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1411U -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1411U
CN206431411U CN201720060933.9U CN201720060933U CN206431411U CN 206431411 U CN206431411 U CN 206431411U CN 201720060933 U CN201720060933 U CN 201720060933U CN 206431411 U CN206431411 U CN 206431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fan
output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i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609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原弘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1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1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冷却连接至控制部的输出装置的电子设备及投影仪。该电子设备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2);控制该电子设备的操作的控制部(4);连接至控制部输出信号的无线装置(521);向外部排出外装壳体内部的空气的轴流式风扇(722);以及从沿着轴流式风扇的旋转中心轴(722C)的第一方向(D1)看,设置在轴流式风扇占据的第一区域(10Ar)的外侧即第二区域(20Ar),改变朝向轴流式风扇的空气的流动的风向变更部(电路基板(41))。无线装置在第二区域中与轴流式风扇并排设置,风向变更部设置在轴流式风扇的设置有无线装置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与无线装置比位于向轴流式风扇流动的空气的上游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投影仪等电子设备。投影仪具备光源、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影光学装置等,将图像投影在屏幕等投影面上。而且,近年来,由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具备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装置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投影仪具备外装壳体、设置在外装壳体上从排气口向外部排放外装壳体内部的空气的排气扇、无线装置。并且,无线装置设置在排气扇的下游侧,以形成被排气扇排出的一部分排气冷却的构成。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536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存在一个充分冷却无线装置有困难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通过排气扇冷却外装壳体内的部件,利用温热的空气冷却无线装置的构成,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不能使无线装置冷却至比该温热空气的温度更低的温度。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问题而提出,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电子设备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控制该电子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连接至控制部,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向外部排出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的排气扇;以及从沿着排气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第一方向看,设置在排气扇占据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即第二区域,改变朝向排气扇的空气的流向的风向变更部,输出装置与排气扇并列设置在第二区域,风向变更部设置在设置有排气扇的输出装置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输出装置更靠近对排气扇流动的空气的上游侧。
排气扇在空气流入侧,从沿着叶片的旋转中心轴的第一方向看,不仅从排气扇占据的区域(第一区域),也从该第一区域的外侧的区域(第二区域)吸入空气。
根据这种构成,输出装置及风向变更部设置在第二区域,风向变更部对着排气扇设置在与输出装置同一侧。并且,由于风向变更部设置在上述位置,因此,能够改变从第二区域内朝向排气扇的空气的流向,使空气从风向变更部的下游侧的边缘部流通。也就是说,能够使空气流通至位于比风向变更部更靠近下游侧的输出装置。因此,能够对设置在第一区域上的部件(第一部件)进行冷却,同时,一面抑制冷却了第一部件的空气被直接喷向输出装置,一面冷却输出装置。
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部件及输出装置的温度上升,提供能够切实发挥各自具有的功能的电子设备。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备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且内部容纳所述输出装置的装置壳体,控制部具有连接输出装置的连接部,装置壳体具有:可装卸输出装置的第一开口部、让连接部的前端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由内部贯通至外部的贯通孔,外装壳体具有使第一开口部露出的第三开口部。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具备上述装置壳体及连接部,因此,形成能够使不同的输出装置从外装壳体的第三开口部连接至控制部,以便从第三开口部看不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构成,同时,能够防止异物从第三开口部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
