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9843U -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09843U CN206509843U CN201720180697.4U CN201720180697U CN206509843U CN 206509843 U CN206509843 U CN 206509843U CN 201720180697 U CN201720180697 U CN 201720180697U CN 206509843 U CN206509843 U CN 206509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glassware
- transport mechanism
- full
- grind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0994 depres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包括传送带、第一停料器、第二停料器、搬料器和校正器;校正器用于校正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使夹具始终位于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其设置在上下料位的另一侧;校正器包括校正器本体、设置在校正器本体一侧的活动部件、驱动活动部件移动且位于校正器本体内部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活动部件靠近上下料位一端的连接部件;其中,连接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部件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面向所述上下料位一侧的真空吸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校正器的设置,使得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始终位于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从而提高了上下料机械手抓取和放置钻针的精准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作业中,人们经常需要用到钻头或者钻针,特别是对于一些加工的工厂,在进行材料加工的过程中,在使用配置有钻针的机械进行穿孔时,由于使用次数的增加,会使得钻针的端部变钝,造成加工的不便及误差,而研磨机的作用则是将研磨钻针的端部,使得钻针端部恢复至可正常工作的状态。
目前的全自动微钻研磨机中,其包括传送机构和上下料机械手,其中,传送机构的上下料位置的定位精度相对较差,使得上下料机械手在抓取和放置钻针时,容易产生误差,从而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另一方,现有的传送机构中,依然靠人工进行收料,较为浪费人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上下料位置的定位精度差且生产效率低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全自动微钻研磨机包括传送机构、上下料机械手、研磨机构、清洗机构、检测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传送带,用于传送放置有钻针的夹具,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进行夹取待加工物料和放置加工完毕物料的上下料位以及用于搬料器搬移放置有加工完毕物料的夹具的收料位;
第一停料器,用于截停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夹具,设置在所述上下料位的一侧;
第二停料器,用于截停位于所述收料位的夹具,设置在所述收料位靠近所述传送带末端的一侧;
所述搬料器,用于将位于所述收料位的夹具搬移至所述收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收料位的上方;
校正器,用于校正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夹具,使所述夹具始终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设置在所述上下料位的另一侧;所述校正器包括校正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校正器本体一侧的活动部件、驱动所述活动部件移动且位于所述校正器本体内部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靠近所述上下料位一端的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件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上下料位一侧的真空吸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吸盘分两行排列于所述连接板上,且两行所述真空吸盘相错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行的所述真空吸盘的数量多于下行的所述真空吸盘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部件为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停料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停料器包括一第一停料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停料器本体一侧的伸缩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前进后退的气缸;
其中,两个所述伸缩板的间距略大于一个所述夹具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具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伸缩板的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略大于所述伸缩板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停料器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末端一侧的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且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收料位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料位上方一侧的Y向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向滑台的X向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X向滑台的Z向滑台;
