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6547U - 改进型萃取器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萃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6547U
CN206526547U CN201720195053.2U CN201720195053U CN206526547U CN 206526547 U CN206526547 U CN 206526547U CN 201720195053 U CN201720195053 U CN 201720195053U CN 206526547 U CN206526547 U CN 206526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or
bar
support bar
feed pi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50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a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ia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ia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ia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50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6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6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65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萃取器,包括萃取罐、第一、二进料管、第一、二电磁阀,第一/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一/二电磁阀,第一、二进料管的出口端均设于萃取罐内,还包括滑杆、支撑杆、固定杆、浮球、安置杆、电机、转轴、叶片,滑杆顶端竖直固定在萃取罐内顶部中心处,支撑杆中间处竖直设置一第一通孔,滑杆穿过第一通孔,两固定杆和两安置杆位于支撑杆下方,两固定杆和两安置杆均分别以第一通孔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支撑杆两侧,两固定杆底端均设有一浮球,两电机分别水平设置于两安置杆底端,两电机相互背对设置,两转轴水平设置在相应电机上,两叶片设置在相应转轴上,两电机经相应转轴驱动相应叶片同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Description

改进型萃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萃取器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是利用分散系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过程。萃取原理是:萃取的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将溶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萃取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溶质在原溶剂的溶解度,萃取后发生分层现象,分层一般都是根据两种溶剂的密度来判断上下层,或者根据颜色等现象变化来判断。如:从碘水中用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萃取碘,四氯化碳倒入碘水中,震荡静止,观察到下层液体为紫红色,上层液无色透明。四氯化碳比水密度大,在下层,且最终碘单质被萃取到萃取剂中,萃取剂显色,也在下层。
专利号201620458932 .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有萃取罐、进料管Ⅰ、电磁阀Ⅰ、进料管Ⅱ、电磁阀Ⅱ、挡板、隔板和雾化器Ⅰ等,萃取罐外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Ⅰ,进料管Ⅰ上设有电磁阀Ⅰ,萃取罐外顶部右侧设有进料管Ⅱ,进料管Ⅱ上设有电磁阀Ⅱ,萃取罐内上部设有挡板,挡板中间设有隔板,隔板另一端连接在萃取罐内顶部,挡板下左侧安装有雾化器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把输入萃取罐中的液体雾化虽然可以提高混合接触的面积,但是降低了萃取装置的生产速度;同时,由于电机固定在萃取罐侧壁上,使得转杆不能上下移动,固定在转杆上的搅拌叶片只能对下方的混合液表面进行搅拌,对混合液表面以下的搅拌效果比较差,从而使静置后的萃取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碰到的问题,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碰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萃取器,包括萃取罐、第一进料管、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料管、第二电磁阀,所述萃取罐外顶部左侧设有所述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萃取罐外顶部右侧设有所述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出口端均设置于所述萃取罐内,所述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滑杆、支撑杆、固定杆、浮球、安置杆、电机、转轴、叶片,所述滑杆顶端竖直固定在萃取罐内顶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杆中间处竖直设置一第一通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两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两所述固定杆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两侧,两所述固定杆底端均设有一所述浮球,两所述安置杆均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两所述安置杆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两侧,两所述电机分别水平设置于两所述安置杆底端,两所述电机相互背对设置,两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相应电机上,两所述叶片设置在相应所述转轴上,两所述电机经相应所述转轴驱动相应所述叶片同时顺时针转动或同时逆时针转动。
在所述改进型萃取器中,两所述叶片的最底处与两所述浮球的最低处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所述改进型萃取器中,所述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控制器、限位开关,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两所述电机,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萃取罐外顶部,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萃取罐内顶部。
在所述改进型萃取器中,所述限位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连接杆、限位圆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萃取罐内顶部,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圆板上端面上,所述限位圆板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方,所述限位圆板中心处竖直设置一第二通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限位圆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浮球可以使支撑杆随混合液液面的上升沿滑杆上升,即支撑杆一直位于混合液液面上方且距混合液液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就使两叶片只搅拌混合液液面部分的混合液,而不会进入混合液体中影响随后的静置萃取,同时叶片带出部分混合液至混合液液面上方,提高混合液混合搅拌接触量。由于两叶片对混合液液面同时顺时针搅拌或同时逆时针搅拌,使混合液整体随两叶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促进了液体整体搅拌。这样可以提高萃取生产速度和萃取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型萃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型萃取器限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型萃取器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萃取罐;2、第一进料管;3、第一电磁阀;4、第二进料管;5、第二电磁阀;6、滑杆;7、支撑杆;8、第一通孔;9、固定杆;10、浮球;11、安置杆;12、电机;13、转轴;14、叶片;15、限位开关;16、控制器;17、压力传感器;18、连接杆;19、限位圆板;20、第二通孔;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改进型萃取器,包括萃取罐1、第一进料管2、第一电磁阀3、第二进料管4、第二电磁阀5。
萃取罐1外顶部左侧设有所述第一进料管2,所述第一进料管2上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3,所述萃取罐1外顶部右侧设有所述第二进料管4,所述第二进料管4上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5,所述第一进料管2、第二进料管4的出口端均设置于所述萃取罐1内,这样两种液体直接经第一进料管2、第二进料管4进入萃取罐1内。
如图1、2所示的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滑杆6、支撑杆7、固定杆9、浮球10、安置杆11、电机12、转轴13、叶片14。
滑杆6顶端竖直固定在萃取罐1内顶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杆7中间处竖直设置一第一通孔8,所述滑杆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8。这样支撑杆7可以沿滑杆6上下移动。
