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9434U -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 Google Patents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9434U
CN206589434U CN201720225820.XU CN201720225820U CN206589434U CN 206589434 U CN206589434 U CN 206589434U CN 201720225820 U CN201720225820 U CN 201720225820U CN 206589434 U CN206589434 U CN 206589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ck
frame
glass assemblies
solar double
angl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58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尧年
陈琴琴
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58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9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9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9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至少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长边框、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短边框,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分别垂直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矩形,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连接处为可拆卸连接。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双玻组件层压工装中过度压制导致的缺胶和边缘产生气泡等问题,提高了双玻太阳能组件的生产质量,使得双玻太阳能组件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中的双玻组件的主要结构为:正面钢化玻璃+高透粘结剂+电池片+普透粘结剂+背面钢化玻璃。在双玻组件的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就是层压环节,该环节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成品质量。
层压时由于组件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形成集中受力点,容易导致组件缺胶和边缘气泡,所以进行层压工序时,会先在组件四周围上环氧树脂制作的工装或硅胶板或者垫条等,用于对组件进行固定和压力分担。
如图1所示,这是现有的技术方案一:
使用环氧树脂、硅胶或垫条制造的4个长条工装围在组件的边缘,层压时将长条工装靠拢放置在组件边缘,避免层压过程中,组件4个边缘应力集中。
该方案的不足在于:
1、每块组件要在进入层压机前铺设4块工装长条,且不易于准确定位,作业繁琐,影响员工效率。
2、组件在进入层压机前需要预先铺设好工装,再经过输送带进入层压机,移动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固定,铺设的工装容易发生移位。
如图2所示,这是现有的技术方案二:
制作一个矩形工装,在层压入料前,直接矩形工装套在组件边缘,组件入料时,工装和组件一起进入层压机,解决层压过程中工装位移和组件四个边缘受力不均的问题。
该方案的不足在于:
1、矩形工装是一个整体,尺寸较大不方便存放,容易产生变形;
2、层压时,组件上溢出的黏合剂粘在工装上,不利于工装的拆卸;
3、此工装只能用于单一规格单一版型的组件的层压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长边框1、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短边框2,长边框1和短边框2的分别垂直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矩形,长边框1和短边框2的连接处为可拆卸连接。
由于层压过程中会有粘结剂从双玻组件中挤出,留存在双玻组件和工装之间的缝隙处,导致工装和双玻组件粘结在一起,因此现有技术中层压工序后想将一个整体的矩形工装与双玻组件分离非常麻烦。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长边框1和短边框2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工装拆分成若干条平直的边框,从双玻组件上分离就容易许多。另一方面,可拆分工装可以根据不同的版型、层压机的入料情况选用不同尺寸的边框,长度可以任意更换,灵活应用于不同组件,避免制作许多不同尺寸的工装,节省了材料。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采用角铁和铆钉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角铁包括“T”字型角铁和“L”字型角铁。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角铁包括“十”字型角铁。
四个“L”字型角铁和四个边框可以围成一个最简单的矩形工装。合理采用不同形状的角铁以及更多的边框,可以同时拼接成多个框使用,层压入料员工可一次完成多块组件的工装的铺设,且不易偏移,减少了员工的动作,增加了生产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为表面经过氧化处理的铝合金边框,厚度与双玻组件相同;所述边框端部设有台阶状凹槽,将角铁放入台阶状凹槽后与边框的厚度齐平。
使用环氧树脂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备的工装,在层压工序中工装会受力压缩,导致分担压力效果减弱,从而使得应力又集中在了双玻组件上,采用铝合金制备的刚性工装,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台阶状凹槽的设置,可以保证工装用角铁连接安装后仍保持同一厚度,有利于双玻组件的均匀层压。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玻组件每条边与工装内边缘间均留有10-20mm的间隙。
在工装与组件之间留出一定空隙,目的是为了在层压时让组件内被挤出的粘结剂自然流出,方便层压完成后处理清洗。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工装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厚度均为5-6mm。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工装边框表面涂覆了铁氟龙材料。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工装边框表面粘贴不粘胶带。
使用铁氟龙或者不粘胶带处理工装的边框内侧,因为粘结剂难以附着,使得组件和工装不易粘连,降低了工装拆卸过程中的难度和组件隐裂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方案一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方案二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玻组件层压工装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T”字型角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L”字型角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十”字型角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边框的正视图与侧视图。
图9是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日”字型工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字型工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长边框;2、短边框;3、角铁;4、铆钉;5、台阶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长边框1、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短边框2,长边框1和短边框2分别垂直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矩形,长边框1和短边框2的连接处为可拆卸连接。
