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1727U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1727U
CN206501727U CN201720196710.5U CN201720196710U CN206501727U CN 206501727 U CN206501727 U CN 206501727U CN 201720196710 U CN201720196710 U CN 201720196710U CN 206501727 U CN206501727 U CN 206501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reasing unit
distance increasing
plug
hybrid device
driv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67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战平
马世友
李常镱
蔡瑀
陈艳艳
王海涛
鲁涛
孙福凤
陈玉
张勇建
张莉
刘涛
高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67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1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1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17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该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供油系统、增程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机构、水冷机构和传动系统。将导热水管套设于增程器外,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水泵带动冷却液沿导热水管流动,带走增程器产生的热量,然后冷却液再沿着导热水管回到水箱,完成一次冷却循环,供油系统仅为增程器提供燃油,使增程器发电。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由于采用了使增程器降温的水冷机构和仅与增程器连接使增程器发电的供油系统,所以散热效果好,噪音很小,环境污染小。

Description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电机。
普通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的特点,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传统汽油车的燃油效率、环境污染以及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发电机在车上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被及时带走将会对发电机甚至整个电动汽车造成损坏,目前通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发电机上安装风扇降温。发明人研究发现,这种利用风扇降温的方法散热效果不是很好,并且噪声很大,会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结构简单,完全使用电能驱动,具有低碳环保、稳定性高、散热效果好、噪音小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高,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完全使用电能驱动,环境污染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供油系统、增程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机构、水冷机构和传动系统;
供油系统与增程器连接,仅用于为增程器提供燃油;
增程器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和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向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或者向驱动机构供电;
动力电池系统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向驱动机构供电;
驱动机构与传动系统连接,用于将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外界;
水冷机构与增程器连接,用于降低增程器的温度;
水冷机构包括水泵、导热水管和水箱,水泵的一端与水箱连接,另一端与导热水管连接,导热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连接,导热水管套设于增程器外。
进一步地,水冷机构还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片、感应系统和散热风扇,感应系统安装于增程器上,且与散热风扇连接,散热风扇与散热片连接,散热片安装于水箱内。
进一步地,感应系统包括温感器和控制组件,温感器安装于增程器上,且与控制组件连接,控制组件与散热风扇连接。
进一步地,导热水管呈螺旋状,且盘旋设置于增程器外。
进一步地,增程器包括燃油发动机和发电组件,燃油发动机与发电组件连接,供油系统与燃油发动机连接,发电组件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和驱动机构连接,导热水管套设于燃油发动机外。
进一步地,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曲轴,缸体和曲轴分别与发电组件连接,曲轴与缸体转动连接,以使发电组件发电,导热水管套设于缸体外。
进一步地,发电组件包括定子、转子和接线端子,转子与接线端子连接,定子固定安装于缸体内,转子与曲轴固定连接,且通过曲轴与定子转动连接,接线端子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和驱动机构连接,以将定子与转子相对转动产生的电力传递到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或者传递到驱动机构作功。
进一步地,增程器与动力电池系统电耦合混联,能够混合向驱动机构提供电力。
进一步地,动力电池系统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在外接电源时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充电。
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前车舱、底板和后桥,还包括上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供油系统、增程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机构、水冷机构和传动系统,增程器固定安装于前车舱内,水冷机构与增程器连接,供油系统仅与增程器连接,动力电池系统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下方,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后桥上,且与传动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将导热水管套设于增程器外,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水泵带动冷却液沿导热水管流动,带走增程器产生的热量,然后冷却液再沿着导热水管回到水箱,完成一次冷却循环,供油系统仅为增程器提供燃油,使增程器发电,增程器发出的电力一部分流向动力电池系统,为动力电池系统充电,另一部分流向驱动机构,为驱动机构供电,动力电池系统也可以为驱动机构供电,传动系统用于传递动力。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由于采用了使增程器降温的水冷机构和仅与增程器连接使增程器发电的供油系统,所以散热效果好,噪音很小,环境污染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稳定性高,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完全使用电能驱动,环境污染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中水冷机构与增程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中增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新能源汽车;100-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10-供油系统;120-增程器;121-燃油发动机;1211-缸体;1213-曲轴;123-发电组件;1231-定子;1233-转子;1235-接线端子;130-动力电池系统;140-水冷机构;141-水泵;143-导热水管;145-热交换器;1451-散热片;1452-感应系统;1453-散热风扇;1454-温感器;1456-控制组件;147-水箱;150-驱动机构;160-传动系统;200-前车舱;300-底板;400-后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10,作为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代步工具。该新能源汽车10为前置后驱架构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前车舱200、底板300、后桥400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其中,前车舱200、底板300和后桥400在车架(图未示)的作用下连接起来,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分别安装于前车舱200、底板300和后桥400上。
