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9271U -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9271U
CN206569271U CN201720301085.6U CN201720301085U CN206569271U CN 206569271 U CN206569271 U CN 206569271U CN 201720301085 U CN201720301085 U CN 201720301085U CN 206569271 U CN206569271 U CN 20656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altitude
escape
seat
track
altitude esc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1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昊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01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9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9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包括高空逃生座椅和逃生轨道,高空逃生座椅可在逃生轨道上滑动;逃生轨道包括主轨道和多条与主轨道交叉设置的横向轨道,主轨道包括两条并行的并具有第一凹槽的轨道,横向轨道包括两条并行的并具有第二凹槽的轨道,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贯通,主轨道和横向轨道均设有多个分别沿行进方向设置的滚轮和控制滚轮运动的电机;高空逃生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多个设于座椅本体下端的并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滚动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座椅和逃生轨道配套使用,逃生轨道的设计迎合了机舱内部的特殊结构,并且可以实现高空逃生座椅的有序、快速撤离,增加空难发生时的逃生几率和生还几率。

Description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属于客机安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明用客机的座椅一般与机体连接固定在一起的,以应对空气对流等因素造成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强烈抖动,和飞机起飞、降落时的机体的大幅度倾斜,以及一些特殊原因造成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但固定的座椅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在发生空难时,逃生的几率很小,相应地,死亡率就会特别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客机高空逃生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固定座椅在发生空难时逃生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系统,能增加生还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包括高空逃生座椅和逃生轨道,所述高空逃生座椅可在逃生轨道上滑动;所述逃生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和设于轨道本体的电机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为滚轮或传送带;所述轨道本体包括纵向轨道本体和与纵向轨道本体连通并通向机舱门的横向轨道本体;所述高空逃生座椅包括带有降落伞的座椅本体;
在静止状态下,高空逃生座椅均设于纵向轨道本体上并且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机舱内。
具体地,所述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沿行进方向分布于纵向轨道本体和横向轨道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包括设于纵向轨道本体的纵向传送带和设于横向轨道本体的横向传送带。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为可升降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动力传动装置下方设有升降台,相应地,机舱底板和轨道本体均设有可穿过动力传动装置的孔,机舱底板下端还设有容纳室。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可升降的限位挡板,在机舱底板上设有可穿过该限位挡板的孔。
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与坐垫相连的靠背,以及安全带和设置于靠背上的降落伞,所述靠背设有用于存放降落伞的第一空腔,所述靠背还设有用于存放供氧装置的第二空腔;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两个扶手位于坐垫的两侧;所述坐垫底部设有减震装置;还包括一侧与靠背顶部固定相连,另一侧悬空的伸缩防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括一端与靠背固定相连,且上端开口的空腔壳体,以及一端与空腔壳体的另一端铰接的壳盖,所述扶手还包括一端与空腔壳体相连,另一端与壳盖相连的液压缸;所述壳盖打开后,壳盖的另一端与打开的伸缩防护罩的内侧相接触。
再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防护罩为可伸缩的弧形结构,其悬空一端延伸至座椅本体底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底部还设有漂浮垫。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壳体为直角三角体结构。所述坐垫包括与靠背固定相连的坐垫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坐垫支架上的坐垫;所述减振装置设置于坐垫支架下方,所述漂浮垫设置于坐垫上,所述坐垫还包括脚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逃生座椅和逃生轨道配套使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快速启动逃生轨道的滚轮运动,逃生轨道的设计迎合了机舱内部的特殊结构,不占用空间,并且可以实现高空逃生座椅的有序、快速撤离,增加空难发生时的逃生几率和生还几率。
