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39191U -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39191U
CN206639191U CN201720306156.1U CN201720306156U CN206639191U CN 206639191 U CN206639191 U CN 206639191U CN 201720306156 U CN201720306156 U CN 201720306156U CN 206639191 U CN206639191 U CN 206639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se
main body
supporting plate
mouse main
dimensional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61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祖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Fangfa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 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 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 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61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39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39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391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它包括鼠标主体、鼠标托板、信号引擎器和摆动连接器,鼠标托板置于鼠标主体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与鼠标主体相连,信号引擎器置于鼠标托板上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鼠标主体以摆动连接器为支撑轴相对于鼠标托板作摆动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鼠标的进行结构分解使其形成以鼠标主体的主的上半部分和以鼠标托板及信号引擎器为主的下半部分,且上下两部分通过摆动连接器连为一体,使得鼠标主体能够在摆动连接器的作用下相对于鼠标托板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手掌无需再以固定的姿态来握持鼠标,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舒适性通过调整腕关节来调整手掌最终的摆放或者握持姿态。

Description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作为计算机的重要附属配件之一,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及娱乐的必备物。现有的鼠标主要分为机械鼠标、光机鼠标、光电鼠标以及光学鼠标等主要种类;对于用户而言,无论使用何种类别的鼠标,基于现有鼠标的结构及功能,其手部的摆放姿势或者握持鼠标的姿势均是较为固定的,即:通过手掌握持鼠标主体、通过手臂施力来推动鼠标在桌面或者鼠标垫上进行移动、通过手指按压鼠标的相应按键;在使用鼠标的过程中,手掌与鼠标主体之间的姿态摆放关系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也由此需要手掌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进而导致用户的腕关节很容易出现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鼠标的体验效果,尤其是对于诸如游戏爱好者、工程绘图人员等需要长时间使用鼠标的用户而言;同时,现有的鼠标在功能设计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鼠标本身的实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它包括一鼠标主体、一鼠标托板、一信号引擎器和一摆动连接器,所述鼠标托板置于鼠标主体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与鼠标主体相连,所述信号引擎器置于鼠标托板上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所述鼠标主体以摆动连接器为支撑轴相对于鼠标托板作摆动运动。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上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方向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内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摇杆电位器以及插套于鼠标主体的侧壁上并与摇杆电位器连为一体的三维摇杆。
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内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方向控制板、若干个焊接于方向控制板上的方向开关以及嵌装于鼠标主体的侧壁上且与方向开关一一对应的方向按压键。
优选地,所述鼠标主体包括前端中部形成有一滚槽的主体壳、装设于主体壳内的驱动控制板、置于滚槽内并与驱动控制板相连的编码滚轮、覆盖于主体壳的上弧面上的弧面盖以及装设于主体壳的前端并位于编码滚轮的两侧以用于触发驱动控制板动作的按键压簧,所述按键压簧的底端与驱动控制板相连、顶端与弧面盖相抵;
所述方向控制器装设于主体壳上并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鼠标托板置于主体壳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与主体壳相连,所述信号引擎器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壳为底面开口且顶面为突起的弧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鼠标托板为顶面开口且底面为平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主体壳的底面开口内装设有一环绕鼠标托板分布的内衬封套,所述摆动连接器的底端装设于鼠标托板的底面上、顶端与主体壳相连。
优选地,所述信号引擎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托板内并通过柔性连接线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的信号转换板以及一装设于信号转换板上并外露于鼠标托板的底面的光学元件。
优选地,所述摆动连接器包括一由塑胶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柱,所述柔性连接柱为一轴向截面形状呈两个镜像分布的等腰梯形的柱状结构体,且所述柔性连接柱的轴向周壁为平滑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摆动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嵌装于柔性连接柱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的刚性连接片,所述柔性连接柱的上底面和下底面通过对应的刚性连接片分别与鼠标托板和鼠标主体锁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摆动连接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上的球头杆和一装设于鼠标托板上以用于供球头杆的球头对位嵌合的球壳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鼠标的进行结构分解使其形成以鼠标主体的主的上半部分和以鼠标托板及信号引擎器为主的下半部分,且上下两部分通过摆动连接器连为一体,使得鼠标主体能够在摆动连接器的作用下相对于鼠标托板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手掌无需再以固定的姿态来握持鼠标,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舒适性通过调整腕关节来调整手掌最终的摆放或者握持姿态;其结构设计巧妙、功能丰富、操作舒适、有利于缓解腕关节的酸痛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托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它包括一鼠标主体a、一鼠标托板b、一信号引擎器c和一摆动连接器d;其中,鼠标托板b置于鼠标主体a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d与鼠标主体a相连,而信号引擎器c置于鼠标托板b上并与鼠标主体a电连接,鼠标主体a以摆动连接器d为支撑轴相对于鼠标托板b作摆动运动。