两固定杆9位于所述支撑杆7下方,两所述固定杆9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8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7两侧,两所述固定杆9底端均设有一所述浮球10,浮球10的浮力可以使支撑杆7一直位于混合液液面的上方,支撑杆7距混合液液面的距离保持不变。
两安置杆11均位于所述支撑杆7下方,两所述安置杆11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8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7两侧,两所述电机12分别水平设置于两所述安置杆11底端,两所述电机12相互背对设置,两所述转轴13水平设置在相应电机12上,两所述叶片14设置在相应所述转轴13上,两所述电机12经相应所述转轴13驱动相应所述叶片14同时顺时针转动或同时逆时针转动。两所述叶片14的最底处与两所述浮球10的最低处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为浮球10提供浮力必须有一部分浮球10位于混合液体中,故转动的叶片14就可以搅动混合液液面。由于两叶片14同时顺时针转动或同时逆时针转动,且两所述电机12相互背对设置,就使叶片14同时顺时针或同时逆时针搅动混合液,使得混合液整体随两叶片14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使混合液整体被搅拌;同时叶片14带出部分混合液至混合液液面上方,提高混合液混合搅拌接触量。
如图1、2所示的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控制器16、限位开关15,所述控制器16连接所述限位开关15、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5和两所述电机12,所述控制器16固定在所述萃取罐1外顶部,所述限位开关15设置在所述萃取罐1内顶部。所述限位开关15包括压力传感器17、连接杆18、限位圆板19,所述压力传感器17固定于所述萃取罐1内顶部,所述连接杆18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17上,所述连接杆18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圆板19上端面上,所述限位圆板19位于所述支撑杆7上方,所述限位圆板19中心处竖直设置一第二通孔20,所述滑杆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0,所述限位圆板19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8的内径以使限位圆板19能碰到支撑杆7。这样在支撑杆7向上顶限位圆板19时,压力传感器17向控制器16传送混合液液面已到最高位置的信号,控制器16控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5和两电机12关闭,此时,混合液静置,进行萃取反应。
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5、浮球10、电机12、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17均是本领域常见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的叶片14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凹槽21,这样可以提高叶片14从混合液中带出更多的混合液,使得有更多的混合液在混合液液面上方相互碰撞接触,提高混合液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的介绍,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根据本文的披露与说明所作的任何变更、等效替换、改进等均视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萃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罐、第一进料管、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料管、第二电磁阀,所述萃取罐外顶部左侧设有所述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萃取罐外顶部右侧设有所述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出口端均设置于所述萃取罐内,所述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滑杆、支撑杆、固定杆、浮球、安置杆、电机、转轴、叶片,所述滑杆顶端竖直固定在萃取罐内顶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杆中间处竖直设置一第一通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两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两所述固定杆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两侧,两所述固定杆底端均设有一所述浮球,两所述安置杆均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两所述安置杆分别以所述第一通孔轴线为轴对称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两侧,两所述电机分别水平设置于两所述安置杆底端,两所述电机相互背对设置,两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相应电机上,两所述叶片设置在相应所述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萃取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叶片的最底处与两所述浮球的最低处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型萃取器还包括控制器、限位开关,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限位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两所述电机,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萃取罐外顶部,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萃取罐内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连接杆、限位圆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萃取罐内顶部,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圆板上端面上,所述限位圆板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方,所述限位圆板中心处竖直设置一第二通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限位圆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CN201720195053.2U 2017-03-02 2017-03-02 改进型萃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6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5053.2U CN206526547U (zh) 2017-03-02 2017-03-02 改进型萃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5053.2U CN206526547U (zh) 2017-03-02 2017-03-02 改进型萃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6547U true CN206526547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50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6547U (zh) 2017-03-02 2017-03-02 改进型萃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6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898A (zh) * 2021-03-10 2021-06-25 佳木斯大学 一种中药制备用浮动式高提取率超临界萃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898A (zh) * 2021-03-10 2021-06-25 佳木斯大学 一种中药制备用浮动式高提取率超临界萃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192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罐
CN208776379U (zh) 一种布料废水处理设备
CN206526547U (zh) 改进型萃取器
CN206950713U (zh) 一种萃取装置
CN206199029U (zh) 一种改进的农药生产用溶解罐
CN206417876U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生产用萃取分离装置
CN208234955U (zh) 一种稀土加工用搅拌联动萃取装置
CN100425625C (zh) 高粘度乳胶溶液中微小气泡的消除方法
CN206526548U (zh) 萃取装置
CN213493307U (zh) 一种施工工程用搅拌罐
CN206069657U (zh) 一种含油污泥混合反应装置
CN207694801U (zh) 一种生产药品的反应釜
CN206240382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燃料油原料的生产设备
CN202097834U (zh) 同轴双速搅拌机
CN207445666U (zh) 一种用于废矿物油处置萃取塔
CN206424837U (zh) 一种用于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的多向流混料装置
CN207137929U (zh) 一种树脂乳化釜
CN204583089U (zh) 一种漂浮式搅拌机
CN206121578U (zh) 药液搅拌装置
CN215822972U (zh) 一种水溶性设备保护膜溶液的搅拌混合装置
CN221094057U (zh) 炸药原料混合装置
CN206763157U (zh) 一种可快速连续作业的制药用分离器
CN20397184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潜水搅拌机系统
CN209188634U (zh) 一种升降式调节化工用搅拌机构
CN214438199U (zh) 有机化学原料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e Jinchun

Inventor before: Fang Chung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