(2)本实用新型的降落伞放置在靠背的空腔内,不额外占用空间,从而避免体积过大导致机仓空间过小,由于设置了降落伞,当飞机发生故障后,乘客能够坐在座椅上通过降落伞安全到达陆地,伸缩防护罩在能够从座椅顶部一直延伸至底部,从而对乘客进行保护,减震装置能够在降落在地面时起到减震,从而实现安全降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逃生轨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逃生轨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逃生轨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高空逃生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伸缩防护罩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
1-逃生轨道,101-滚轮,102-传送带,103-纵向轨道本体,104-横向轨道本体,105-限位挡板,106-限位槽,2-高空逃生座椅,201-坐垫,202-靠背,203- 降落伞,204-扶手,205-伸缩防护罩,206-空腔壳体,207-壳盖,208-液压缸, 209-减震装置,210-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包括高空逃生座椅2和逃生轨道1,所述高空逃生座椅可在逃生轨道上滑动;所述逃生轨道1包括轨道本体,和设于轨道本体的电机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为滚轮101;所述轨道本体包括纵向轨道本体103和与纵向轨道本体103连通并通向机舱门的横向轨道本体 104;所述高空逃生座椅2包括带有降落伞的座椅本体;
在静止状态下,高空逃生座椅2均设于纵向轨道本体103上并且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机舱底板上。
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为开关磁力座,通电时磁力产生动作,切断电源复位,在正常飞行过程中,高空逃生座椅2通过该开关磁力座固定于机舱内,避免空气对流等因素造成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强烈抖动,和飞机起飞、降落时的机体的大幅度倾斜,以及一些特殊原因造成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发生特殊紧急情况需要逃生时,开关磁力座磁性消失,高空逃生座椅2迅速进入逃生轨道1 逃离机舱。
如图2所示,滚轮101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101沿行进方向分布于纵向轨道本体103和横向轨道本体104。图中箭头方向为行进方向。为了增加高空逃生座椅移动的连贯性,每个座椅本体下方均设有一个滚轮,并且这些滚轮和其余的滚轮组成沿纵向行进的并设于纵向轨道本体上的纵向滚轮,横向轨道本体上则设有多个沿横向行进的横向滚轮,在实际情况中,横向轨道本体还设有多个起过渡作用的纵向滚轮,这些纵向滚轮设置的位置为:与纵向轨道本体连接的横向轨道起始端,并与设于横向轨道本体上横向滚轮交叉设置。
为了实现高空逃生座椅2在逃生轨道1上运行的连贯性,滚轮为可升降的滚轮,在滚轮下方设有升降台,相应地,机舱底板和轨道本体均设有可穿过动力传动装置的孔,机舱底板下端还设有容纳室。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空逃生座椅2在逃生轨道1上运行的连贯性,纵向滚轮和横向滚轮分开控制,纵向滚轮可单个控制,也可多个组成一组控制,横向滚轮同理。
为了避免高空逃生座椅2偏离逃生轨道1,动力传动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可升降的限位挡板105,在机舱底板上设有可穿过该限位挡板的孔。
本实施例包括两条逃生轨道,一条逃生轨道的横向轨道本体通向机舱左门,另一条逃生轨道的横向轨道本体通向机舱右门。
本实施例的可升降滚轮的作用为:保证高空逃生座椅滚动的连贯性和有序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较佳的可升降滚轮,即:每排座椅本体下方的纵向滚轮组成一组单独控制,横向轨道上的横向滚轮单独控制,纵向滚轮和横向滚轮单独控制,可实现纵向轨道工作模式和横向轨道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条横向轨道,和纵向主轨道、横向主轨道的滚轮各自为一体结构,单独通过一个升降台控制升降,单独通过一个电机控制而同步运动,单独控制的好处可实现每条横向轨道工作模式,和纵向主轨道工作模式、横向主轨道工作模式的切换。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客机高空逃生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每列座椅本体两侧下方的纵向轨道本体设有限位槽106,横向轨道本体的两侧也设有限位槽106,并且纵向轨道本体的限位槽与横向轨道本体的限位槽交叉设置。相应地,在座椅本体下端四个角可设置导条或者万向轮,在实际运用中,万向轮的使用效果要优于导条。
滚轮运动的控制和升降的控制只需要稍作调整即可。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比较,本实施例的对单个座椅本体的限位效果更好,能更加连贯、有序、高速地实现高空逃生座椅的撤离。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客机高空逃生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装置为传送带。传送带102包括设于纵向轨道本体103的纵向传送带和设于横向轨道本体104的横向传送带。
实际应用中,纵向传送带的尾端高度略高于横向传送带的起始端高度。
实施例4
