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0927U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0927U
CN206440927U CN201720124124.XU CN201720124124U CN206440927U CN 206440927 U CN206440927 U CN 206440927U CN 201720124124 U CN201720124124 U CN 201720124124U CN 206440927 U CN206440927 U CN 206440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apsulant
display panel
sub
reflection
arra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41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勇
程鸿飞
李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241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0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0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0927U/zh
Priority to US15/773,184 priority patent/US1057892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03936 priority patent/WO201814547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提高采用紫外光固化密封材料时的固化效率。该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密封材料,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导光部,导光部设置于密封材料靠近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一侧,以将透过密封材料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内。用于制作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为了将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粘结在一起,需要在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非显示区域设置封框胶,对盒后将封框胶固化,从而可以将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粘合在一起。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紫外光对封框胶进行固化时,由于紫外光具有穿透性差的缺点,被显示面板周围区域的金属引线遮挡住的部分的封框胶难以被固化。未固化充分的封框胶与液晶层接触,会使得液晶出现杂质,该杂质会影响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造成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不良。
通常在液晶与封框胶之间设置有挡墙结构,以阻挡液晶层与未固化的封框胶过早接触。然而,在上述粘合过程中,由于挡墙结构无法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进行紧密粘合,因此挡墙结构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易存在间隙,从而液晶容易通过上述间隙与未固化充分的封框胶进行接触,使得液晶出现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采用紫外光固化密封材料时的固化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密封材料,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和/或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以将透过所述密封材料的紫外光导入至所述密封材料内。
可选的,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所述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反射子部,所述金属引线构成所述第一反射子部;所述导光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子部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的第一折射子部,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在对应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一侧具有凹凸不平的第一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折射子部。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栅线绝缘层和数据线绝缘层,所述第一折射子部与所述栅线绝缘层或数据线绝缘层同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折射条;所述折射条的交叠位置与至少部分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或者,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折射块;所述折射块的位置与至少部分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二反射子部,构成所述第二反射子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所述第二反射子部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射子部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表面凹凸不平。
可选的,在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和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第一反射子部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第二反射子部;所述第一反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一反射条;所述第二反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二反射条,所述多个第二反射条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条至少部分交叠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反射条交叉界定的至少一个间隙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由所述周边区域围成的显示区域,所述对向基板包括黑矩阵,在所述周边区域且与所述密封材料相对应位置处的黑矩阵具有间隙设置区,所述间隙设置区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距离;其中,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所述密封材料宽度的30%~35%;所述间隙设置区的所述黑矩阵为网格状,所述黑矩阵的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反射子部的间隙区域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面板周边区域处设置有密封材料。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导光部,导光部设置于密封材料靠近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一侧,导光部可以将透过密封材料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内。
基于此,将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对盒,采用紫外光对位于周边区域的密封材料进行固化,以将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进行粘合时,位于密封材料靠近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一侧的导光部将透过密封材料的紫外光导入至上述密封材料内,从而增加了入射至密封材料内的紫外光,进而提高了密封材料的固化效率,这样一来,由于提高了密封材料的固化效率,因此可以降低未固化充分的密封材料与液晶层相接触使得液晶出现杂质的几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此外,由于提高了密封材料的固化效率,因此可以降低设置挡墙结构时,未固化的密封材料与液晶层相接触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任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3a-3c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B-B’切割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阵列基板中的金属引线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一;
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折射子部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7a-7b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二和三;
图8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四;
图9a-9c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五至七;
图10a-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凸起结构或微凹陷结构的纵向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八;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反射子部和第二反射子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九;
图14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十。
附图标记:
01-显示面板;10-阵列基板;101-衬底基板;102-第一金属引线;103-栅线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引线;105-数据线绝缘层;20-对向基板;30-密封材料;40-导光部;41-第一反射子部;411-第一反射条;42-第一折射子部;421-折射条;422-折射块;43-第二反射子部;431-第二反射条;50-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61-微凸起结构;62-黑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01,该显示面板01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在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之间、且位于显示面板01的周边区域A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密封材料30,显示面板01的周边区域A围成显示区域A’。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材料30中包括光敏成分,以使得该密封材料30可以通过紫外光进行固化。例如,上述密封材料30为封框胶。
在此基础上,该显示面板01还包括如图3a-3c所示的导光部40。导光部40可以如图3a所示,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或者如图3b所示,导光部40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对向基板20的一侧;又或者如图3c所示,在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和密封材料30靠近对向基板20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光部40。其中,导光部40可以将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30内。
基于此,将阵列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对盒,采用紫外光对位于周边区域A的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以将阵列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进行粘合时,位于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和/或对向基板20的一侧的导光部40将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导入至上述密封材料30内,从而增加了入射至密封材料30内的紫外光,进而增加了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这样一来,由于提高了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因此可以降低未固化的密封材料30与液晶层相接触时使得液晶出现杂质的几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01的显示效果。此外,由于提高了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因此可以降低设置挡墙结构时,未固化完全的密封材料30与液晶层相接触的几率。
在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时,采用紫外光照射使密封材料30中的光敏成分发生固化反应。其中,被紫外光照射的密封材料30固化;未被紫外光照射的密封材料30利用紫外光照射时的热量进行固化。
当如图3a所示,导光部40与密封材料30的部分位置相对应时,导光部40可以将透过与密封材料30相对位置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30,而对于透过未设置导光部40的密封材料30利用紫外光照射时的热量进行固化,固化效率较低。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优选的,如图3b所示,导光部40覆盖密封材料30,且沿X方向上,导光部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密封材料30的长度。在此情况下,导光部40可以将绝大部分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30中,以进一步提高导入至密封材料30内的紫外光的光线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导光部40的具体设置位置和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40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4所示,阵列基板10包括位于周边区域A的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C,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C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D。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多个金属引线C相接触发生短路,任意相交的两条金属引线C不同层。例如如图5所示,图5为沿着图4中剖面线B-B’,显示面板01的局部剖视图,阵列基板10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101、第一金属引线102、栅线绝缘层103、第二金属引线104、数据线绝缘层105;第一金属引线102与第二金属引线104构成上述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C。其中,背离对向基板20一侧的第一金属引线102与栅线同层同材料,靠近对向基板20一侧的第二金属引线104与数据引线同层同材料。
在此基础上,导光部40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反射子部41,金属引线C即第一金属引线102与第二金属引线104构成第一反射子部41。导光部4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反射子部41与密封材料30之间的第一折射子部42,第一折射子部42在对应间隙区域D的位置,靠近密封材料30的一侧具有凹凸不平的第一表面M。
基于此,如图5所示,在采用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时,紫外光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照射。如图5所示,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入射的紫外光首先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紫外光透过密封材料30后,入射到第一折射子部42的第一表面M。由于第一表面M凹凸不平,在不同第一表面M的不同位置处,凸起部(或凹陷部)的侧壁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根据折射原理,紫外光经第一表面M的不同位置折射后,出射至第一反射子部41的位置也不相同。例如紫外光N’经第一折射子部42折射至第一金属引线102处,紫外光N”经第一折射子部42折射至第二金属引线104处。然后,折射至金属引线C的紫外光,经金属引线C反射后导入至密封材料30。
以下对第一折射子部42的设置方式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折射子部42可以为新增的第一绝缘层50。具体的,第一绝缘层50位于阵列基板10与密封材料30之间,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层50构成第一折射子部42。其中,构成第一绝缘层50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等。
在此基础上,第一折射子部42可以如图6a所示,包括交叉的多个折射条421,折射条421的交叠位置E与至少部分间隙区域D的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上述多个折射条421的方法可以为: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形成一层折射层,然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交叉的多个折射条421。或者,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形成一层折射层,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横向排列的折射条421;然后在上述折射条421的表面形成第二层折射层,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纵向排列的折射条421。其中,交叉的折射条421的交叠位置E与至少部分金属引线C界定出的间隙区域D的位置相对应。
或者,第一折射子部42可以如图6b所示,第一折射子部4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折射块422;折射块422的位置与至少部分间隙区域D的位置相对应。在此情况下,由于折射块422设置在间隙区域D的位置处,因此,第一折射子部42对原本入射至金属引线C上的紫外光不进行折射,从而降低了第一折射子部42将原本入射至金属引线C上的紫外光折射至间隙区域D的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上述折射块422的方法可以为: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形成一层折射层,然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折射块422。其中,折射块422的位置与至少部分金属引线C界定出的间隙区域D的位置相对应。
当然,以上只是对第一折射子部42的设置方式的举例说明,对于第一折射子部42的其他设置方式不再一一赘述。
又或者,上述第一折射子部42采用阵列基板10中的原有膜层构成。具体的,阵列基板10包括栅线绝缘层103和数据线绝缘层105,第一折射子部42可以如图7a所示与数据线绝缘层105同层设置,或者,第一折射子部42可以如图7b所示,与栅线绝缘层103同层设置。这样一来,由于第一折射子部42与栅线绝缘层103或数据线绝缘层105同层设置,因此无需新增膜层以构成第一折射子部42,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01的制作工艺,且可以避免新增第一绝缘层50使得显示面板01制作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40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对向基板20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8所示,导光部40包括第二反射子部43,构成第二反射子部43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
在此情况下,在采用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时,紫外光从阵列基板10的一侧进行照射。如图8所示,入射的紫外光首先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紫外光透过密封材料30后,入射到第二反射子部43,第二反射子部43对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进行反射,以将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30中,从而提高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第二反射子部43对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的反射效果,优选的,上述构成第二反射子部43的金属材料为金属铝或金属银中的至少一种。由于金属铝或金属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提高第二反射子部43对紫外光的反射效果,从而提高导入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的光线量。
