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8747U -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8747U
CN206458747U CN201621421852.9U CN201621421852U CN206458747U CN 206458747 U CN206458747 U CN 206458747U CN 201621421852 U CN201621421852 U CN 201621421852U CN 206458747 U CN206458747 U CN 206458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late
disc
faying face
interior ring
disk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218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季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m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 Magnesium (kunshan)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 Magnesium (kunshan)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ing Magnesium (kunshan)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218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8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8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8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该碟刹盘包含一个轻量金属材质的内环片和一个碟盘,所述内环片内侧延伸出数个呈臂状的固定部,内环片外缘设有一个环片,所述环片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面;所述碟盘为刚性的耐高温、耐磨材质制成,碟盘一侧面设置第二结合面,利用两个碟盘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侧面,使第二结合面与对应的第一结合面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碟刹盘。所述内环片起到轻量化效果,碟盘可提升与卡钳结合时的耐磨耗性,增强刚性,延长使用寿命,极具创新性。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自行车的骑乘速度以及控制停车,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利用橡胶模块夹在轮圈上用于刹车,现而今演变成碟刹装置,碟刹装置利用一个呈扁平状的碟刹盘,安装在自行车轮圈中心的花毂一侧,因此刹车装置便可以控制卡钳强力摩擦碟刹盘,完成不损及轮圈的情况下的刹车,然而碟刹盘属于消耗品,经常经受卡钳的磨损,需要经常更换。
而碟刹盘以前采用不锈钢,由于质量较重,因此影响骑乘速度,为了追求轻量化,现今多采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虽然铝合金质量轻,但是降低了刚性强度,而且铝合金疲劳性能不如钢材,钢材可以承受无限多的周期性载荷,但是铝的疲劳极限接近为零,可能非常小的循环载荷都可以造成铝合金破坏,然而碟刹盘是经常磨损的部位,因此刚性不足、耐磨强度不足,都会降低碟刹盘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主要包括采用轻量化金属制成的内环片,所述内环片内侧环面等分地径向延伸数个呈臂状固定部,所述内环片外缘设有环片,所述环片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一个第一结合面。
还包括碟盘,由耐高温、耐磨耗刚性材质制成,碟盘为设有数个散热孔的环形体,碟盘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面,利用两个环片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个侧面上,使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分别对应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碟刹盘。
所述内环片两侧的外缘上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上均沿径向穿有一穿孔,所述碟盘的中部设有内环孔,所述碟盘在内环孔处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一侧均沿径向设有一凸部,以便将两个碟盘呈相对设置的姿态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侧面上,将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与第一结合部相互嵌合,各侧的凸部分别穿设在对应穿孔内,使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对应侧第一结合面分别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碟盘靠近内环片的一侧环面沿径向设有一侧缘,将第二结合面贴合在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上,同时将两侧的对应侧缘抵合,使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两侧的第一结合面以及对应的侧缘之间均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内环片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制成的轻量化金属材质。
所述碟盘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碟盘为经过热处理的钢材或铁材。
所述碟盘为在金属材表面涂设铁氟龙的耐磨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该碟刹盘包含一个轻量金属材质的内环片和一个碟盘,所述内环片内侧延伸出数个呈臂状的固定部,内环片外缘设有一个环片,所述环片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面;所述碟盘为刚性的耐高温、耐磨材质制成,碟盘一侧面设置第二结合面,利用两个碟盘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侧面,使第二结合面与对应的第一结合面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碟刹盘。所述内环片起到轻量化效果,碟盘可提升与卡钳结合时的耐磨耗性,增强刚性,延长使用寿命,极具创新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两个碟盘夹在一个内环片的两侧,采用内环片的轻量化降低设备整体的质量,而与卡钳接触的碟盘则采用高刚性、耐磨耗、耐高温的材质制成,增加碟盘寿命,增强结构刚性,降低齿盘更换频率,使用更为安心。
所述内环片的两侧外缘均设有数个内凹的第一结合部,且第一结合部径向设有穿孔,而碟盘靠近内环孔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一侧沿径向设有凸部,组合时,利用第二结合部分别嵌入第一结合部,且凸部分别穿在穿孔内,将两个碟盘以摩擦焊接的方式与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上,利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凹凸配合设计,以及穿孔与凸部的凹凸配合设计,大大增加扭力,达到稳定结合效果。
碟盘的靠近内环片的一沿径向的侧环面设有侧缘,第二结合面贴合在第一结合面上时,两侧的侧缘相互抵合,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增加了结合力,更加起到稳固结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沿4-4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图7沿8-8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碟刹盘1,碟刹盘1包括一个内环片10和两个碟盘20,所述内环片10内侧面等分地沿径向设有数个呈臂状固定部11,用于固定在自行车上,所述内环片10外缘设有环片12,且内环片10外缘与环片12之间设成阶梯凸字状,在环片1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结合面121,所述内环片10的两侧的外缘上均设有数个内凹的第一结合部13,所述第一结合部13沿径向均设有一个穿孔14,所述内环片10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等轻量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碟盘20为环形体,碟盘20的一侧设有第二结合面21,碟盘20上设有数个散热孔22,碟盘20中部设有内环孔23,碟盘20在内环孔23处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24,所述第二结合部24的一侧均沿径向设有一个凸部25,所述碟盘20采用刚性、耐高温、耐磨耗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或经过热处理的钢材、铁材,或是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设如铁氟龙等耐磨材质,用于强化碟盘20受到卡钳的耐磨耗程度,增加寿命。
组合时,将两个碟盘20呈相对设置的姿态夹在内环片10的两侧面上,将两个碟盘20的对应第二结合部24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3相互嵌接,使各凸部25分别穿在对应穿孔14内,将两个碟盘20的第二结合面21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内环片10两侧的第一结合面121上,形成两个碟盘20夹在内环片10两侧,形成一个碟刹盘1。