如图5、6所示,客机高空逃生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座椅本体的具体结构,包括坐垫201,与坐垫201相连的靠背202,以及安全带和设置于靠背上的降落伞203,所述靠背202设有用于存放降落伞的第一空腔,靠背还设有用于存放供氧装置的第二空腔;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204,两个扶手204位于坐垫201的两侧;所述坐垫201底部设有减震装置 209;还包括一侧与靠背202顶部固定相连,另一侧悬空的伸缩防护罩205。其中,降落伞203放置于靠背上的第一空腔内,在需要使用时,将第一空腔打开,降落伞203便会打开,从而起到缓慢降落的作用,具体的打开方式,可采用手动打开,也可自动打开。例如,在第一空腔内设置一弹簧,且位于降落伞与第一空腔内侧之间,在第一空腔开口处设置活动门,不使用时,由于活动门的存在,弹簧被压缩,当需要使用时,只需打开活动门,由于没有活动门的存在,弹簧将会张开,这样就会将降落伞推出第一空腔,此时降落伞便会在打开,使高空逃生座椅缓慢降落。打开活动门的方式由多种,可以手动打开,也可采用电动打开,可在活动门与靠背连接处设置遥控锁,而开关这设置于扶手上,方便操作。然而遥控锁属于现有技术,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
减震装置采用市面上的现有减震器,安装方便,而且效果较佳。具体地可在坐垫底部均匀分布三个以上的减震器,保证坐垫的平衡,也确保了减震效果。
伸缩防护罩205为现有技术,主要是由防护布,以及若干个设置于防护布上的连接杆组成,与市面上的弧形遮阳棚和电动停车棚类似。其中连接杆为弧形结构,从而在展开时能够将座椅本体罩住,保护乘客,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靠背的两侧,这样连接杆能够相对靠背旋转,从而实现带动防护布向上向下转动。
采用上述座椅本体,在飞机出现事故时,乘客需要跳机时,无需离开座椅本体,只需坐在座椅本体上,从逃生轨道上滚动到机舱门,从飞机出口滑出飞机即可,然而在降落时,只需打开降落伞即可随着高空逃生座椅安全的降落,而伸缩保护罩能够保护乘客在降落过程中避免与树木等碰撞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够防止乘客被野兽等攻击,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具体地,扶手包括一端与靠背固定相连,且上端开口的空腔壳体206,以及一端与空腔壳体的另一端铰接的壳盖207。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空腔壳体内储存食物、水、氧气瓶等等应急用品,这样能够使乘客在跳机到达人烟稀少地方后,有食物和水使用,避免挨饿等。同时壳盖打开后,能够对伸缩防护罩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确保伸缩防护罩展开后的稳定性,避免其轻易被打开,保证了内部乘客的安全,当乘客需要离开高空逃生座椅时,只需将伸缩防护罩收缩起来,解开安全带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具体地,伸缩防护罩为可伸缩的弧形结构,其悬空一端延伸至座椅底部。通过将伸缩防护罩延伸至座椅底部,从而确保了乘客各处都被保护着,而不会被暴露在外,避免野兽或树木对乘客造成损伤。
具体地,扶手还包括一端与空腔壳体相连,另一端与壳盖相连的液压缸8。通过设置液压缸,能够很好的控制壳盖打开后的稳定性,不会因为碰撞等情况使壳盖又盖在空腔壳体上,从而确保了伸缩防护罩的稳定,同时也能够确保壳盖盖在空腔壳体上时的稳定,不会因为碰撞轻易的打开。
具体地,坐垫底部还设有漂浮垫。通过设置漂浮垫,当跳机到河、湖、海中时,漂浮垫能够使坐垫漂浮在水面上,避免乘客溺水,从而提高了高空逃生座椅整体的安全性,确保逃生的成功率。
具体地,空腔壳体为直角三角体结构。其空腔壳体也可采用方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坐垫包括与靠背固定相连的坐垫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坐垫支架上的坐垫;减振装置设置于坐垫支架下方,所述漂浮垫设置于坐垫上。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轻松将坐垫拆卸下来,脱离靠背,当掉落在水中后,能够减轻重量,避免靠背等过重使得坐垫无法在漂浮垫的作用下漂浮,造成乘客溺水。具体地的拆卸方法,可直接将坐垫放置于坐垫支架上,不进行连接,也可将坐垫卡在坐垫支架上,拆卸时,只需轻轻用力即可使坐垫与坐垫支架分离,操作十分简单。
具体地,坐垫还包括位于坐垫底部的用于放置脚的脚踏板210。通过设置脚踏板,乘客能够将脚防止在脚踏板上,这样在降落过程中,脚不会出现悬空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舒适度,以及乘客的安全感。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空逃生座椅(2)和逃生轨道(1),所述高空逃生座椅可在逃生轨道上滑动;
所述逃生轨道(1)包括轨道本体,和设于轨道本体的电机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为滚轮(101)或传送带(102);所述轨道本体包括纵向轨道本体(103)和与纵向轨道本体(103)连通并通向机舱门的横向轨道本体(104);
所述高空逃生座椅(2)包括带有降落伞的座椅本体;
在静止状态下,高空逃生座椅(2)均设于纵向轨道本体(103)上并且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机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1)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101)沿行进方向分布于纵向轨道本体(103)和横向轨道本体(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02)包括设于纵向轨道本体(103)的纵向传送带和设于横向轨道本体(104)的横向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为可升降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动力传动装置下方设有升降台,相应地,机舱底板和轨道本体均设有可穿过动力传动装置的孔,机舱底板下端还设有容纳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可升降的限位挡板(105),在机舱底板上设有可穿过该限位挡板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201),与坐垫相连的靠背(202),以及安全带和设置于靠背上的降落伞(203),所述靠背设有用于存放降落伞的第一空腔,所述靠背还设有用于存放供氧装置的第二空腔;