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6749U - 一种手作滤茶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作滤茶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6749U
CN206586749U CN201621082851.6U CN201621082851U CN206586749U CN 206586749 U CN206586749 U CN 206586749U CN 201621082851 U CN201621082851 U CN 201621082851U CN 206586749 U CN206586749 U CN 206586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ea
millet paste
wooden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28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zonglin Catering Manage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zonglin Catering Manage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zonglin Catering Management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zonglin Catering Manage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28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6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6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6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作滤茶噐,是由木质底座、支撑架、木质把手、过滤杯、茶汤成品杯组成;所述支撑架是一个勺子形的,在勺子形的顶端设有一个圆圈,圆圈内部设有过滤杯;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套装在木质底座上;所述茶汤成品杯设置在木质底座的上侧,过滤杯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架的中间部位设有木质把手;本实用新型能对茶汤进一步过滤,以每秒6~7cc流速经过350目的茶网细滤后,茶汤开始会有乳化绵密的渐层;最后呈现出7:3茶汤与细沫的完美比例,每喝一口茶都能融入芳香绵密的金黄泡沫并且本实用新型外观美观、结构简单、拆装比较方便、制造简单,从而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手作滤茶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器,具体是一种手作滤茶噐。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铁观音”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茶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就像温火煎煮一样,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同时,由于一直保 持高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此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在水温 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使其损失过多,从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因此泡好的茶汤要尽快冷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作滤茶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作滤茶噐,是由木质底座、支撑架、木质把手、过滤杯、茶汤成品杯组成;所述支撑架是一个勺子形的,在勺子形的顶端设有一个圆圈,圆圈内部设有过滤杯;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套装在木质底座上;所述茶汤成品杯设置在木质底座的上侧,过滤杯的正下方,用于收集过滤后的茶汤,以备饮用;所述支撑架的中间部位设有木质把手,增加摩擦力,使手作滤茶噐把握比较舒服,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外观比较美观大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木质底座是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在木质底座的中间偏右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套筒,用于套装支撑架,拆卸比较方便,在手作滤茶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架拆下来,以节约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木质底座是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在木质底的中间偏右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是由铜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杯内设有过滤网,滤网为350目的茶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杯内部设有冰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对茶汤进一步过滤,以每秒6~7cc流速经过350目的茶网细滤后,茶汤开始会有乳化绵密的渐层;最后呈现出7:3茶汤与细沫的完美比例,每喝一口茶都能融入芳香绵密的金黄泡沫并且本实用新型外观美观、结构简单、拆装比较方便、制造简单,从而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手作滤茶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木质底座1、支撑架2、木质把手3、过滤杯4、茶汤成品杯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作滤茶噐,是由木质底座1、支撑架2、木质把手3、过滤杯4、茶汤成品杯5组成;所述支撑架2是一个勺子形的,在勺子形的顶端设有一个圆圈,圆圈内部设有过滤杯4;所述支撑架2的底端套装在木质底座1上,增大底面积,使手作滤茶噐本体更加的牢固;所述茶汤成品杯5设置在木质底座1的上侧,过滤杯4的正下方,用于收集过滤后的茶汤,以备饮用;所述支撑架2的中间部位设有木质把手3,增加摩擦力,使手作滤茶噐把握比较舒服,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外观比较美观大气。
所述木质底座1是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在木质底座1的中间偏右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套筒,用于套装支撑架2,拆卸比较方便,在手作滤茶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架3拆下来,以节约空间。
所述支撑架2是由铜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具有耐腐蚀,外观漂亮等优点。
所述过滤杯4内设有过滤网,滤网为350目的茶网,茶汤以每秒6~7cc流速经过350目的茶网细滤后,茶汤开始会有乳化绵密的渐层,此时茶汤中活化的元素也慢慢形成金黄泡沫,最后呈现出7:3茶汤与细沫的完美比例,每喝一口茶都能融入芳香绵密的金黄泡沫。
所述过滤杯4内部设有冰块,可以将茶汤快速冷去,从而减少茶汤的营养损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手作滤茶噐,是由木质底座、支撑架、木质把手、过滤杯、茶汤成品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一个勺子形的,在勺子形的顶端设有一个圆圈,圆圈内部设有过滤杯;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套装在木质底座上;所述茶汤成品杯设置在木质底座的上侧,过滤杯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架的中间部位设有木质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作滤茶噐,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底座是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在木质底的中间偏右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作滤茶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由铜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作滤茶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杯内设有过滤网,滤网为350目的茶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作滤茶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杯内部设有冰块。
CN201621082851.6U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手作滤茶噐 Active CN206586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851.6U CN206586749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手作滤茶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851.6U CN206586749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手作滤茶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6749U true CN206586749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2851.6U Active CN206586749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手作滤茶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6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922B (zh) 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171053A (zh) 茉莉米兰花龙井茶的制作方法
KR20140055488A (ko) 공예 백차의 제조방법
CN103843552B (zh) 一种利用老鹰茶树插穗无性扦插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5053402A (zh) 一种大枣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1248823A (zh) 一种野生保健茶
CN103749828B (zh) 一种蜂蜜花瓣冲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0169B (zh) 一种竹香绿茶的加工方法
CN206586749U (zh) 一种手作滤茶噐
CN103549093A (zh) 樱花口味拿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3029668U (zh) 除味包
CN104970138A (zh) 一种花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05054A (zh) 一种玫瑰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86820U (zh) 一种手作泡茶塔
CN108813018A (zh) 一种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及制成的袋泡茶
CN103992912A (zh) 富含花素的黄酒生产方法
TW201130422A (en) Process for scented tea
CN105767373A (zh) 卷烟式本草养生茶
CN108935851A (zh) 艾叶红茶的制备方法及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艾叶红茶
CN104663949A (zh) 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3261A (zh) 工艺茶的制备方法
CN103783176A (zh) 一种用陕青茶制作砖茶的方法
CN108967574A (zh) 一种饮茶的养生方法
CN209018474U (zh) 一种抽屉式的温茶器
CN208229441U (zh)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