在此基础上,当第二反射子部43与密封材料30或阵列基板10直接接触时,第二反射子部43中的金属材料会影响显示面板01的性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第二反射子部43与密封材料30之间设置有如图8所示的第二绝缘层51。其中,构成第二绝缘层51的材料与构成第一绝缘层50的材料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密封材料30的固化时间,可以在固化过程中对导入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进行扩散,以使得导入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可以均匀照射至密封材料30,以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密封材料30的固化时间。
以下结合第二反射子部43的不同结构对使得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扩散至密封材料30中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如图9a所示,第二反射子部43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凹凸不平。在此情况下,紫外光透过密封材料30后入射至第二反射子部43,由于第二反射子部43的表面凹凸不平,入射至第二反射子部43的紫外光会发生漫反射,由于经第二反射子部43反射的紫外光角度多样化,从而使得导入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可以均匀的照射至密封材料30。
或者例如,如图9b所示,第二绝缘层51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凹凸不平。在此情况下,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经第二绝缘层51后入射至第二反射子部43。由于第二绝缘层51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凹凸不平,在不同位置处,其凸起部或凹陷部的侧壁的倾斜角度不相同,因此,透过第二绝缘层51照射至第二反射子部43的紫外光的角度不相同,经第二反射子部43反射后,出射的紫外光经过上述凹凸不平的表面进行扩散,从而使得导入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可以均匀的照射至密封材料30。
又或者例如,如图9c所示,第二反射子部43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和第二绝缘层51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均凹凸不平。在此情况下,第二反射子部43与第二绝缘层51对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的提高原理,与上述第二反射子部43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凹凸不平或第二绝缘层51靠近密封材料30的表面凹凸不平时的提高原理相同,由于前述以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一和二中,为了降低上述凹凸不平的表面对涂覆密封材料30时的影响,上述凹凸不平的表面由微凸起结构和微凹陷结构组成。
此外,构成上述凹凸不平的表面的微凸起结构或微凹陷结构的纵向截面形状可以如图5或图9a所示为三角形;或者如图10a所示,微凸起结构61(或微凹陷结构)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又或者如图10b所示,微凸起结构61(或微凹陷结构)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弧形。其中,上述纵向截面与衬底基板101垂直。当然,上述示出的纵向截面形状只是一些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再对纵向截面的其他形状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在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和密封材料30靠近对向基板20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光部40。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导光部40包括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阵列基板10一侧的第一反射子部41和设置于密封材料30靠近对向基板20一侧的第二反射子部43。
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反射子部41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一反射条411;第二反射子部43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二反射条431,多个第二反射条431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G;多个第一反射条411的至少部分交叠位置F与多个第二反射条431交叉界定的至少一个间隙区域G相对应。
在此情况下,在采用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进行固化时,紫外光可以从阵列基板10的一侧与对向基板20的一侧同时进行照射。如图11所示,紫外光从阵列基板1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紫外光通过交叉的多个第一反射条411界定出的间隙位置处后入射至密封材料30。由于多个第一反射条411的至少部分交叠位置F与多个第二反射条431交叉界定的至少一个间隙区域G相对应,因此紫外光透过密封材料30后入射至第二反射条431上,第二反射条431对上述紫外光进行反射,以将透过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导入至密封材料30中,从而提高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紫外光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的固化过程与紫外光从阵列基板1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当紫外光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由于对向基板20的周边区域A设置有黑矩阵62(如图13所示),黑矩阵62会阻挡照射给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在此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增加入射至显示面板01的紫外光,优选的,如图13所示,在周边区域A且与密封材料30相对应位置处的黑矩阵62具有间隙设置区A”,间隙设置区A”靠近显示区域A’的一端与显示区域A’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距离H;其中,预设距离H的范围为密封材料30的宽度L的30%~35%。间隙设置区A”的黑矩阵62为网格状,黑矩阵62的透光区域J与第二反射子部43的间隙区域G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密封材料30的宽度L的范围为密封材料30沿阵列基板10延伸方向的宽度。
当上述预设距离H小于密封材料30的宽度L的30%时,黑矩阵62的透光区域J较多,从而会降低黑矩阵62的遮光作用;当上述预设距离H的宽度H大于密封材料30的宽度L的35%时,黑矩阵62的间隙区域较少,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紫外光照射时,入射的紫外光对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较低。因此,优选的,上述预设距离H为密封材料30的宽度的30%~35%。这样一来,在紫外光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既可以保证黑矩阵62的遮光作用,也可以保证密封材料30的固化效率。
基于此,如图13所示,在紫外光从对向基板20的一侧进行照射时,紫外光通过黑矩阵62的透光区域J入射,由于黑矩阵62的透光区域J与第二反射子部43的间隙区域G相对应,因此紫外光可以通过第二反射子部43的间隙区域G入射至密封材料30,相对于未在黑矩阵62上设置间隙区域J时,增加了由对向基板20的一侧入射至密封材料30的紫外光。
以下对第一反射子部41和第二反射子部43的具体结构进行举例说明。例如,阵列基板10包括位于周边区域A的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C,金属引线C构成上述第一反射子部41。具体的,如图14所示,第一金属引线102与第二金属引线104构成上述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C。构成第二反射子部43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第二反射子部43与密封材料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5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01,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由于前述实施例已经对该显示面板01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密封材料,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和/或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以将透过所述密封材料的紫外光导入至所述密封材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所述交叉的多个金属引线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
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反射子部,所述金属引线构成所述第一反射子部;