而且,由于容纳输出装置的装置壳体中形成有上述贯通孔,因此,能够通过排气扇的驱动使空气对装置壳体内的输出装置流通。因此,输出装置的冷却成为可能。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子设备中,优选控制部具有安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电路基板构成风向变更部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使冷却空气对电路基板流通,使得无需风向变更部专用的部件,并使风向变更部的简化成为可能。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了由控制部的有效冷却,零部件数的增加以及有效部件配置所导致的大型化的电子设备。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子设备中,优选控制部具有安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电路基板构成风向变更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电子设备还具备支承电路基板的支承部,支承部设置在装置壳体。
根据这种构成,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容易地形成构成风向变更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基板的支承构造,并容易地实现使空气有效地对输出装置流通的风向变更部的配置。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输出装置是能够与外部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装置。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输出装置是无线装置,因此,无线装置的有效冷却成为可能,确实能发挥无线通信具有的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提供成为可能。
[应用例6]本应用例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光源、调制光源出射的光的光调制装置、对光调制装置调制的光进行投影的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仪,包括: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控制该投影仪的操作的控制部;连接至控制部并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向外部排出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空气的排气扇;以及从沿着排气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第一方向看,设置在排气扇占据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即第二区域,且改变朝向排气扇的空气流动的风向变更部,输出装置与排气扇并列设置在第二区域内,风向变更部设置在设置有排气扇的输出装置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输出装置更靠近对排气扇流动的空气的上游侧。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冷却设置在第一区域的部件(第一部件),同时,能够一面抑制冷却了第一部件的空气被直接喷向输出装置,一面冷却输出装置。
由此,有效地冷却第一部件及输出装置成为可能,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部件及输出装置的温度上升,提供能够切实发挥各自具有的功能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简要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后方的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后壳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接口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壳体的立体图,从后方斜下侧看时所见的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壳体的立体图,从后方斜上侧看时所见的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例即投影仪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根据图像信息,对光源出射的光进行调制,在屏幕等投影面上对调制后的光进行放大投影。
(投影仪的主要构成)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主要构成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2、具有光源装置31的光学单元3、控制部4、第一接口部51、第二接口部52、对光源装置31及控制部4等供应电力的电源装置6、以及第一冷却装置71、第二冷却装置72。
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从投影仪1出射的光的方向为前方(+Y方向),安放在桌上等的投影仪1的上侧为上方(+Z方向),从后方看时所见的投影仪1的右侧为右方(+X方向)。
外装壳体2省略详细的图示,其构成为具有多个部件,具有上表面2U、底面2D(均可参照图2)、以及图1所示那样,具有前表面2F、右侧面2R、左侧面2L、以及后表面2B。并且,在左侧面2L的偏前表面2F处,形成用于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21,在前表面2F的偏右侧面2R处,形成用于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22。此外,图示虽然省略,但吸气口2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气体中混入的灰尘向内部侵入的防尘过滤器、以及在防尘过滤器的外侧自由装卸的罩。
图2是示出投影仪1的外观的一部分的图,是示出右侧面2R及后表面2B的一部分的图。