其中,所述搬料器滑动连接于所述Z向滑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搬料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搬料器四角区域的搬料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搬料杆移动的气缸,所述夹具的四角区域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搬料杆的容纳孔;
所述搬料杆和所述容纳孔配合,用于搬移所述夹具。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半部分的用于放置钻针的放置孔、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下半部分的用于套盖所述钻针的套孔;
其中,所述放置孔与所述套孔同轴设置,且所述放置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套孔的内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通过校正器的设置,使得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始终位于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从而提高了上下料机械手抓取和放置钻针的精准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搬料器的设置,实现了全自动收料的功能,提高了钻针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精准度低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校正器连接部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全自动微钻研磨机包括传送机构、上下料机械手、研磨机构、清洗机构、检测机构和收料机构200,其中,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放置有钻针的夹具;上下料机械手用于将位于传送机构传送带的上下料位的未研磨的钻针传送至研磨机构并将位于检测机构检测完毕的钻针传送至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对应的放置孔中;研磨机构用于对钻针的端头进行研磨;清洗机构用于对研磨完毕的钻针进行清洗;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清洗完毕的钻针的端头刀面检测;收料机构200用于收集放置有检测合格钻针的夹具。
另外,上下料机械手具有两个机械手,分别为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用于将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上的未研磨的钻针抓取至研磨机构以及将位于检测机构的检测合格的钻针抓取至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放置孔中,下料机械手用于将研磨完毕的钻针抓取至清洗机构中的转盘清洗位。当清洗完毕后,转盘通过自身转动将位于清洗位的钻针转移至检测机构的检测位进行刀面检测。
对于上文中出现的上下料位、夹具、放置孔,下文会有具体的叙述。
请参照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校正器连接部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传送带11、第一停料器12、校正器13、搬料器15、第二停料器16以及Y向滑台141、X向滑台142、Z向滑台143和夹具18。
传送带11用于传送放置有钻针的夹具18,传送带11上设置有用于上下料机械手进行夹取待加工物料和放置加工完毕物料的上下料位171以及用于搬料器15搬移放置有加工完毕物料的夹具18的收料位172;第一停料器12用于截停位于上下料位171的夹具18,设置在上下料位171的一侧;第二停料器16用于截停位于收料位172的夹具18,设置在收料位172靠近传送带11末端的一侧;搬料器15用于将位于收料位172的夹具18搬移至收料机构,设置在收料位172的上方;校正器13用于校正位于上下料位171的夹具18,使夹具18始终位于上下料位171的正中区域,设置在上下料位171的另一侧。
校正器13包括校正器本体131、设置在校正器本体131一侧的活动部件132、驱动活动部件132移动且位于校正器本体131内部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活动部件132靠近上下料位171一端的连接部件133;可选的,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当然也可以为驱动电机等。
其中,连接部件133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部件132的连接板133a以及设置在连接板133a面向上下料位171一侧的真空吸盘133b。
可以理解的是,真空吸盘133b用于吸住位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并通过活动部件132的前进和后退的移动,使得夹具18精确定位于上下料位171的正中区域,以方便上下料机械手更为精准的抓取和放置钻针。
具体的,真空吸盘133b分两行排列于连接板133a上,且两行真空吸盘133b相错排布。真空吸盘133b这样的设置,使得真空吸盘133b能够更为均衡的吸住夹具18,且真空吸盘133b与夹具18的面向真空吸盘133b的侧面的中部区域接触,使得夹具18的受力均衡,从而便于吸住夹具18的移动。
另外,上行的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多于下行的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这样的设置,是因为夹具18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中放置有钻头,较重;下半部分设置有当两个放置有钻头的夹具进行叠放时便于定位精准叠放的套孔185,较轻。因此为了更为稳定的吸住放置有钻针的夹具18移动,上行的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大于下行的数量,且上行的真空吸盘133b对应接触于设置有放置孔182的上半部分的侧面,下行的真空吸盘133b对应接触于设置有套孔185的下半部分的侧面。
其中,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根据夹具18上实际放置的钻头的数量和重量而定,于本优选实施例中,上行的真空吸盘133b有四个,下行的真空吸盘133b有三个。当然于实用新型中,上行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可以大于或小于四个,下行真空吸盘133b的数量可以大于或小于三个。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活动部件132为一活动杆,该活动杆与连接板13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停料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停料器12并排设置,第一停料器12包括一第一停料器本体121、设置在第一停料器本体121一侧的伸缩板122以及用于驱动伸缩板122前进后退的气缸;