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扶手(204),两个扶手位于坐垫的两侧;所述坐垫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09);还包括一侧与靠背顶部固定相连,另一侧悬空的伸缩防护罩(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一端与靠背固定相连且上端开口的空腔壳体(206),以及一端与空腔壳体的另一端铰接的壳盖(207),所述扶手还包括一端与空腔壳体相连,另一端与壳盖相连的液压缸(208);所述壳盖打开后,壳盖的另一端与打开的伸缩防护罩的内侧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防护罩为可伸缩的弧形结构,其悬空一端延伸至座椅本体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机高空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底部还设有漂浮垫。
CN201720301085.6U 2017-03-24 2017-03-24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Active CN206569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1085.6U CN206569271U (zh) 2017-03-24 2017-03-24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1085.6U CN206569271U (zh) 2017-03-24 2017-03-24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9271U true CN206569271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5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1085.6U Active CN206569271U (zh) 2017-03-24 2017-03-24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9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6779A (zh) * 2018-11-07 2019-03-15 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一种双座机指令弹射系统的启动信号互传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6779A (zh) * 2018-11-07 2019-03-15 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一种双座机指令弹射系统的启动信号互传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9052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covery apparatus
US2009021216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ateral ejection apparattii for helicopter or plane
JP2003534984A (ja) ヘリコプターのための安全装置
US4108402A (en) Aircraft emergency letdown system
WO2012092826A1 (zh) 一种载客飞机空中紧急情况救生系统
WO2018019075A1 (zh) 一种具有空难救生功能的飞机
US3003717A (en) Flying landing platform
DE19934210A1 (de) Transportsystem mit einer Träg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andhaben von Nutzlast bei Trägervorrichtungen
CN206569271U (zh)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WO2014173797A1 (de) Luftfahrzeug umfassend ein aerostatensystem mit einer steuereinheit und einer antriebseinheit sowie einer funktionseinheit
WO2017035852A1 (zh) 一种新型防坠飞机及防坠操控方法
DE60016300T2 (de) Schleudersitz
CN102582836A (zh) 有故障急降装置的飞机
CN202541839U (zh) 有故障急降装置的飞机
CN106927053A (zh) 客机高空逃生系统
CN112722288A (zh) 一种安全降落飞机
CN1102163A (zh) 民航机脱险救生客舱
WO2018019074A1 (zh) 空难逃生飞机
CN107804457A (zh) 一种用于伞翼无人机的翼伞伞绳保护装置
CA1228771A (en) Sea rescue kit for deployment from a helicopter
CN101016086A (zh) 客机座椅带伞降落服务·逃生
RU91972U1 (ru) Система спасения экипажа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06615404U (zh) 高空逃生座椅
US3438601A (en) Air crew escape and survival system
CN1077063C (zh) 飞机遇险人员自动安全脱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7, unit 1, building 1, No.60, Dongsheng Huayue middle street,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Jiang Haowei

Address before: No.4, unit 1, building 42, No.20, Section 1, Renmin Middle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 Haowei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