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4492U -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4492U
CN206514492U CN201590000523.4U CN201590000523U CN206514492U CN 206514492 U CN206514492 U CN 206514492U CN 201590000523 U CN201590000523 U CN 201590000523U CN 206514492 U CN206514492 U CN 206514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 pore
installing plate
indoor set
refrigerant piping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松隆弘
泷下隆明
古田辰夫
松永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4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4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2Refrigerant piping for connecting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to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4Protection means thereof, e.g. covers for refrigeran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室内机以及空调机。该室内机具备:主体单元,其具有在侧面的一部分开设有配管连通用开口孔的壳体;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其经由配管连通用开口孔而从壳体内向外部突出;安装板,其与壳体一起夹住制冷剂配管连接部来固定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并堵塞配管连通用开口孔,配管连通用开口孔是跨越制冷剂配管连接部突出的一侧的侧面亦即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开设的开口孔,安装板为具有与第一侧面的开口孔和第二侧面的开口孔对应的面的L字状的板。

Description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机等。特别是涉及制冷剂配管连接部从主体向外部突出的室内机等。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冷凝等进行空气调节的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在这样的空调装置中,例如大多由具备室外机(室外单元)以及室内机(室内单元)、并且将室外机与室内机进行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的所谓的分离型构成。
在此,室内机具有从室内机主体向外部突出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通过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突出,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室内机内的设备等与外部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作业。由于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突出,因此从与设备连接的内部经由在壳体的一面的一部分开设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伸出。而且,在壳体安装安装板,用安装板对除制冷剂配管连接部以外的孔的部分进行覆盖来堵塞孔进行密封。通过用安装板堵塞孔,从而防止通过室内机内的空气从吹出口以外的部分向外部泄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8205号公报
在此,为了防止由室内机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引起的结露,而在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安装板的面对室内机内侧的一侧等安装绝缘体等隔热件。若考虑消除壳体与安装板的间隙来防止空气泄露,则为了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壳体外部突出,而使在壳体与安装板之间确保的开口部分成为与附带有隔热件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所占的大小相同或者比其小。
因此,在安装安装板时,将安装板按压于隔热件,一边压缩隔热件、一边进行安装。因此由于隔热件的回弹而难以使安装板与壳体的螺孔的位置匹配,从而使安装板的安装性变差。另外,由于隔热件想要回弹的方向与螺钉固定的方向不同,因此这成为在安装板与壳体之间由堵塞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产生小间隙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不产生上述那样的间隙,而容易地进行堵塞配管连通用开口孔的安装作业的构造的室内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具备:主体单元,其具有在侧面的一部分开设有配管连通用开口孔的壳体;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其经由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而从所述壳体内向外部突出;以及安装板,其与所述壳体一起夹住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来固定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并堵塞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是跨越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突出的一侧的侧面亦即第一侧面和与该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开设的开口孔,所述安装板是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的L字状的板,所述安装板具有板侧隔热件,该板侧隔热件与贴附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侧的主体侧隔热件一起夹住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所述板侧隔热件是比所述主体侧隔热件硬的材料。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板的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具有卡止爪。
优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侧面具有狭缝,将所述卡止爪插入至所述狭缝来临时固定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将所述安装板的至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的边缘进行倒圆角。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板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具有螺纹孔。