由于层压过程中会有粘结剂从双玻组件中挤出,留存在双玻组件和工装之间的缝隙处,导致工装和双玻组件粘结在一起,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层压工序后,想将一个整体的矩形工装与双玻组件分离非常麻烦。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工装拆分成若干条平直的边框,从双玻组件上分离边框就容易许多。另一方面,可拆分工装可以根据不同的版型、层压机的入料情况选用不同尺寸的边框,长度可以任意更换,灵活应用于不同组件,避免制作许多不同尺寸的工装,节省了材料。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长边框1与短边框2之间采用角铁3和铆钉4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角铁包括“T”字型角铁和“L”字型角铁。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角铁包括“十”字型角铁。
四个“L”字型角铁和四个边框可以围成一个最简单的矩形框。合理采用不同形状的角铁3以及更多的边框,可以同时拼接成多个框使用,层压入料员工可一次完成多块组件的工装的铺设,且不易偏移,减少了员工的动作,增加了生产效率。请参考图10,这是四个“L”字型角铁、两个“T”字型角铁和六条边框拼接在一起组成的“日”字型工装示意图。请参考图11,这是四个“L”字型角铁、四个“T”字型角铁、一个“十”字型角铁和十条边框拼接在一起组成的“田”字型工装示意图。为节省篇幅,此处只列举了两个结构实施例示意,本实用新型工装可根据双玻组件实际尺寸和工艺要求拼接为其它更多形状。
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边框为表面经过氧化处理的铝合金边框,厚度与双玻组件相同;边框端部设有台阶状凹槽5,将角铁3放入台阶状凹槽5后与边框的厚度齐平。
使用环氧树脂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备的工装,在层压工序中工装会受力压缩,导致分担压力效果减弱,从而使得应力又集中在了双玻组件上,采用铝合金制备的刚性工装,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台阶状凹槽5的设置,可以保证工装用角铁3连接安装后仍保持同一厚度,有利于双玻组件的均匀层压。
作为一种实施例,双玻组件每条边与工装内边缘间均留有10-20mm的间隙。
在工装与组件之间留出一定空隙,目的是为了在层压时让组件内被挤出的粘结剂自然流出,方便层压完成后处理清洗。
作为一种实施例,工装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厚度均为5-6mm。
作为一种实施例,工装边框表面涂覆了铁氟龙材料。
作为一种实施例,工装边框表面粘贴不粘胶带。
使用铁氟龙或者不粘胶带处理工装的边框内侧,因为粘结剂难以附着,使得组件和工装不易粘连,降低了工装拆卸过程中的难度和组件隐裂风险。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长边框、两条平行排布的等长短边框,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分别垂直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矩形,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连接处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采用角铁和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包括“T”字型角铁和“L”字型角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包括“十”字型角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表面经过氧化处理的铝合金边框,厚度与双玻组件相同;所述边框端部设有台阶状凹槽,将角铁放入台阶状凹槽后与边框的厚度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双玻组件每条边与工装内边缘间均留有10-20mm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长边框和短边框的厚度均为5-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边框表面涂覆了铁氟龙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边框表面粘贴不粘胶带。
CN201720225820.XU 2017-03-09 2017-03-09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Active CN206589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5820.XU CN206589434U (zh) 2017-03-09 2017-03-09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5820.XU CN206589434U (zh) 2017-03-09 2017-03-09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9434U true CN206589434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5820.XU Active CN206589434U (zh) 2017-03-09 2017-03-09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9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7994A (zh) * 2017-11-13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7994A (zh) * 2017-11-13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4020U (zh) 一种折弯拼接板材
CN206920764U (zh) 中框及显示装置
CN206589434U (zh)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CN105985743A (zh) 一种拼接胶带的加工方法
CN204820475U (zh) 一种拼接式蜂窝板
CN213261568U (zh) 一种复合机双重涂胶机构
CN103255844A (zh) 设在墙板上的一种防裂带槽和制作该防裂带槽的模框及设有该防裂带槽的墙板的安装方法
CN107877994A (zh) 光伏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
CN207997376U (zh) 一种拼接板材
CN204633913U (zh) 电视机拼接式边框
CN109849351B (zh) 基于共胶接工艺的复合材料机翼壁板与金属翼肋密封方法
CN106945135A (zh) 芯板、竹木复合地板及其生产工艺
CN206873685U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木梁配装墙体
CN110323299A (zh) 光伏组件封边结构及封边方法
CN113414844A (zh) 一种立体结构实木复合板材及其加工方法
CN219220193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木门
CN204906547U (zh) 电视机斜角拼接面框
CN207193131U (zh) 一种用于光伏玻璃压制加工的压板辅具
CN204906548U (zh) 电视机拼接面框
CN206426459U (zh) 压泡模具
CN205189187U (zh) 蜂窝石材墙板装置
CN212446427U (zh) 一种铺丝预浸料快速拼接工装
CN109877934A (zh) 一种门扇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N205033692U (zh) 一种用于保温复合板的喷胶复合系统
CN207045696U (zh) 飞机襟翼滑轨整流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4022, No. 2, bailing Road, Dongg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Q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Quzhou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ong base music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raun road 324000 Zhejiang city of Quzhou province Donggang Development Zone No. 2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eye Photovolta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