请结合参照图2,该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包括供油系统110、增程器120、动力电池系统130、水冷机构140、驱动机构150和传动系统160。增程器120固定安装于前车舱200内,供油系统110仅与增程器120连接,动力电池系统130固定安装于底板300的下方,驱动机构150固定安装于后桥400上,且与传动系统160连接。供油系统110与增程器120连接,仅用于为增程器120提供燃油;增程器120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130和驱动机构150连接,用于向动力电池系统130充电或者向驱动机构150供电;动力电池系统130与驱动机构150连接,用于向驱动机构150供电;驱动机构150与传动系统160连接,用于将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160传递到外界;水冷机构140安装于增程器120上,以对增程器120进行水冷降温。
请参照图3,水冷机构140包括水泵141、导热水管143、热交换器145和水箱147。水箱147内设置有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水。水泵141的一端与水箱147连接,另一端与导热水管143连接,导热水管143远离水泵141的一端与水箱147连接,形成一个水循环。导热水管143套设于增程器120外,冷却水通过导热水管143将增城器的热量带回到水箱147。热交换器145安装在水箱147上,以对水箱147内的水进行散热降温。
本实施例中,导热水管143呈螺旋状,且盘旋设置于增程器120外,但并不仅限于此,但凡能够对增程器120实现高效率降温的导热水管143的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4,热交换器145包括散热片1451、感应系统1452和散热风扇1453。感应系统1452安装于增程器120上,且与散热风扇1453连接,以在感应到增程器120的温度升高到预设值时控制散热风扇1453开启,以及在感应到增程器120的温度降低到预设值时控制散热风扇1453关闭。散热风扇1453与散热片1451连接,散热片1451安装于水箱147内,且与水箱147内的水大面积接触,从增程器120上吸收了热量的水返回到水箱147时,又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451上,由散热片1451将热量散发出去,散热风扇1453起到辅助散热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453为小功率电子风扇,将散热片1451上的热量向外抽离。由于功率小,所以噪音很小,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感应系统1452包括温感器1454和控制组件1456。温感器1454安装于增程器120上,且与控制组件1456连接,控制组件1456与散热风扇1453连接。当温感器1454感应到增程器120的温度升高到预设值时,温感器1454向控制组件1456发出信号,控制组件1456控制散热风扇1453开启,加快散热片1451的散热速度;当温感器1454感应到增程器120的温度降低到预设值时,温感器1454向控制组件1456发出信号,控制组件1456控制散热风扇1453关闭,节约能源,此时增程器120不工作或者增程器120产生的热量较小。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5,增程器120包括燃油发动机121和发电组件123。燃油发动机121与发电组件123连接,供油系统110与燃油发动机121连接,发电组件123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130和驱动机构150连接,导热水管143套设于燃油发动机121外。
燃油发动机121包括缸体1211和曲轴1213,缸体1211和曲轴1213分别与发电组件123连接,曲轴1213与缸体1211转动连接,以使发电组件123发电,导热水管143套设于缸体1211外。
请参照图6,发电组件123包括定子1231、转子1233和接线端子1235,转子1233与接线端子1235连接,定子1231固定安装于缸体1211内,转子1233与曲轴1213固定连接,且通过曲轴1213与定子1231转动连接,接线端子1235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130和驱动机构150连接,以将定子1231与转子1233相对转动产生的电力传递到动力电池系统130充电或者传递到驱动机构150作功。
本实施例中,燃油发动机121为两缸燃油发动机121,以提升发电组件123的发电效率。两缸燃油发动机121满足国家第五阶段排放要求,同时满足新能源汽车10匹配的动力经济性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10可靠耐久性要求。
该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的动力来源,既有利用供油系统110内的燃油进行发电的增程器120,又有储存电能的动力电池系统130,增程器120与动力电池系统130电耦合混联,能够混合向驱动机构150提供电力。与传统混合动力不同的是,供油系统110输送燃油到燃油发动机121仅仅用于驱动发电组件123发电,由此产生的电能和动力电池系统130储存的电能耦合来启动驱动机构150,燃油发动机121并不通过机械结构来直接启动驱动机构150。
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系统130为18650型三元动力电池系统130。该动力电池系统130既满足新能源汽车10匹配的动力经济性要求,也满足可靠耐久性要求和新能源汽车10开发成本的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130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图未示),用于在外接电源时,电源直接对动力电池系统130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将导热水管143套设于增程器120外,水箱147内设置有冷却液,水泵141带动冷却液沿导热水管143流动,带走增程器120产生的热量,然后冷却液再沿着导热水管143回到水箱147,完成一次冷却循环,供油系统110仅为增程器120提供燃油,使增程器120发电,增程器120发出的电力一部分流向动力电池系统130,为动力电池系统130充电,另一部分流向驱动机构150,为驱动机构150供电,动力电池系统130也可以为驱动机构150供电,传动系统160用于传递动力。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100由于采用了使增程器120降温的水冷机构140和仅与增程器120连接使增程器120发电的供油系统110,所以散热效果好,噪音很小,环境污染小,使新能源汽车10完全使用电能驱动,环境污染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系统、增程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机构、水冷机构和传动系统;
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增程器连接,仅用于为所述增程器提供燃油;
所述增程器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或者向所述驱动机构供电;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供电;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用于将其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传递到外界;