优选地,两个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突出,并且两个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在所述主体单元的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错开位置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室外机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来进行空气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对为了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突出而开口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堵塞的安装板形成为L字状的板,从而能够利用为了进行主体单元内外的隔热而安装于制冷剂配管连接部等的隔热件,有效地抑制能够在两个方向产生的回弹。因此不会产生由隔热件的回弹引起的位置偏移,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等。另外,由于能够在壳体与安装板之间、隔热件之间不产生间隙地进行密封,因此能够提高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外观的图。
图2是从室内空间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主体单元1的图。
图3是从设置有电器盒30、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的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主体单元1的图。
图4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图。
图7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主体单元1的内侧的隔热进行说明的图(之一)。
图8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主体单元1的内侧的隔热进行说明的图(之二)。
图9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主体单元1的内侧的隔热进行说明的图(之三)。
图10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之一)。
图1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之二)。
图12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之三)。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等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为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件,在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全文中通用。而且,说明书全文所表示的构成要素的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说明书记载的方式。特别是构成要素的组合并不是仅限定于各实施方式的组合,而是能够将其他实施方式记载的构成要素应用于另外的实施方式。另外,将图中的上方设为“上侧”,将下方设为“下侧”进行说明。而且在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外观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室内机的代表例,对以能够埋入室内的顶棚的形式,在四个方向具有吹出口3的四面盒式的室内机100进行说明。室内机100 与后述的室外机200进行配管连接,构成使制冷剂循环进行制冷、空气调节等的制冷剂回路。在此,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进行说明。
构成室内机100的主体单元1是具有以实现室内机100的功能为主的设备等的单元。在主体单元1具有的成为主体外轮廓的壳体10内,例如内置有后述的图13等表示的室内热交换器110等。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单元1的壳体10具有:与顶棚里侧对置的顶面、和成为沿着吹出口3的壁面的侧面,下表面侧开口。在侧面且在四角部分进行倒角,并在侧面与侧面之间形成有斜面等。另外,在主体单元1的下方安装有面向室内空间侧且成为室内机100的外装面板的装饰面板2。在装饰面板2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吸入格栅5,该吸入格栅5构成将室内的空气吸入至主体单元1内的吸入口。另外,在成为其外侧的各边的部分分别具有具备风向调整叶片的吹出口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中,在壳体10的外表面侧具有:电器盒30、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排水配管连接部32以及固定螺栓安装配件33。
图2是从室内空间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主体单元1的图。如图2所示,室内机100在主体单元1内部中央部分具有涡轮风扇6。通过驱动涡轮风扇6,从而形成从吸入口通过主体单元1内而到达吹出口3的空气的流路。另外,接水盘7收集从室内热交换器110产生的排水,该热交换器110以包围涡轮风扇6周围的方式配设。承口8对借助涡轮风扇6的驱动而从吸入口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另外,室内热交换器110例如作为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来冷却室内空气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另外,作为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来加热室内空气的冷凝器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中,虽然在壳体10的外表面侧具有电器盒30等,但电器盒30、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在主体单元1的壳体10并中非设置于倒角形成的斜面,而是设置于侧面。因此,例如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设置为向相对于壳体10的侧面垂直的方向突出。因此无需对贴附于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的隔热件的端部配合斜面来进行切断加工,因此容易进行电气施工、布线或者配管施工、保养等作业。另外,能够无间隙地贴附隔热件。在此如图2所示,设置有电器盒30、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的侧面侧的斜面,保留为固定螺栓安装配件33的安装所需的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大能够设置电器盒30等的面积。
电器盒30例如是收纳驱动风扇等那样的室内机100具有的设备的驱动电路、控制设备的驱动的控制装置等电气设备的盒。在此,控制装置例如由微处理器单元等构成。但不限定于微处理器单元,例如也可以由固件等的可更新的装置构成,还可以是通过来自CPU等的指令而执行的程序模块等。
排水配管连接部32成为将收集于后述的接水盘7的排水向室内机100外排出的排水配管、与位于主体单元1内的接水盘7连接的连接部分。另外,成为吊挂件的固定螺栓安装配件33安装于通过倒角而形成于壳体10的四角部分的斜面。通过将固定螺栓安装配件33紧固于悬挂于顶棚里的4根固定螺栓(未图示),从而固定主体单元1,将室内机 100设置于顶棚。
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成为主体单元1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10与制冷剂配管连接的连接部分。如后述那样,制冷剂配管具有:供也包括气液二相状态的气体状制冷剂通过的气体制冷剂配管300、和供也包括气液二相状态的液体状制冷剂通过的液体制冷剂配管400。为了将两个制冷剂配管与室内机100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单元1具有两个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在此,例如直径小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与液体制冷剂配管400连接,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与气体制冷剂配管300 连接。