通过将传统鼠标的进行结构分解使其形成包含有诸如滚轮、按键、主壳、控制板等元件在内的上半部分(即:鼠标主体a)和包含有诸如底板、光学引擎等元件在内的下半部分(即:鼠标托板b和信号引擎器c),上下两部分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同时,再通过摆动连接器d连为一体,使得鼠标主体a能够在摆动连接器d的作用下相对于鼠标托板b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用户在使用鼠标时,手掌可握持在鼠标主体a上,通过手臂的施力可推动鼠标主体a连同鼠标托板b进行移动,利用信号引擎器c实现传统鼠标对移动信号的采集及转换,使鼠标在诸如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所呈现的光标进行位置移动,即:完成传统鼠标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与此同时,由于鼠标主体a可相对于鼠标托板b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用户在不需要对鼠标整体进行移动操作时,手掌无需再以固定的姿态来握持鼠标,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舒适性通过调整腕关节来调整手掌最终的摆放或者握持姿态,且由于手掌是始终握持鼠标主体a的,并不会影响用户对鼠标的按键及滚轮等部件的正常操作;当然,在鼠标整体发生位置移动时,由于鼠标主体a与鼠标托板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发生改变,也可实时调整手掌的摆放或握持姿势;基于此,可极大地增强手掌摆放及用力的灵活性,便于用于对鼠标的操作并保证了对鼠标操作的舒适性,避免了使用传统鼠标时因手掌长时间采用固定姿势而容易发生手掌或腕关节酸痛的问题,极为适合诸如游戏爱好者、工程绘图人员等需要长时间进行鼠标操作的用户群体来使用。
为丰富整个鼠标的实用功能,本实施例的鼠标还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a上并与鼠标主体a电连接的方向控制器;通过增设的方向控制器可产生与鼠标滚轮相近的功能,便于用户对鼠标的光标进行位置移动控制。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方向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a内并与鼠标主体a电连接的摇杆电位器1以及插套于鼠标主体a的侧壁上并与摇杆电位器1连为一体的三维摇杆2。如此,用户的手掌在握持鼠标主体a时,可通过大拇指来摇晃三维摇杆2,以通过三维摇杆2对摇杆电位器1的控制实现方向控制信号相鼠标主体a的发送;当然,本实施例的三维摇杆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类似于球头杆的结构形式,也可采用类似于触摸滚球的结构形式。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方向控制器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形式,即:其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a内并与鼠标主体a电连接的方向控制板、若干个焊接于方向控制板上的方向开关以及嵌装于鼠标主体a的侧壁上且与方向开关一一对应的方向按压键。由此,用户也可利用大拇指采用按压的方式实现对方向控制器的操控。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鼠标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鼠标主体a包括前端中部形成有一滚槽的主体壳3、装设于主体壳3内的驱动控制板4、置于滚槽内并与驱动控制板4相连的编码滚轮5、覆盖于主体壳3的上弧面上的弧面盖6以及装设于主体壳3的前端并位于编码滚轮4的两侧以用于触发驱动控制板4动作的按键压簧(图中未示出),按键压簧的底端与驱动控制板4相连、顶端则与弧面盖6相抵;方向控制器装设于主体壳3上并与驱动控制板4电连接,鼠标托板b置于主体壳3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d与主体壳3相连,而信号引擎器c则与驱动控制板4电连接。如此,用户可通过按压弧面盖6实现对鼠标的左键和右键的开关控制,利用主体壳3为驱动控制板4、编码滚轮5以及方向控制器等提供装配空间并作为安装载体来使用,通过对主体壳3的操控可带动相关部件同时相对于鼠标托板b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为增强整个鼠标的结构紧凑性,本实施例的主体壳3为一底面开口且顶面为突起的弧面的空腔壳体结构,而鼠标托板b则为一顶面开口且底面为平面的空腔壳体结构,同时在主体壳3的底面开口内装设有一环绕鼠标托板b分布的内衬封套7,摆动连接器d的底端装设于鼠标托板b的底面上、顶端与主体壳3相连。由此,不但可以利用内衬封套7来减小主体壳3的开口面积,以通过使鼠标托板b与主体壳3的内部空间相通并使两者的内部空间与鼠标外部空间的隔离的方式来保证鼠标内部元器件的封装,而且通过内衬封套7环绕鼠标托板b的分布方式实现对鼠标主体a的摆动幅度的限位。当然,基于前文所描述“上下两部分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原理,本实施例的鼠标的上下两部分也可采用各自封装成型的结构形式,并利用摆动连接器d将两部分作结构连接,利用柔性连接线将两部分作电性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信号引擎器c包括一装设于鼠标托板b内并通过柔性连接线(图中未示出)与驱动控制板4电连接的信号转换板8以及一装设于信号转换板8上并外露于鼠标托板b的底面的光学元件9。
为保证鼠标主体a与鼠标托板b之间在具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关系的同时,增强两者之间相对运动的顺畅性,本实施例的摆动连接器d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其包括一由塑胶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柱10,柔性连接柱10为一轴向截面形状呈两个镜像分布的等腰梯形的柱状结构体,且柔性连接柱10的轴向周壁为平滑的弧面(可以理解为:整个柔性连接柱10的结构形态是两个端面的直径最大、中间分界面的直径最小,且其直径由端面朝分界面方向逐渐减小,并最终形成两端粗、中间细的柱状结构体)。由此,可利用柔性连接柱10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形态以及材料特性,使其能够产生一定的弯折效应,保证鼠标主体a能够以柔性连接柱10为支撑载体相对于鼠标托板b进行摆动。为便于对摆动连接器d进行拆装,本实施例的摆动连接器d还包括两个嵌装于柔性连接柱10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的且由诸如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刚性连接片11,柔性连接柱20的上底面和下底面通过对应的刚性连接片11分别与鼠标托板b和鼠标主体a锁固连接(即:通过诸如螺丝等五金连接件进行锁固固定)。
