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3950U -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3950U
CN206593950U CN201720288723.5U CN201720288723U CN206593950U CN 206593950 U CN206593950 U CN 206593950U CN 201720288723 U CN201720288723 U CN 201720288723U CN 206593950 U CN206593950 U CN 206593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est device
counterweight
strength test
resistance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87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皓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2887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3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3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39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该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包括砝码、绳索和滑轮,所述绳索一端与待测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后与砝码连接,还包括调节滑轮的高度的第一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砝码的下降距离的第二控制机构。首先,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待测物的大小来调节滑轮的高度,从而使滑轮与每个待测物的待测点之间的绳索保持水平,使各个待测物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可比性更强。其次,第二控制机构可以控制砝码的下降距离,防止砝码因过重而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显著提升测试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结构设计竞赛中需要对参赛模型进行砝加载以测试参赛模型的抗力强度。现有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通常利用砝码、绳索及滑轮进行工作,具体为:将绳索与参赛模型进行连接,通过固定的滑轮将绳索走向由横向改为竖向,之后与砝码连接,从而使砝码对被绳索连接的参数模型进行横向加载,通过调节砝码的重量,即可测试出该参赛模型所能承受的极限拉力。在现有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定滑轮通常固定在特定位置,因此无法对加载点的高度进行调节,由于被测试的模型的大小不一,因此导致滑轮与待测试模型的相对高度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的可比性降低;2)当砝码的重力超过待测试模型所能承受的极限拉力时,容易导致模型被破坏从而致使砝码突然坠落,易引起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抗力强度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所存在滑轮与待测试待测物的相对高度不统一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该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包括砝码、绳索和滑轮,所述绳索一端与待测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后与砝码连接,还包括调节滑轮的高度的第一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砝码的下降距离的第二控制机构。
首先,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待测物的大小来调节滑轮的高度,从而使滑轮与每个待测物的待测点之间的绳索保持水平,使各个待测物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可比性更强。其次,第二控制机构可以控制砝码的下降距离,防止砝码因过重而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显著提升测试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与滑轮连接的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并可沿连接处上下滑动。由此,通过调节第一杆体的高度即可实现滑轮的高度可调,并且可以使滑轮的受力更加均匀,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与第一杆体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杆体匹配的导向槽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杆体的第一限位块。由此,第一杆体的高度可以更精确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一侧槽壁上设有多个贯穿槽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孔螺纹连接。由此,采用此简单的结构即可有效控制滑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螺纹连接并可推动第一槽体沿导向槽的径向运动。由此,第一控制结构的结构更为简单且调节滑轮高度的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呈锯齿状。由此,第一限位块与导向槽协同作用,可以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以及与砝码连接的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连接并可沿连接处上下滑动。由此,使砝码的下降距离≤第一竖杆或第二竖杆长度,采用令人难以想象的简单结构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有效保障了测试装置操作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体两端设有分别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匹配的套筒以及用于固定第二杆体的第二限位块。由此,采用套筒以显著减小第二杆体下降的阻力,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有贯穿套筒筒壁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孔螺纹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控制第二杆体的下降位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待测物的破坏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砝码为至少两个,每个砝码配备独立的第二控制机构。由此,可以采用不同的砝码对待测物进行逐级地加载,可有效保护待测物。此外,可以使砝码与第二杆体之间、第二杆体与第一竖杆和/或第二竖杆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采用更换砝码的方式来对待测物进行逐级加载。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使使滑轮与每个待测物的待测点之间的绳索保持水平,使各个待测物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而且可以防止砝码因过重而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显著提升测试装置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关于对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容易引起混同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抗力强度”为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如强度、刚度和抗裂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包括砝码1、绳索2和滑轮3,所述绳索2一端与待测物4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3后与砝码1连接,还包括调节滑轮3的高度的第一控制机构5;还包括控制砝码1的下降距离的第二控制机构6。其中,第一控制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与滑轮3连接的第一杆体71、所述第一杆体71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杆体71匹配的导向槽53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杆体71的第一限位块81,所述导向槽53呈条形,所述导向槽53的一侧槽壁上设有多个贯穿槽壁的第一限位孔91,所述第一限位块81与第一限位孔91螺纹连接。
调节滑轮3高度的操作为:将第一杆体71移动至与所需高度的第一限位孔91处,通过观测第一杆体71两端的第一限位孔91是否匹配即可确定第一杆体71是否保持水平,然后转动第一限位块81使一端伸出第一限位孔91,从而实现从第一杆体71下方挡住或与另一侧槽壁相配合以夹住第二杆体72从而使第一杆体71固定。
第二控制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3,其中,图2为图1中A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从图2-3可以看出,所述第二控制机构6包括第一竖杆61、第二竖杆62以及与砝码1连接的第二杆体72,第二杆体72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61和第二竖杆62连接,所述第二杆体72两端设有分别与第一竖杆61和第二竖杆62相匹配的套筒63以及用于固定第二杆体72的第二限位块82,所述套筒63上设有贯穿套筒63筒壁的第二限位孔92,所述第二限位块82与第二限位孔92螺纹连接。
控制砝码1的下降高度的操作为:将两个套筒63移动至相同的高度,然后转动第二限位块82使其抵住与其匹配的第一竖杆61或第二竖杆62,从而实现砝码1高度和下降距离的控制。当需要测试时,待绳索2连接完毕后反方向转动第二限位块82即可撤除砝码1下降的阻力。