外装壳体2具有形成后表面2B的后壳20B。并且,在后表面2B上,在偏左侧面2L处形成排气口23(参照图1),在偏右侧面2R处形成排气口24(参照图2)。并且如图2所示,在排气口24的上方(+Z方向)上设置有左右方向(X方向)比上下方向(Z方向)长的矩形的开口部25。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外装壳体2具备能够闭塞开口部25的罩。
光学单元3在控制部4的控制下,对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进行光学处理并投影。
如图1所示,光学单元3除了光源装置31,还具备: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色彩分离光学系统33、具有后述的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装置34、投影光学装置35、以及在光路上的规定位置设置这些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用壳体36。
光源装置31具备由超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构成的放电型光源311、以及反射器312等。光源装置31通过反射器312反射光源311出射的光,并向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
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具备第一透镜阵列321、第二透镜阵列322、偏光转换元件323、以及重叠透镜324。
第一透镜阵列321具有由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构成,将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分割成多条部分光。第二透镜阵列322具有与第一透镜阵列321大致相同的构成,与重叠透镜324一起,使部分光大致重叠在光调制装置的表面。偏光转换元件323具有将第二透镜阵列322出射的散乱光调整为光调制装置能够利用的大致一个种类的偏振光的功能。
色彩分离光学系统33具备分色镜331、332、以及反射镜333至336,具有将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的光分离成红色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光(以下,称为“G”光)、蓝色光(以下,称为“B光”)这三色的单色光,并引导至光调制装置的功能。
光学装置34具备:作为光调制装置而被设置用于各色光的三个液晶面板341(R光用的液晶面板为341R、G光用的液晶面板为341G、B光用的液晶面板为341B)、分别设置在各液晶面板341的光入射侧、光出射侧的入射侧偏光板342、出射侧偏光板343、以及作为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344。
液晶面板341是透过型,具有在由玻璃等构成的元件基板和面对元件基板设置的对向基板之间密封入液晶、形成矩阵状微小像素而得到的矩形像素区域。并且,在元件基板上连接有用于与控制部4电连接的柔性基板(省略图示)。液晶面板341通过该柔性基板从控制部4被输入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驱动信号,像素区域的液晶的配向状态受到控制,从而调制入射的单色光。
十字分色棱镜344形成由四个直角棱镜贴合的俯视大致正方形状,在直角棱镜彼此贴合的表面形成有两个电介质多层膜。在十字分色棱镜344中,电介质多层膜反射液晶面板341R、341B调制后的R光及B光,透射液晶面板341G调制后的G光,从而合成三色的调制光。
投影光学装置35具备多个透镜,将十字分色棱镜344所合成的光在屏幕上放大投影。
控制部4具备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是作为计算机发挥作用的单元,进行投影仪1的操作的控制,例如,与图像的投影相关的控制、第一冷却装置71、第二冷却装置72所具备的风扇的驱动控制等。
控制部4具有安装有CPU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41、连接液晶面板341的柔性基板的电路基板(省略图示)等多个基板。
如图1所示,电路基板41以安装面大致沿着X-Y平面的方式,设置在光学单元3的右方(+X方向)的偏后表面2B处。
而且,控制部4具备连接第二接口部52的后述的无线装置521的连接部42。
图3是示出电路基板41后方(-Y方向)的外装壳体2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3是示出后壳20B的一部分、第二接口部52、连接部42、以及第二冷却装置72的后述的轴流式风扇722的立体图。轴流式风扇722相当于排气扇。
如图3所示,连接部42具有线缆421、以及分别设置在线缆421的两端的基板侧连接器422、装置侧连接器423。
基板侧连接器422连接至未图示出的安装在电路基板41上的连接器。装置侧连接器423具有:长方体状的主体部423a、以及从主体部423a突出,大小比主体部423a更小的长方体状的连接端子部423b(参照图4),并连接无线装置521。
第一接口部51具备:连接外部装置(计算机、视频播放器等)的连接端子511(参照图2)、以及安装连接端子511的接口板512(参照图1),第一接口部51向控制部4输出所输入的信号。作为连接端子511,有能够输入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信号、语音信号等的端子(依照HDMI(注册商标)标准的端子、视频端子、音频端子等)。
接口板512以安装面大致沿着Y-Z平面的方式设置在电路基板41的右方(+X方向),如图2所示,连接端子511从外装壳体2的右侧面2R露出。
如图1所示,第二接口部52设置在电路基板41的后方(-Y方向)。第二接口部52具备作为输出装置的无线装置521,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无线装置521从开口部23插入,被构成为能够与控制部4连接。无线装置521在控制部4的控制下,输出遵照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在与外部的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作为无线装置521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采用例如无线LAN(局域网)、蓝牙(注册商标)、UWB(超宽带)、红外线通信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利用手机线路的无线通信方式。
