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6966U -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6966U
CN206436966U CN201621409335.XU CN201621409335U CN206436966U CN 206436966 U CN206436966 U CN 206436966U CN 201621409335 U CN201621409335 U CN 201621409335U CN 206436966 U CN206436966 U CN 206436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bars
locating rack
hinged seat
glass devi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93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英
司俊德
赵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93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6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6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6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中的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手动破玻器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到车窗上的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的一端设有打击头,另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操作杆的处于打击头和手柄之间的部分铰接在铰接座上,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在使用时,扳动操作杆,打击头对车窗玻璃作用破碎力,由于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增大打击头对车窗玻璃的破碎力;相比于现有破玻器,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难度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破窗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中的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上一般均配有车用安全锤,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车门不能顺利打开时,人员需要快速破窗逃生,可取下安全锤,击破玻璃,使乘员可以安全逃生。其不足之处在于车用安全锤是移动式的,容易丢失,且由于操作者的慌乱且未接受专业培训,操作者在抡锤砸向玻璃时,其击打角度、位置、力量都是其能否成功击破玻璃的关键因素,人在慌乱之中,往往不能协调处理角度、位置而快速破窗。从而导致人员受困,难以逃生的危险。
公告号为CN204659653U、公告日为2015.09.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破窗器,包括本体和滑动杆,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窗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的滑动杆穿装在本体上,滑动杆下端设有锥形的打击头,滑动杆的上端设有手柄,滑动杆的设有手柄的一端与本体之间设有弹簧,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滑动杆配合的锁止机构。在使用时,先向下按压手柄,将所述的锁止机构打开,锁止机构打开后,锁止机构对滑动杆位置的限制为解除,在所述的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上移一定距离,打击头与车窗玻璃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用力反复打击手柄,利用打击头的冲击作用,将玻璃击碎。
上述破玻器的问题在于:1、需要很大的打击力才能实现破窗,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打击头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距不会很大,操作者对滑动杆的打击力一部分还被弹簧抵消掉,综合导致需要很大的打击力才能实现破窗;2、破窗器结构复杂,锁止机构加工难度较大,不便于生产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破玻器,用以解决现有破玻器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手动破玻器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到车窗上的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的一端设有打击头,另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操作杆的处于打击头和手柄之间的部分铰接在铰接座上,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铰接座是由柱体弯折成的U形座,所述的车窗固定结构设置在铰接座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U形座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车窗玻璃的小径段,小径段的端面上设有供螺钉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车窗固定结构由小径段形成。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操作杆由截面为矩形的钢条制成,操作杆上偏离操作杆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操作杆的连接孔,操作杆通过所述的连接孔铰接在铰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手动破玻器还包括定位架,定位架具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供铰接座两端穿过的定位架连接孔,定位架通过定位架连接孔安装在铰接座上,并与铰接座沿连接孔轴线方向挡止限位。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定位架上设有用于遮挡打击头的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定位架的上侧设有用于限制操作杆转动的锁止件。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的锁止件为保险销,定位架的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连接耳,两连接耳上分别设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对应的供保险销插入的连接孔,操作杆上设有供保险销贯穿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九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手动破玻器,所述打击头由设置在操作杆端部的锥形尖端形成。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手动破玻器,手动破玻器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到车窗上的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的一端设有打击头,另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操作杆的处于打击头和手柄之间的部分铰接在铰接座上,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铰接座是由柱体弯折成的U形座,所述的车窗固定结构设置在铰接座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U形座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车窗玻璃的小径段,小径段的端面上设有供螺钉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车窗固定结构由小径段形成。