定在轭铁板23上,杆体111贯穿静铁芯6及轭铁板23,动铁芯5、触点壳2分别位于轭铁板23的上下两侧;轭铁壳22内容设有线圈组件24,轭铁板23将线圈组件24封装在轭铁壳22内,线圈组件24套设在动铁芯5及静铁芯6的外侧。
所述轭铁件1还包括导磁筒25,导磁筒25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导磁筒25设置在轭铁壳22上并位于轭铁壳22内,导磁筒25位于轭铁壳22远离轭铁板23的一端,线圈组件24套设在导磁筒25的外侧,导磁筒25上设置有滑孔26,动铁芯5滑动容设在滑孔26内。通过增设导磁筒25,当线圈组件24通电后,一方面增强线圈组件24所产生的磁场强度,确保静铁芯6具有较大的磁性吸引力;另一方面当静铁芯6吸住动铁芯5之后,线圈组件24产生的磁感线依次经由动铁芯5、静铁芯6、轭铁板23、轭铁壳22、导磁筒25、动铁芯5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降低磁损耗,提升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包括轭铁件、设置于轭铁件的触点壳、设置于触点壳并突伸入触点壳内的静端子、活动设置于轭铁件并突伸入触点壳内的推杆组件,推杆组件设有位于触点壳内的动点块,动点块用于导通或断开静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及复位弹簧,推杆组件具有活动设置于轭铁件的杆体,动铁芯、动点块分别设置于杆体,静铁芯接触轭铁件,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杆体恢复原位,静铁芯位于复位弹簧与动铁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杆体的外侧,动点块位于复位弹簧与静铁芯之间,复位弹簧抵触于动点块远离静铁芯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具有超程弹簧,超程弹簧位于静铁芯与动点块之间,动点块滑动设置于杆体,超程弹簧用于抵触动点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滑动设置于静铁芯,静铁芯设置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自静铁芯远离动铁芯的一端凹设而成,超程弹簧套设于杆体的外侧,超程弹簧的一端容设于第一盲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具有塑胶件,塑胶件滑动设置于杆体,动点块镶埋成型于塑胶件,塑胶件设有两个挡片,动点块夹持于两个挡片之间,超程弹簧抵触于塑胶件靠近静铁芯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远离动铁芯的一端滑动设置有位于触点壳内的挡块,杆体贯穿挡块,触点壳设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用于容设杆体远离动铁芯的一端,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挡块及塑胶件远离静铁芯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包括螺母及触头,触头包括基部及与基部连接的柱体部,基部的外径大于柱体部的外径,基部抵触于触点壳的外表面,柱体部突伸入触点壳内,螺母位于触点壳内,螺母螺接于柱体部,动点块用于导通或断开柱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的数量为两个,动点块设置有两个动触点,两个动触点用于分别导通两个静端子;触点壳设有两个导条,动点块位于两个导条之间,两个导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半圆柱表面,两个导条的半圆柱表面分别用于抵触动点块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件包括轭铁壳及与轭铁壳连接的轭铁板,触点壳设置于轭铁板,动铁芯、静铁芯均位于轭铁壳内,动铁芯、触点壳分别位于轭铁板的两侧;轭铁壳内容设有线圈组件,轭铁板将线圈组件封装在轭铁壳内,线圈组件套设于动铁芯及静铁芯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件还包括导磁筒,导磁筒设置于轭铁壳并位于轭铁壳内,线圈组件套设于导磁筒的外侧,导磁筒设有滑孔,动铁芯滑动容设于滑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78903.6U CN208738147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78903.6U CN208738147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38147U true CN208738147U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2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78903.6U Active CN208738147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381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7191A (zh) * | 2018-08-08 | 2018-12-11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
2018
- 2018-08-08 CN CN201821278903.6U patent/CN2087381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7191A (zh) * | 2018-08-08 | 2018-12-11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38147U (zh)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
CN208738146U (zh) | 一种接触器改进式触点组件 | |
CN104377084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8987191A (zh) | 一种接触器改良式触点组件 | |
CN105097360A (zh) | 一种电磁磁路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 | |
CN108511272A (zh) |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 |
CN204270985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9216117A (zh) | 一种接触器改进式触点组件 | |
CN206349307U (zh) | 超小型交流电磁继电器 | |
CN203192701U (zh) | 电磁式电源总开关 | |
CN203367165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15869153U (zh) | 一种直动式磁路部分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06628424U (zh) | 一种改良式直流接触器 | |
CN201966148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07381331U (zh) |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 |
CN206639753U (zh) | 一种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6328446A (zh)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6935443B (zh) | 一种带有整流功能的继电器 | |
CN204885036U (zh) | 电磁磁路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 | |
CN211628991U (zh) | 一种300a电磁式直流接触器 | |
CN204102813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05264618U (zh) | 电磁式继电器 | |
CN204067219U (zh) | 一种可以预防耐压不良的骨架结构 | |
CN203192700U (zh) | 电磁型电源总开关 | |
CN208422791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基座与轭铁相互嵌制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