所述导光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子部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的第一折射子部,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在对应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一侧具有凹凸不平的第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折射子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栅线绝缘层和数据线绝缘层,所述第一折射子部与所述栅线绝缘层或数据线绝缘层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折射条;所述折射条的交叠位置与至少部分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或者,所述第一折射子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折射块;所述折射块的位置与至少部分所述间隙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二反射子部,构成所述第二反射子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所述第二反射子部与所述密封材料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子部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靠近所述密封材料的表面凹凸不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和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第一反射子部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靠近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第二反射子部;
所述第一反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一反射条;所述第二反射子部包括交叉的多个第二反射条,所述多个第二反射条界定出多个间隙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条至少部分交叠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反射条交叉界定的至少一个间隙区域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由所述周边区域围成的显示区域,所述对向基板包括黑矩阵,在所述周边区域且与所述密封材料相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黑矩阵具有间隙设置区,所述间隙设置区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距离;其中,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所述密封材料宽度的30%~35%;
所述间隙设置区的所述黑矩阵为网格状,所述黑矩阵的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反射子部的间隙区域相对应。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20124124.XU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440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4124.XU CN20644092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5/773,184 US10578928B2 (en) 2017-02-10 2017-09-28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17/103936 WO2018145474A1 (zh) 2017-02-10 2017-09-28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4124.XU CN20644092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0927U true CN206440927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4124.XU Active CN20644092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8928B2 (zh)
CN (1) CN206440927U (zh)
WO (1) WO201814547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5474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3463A (zh) * 2018-07-26 2018-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9507825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12666745A (zh) * 2020-12-30 2021-04-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03562A1 (zh) * 2020-04-10 2021-10-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WO2021248663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24203A (ja) * 2018-11-26 2022-02-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4087B1 (en) 1999-10-22 2001-09-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ring an ultra-violet curable sealant that is shadowed by metallization
KR20120014509A (ko) * 2010-08-09 2012-02-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CN102508379A (zh) * 2011-11-07 2012-06-2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14032352A (ja) * 2012-08-06 2014-02-20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955298A (zh) * 2012-11-16 2013-03-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CN203259750U (zh) * 2013-04-27 2013-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
CN104035255B (zh) 2014-06-05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5116627B (zh) * 2015-07-27 2018-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窄边框显示装置
CN206440927U (zh) * 2017-02-10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5474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78928B2 (en) 2017-02-10 2020-03-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73463A (zh) * 2018-07-26 2018-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8873463B (zh) * 2018-07-26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9507825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WO2021203562A1 (zh) * 2020-04-10 2021-10-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WO2021248663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66745A (zh) * 2020-12-30 2021-04-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6745B (zh) * 2020-12-30 2023-06-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5474A1 (zh) 2018-08-16
US20190072793A1 (en) 2019-03-07
US10578928B2 (en) 202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0927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097265B (zh) 光束方向控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59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242298C (zh) 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5751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774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2023406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01669B (zh) 一种液晶面板
CN100335947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6331B (zh) 一种应用于激光照射的掩膜板及激光封装方法
WO2020062372A1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3426500B (zh) 双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14509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US2003003508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ght irradi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03525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3293746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7916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09098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JP3744422B2 (ja) 反射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93773B (zh) 边框胶涂布方法、母板、液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91959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566790A (zh) 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用掩模板
CN107634031A (zh)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12176725A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03425320A (zh) 透明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