图3是从设置有电器盒30、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以及排水配管连接部32的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主体单元1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中,如图3所示,两个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基本上沿着高度方向设置。此外,两个制冷剂配管连接部 31以成为在主体单元1的宽度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因此,例如在使用扳手等进行将一方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与制冷剂配管连接的作业、贴附隔热件的作业等时,另一方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不会妨碍作业,从而能够确保作业空间。另外,作为针对隔热以及结露的对策,两个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例如具有管盖31A,该管盖31A由绝缘体等具有弹性的隔热件构成。
在图4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中,用于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从内部通过并向外部突出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开设于壳体10 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跨越壳体10的两个侧面亦即第一侧面12 以及第二侧面13的角部分,开设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具有:与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的形状匹配的U字槽14以及U 字槽15。在此,若使壳体10的上下端进切缺而形成配管连通用开口孔 11,则壳体10的强度下降,因此例如通过贯穿壳体10来形成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而且,如图3所示,在用壳体10的第一侧面12和安装板41夹住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的基础上,使它们部分重叠,从而安装板 41从两面堵塞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图。图5是从与主体单元1的外表面对应的一侧观察安装板41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中,由于在壳体10的角部分具有跨越两面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因此安装板41是为了堵塞两面而形成为L字状的板。在安装板41的一面侧形成有用于夹住两个制冷剂配管连接部 31而形成凹形状的U字槽42和U字槽43。另外,具有用于将安装板 41螺纹紧固的螺纹孔44。在与第一侧面12对应的面具有螺纹孔44,通过进行螺纹紧固,能够防止因管盖31A的回弹而使安装板41向与第一侧面12垂直的方向翘起,从而产生间隙。另一方面,在安装板41的另一面侧具有卡止爪45。例如,在进行安装板41的安装作业时,能够将卡止爪45插入形成于壳体10的狭缝17进行临时固定等。因此能够防止安装板41因管盖31A的回弹而向主体单元1的宽度方向位置偏移,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板41的安装。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板41至少在与第一侧面12对应的面侧的边缘部分具有将边缘倒圆角而形成的卷边46。因此在安装板41没有毛刺,在安装作业时,能够使安装板41不卡挂于管盖31A的表面而顺利地移动,并且能够防止翘起。另外,能够安全地进行安装作业。而且,由于卷边46的曲面部分与管盖31A的外周面能够以面彼此进行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紧贴性。因此在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与壳体10以及安装板41之间不产生间隙,没有从室内机100的内部向外部的空气泄漏,例如能够避免由冷气泄漏发生的结露。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板41的图。图6是从与主体单元1的内表面对应的一侧观察安装板41的图。如图6所示,为了谋求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与安装板41的隔热,在安装板41的内侧具有绝缘体等板侧隔热件47。
图7、图8以及图9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主体单元1的内侧的隔热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表示图3记载的Z-Z部分的剖面的图。另外,图8是表示图3记载的Y-Y部分的剖面的图。图9是从内表面侧观察主体侧隔热件16、板侧隔热件47以及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的关系的图。如图7~图9所示,在壳体10的内表面侧预先安装有主体侧隔热件16。若安装安装板41,则主体侧隔热件16和板侧隔热件47在壳体 10的内表面侧夹住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
在此,例如若板侧隔热件47的材料为与主体侧隔热件16相同的材料、或者比主体侧隔热件16柔软的材料的隔热件,则在安装时存在卡挂于管盖31A等从而产生变形等的情况。而且用于使板侧隔热件47紧贴于主体侧隔热件16的按压变弱。因而在主体侧隔热件16与板侧隔热件47之间有可能产生间隙。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板侧隔热件47的材料是比主体侧隔热件16硬的材料。
图10、图11以及图12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 的安装板41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0所示,使具有管盖31A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经由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而向外部突出。此时,使上述的图4表示的壳体10的U字槽14以及U字槽15的位置与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匹配。
另外,如图11所示,将安装板41安装于壳体10。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第二侧面13的方向插入。通过从第二侧面13的方向插入,能够减小安装板41在与管盖31A接触的状态下移动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少安装板41与管盖31A的卡挂,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而且,将卡止爪45插入至狭缝17对安装板41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如图12所示,在临时固定的状态下,将螺钉48放入螺纹孔44来安装安装板41。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0,将为了使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向外部突出而开口的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1,利用L字状的安装板41从两面安装于壳体10,因此能够利用管盖31A等隔热件有效地抑制在两个方向能够产生的回弹。因此不会产生由管盖31A等的回弹引起的安装板41的位置偏移,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等。另外,由于能够对壳体10与安装板41之间、隔热件之间不产生间隙地进行密封,因此能够提高隔热效果。