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操作杆由截面为矩形的钢条制成,操作杆上偏离操作杆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操作杆的连接孔,操作杆通过所述的连接孔铰接在铰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手动破玻器还包括定位架,定位架具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供铰接座两端穿过的定位架连接孔,定位架通过定位架连接孔安装在铰接座上,并与铰接座沿连接孔轴线方向挡止限位。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定位架上设有用于遮挡打击头的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定位架的上侧设有用于限制操作杆转动的锁止件。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的锁止件为保险销,定位架的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连接耳,两连接耳上分别设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对应的供保险销插入的连接孔,操作杆上设有供保险销贯穿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九种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所述打击头由设置在操作杆端部的锥形尖端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动破玻器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上设有打击头和手柄,操作杆铰接在铰接座上;在使用时,操作者在操作杆上的手柄处施力,扳动操作杆,操作杆上的打击头对车窗玻璃作用破碎力,由于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增大打击头对车窗玻璃的破碎力;相比于现有破玻器,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难度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破窗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铰接座为U形座,U形座的末端设有小径段,小径段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使用时,U形座的小径段穿过车窗玻璃上的开孔,在车窗玻璃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将铰接座固定;铰接座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手动破玻器包括定位架,定位架具有两个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定位架连接孔,定位架下侧设有防护板,以防护板遮挡打击头,防止乘员被误伤。
进一步的,定位架设有保险销,定位架的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连接耳,两连接耳上分别设有供保险销插入的连接孔,操作杆上设有供保险销贯穿的通孔;在使用时将保险销抽出;在不需使用破玻器时,保险销保持穿插在连接孔和操作杆上的通孔中,防止乘员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用于与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相适配的车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中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中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中的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定位架2、操作杆3、铰接座4、保险销5。
如图6,铰接座4为U形结构,U形结构由圆钢折弯形成;铰接座4两端分别设有阶梯轴结构41,铰接座4通过阶梯轴结构41与车窗1连接,阶梯轴结构41形成车窗固定结构;对应的,如图3所示,车窗玻璃1上开设有两个供阶梯轴结构41安装的安装孔11。
阶梯轴结构41上的小径段的直径略小于安装孔11的孔径,阶梯轴结构41上的大径段的直径大于车窗安装孔11的孔径,阶梯轴结构41的小径段的端部设有沿小径段轴向延伸的螺纹孔42;装配时,阶梯轴结构41的小径段穿过车窗玻璃1上的安装孔11,阶梯轴结构41的台阶面与车窗玻璃1的平面挡止限位,在车窗玻璃1相对于铰接座4的另一侧,通过螺钉6和螺钉垫片7将铰接座4固定在车窗玻璃1上。
如图5,操作杆3为沿直杆结构,操作杆3的下端设有锥形结构的打击头33,打击头33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操作杆3的上端形成供操作者施力的手柄;操作杆3上在紧邻打击头33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操作杆杆体的连接孔32,连接孔32的孔径略大于铰接座4的直径;操作杆3通过连接孔32铰接在铰接座4上。
如图4,定位架2包括沿操作杆3铰接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供铰接座4的两端穿过的定位架连接孔22,定位架2通过定位架连接孔22与铰接座4连接,并与铰接座4沿定位架连接孔22轴线方向挡止限位。
定位架2的上侧设置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包括分设在两定位架侧边上的两个连接耳21,两连接耳21上设有左右对应的连接孔,保险销5穿设在两连接孔上;操作杆3上设有供保险销5贯穿的销孔31;在正常状态下不需使用本手动破玻器时,保险销5保持穿插在连接耳21及销孔31上,此时操作杆3的位置被锁死,操作杆3无法转动,防止乘员误操作;当险情发生需要使用本手动破玻器时,将保险销5从销孔31中抽出,操作杆3的限制被解除,乘员可以扳动操作杆3进行破窗。定位架2的下侧与操作杆3上的打击头3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防护板23,防护板23处于打击头33的背向车窗玻璃1的一侧,防止乘员被误伤。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操作杆3装配在铰接座4的中间位置上,定位架2装配在铰接座2上,操作杆3两端插装到车窗玻璃1上的连接孔11中,铰接座2通过设置在车窗玻璃1另一侧的螺钉6和螺钉垫片7固定;打击头33与操作杆3铰接轴线的间距大于车窗玻璃1平面与操作杆3铰接轴线的间距,防止操作杆3空转;保险销5插装在连接耳21及操作杆3上。
使用时,将保险销5抽出,在操作杆3上端施力,向下扳动操作杆3,操作杆3绕着铰接座4中间部分转动,打击头33对与车窗玻璃1接触并对车窗玻璃1作用破碎力,由于操作杆3上端与操作杆3铰接轴线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打击头33与操作杆3铰接轴线间的距离,打击头33能够获得较大的对操作杆3的破碎力,达到较好的破窗效果。
并且打击头33与车窗玻璃1作用的接触的位置靠近车窗玻璃1上的连接孔11,车窗玻璃1在设有连接孔11的位置处的强度较低,能够使乘员更方便的将车窗玻璃1破碎开。
在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打击头设置在操作杆的面向车窗玻璃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实施例2,如图7所示,包括铰接座2和操作杆3,铰接座2的截面为几字形,铰接座2由钢板折弯形成,铰接座2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车窗玻璃1上,铰接座2的内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朝向铰接座2的内侧延伸的铰轴,操作杆3上设有供对应铰轴插入的铰孔,操作杆3铰接在铰接座2上并处于铰接座2的中间空腔部分。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具体实施例,车辆包括车窗玻璃和设置在车窗玻璃上的手动破玻器,在本实施例中,车辆上的除手动破窗器之外的其他构件均与现有车辆上的对应构件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手动破窗器的具体结构与上述本实用新型手动破玻器的任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18)