其中,两个伸缩板122的间距略大于为一个夹具18的长度。
这样的设置,使得两个伸缩板122之间只能容纳一个夹具18,第一不仅使得位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不受后续夹具18的影响;第二,第一个伸缩板122截停首个夹具18后,第二个伸缩板122截停第二个夹具,一方面分担了夹具18对第一个伸缩板22的冲击力,使得位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不受后续夹具的挤压力,从而便于连接部件133对位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的吸取和移动,同时使得第一个伸缩板122的使用寿命更长;另一方面,当第一个伸缩板122收缩对位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放行时,第二个伸缩板122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使得夹具能够有序的传送。
另外,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夹具18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容纳伸缩板122的凹陷部183;凹陷部183的宽度略大于伸缩板122的厚度,以便于伸缩板122的伸入。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停料器16包括设置于传送带11末端一侧的固定块161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61且设置在传送带11上方的挡板162,挡板162延伸至收料位172的边缘。
基于上述的结构,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收料位172上方一侧的Y向滑台141、滑动连接于Y向滑台141的X向滑台142、滑动连接于X向滑台142的Z向滑台143;其中,搬料器15滑动连接于Z向滑台143。
具体的,设置在Y向滑台141上的X向电机驱动X向滑台142于Y向滑台141上滑动;设置在X向滑台142上的Z向电机驱动Z向滑台143于X向滑台142上滑动;设置在Z向滑台143上的驱动电机驱动搬料器15于Z向滑台143上滑动。
另外,搬料器15包括设置在搬料器15四角区域的搬料杆151和用于驱动搬料杆151移动的气缸,夹具18的四角区域设置有用于容纳搬料杆151的容纳孔184,搬料杆151和容纳孔184配合,用于搬移夹具18。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夹具18包括夹具本体181、设置在夹具本体181上半部分的用于放置钻针的放置孔182、设置在夹具本体181下半部分的用于套盖钻针的套孔185、设置在夹具本体181两侧用于与伸缩板122配合的凹陷部193以及设置在夹具本体181面向传送带11两侧的侧面且用于与搬料杆151配合的容纳孔184。
其中,放置孔182与套孔185同轴设置,且放置孔182的内径小于套孔185的内径;另外,放置孔182的内径略大于钻针的外径。这样的设置,当放置有钻针的夹具18进行叠放时,便于套孔185套盖钻针。
本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于传送带11上依次放入放置有未研磨钻针的夹具18,第一个第一停料器12伸出伸缩板122将首个夹具18截停于上下料位171,
接着,校正器13中的气缸驱动活动部件132前位于上下料位171的夹具移动,直至连接部件133中的真空吸盘133b吸住夹具18,并将夹具18移动至上下料位171的正中区域;于此同时,第二个停料器12伸出伸缩板122截停第二个夹具18;
然后,上下料机械手中的上料机械手于上下料位171上的夹具18的第一放置孔上抓取未研磨的第一个钻针移送至研磨机构进行研磨,待研磨完毕后,上料机械手抓取第二个钻针移送至研磨机构的上方,接着,下料机械手抓取研磨完毕的第一个钻针上提,上料机械手将第二个未研磨的钻针放置到研磨机构进行研磨;后,下料机械手抓取研磨完毕的第一个钻针移送至转盘上的清洗位
其次,清洗机构对第一个钻针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转盘转动将位于清洗位的第一个钻针转移至检测位,然后检测机构对第一个钻针进行刀面检测;
检测完毕后,如果检测合格,上料机械手抓取合格的第一个钻针移送至夹具18上的第一放置孔上;如果检测不合格,上料机械手则抓取不合格的第一个钻针移动至不良品放置台;
如是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18的钻针收集完毕,第一个停料器收缩伸缩板122对该夹具18放行;
当该夹具18移送至收料位172时,第二停料器16中的挡板162抵住该夹具18,使得该夹具18停于收料位172上;接着搬料器15移动至收料位172的上方并下移,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搬料杆151伸入容纳孔184中;
最后,搬料器15上移并将该夹具18放置于收料机构200的收料平台上。
这样便完成了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操作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通过校正器的设置,使得位于上下料位的夹具始终位于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从而提高了上下料机械手抓取和放置钻针的精准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搬料器的设置,实现了全自动收料的功能,提高了钻针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精准度低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全自动微钻研磨机包括传送机构、上下料机械手、研磨机构、清洗机构、检测机构和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传送带,用于传送放置有钻针的夹具,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进行夹取待加工物料和放置加工完毕物料的上下料位以及用于搬料器搬移放置有加工完毕物料的夹具的收料位;
第一停料器,用于截停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夹具,设置在所述上下料位的一侧;
第二停料器,用于截停位于所述收料位的夹具,设置在所述收料位靠近所述传送带末端的一侧;
所述搬料器,用于将位于所述收料位的夹具搬移至所述收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收料位的上方;