另外,安装板41具有卡止爪45,通过将卡止爪45插入壳体10的狭缝17,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板41的临时固定。此外,安装板41具有与壳体10的主体侧隔热件16一起夹住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的板侧隔热件47,从而也能够在安装板41进行主体单元内外的隔热。此时,由于板侧隔热件47的材料比主体侧隔热件16的材料硬,因此在安装安装板41时,能够防止由卡挂等引起的变形,从而不会在管盖31A以及主体侧隔热件16之间产生间隙。而且,由于具有将安装板41的边缘倒圆角而形成的卷边46,因此在进行安装作业时,能够不使安装板41卡挂于管盖31A的表面地使安装板41移动。另外由于没有毛刺,因此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等。另外,通过增加与管盖31A的接触面积,能够不产生间隙,从而防止空气泄漏等,能够提高隔热效果。
另外,对于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由于相互的配置位置错开,因此在进行连接作业等时,能够使一方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的作业不被另一方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妨碍。
实施方式2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在此,在图13中将空调机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例子示出。在图13中对在图1等中说明的部件进行同样的动作。图8的空调机利用气体制冷剂配管300、液体制冷剂配管400对室外机(室外单元)200与在实施方式1 中说明的室内机(室内单元)100进行配管连接。室外机200具有:压缩机210、四通阀220、室外热交换器230以及膨胀阀240。
压缩机210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在此虽不进行特别限定,但压缩机210例如可以利用逆变电路等使运转频率任意地变化,由此使压缩机210的容量(每单位时间送出制冷剂的量)变化。四通阀220例如是根据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的阀。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30进行制冷剂与空气(室外的空气) 的热交换。例如,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使制冷剂蒸发、气化。另外,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使制冷剂冷凝、液化。
节流装置、流量控制单元等的膨胀阀240,使制冷剂减压而膨胀。例如,在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的情况下,基于控制装置(未图示)等的指示进行开度调整。室内热交换器110例如进行成为空调对象的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使制冷剂冷凝、液化。另外,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使制冷剂蒸发、气化。
如以上那样,通过构成空调机,利用室外机200的四通阀220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从而能够实现制热运转以及制冷运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室内机100,对从四个吹出口3向四个方向吹出空气的四面盒式的室内机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对于与两个方向、三个方向的空气的流动对应的其他顶棚埋入形室内机,也能够应用。另外,并不限定于顶棚埋入形的室内机,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形式的室内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例子,对空调机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冷藏装置、冷冻装置等其他制冷循环装置。另外,不仅能够应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够应用于送风机、换气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单元;2…装饰面板;3…吹出口;5…吸入格栅;6…涡轮风扇;7…接水盘;8…承口;10…壳体;11…配管连通用开口孔;12…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15…U字槽;16…主体侧隔热件;17…狭缝;30…电器盒;31…制冷剂配管连接部;31A…管盖; 32…排水配管连接部;33…固定螺栓安装配件;41…安装板;42、43…U 字槽;44…螺纹孔;45…卡止爪;46…卷边;47…板侧隔热件;48…螺钉;100…室内机;110…室内热交换器;200…室外机;210…压缩机; 220…四通阀;230…室外热交换器;240…膨胀阀;300…气体制冷剂配管;400…液体制冷剂配管。

Claims (7)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单元,其具有在侧面的一部分开设有配管连通用开口孔的壳体;
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其经由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而从所述壳体内向外部突出;以及
安装板,其与所述壳体一起夹住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来固定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并堵塞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
所述配管连通用开口孔是跨越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突出的一侧的侧面亦即第一侧面和与该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开设的开口孔,
所述安装板是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的L字状的板,所述安装板具有板侧隔热件,该板侧隔热件与贴附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侧的主体侧隔热件一起夹住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
所述板侧隔热件是比所述主体侧隔热件硬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板的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具有卡止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侧面具有狭缝,
将所述卡止爪插入至所述狭缝来临时固定所述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安装板的至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的边缘进行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板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开口孔对应的面具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向外部突出,并且两个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在所述主体单元的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错开位置配置。
7.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室外机和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来进行空气调节。