1.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到车窗上的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的一端设有打击头,另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操作杆的处于打击头和手柄之间的部分铰接在铰接座上,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座是由柱体弯折成的U形座,所述的车窗固定结构设置在铰接座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座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车窗玻璃的小径段,小径段的端面上设有供螺钉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车窗固定结构由小径段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由截面为矩形的钢条制成,操作杆上偏离操作杆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操作杆的连接孔,操作杆通过所述的连接孔铰接在铰接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破玻器还包括定位架,定位架具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供铰接座两端穿过的定位架连接孔,定位架通过定位架连接孔安装在铰接座上,并与铰接座沿连接孔轴线方向挡止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上设有用于遮挡打击头的防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的上侧设有用于限制操作杆转动的锁止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件为保险销,定位架的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连接耳,两连接耳上分别设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对应的供保险销插入的连接孔,操作杆上设有供保险销贯穿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头由设置在操作杆端部的锥形尖端形成。
10.车辆,包括手动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手动破玻器包括操作杆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到车窗上的车窗固定结构;操作杆的一端设有打击头,另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操作杆的处于打击头和手柄之间的部分铰接在铰接座上,打击头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小于手柄与操作杆铰接轴线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座是由柱体弯折成的U形座,所述的车窗固定结构设置在铰接座的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座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车窗玻璃的小径段,小径段的端面上设有供螺钉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车窗固定结构由小径段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由截面为矩形的钢条制成,操作杆上偏离操作杆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操作杆的连接孔,操作杆通过所述的连接孔铰接在铰接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破玻器还包括定位架,定位架具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架侧边,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供铰接座两端穿过的定位架连接孔,定位架通过定位架连接孔安装在铰接座上,并与铰接座沿连接孔轴线方向挡止限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上设有用于遮挡打击头的防护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的上侧设有用于限制操作杆转动的锁止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件为保险销,定位架的两定位架侧边上分别设有连接耳,两连接耳上分别设有沿操作杆铰接轴线方向对应的供保险销插入的连接孔,操作杆上设有供保险销贯穿的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头由设置在操作杆端部的锥形尖端形成。
CN201621409335.XU 2016-12-21 2016-12-21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6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9335.XU CN206436966U (zh) 2016-12-21 2016-12-21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9335.XU CN206436966U (zh) 2016-12-21 2016-12-21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6966U true CN206436966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933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6966U (zh) 2016-12-21 2016-12-21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6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2583B1 (ko) 비상탈출용 유리창 파괴장치
CN102773840B (zh) 安全锤
KR101743188B1 (ko) 버스 창호용 강화유리 파쇄장치
CN206436966U (zh) 手动破玻器及使用该手动破玻器的车辆
CN202703487U (zh) 一种快速破碎钢化玻璃逃生器
KR20110048233A (ko) 비상탈출용 유리창 파괴장치
CN203543880U (zh) 一种破窗逃生器
CN209008530U (zh) 一种逃生锤
CN204386426U (zh) 一种快速逃生防盗窗
CN218934072U (zh) 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防盗门开锁器
CN201152095Y (zh) 插销
CN102975680B (zh) 逃生冲击锤
CN211647916U (zh) 一种快装式安全网或者层架的管材结构
CN206566368U (zh) 一种逃生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客车
CN207466589U (zh) 破窗头
CN216374459U (zh) 一种带有转臂的拉绳爆玻器
CN207841406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斧
CN106223749A (zh)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
CN104481378B (zh) 自锁式窗阳台防爬器
CN110917515A (zh) 一种汽车逃生用消防安全锤
CN219316662U (zh) 一种防盗门门锁破拆器
CN215108180U (zh) 一种推拉窗户的锁紧机构
TWI673087B (zh) 登山鉤結構
CN212166342U (zh) 一种汽车逃生用消防安全锤
CN219481361U (zh) 消防灭火救援用门窗破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