当然,本实施例的摆动连接器d也可采用球头连接的结构形式,即:其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a上的球头杆(图中未示出)和一装设于鼠标托板b上以用于供球头杆的球头对位嵌合的球壳杆(图中未示出)。由此,可利用球头连接所具有的转动效应,实现鼠标主体a与鼠标托板b之间的摆动动作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鼠标主体、一鼠标托板、一信号引擎器和一摆动连接器,所述鼠标托板置于鼠标主体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与鼠标主体相连,所述信号引擎器置于鼠标托板上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所述鼠标主体以摆动连接器为支撑轴相对于鼠标托板作摆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上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方向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内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摇杆电位器以及插套于鼠标主体的侧壁上并与摇杆电位器连为一体的三维摇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内并与鼠标主体电连接的方向控制板、若干个焊接于方向控制板上的方向开关以及嵌装于鼠标主体的侧壁上且与方向开关一一对应的方向按压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主体包括前端中部形成有一滚槽的主体壳、装设于主体壳内的驱动控制板、置于滚槽内并与驱动控制板相连的编码滚轮、覆盖于主体壳的上弧面上的弧面盖以及装设于主体壳的前端并位于编码滚轮的两侧以用于触发驱动控制板动作的按键压簧,所述按键压簧的底端与驱动控制板相连、顶端与弧面盖相抵;
所述方向控制器装设于主体壳上并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鼠标托板置于主体壳的下方并通过摆动连接器与主体壳相连,所述信号引擎器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为底面开口且顶面为突起的弧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鼠标托板为顶面开口且底面为平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主体壳的底面开口内装设有一环绕鼠标托板分布的内衬封套,所述摆动连接器的底端装设于鼠标托板的底面上、顶端与主体壳相连。
7.如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引擎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托板内并通过柔性连接线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的信号转换板以及一装设于信号转换板上并外露于鼠标托板的底面的光学元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接器包括一由塑胶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柱,所述柔性连接柱为一轴向截面形状呈两个镜像分布的等腰梯形的柱状结构体,且所述柔性连接柱的轴向周壁为平滑的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嵌装于柔性连接柱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的刚性连接片,所述柔性连接柱的上底面和下底面通过对应的刚性连接片分别与鼠标托板和鼠标主体锁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维运动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接器包括一装设于鼠标主体上的球头杆和一装设于鼠标托板上以用于供球头杆的球头对位嵌合的球壳杆。
CN201720306156.1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39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6156.1U CN206639191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6156.1U CN206639191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39191U true CN206639191U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6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615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39191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39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003A (zh) * 2018-07-22 2018-12-11 吴沐远 一种计算机用多功能鼠标及设置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003A (zh) * 2018-07-22 2018-12-11 吴沐远 一种计算机用多功能鼠标及设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55017B1 (ja) 情報送信装置及び情報送受信装置
CN106155358A (zh) 手持和桌面双模式人体工程学鼠标
CN206639191U (zh)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CN203169558U (zh) 手指按摩器
CN202387218U (zh) 一种机械式电容屏产品游戏控制器
JP2002154076A (ja) ロボットの腕
CN107045396A (zh)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CN106344223B (zh) 用于残疾人假手的拇指被动关节
CN208673182U (zh) 一种双轴运动振动控制手柄
CN201097323Y (zh) 一种横式鼠标器
JP2014171825A (ja) マッサージ機操作プログラム、マッサージ機用操作器、マッサージ機、および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CN201047934Y (zh) 悬浮按键式手握鼠标
CN209679479U (zh) 一种力反馈连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手部控制器
CN210473027U (zh) 一种用于三维空间的人机交互的控制终端
CN202185148U (zh) 一种体感类交互操控手柄
CN211356540U (zh)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被动式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4092530U (zh) 按摩器
CN207457999U (zh) 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功能模式切换驱动结构
CN208861257U (zh) 一种运动功能鼠标
KR20160021461A (ko) 볼 게임용 라켓
CN200941196Y (zh) 镶嵌在椅子扶手内的无线电子助动式鼠标
CN205038608U (zh) 一种交互控制装置
CN206523854U (zh) 一种新型鼠标
CN109739376A (zh) 一种用做手机和游戏手柄背部垂直面操作的光学鼠标
CN211724647U (zh) 3d摇杆及游戏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Huai de community north Junyi business center 4002

Co-patentee after: Li Fangfa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 H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Huai de community north Junyi business center 400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 He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3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3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