将两个碟盘20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内环片10的两侧形成的齿盘1,由于内环片10为轻量金属材质,可起到轻量化效果,而碟盘20为刚性、耐高温、耐磨材质,增加了碟盘20的寿命,且由于第一结合部13与第二结合部14之间的凹凸嵌合设计,能够稳定结合,增强扭力,所以整体结构极具创新和使用便利性。
组合时,将两个碟盘20分别夹在内齿片10的两侧,将两个碟盘20的对应第二结合部24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3相互嵌接,使各凸部25分别穿在穿孔14内,且将两个碟盘20的第二结合面21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内环片10的两个第一结合面121上。
实施例二:
如图5至图8所示,碟盘20的齿部22在靠近内环片10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圈侧缘26,将第二结合面21贴合在内环片10的第一结合面121上,同时两侧的侧缘26相抵盖合,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以增加结合力,提升结合稳定性。
使用时,将两个碟盘20分别夹在内环片10的两侧面上,利用内环片10采用轻量金属材质达到齿盘1轻量化之功效,而碟盘20为刚性、耐高温、耐磨材质,增加了碟盘20的刚性,降低齿盘1的更换频率,使用更加安心;所述内环片10的两侧外缘上均设有数个内凹的第一结合部13,每个第一结合部13均径向设有穿孔14,所述碟盘20的内环孔23处一体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24,且各第二结合部24的一侧均径向设有一凸部25,组合时,两个碟盘20的对应第二结合部24分别嵌在第一结合部13上,且每个凸部25分别穿设在对应穿孔14内,使两个碟盘20的第二结合面21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内环片10的两侧的第一结合面121上,第一结合部13与第二结合部24之间的凹凸配合设计,以及穿孔14与凸部25之间的凹凸配合设计能够增加扭力,以达到稳定结合之功效,所述碟盘20的靠近内环片10的一侧面上设有侧缘26,将第二结合面21贴合在内环片10的第一结合面121上,同时两侧的侧缘26相抵盖合,并且通过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增加结合力,达到提升稳固结合的功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采用轻量化金属制成的内环片,所述内环片内侧环面等分地径向延伸数个呈臂状固定部,所述内环片外缘设有环片,所述环片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一个第一结合面;
还包括碟盘,由耐高温、耐磨耗刚性材质制成,碟盘为设有数个散热孔的环形体,碟盘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面,利用两个环片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个侧面上,使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分别对应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碟刹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片两侧的外缘上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上均沿径向穿有一穿孔,所述碟盘的中部设有内环孔,所述碟盘在内环孔处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一侧均沿径向设有一凸部,以便将两个碟盘呈相对设置的姿态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侧面上,将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与第一结合部相互嵌合,各侧的凸部分别穿设在对应穿孔内,使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对应侧第一结合面分别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盘靠近内环片的一侧环面沿径向设有一侧缘,将第二结合面贴合在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上,同时将两侧的对应侧缘抵合,使两个碟盘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两侧的第一结合面以及对应的侧缘之间均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片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制成的轻量化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盘为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盘为经过热处理的钢材或铁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盘为在金属材表面涂设铁氟龙的耐磨材质制成。
CN201621421852.9U 2016-12-23 2016-12-23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Active CN206458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1852.9U CN206458747U (zh) 2016-12-23 2016-12-23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1852.9U CN206458747U (zh) 2016-12-23 2016-12-23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8747U true CN206458747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21852.9U Active CN206458747U (zh) 2016-12-23 2016-12-23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87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758A (zh) * 2016-12-23 2017-03-15 鼎镁(昆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N109838480A (zh) * 2017-11-24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758A (zh) * 2016-12-23 2017-03-15 鼎镁(昆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N109838480A (zh) * 2017-11-24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9758A (zh)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TWD187348S (zh) 輪箍
CN102343766B (zh) 自行车的轮圈
US7114785B2 (en) Aerodynamic surfaced bicycle wheel
CN206458747U (zh)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N106594122A (zh) 制动盘
CN106741552A (zh) 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N104773030A (zh) 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制作方法
JPWO2010140657A1 (ja) ホイールリム、それを用いた車輪及び車両
CN206456505U (zh) 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CN206456498U (zh)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
CN205978188U (zh) 煞车碟盘
CN106515977A (zh)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
CN207088841U (zh) 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电瓶车对开式钢圈
US4190297A (en) Wheel for air or gas filled tires for motor vehicles
TWM549167U (zh) 複合式自行車輪圈結構
CN206733952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胎轮毂
RU178285U1 (ru) Трансформируемое сегментарное колесо
CN207790176U (zh) 一种高强度高通风孔车轮
CN206856398U (zh) 一种加强型散热轮毂
CN206456504U (zh) 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
JP2017192581A (ja) ハンドリム
CN208324740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车轮
JP2015113078A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組立体
CN208148956U (zh) 一种更稳定的新型双刹脚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0 No.118, Pengxi South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ingm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118, Pengxi South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MAG (KU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