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9306U - 管路支架 - Google Patents

管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9306U
CN206449306U CN201720135532.5U CN201720135532U CN206449306U CN 206449306 U CN206449306 U CN 206449306U CN 201720135532 U CN201720135532 U CN 201720135532U CN 206449306 U CN206449306 U CN 206449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pipeline
support
height adjustment
se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55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福昌
刘世民
胡丽萍
董云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OOEC Enpal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Oil and Pet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OOEC En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OOEC En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7201355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9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9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9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管路支架,该管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第一支撑架(10)和用于固定到地面的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并通过高度调整件(30)连接,所述高度调整件(30)具有连接部(3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架(20)配合设置的设置部(32),所述连接部(31)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架(20)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架(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0)的距离,从而可靠地起到支撑作用,确保管道的安全。

Description

管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管道或者阀门的管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石油开采项目、改造项目也越来也多。同时,对项目工期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作为石化装置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管道和阀门的设置,因其数量较多,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设置。即使为了减少现场的施工量,通常会对设备、钢结构等进行预制,在现场安装时将支架焊接到基础上。
但是,一旦基础发生沉降,支架将无法起到支撑作用,造成管道挠度增加,甚至引起泄漏。特别是在管道敷设密集的装置改造工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基础的机械化施工,只能由人工进行开挖、夯实而形成基础。人工夯实的基础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较大,成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管路支架,该管路支架能够减少基础沉降对管道、阀门支撑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支架,该管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第一支撑架和用于固定到地面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并通过高度调整件连接,所述高度调整件具有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架配合设置的设置部,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架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设置部形成为限位凸起或者限位凹槽以抵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连接部为螺纹部以螺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螺柱,该螺柱的顶端形成有管路设置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部螺接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加强板,该加强板连接在所述管路设置部和所述螺柱的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为多个,并沿所述螺柱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管路设置部形成为平板,或者形成为与所述管道的形状相应的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形成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架伸入的容纳空间,和能够与所述设置部形成滑动配合的凹槽或者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圆筒体,该圆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柱的外径,所述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螺纹的工作长度。
优选地,所述管路支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高度调整件的上方,并能够朝向所述高度调整件移动以压紧所述高度调整件。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整件和锁紧件为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高度调整件的连接部与第二支撑架或者第一支撑架的连接位置,使第一支撑架的高度升高,从而可靠地起到支撑作用,确保管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整件3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第一支撑架 11 管路设置部
12 加强板 13 螺柱
20 第二支撑架 21 支撑板
22 圆筒体
30 高度调整件 31 连接部
32 设置部 33
40 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支架,如图1所示,该管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第一支撑架10和用于固定到地面的第二支撑架20,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并通过高度调整件30连接,由于高度调整件30具有连接部31和与第一支撑架10或者第二支撑架20配合设置的设置部32,且连接部31能够连接到第二支撑架20或者第一支撑架10上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改变第一支撑架10相对于第二支撑架20的距离。即使作为地面的土建基础等发生沉降,也能通过调整高度调整件30的连接部与第二支撑架20或者第一支撑架10的连接位置,使第一支撑架10的高度升高,从而可靠地起到支撑作用,确保管道的安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高度调整件30的连接部31为螺纹部以螺接到第一支撑架10上,设置部32形成为限位凹槽以抵接到第二支撑架20上,因而能够通过旋转高度调整件30,使螺接在高度调整件上的第一支撑架10上升或者下降。
相应地,第一支撑架10包括螺柱13,该螺柱13顶端形成有管路设置部11,螺柱13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螺纹部螺接的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支撑架10还包括加强板12,该加强板12连接在管路设置部11和螺柱13周面上。加强板12为多个,并沿螺柱13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可靠地形成支撑。加强板12优选为直角板,两个侧边分别焊接到螺柱和管路设置部11上。管路设置部11能够根据所要固定的管路或者形成为平板,或者与管道的形状相应的弧形板,以保证管路设置部11与被支撑管道或者阀门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确保支撑。也就是说,管路设置部应根据管道或者阀门的参数,例如管道的重量、管道底端与基础的垂直距离等进行设计选择。另外,除了受力之外,还需要考虑振动等因素,确保管路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
另外,第二支撑架20底部形成有支撑板21,第二支撑架20的顶部形成有能够容纳第一支撑架10伸入的容纳空间,和能够与设置部32形成滑动配合的凹槽或者凸起。