此外,该强度测试装置包括三个砝码1,每个砝码1设有独立的第二控制机构6,三个砝码1的重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使绳索2与不同个数的砝码1连接,即可对待测物4进行逐级加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图1-3所示的强度测试装置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一限位块81来夹住或挡住第一杆体71,即可实现调节滑轮3的高度,根据不同大小的待测物4来选择不同位置的第一限位块81进行限位,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使滑轮3与每个待测物4的待测点之间的绳索2保持水平,使各个待测物4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可比性更强。2)通过套筒63不仅可有效控制砝码1的下降距离,防止砝码1因过重而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显著提升测试装置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第二杆体72下降的阻力,使第二杆体72始终保持平衡,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与滑轮3连接的第一杆体71,所述第一杆体71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杆体71匹配的导向槽53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杆体71的第一限位块81,所述导向槽53呈条形,所述导向槽53包括第一槽体531和第二槽体532,所述第一限位块81与第一支架51或第二支架52螺纹连接并可推动第一槽体531沿导向槽53的径向运动。第二控制装置的结构见图2和图3,此处不再赘述。
调节滑轮3高度的操作为:将第一杆体71移动至与所需的高度,然后转动第一限位块81使其推动第一槽体531,从而从第一槽体531和第二槽体532夹持住第一杆体71从而实现使第一杆体71固定。
与图1相比,图4所示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进一步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滑轮3的高度,这是由于虽然在图1中减小相邻第一限位块81的排列间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控制滑轮3高度的精度,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一控制机构5的复杂性,而图4中的第一杆体71可以在任意位置处被第一槽体531和第二槽体532夹持,因此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滑轮3的高度。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抗力强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与滑轮3连接的第一杆体71,所述第一杆体71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杆体71匹配的导向槽53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杆体71的第一限位块81,所述导向槽53呈锯齿状,所述导向槽53包括第一槽体531和第二槽体532,所述第一限位块81与第一支架51或第二支架52螺纹连接并可推动第一槽体531沿导向槽53的径向运动。第二控制装置的结构见图2和图3,此处不再赘述。调节滑轮3高度的操作与图4类似,此处也不再赘述。
与图4相比,图5所示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进一步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对第一杆体71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这是由于图4中槽体呈条形,当第一槽体531或第二槽体532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出现微小的间隙时都会导致第一杆体71移动,而图5中的锯齿状的导向槽53具有多个斜面,即不仅在第一杆体71的水平方向进行夹持,还在第一杆体71的下方进行支撑,进一步有效固定第二杆体72,即有效地控制了滑轮3的高度。

Claims (10)

1.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包括砝码(1)、绳索(2)和滑轮(3),所述绳索(2)一端与待测物(4)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3)后与砝码(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滑轮(3)的高度的第一控制机构(5);还包括控制砝码(1)的下降距离的第二控制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与滑轮(3)连接的第一杆体(71),所述第一杆体(71)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连接并可沿连接处上下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与第一杆体(71)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杆体(71)匹配的导向槽(53)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杆体(71)的第一限位块(8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3)的一侧槽壁上设有多个贯穿槽壁的第一限位孔(91),所述第一限位块(81)与第一限位孔(91)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3)包括第一槽体(531)和第二槽体(532),所述第一限位块(81)与第一支架(51)或第二支架(52)螺纹连接并可推动第一槽体(531)沿导向槽(53)的径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3)呈锯齿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机构(6)包括第一竖杆(61)、第二竖杆(62)以及与砝码(1)连接的第二杆体(72),第二杆体(72)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61)和第二竖杆(62)连接并可沿连接处上下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72)两端设有分别与第一竖杆(61)和第二竖杆(62)相匹配的套筒(63)以及用于固定第二杆体(72)的第二限位块(8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3)上设有贯穿套筒(63)筒壁的第二限位孔(92),所述第二限位块(82)与第二限位孔(92)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力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1)为至少两个,每个砝码(1)配备独立的第二控制机构(6)。
CN201720288723.5U 2017-03-23 2017-03-23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3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8723.5U CN2065939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8723.5U CN2065939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3950U true CN206593950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872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39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39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709A (zh) * 2018-05-07 2018-10-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多轴振动试验台加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709A (zh) * 2018-05-07 2018-10-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多轴振动试验台加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0622B2 (en) Drop hammer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for high strain dete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ES2743181T3 (es) Grúa de torre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montaje de una pala de rotor de turbina eólica
CN206593950U (zh) 抗力强度测试装置
CN208327112U (zh) 一种用于钢筋笼整体吊装的吊装装置
ES2905893T3 (es) Grúa giratoria de torre
CN202201604U (zh) 一种自平衡绳头组合装置
CN105092395B (zh) 一种增加水平冲击试验台负载的装置
ITPN20110035U1 (it) Dispositivo di guida e di fissaggio per fili di supporto di piante
CN207078904U (zh) 一种超长钢结构梁可调式吊具
KR101788941B1 (ko) 해양플랜트용 예인라인 제어 시스템
JP6557888B2 (ja) ネットの昇降装置
CN206832425U (zh) 安全网耐冲击试验机
CN204457043U (zh) 一种防倒杆装置
CN206214635U (zh) 一种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野战单兵体能训练装置
CN205073552U (zh) 一种安全带悬挂装置
CN106129898A (zh) 一种更换地线跨越辅助装置
CN206280720U (zh) 一种井架低位安装和拆卸用防坠落装置
CN215931309U (zh) 一种紧凑型绞车实验架
CN207314891U (zh) 一种钢结构高处作业安全带安全绳支挂装置
CN218815074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DE102017128143B3 (de) Wartungsplattform zur Wartung von Einbauten in einem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und Anordnung einer Wartungsplattform
CN216232874U (zh) 一种水上平台的稳定结构
CN105019684B (zh) 一种柔性塔架
CN204663106U (zh) 可移动式多功能线杆
CN220301771U (zh) 一种多雨地区带防护棚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