校正器,用于校正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夹具,使所述夹具始终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正中区域,设置在所述上下料位的另一侧;所述校正器包括校正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校正器本体一侧的活动部件、驱动所述活动部件移动且位于所述校正器本体内部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靠近所述上下料位一端的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件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上下料位一侧的真空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分两行排列于所述连接板上,且两行所述真空吸盘相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行的所述真空吸盘的数量多于下行的所述真空吸盘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为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停料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停料器包括一第一停料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停料器本体一侧的伸缩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前进后退的气缸;
其中,两个所述伸缩板的间距略大于一个所述夹具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伸缩板的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略大于所述伸缩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停料器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末端一侧的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且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收料位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料位上方一侧的Y向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向滑台的X向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X向滑台的Z向滑台;
其中,所述搬料器滑动连接于所述Z向滑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料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搬料器四角区域的搬料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搬料杆移动的气缸,所述夹具的四角区域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搬料杆的容纳孔;
所述搬料杆和所述容纳孔配合,用于搬移所述夹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半部分的用于放置钻针的放置孔、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下半部分的用于套盖所述钻针的套孔;
其中,所述放置孔与所述套孔同轴设置,且所述放置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套孔的内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80697.4U CN206509843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80697.4U CN206509843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09843U true CN206509843U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6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8069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9843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098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5757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倪晋挺 | 一种汽车下摆臂铸件去毛刺装置 |
-
2017
- 2017-02-27 CN CN201720180697.4U patent/CN2065098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5757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倪晋挺 | 一种汽车下摆臂铸件去毛刺装置 |
CN110125757B (zh) * | 2019-06-11 | 2020-11-13 | 诸暨市鸿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下摆臂铸件去毛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82650B (zh) | 全自动双端面磨削生产线 | |
CN203679692U (zh) | 单向阀组装及检测机 | |
CN109193303B (zh) | 一种usb芯片模块的组装机构 | |
CN108311421B (zh) | 自动擦胶设备 | |
CN205342702U (zh) | 全自动双端面磨削生产线 | |
CN209578696U (zh) | 一种自动冷压铜套设备 | |
CN104227422A (zh) |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 | |
CN206366496U (zh) | 一种磁胶电感自动涂胶机 | |
CN203679721U (zh) | 手柄锁套自动组装机 | |
CN206509843U (zh) | 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 | |
CN107649401A (zh) | 一种工件自动检测筛选装置 | |
CN109049963B (zh) | 手机电池板的智能化高速柔性制造流水线 | |
CN111922578B (zh) | 一种视觉引导的封接体极针与桥带精确装焊系统及方法 | |
CN111113877A (zh) | 一种自动贴膜设备 | |
CN206366869U (zh) | 一种钻咀研磨机 | |
CN211652491U (zh) | 一种基于精密视觉系统的机器人测试机 | |
CN106217237B (zh) | 一种双重检测一体化磨床 | |
CN111408990B (zh) | 全自动刮边机 | |
CN108325870A (zh) | 一种声压自动检测甄选设备 | |
CN204818068U (zh) | 粉末制品精整生产线 | |
CN209140918U (zh) | 一种机械手夹爪 | |
CN210938421U (zh) | 一种带有上下料装置的无心磨床 | |
CN206536193U (zh) | 一种压入机 | |
CN208078352U (zh) | 一种连接器检测镭雕一体设备 | |
CN206731716U (zh) | 铝壳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