CN201590000523.4U 2015-10-08 2015-10-08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2065144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8661 WO2017061013A1 (ja) 2015-10-08 2015-10-08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4492U true CN206514492U (zh) 2017-09-22

Family

ID=58488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523.4U Active CN206514492U (zh) 2015-10-08 2015-10-08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3639B2 (zh)
EP (1) EP3361172B1 (zh)
JP (1) JP6415742B2 (zh)
CN (1) CN206514492U (zh)
WO (1) WO20170610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2422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9080B2 (ja) * 2017-05-17 2021-09-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方法
JP6593402B2 (ja) * 2017-08-09 2019-10-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20128833A (ja) * 2019-02-08 2020-08-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WO2021240643A1 (ja) * 2020-05-26 2021-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の据付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6962B2 (en) * 2005-05-06 2009-10-06 Karamanos John C Shipping and installation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JP4466448B2 (ja) * 2005-04-18 2010-05-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800834B2 (ja) 2006-04-28 2011-10-2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5303964B2 (ja) * 2008-02-29 2013-10-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447231B2 (ja) 2010-06-30 2014-03-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分岐ユニット
JP5595353B2 (ja) 2011-07-29 2014-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692136B2 (ja) * 2012-03-26 2015-04-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668782B2 (ja) * 2013-04-30 2015-02-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化粧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156323B2 (ja) * 2014-10-27 2017-07-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組立体および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481818B2 (ja) * 2015-03-31 2019-03-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EP3415834B1 (en) * 2016-02-08 2023-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2422A1 (zh) * 2018-08-28 2020-03-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1172A1 (en) 2018-08-15
JPWO2017061013A1 (ja) 2018-04-26
EP3361172A4 (en) 2019-06-12
EP3361172B1 (en) 2021-05-19
WO2017061013A1 (ja) 2017-04-13
JP6415742B2 (ja) 2018-10-31
US20190041087A1 (en) 2019-02-07
US10753639B2 (en)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14492U (zh) 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EP2420711A1 (en) Valve block, valve block unit,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the valve block unit
US10352582B2 (en) Decorative panel and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provided with same
US10480799B2 (en) Outdoor unit
CN108291669B (zh) 封闭用弹性体、空调装置及封闭方法
CN107076432A (zh) 室内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US7086250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9510481B2 (en) Refrigerant jacke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CN111457481B (zh) 空调室外机
KR102080836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4296239A (zh) 室内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EP3584508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533006B1 (ko) 가정용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US20210215383A1 (en) Relay
CN21549005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KR200154606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배스호스와 연결배관 꼬임방지장치
CN219473825U (zh) 空调器
CN115540089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JP2006003026A (ja) 冷凍装置
JP2008145001A (ja) ヒートポンプユニット
JP3203017U (ja) 空調機
US10976072B2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0110226A1 (ja) 室外機
US20200333038A1 (en) Pipe setting structure, and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0327686Y1 (ko) 멀티 에어컨의 배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