由于第二支撑架20上形成有凹槽或者凸起,从而能够与形成为限位凸起或者限位凹槽的设置部32配合,保证第二支撑架20能够对第一支撑架形成可靠支撑。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架20和高度调整件30之间的结合面的光滑,使第二支撑架20和设置部32之间的配合为滑动配合。这样,高度调整件30能够容易地在第二支撑架20上滑动,便于旋转高度调整件30,使螺接在高度调整件上的第一支撑架10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第二支撑架20形成为圆筒体,该圆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柱的外径,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螺纹的工作长度,以使第一支撑架10的螺柱13能够容易地安装到第二支撑架20。即使将高度调整件30和螺柱13的顶部螺纹配合,也能够可靠地保证螺柱13的底部不会接触到圆筒体20的底部。这样,由于第一支撑架10伸入到第二支撑架20中,也就是说螺柱伸入到圆筒体中,并通过作为高度调整件30连接,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到第二支撑架中,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管路支架还包括锁紧件40,锁紧件40设置在高度调整件30的上方,并能够朝向高度调整件30移动以压紧高度调整件30。高度调整件30和锁紧件40为螺母。具体地,由于高度调整件30需要承受来自第一支撑架10的力,因而需要受力性较好而设置地较标准螺母更加厚。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高度调整件30上设置有限位凹槽作为设置部32。而锁紧件40则能够采用标准螺母即可。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管路支架的使用过程。首先,根据待固定管道的底端与基础的预设垂直距离适当地调整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之间重合的部分的多少,以预留足够的待伸出量H,确保管路支架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将第二支撑架10设置到预制土建的基础上,同时确保该位置对准待固定管道。旋转高度调整件30,使第一支撑架10上升以顶紧待固定管道。再旋紧锁紧件40顶紧高度调整件30,以防止高度调整件30松动。
而当基础发生沉降时,管路设置部11很可能脱离了待固定管路,此时,首先旋松锁紧件40,再旋转高度调整件30调整待伸出量H以使第一支撑架10上升顶紧待固定管道,之后旋紧锁紧件40顶紧高度调整件30,以防止高度调整件30松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管路支架不但安装调试方便,而且不受基础沉降的影响,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基础施工中。另外,能够容易地预制第一支撑架10、第二支撑架20、高度调整件30和锁紧件40,便于运输,而且容易拆卸,能够充分利用第一支撑架10、高度调整件30和锁紧件4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管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第一支撑架(10)和用于固定到地面的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并通过高度调整件(30)连接,所述高度调整件(30)具有连接部(3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架(20)配合设置的设置部(32),所述连接部(31)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架(20)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架(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0)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部(32)形成为限位凸起或者限位凹槽以抵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架(20)上,所述连接部(31)为螺纹部以螺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包括螺柱(13),该螺柱(13)的顶端形成有管路设置部(11),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部螺接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还包括加强板(12),该加强板(12)连接在所述管路设置部(11)和所述螺柱(13)的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2)为多个,并沿所述螺柱(13)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设置部(11)形成为平板,或者形成为与所述管道的形状相应的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0)底部形成有支撑板(21),所述第二支撑架(20)的顶部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架(10)伸入的容纳空间,和能够与所述设置部(32)形成滑动配合的凹槽或者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0)包括焊接在所述支撑板(21)上的圆筒体(22),该圆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柱的外径,所述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螺纹的设置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支架还包括锁紧件(40),所述锁紧件(40)设置在所述高度调整件(30)的上方,并能够朝向所述高度调整件(30)移动以压紧所述高度调整件(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件(30)和锁紧件(40)为螺母。
CN201720135532.5U 2017-02-15 2017-02-15 管路支架 Active CN206449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5532.5U CN206449306U (zh) 2017-02-15 2017-02-15 管路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5532.5U CN206449306U (zh) 2017-02-15 2017-02-15 管路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9306U true CN206449306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5532.5U Active CN206449306U (zh) 2017-02-15 2017-02-15 管路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9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805A (zh) * 2017-09-25 2018-01-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安装辅助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805A (zh) * 2017-09-25 2018-01-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安装辅助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433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防撞护栏及其连接结构
CN104929148B (zh) 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的倒装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CN206449306U (zh) 管路支架
CN206530078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106013763A (zh) 扁铁扣件式外脚手架连墙件
CN103848361B (zh) 塔吊附墙装置的支撑梁
CN206784606U (zh) 可调预埋件
CN107859201A (zh) 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64217B (zh) 一种桥梁盖梁底模防漏浆装置
CN209509655U (zh) 一种工程安装用保护围栏
CN107100093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加固桥梁墩台结构及构造方法
CN201217796Y (zh) 分体式可升降井口操作平台
CN105804418A (zh) 预制墙板固定支撑体系及构建方法
CN208088495U (zh) 一种钢网格螺栓节点装置
CN20884488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具架的限位脚结构
CN103526943B (zh) 一种铰链弯管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207032680U (zh) 一种钢筋连接固定装置
CN206928669U (zh)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支撑装置
CN20935372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的布料机浇筑系统
CN204590562U (zh) 分体式半预埋悬挑梁
CN208579038U (zh) 一种管道穿越不均匀沉降双墙的密封装置
CN207348218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梁端可更换耗能连接组件
CN207063676U (zh) 摇摆式柱脚
CN207420215U (zh) 防护围栏的连接件
CN206607706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施工的拉顶撑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NOOC OIL & PETROCHEMICALS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after: COOEC-ENP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Hai Yuan building, 25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OIL & PETROCHEMICA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before: COOEC-ENPAL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8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NOOC OIL & PETROCHEMICALS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after: 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OIL & PETROCHEMICA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before: COOEC-ENPAL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