所述水冷机构与所述增程器连接,用于降低所述增程器的温度;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水泵、导热水管和水箱,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水管连接,所述导热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导热水管套设于所述增程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片、感应系统和散热风扇,所述感应系统安装于所述增程器上,且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于所述水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系统包括温感器和控制组件,所述温感器安装于所述增程器上,且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水管呈螺旋状,且盘旋设置于所述增程器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包括燃油发动机和发电组件,所述燃油发动机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燃油发动机连接,所述发电组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热水管套设于所述燃油发动机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曲轴,所述缸体和所述曲轴分别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所述曲轴与所述缸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发电组件发电,所述导热水管套设于所述缸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定子、转子和接线端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定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缸体内,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曲轴与所述定子转动连接,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电耦合混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前车舱、底板和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供油系统、增程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机构、水冷机构和传动系统,所述增程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前车舱内,所述水冷机构与所述增程器连接,所述供油系统仅与所述增程器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后桥上,且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
CN201720196710.5U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1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6710.5U CN206501727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6710.5U CN206501727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1727U true CN206501727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4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671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1727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17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1798A (zh) * 2017-03-01 2017-05-17 风度(常州)汽车研发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107901886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和散热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11731131A (zh) * 2020-07-10 2020-10-02 唐洪彬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缆接线端冷却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1798A (zh) * 2017-03-01 2017-05-17 风度(常州)汽车研发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107901886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和散热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11731131A (zh) * 2020-07-10 2020-10-02 唐洪彬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缆接线端冷却结构
CN111731131B (zh) * 2020-07-10 2022-07-01 唐洪彬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缆接线端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01050B1 (ko) 차량용 냉각장치
CN206501727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04259347U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液态金属自适应热驱动散热装置
CN102610838A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CN103660916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的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
CN108110959A (zh) 电动汽车车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集成系统
CN210821903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余热利用采暖系统
CN206501680U (zh) 一种适用于混动车型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6671798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103904826B (zh) 电动机冷却结构
CN10834075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新型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66487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的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
CN202474108U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CN206290332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6086422U (zh) 车辆动力电池冷启动加热系统及车辆
CN206749518U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
CN208014345U (zh) 一种电子信息展示装置
CN208164727U (zh)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增程式车辆
CN204408221U (zh) 汽车尾气热能回收装置
CN202573780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散热器
CN216231660U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轮毂电机余热发电再利用系统
CN108177534B (zh) 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车载电池组热管理方法及汽车
CN206220158U (zh) 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的热管理系统
KR101596688B1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쿨링 모듈 및 시스템
CN113103945A (zh) 一种增程式冷链物流车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