而且,无线装置521可从与设置第一接口部51的连接端子511的右侧面2R不同的后表面2B侧装卸。由此,能够抑制连接至连接端子511的线缆等导致的无线信号被遮挡,进行良好的接收和发送。
电源装置6省略详细的图示,但如图1所示,设置在电路基板41的前方(+Y方向)。电源装置6对外部的商用电源供应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对控制部4及光源装置31供应电力。
第一冷却装置71主要冷却光学单元3。
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装置71具备设置在左侧面2L与光学单元3之间的吸气单元711、设置在排气口23的内侧的轴流式风扇712、以及对光源装置31吹送空气的灯扇(省略图示)等。
吸气单元711具备:设置在吸气口21的内侧的吸气扇(省略图示)、以及将吸气扇从吸气口21吸入的外部空气引导至冷却对象(光学装置34及偏光转换元件323等)的导管部件等。
从吸气口21引入并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空气通过未图示的导管部件引导至轴流式风扇712,并从排气口23排出。
第二冷却装置72主要对电源装置6、控制部4及无线装置521进行冷却。
如图1所示,第二冷却装置72具备:设置在吸气口22的内侧的吸气扇721、设置在排气口24的内侧的轴流式风扇722、以及设置在电源装置6与控制部4之间的送风扇(省略图示)。
轴流式风扇722具有旋转的叶片,如图3所示,以该叶片的旋转中心轴722C沿着Y方向的方式设置。将沿着该旋转中心轴722C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并且,从吸气口22引入并对电源装置6及控制部4进行冷却的空气被引导至轴流式风扇722,并从排气口24排出。
后面再详细地说明,电路基板41设置在从第一方向D1看,轴流式风扇722(排气扇)占据的区域的上方,作为改变朝向轴流式风扇722的空气的流动的风向变更部而发挥作用。并且,无线装置521通过被电路基板41改变了流动方向的空气冷却。
(第二接口部的构成)
其中,对第二接口部52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后壳20B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接口部52的分解立体图,是从前方倾斜看的图。
如图4所示,第二接口部52除了无线装置521以外,还具备装置壳体8、支承部9、压板10。
如图4所示,无线装置521具有长方体状的主体部521a、以及从主体部521a突出,大小比主体部521a更小的长方体状的连接端子部521b。
装置壳体8是合成树脂制品,如图3所示,被安装在后壳20B内的轴流式风扇722的上方(+Z方向)。装置壳体8在无线装置521连接至控制部4时,被形成为使得无线装置521容纳在内部。即、无线装置521在与第一方向D1(Y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D2(本实施方式为Z方向)上与轴流式风扇722并列设置。无线装置521与轴流式风扇722并列设置在第二方向D2上,是指被设置成从+Z方向看,无线装置521的至少一部分与轴流式风扇722重叠。
图5是装置壳体8的立体图,是从后方斜下侧看的图。图6是装置壳体8的立体图,是从后方斜上侧看的图。
如图4至图6所示,装置壳体8具有:形成箱状的容纳部81、从容纳部81的-X侧伸出的伸出部82。
容纳部81具有可装卸无线装置521的开口部811,被形成为外形形状是左右方向(X方向)比上下方向(Z方向)长的长方体状。具体而言,容纳部81中,开口部811设置在后侧(-Y侧),具有分别形成上下表面的上壁部81U、下壁部81D;分别形成左右表面的左壁部81L、右壁部81R;以及形成前侧的壁部的底部81S。
而且,装置壳体8设置在后壳20B的内侧,如图2所示,被设置为使得开口部811从外装壳体2的开口部25露出。开口部811相当于第一开口部,开口部25相当于第三开口部。
如图4所示,底部81S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812、以及安装用突起813。开口部812相当于第二开口部。
开口部812设置在底部81S的大致中间,露出连接部42的前端。具体而言,在开口部812上,插入并贯通有装置侧连接器423的连接端子423b。
安装用突起813分别设置在开口部812的左右两侧,向+Y方向突出。各个安装用突起813具有:用于安装支承部9的定位销8131、以及具有螺钉孔的套筒8132。
上壁部81U、下壁部81D、左壁部81L及右壁部81R上分别形成有多个贯通孔814。贯通孔814从容纳部81的内部贯通至外部,成为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孔,这将在后面说明。
而且,如图5、图6所示,在上壁部81U上形成向下壁部81D突出的突起815u,在下壁部81D上形成有向上壁部81U突出的突起815d。
突起815u、815d彼此相对,设置在开口部81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如图2所示,被形成为位于无线装置521的上下两侧。即、突起815u、815d作为无线装置521通过用户连接至装置侧连接器423时的引导部而发挥作用。另外,开口部25、811的大小被设定为使得在用户使用手指尖把持无线装置521的状态下,能够将无线装置521对装置侧连接器423装卸。
而且,如图5所示,容纳部81上具有从上壁部81U和下壁部81D分别向面外方向(+Z方向或-Z方向)鼓出的部位,在该部位上形成有螺钉通孔81h。
如图6所示,在伸出部82上具有:模仿上壁部81U的上壁部82U、沿着X-Z面的后壁部82B、以及形成在上壁部82U和后壁部82B之间并沿着Y-Z平面的板状部821(参照图4)。
在上壁部82U的上表面形成有沿着Y方向向+Z方向侧突出的多个肋条822。
后壁部82B具有从上壁部81U及下壁部81D分别突出的部位,在该部位上形成有螺钉通孔82h。
如图4所示,板状部821沿X方向设置2个,具有比底部81S更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821a。
装置壳体8中,从螺钉通孔81h、82h插入的螺钉,被插入设置在开口部25的周围附近的套筒201(参照图4)的螺钉孔,从而被固定在后壳20B上。
如图3所示,支承部9安装在装置壳体8上,具有支承装置侧连接器423的上侧的功能、以及支承电路基板41的后侧的功能。
支承部9由金属的板材加工而成,如图4所示,具有基部91、连接器支承部92、固定部93、加强部94、基板固定部95、96、以及弯曲部97。
基部91形成为X方向比Y方向更长的长尺状,X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装置壳体8更长。
连接器支承部92从基部91的+Y侧端部突出,如图3所示,左右的端部向下方弯曲,以使装置侧连接器423的主体部423a能够从下方插入。
而且,如图4所示,在基部91上形成有:在连接器支承部92的-Y方向上具有螺钉沟道的一对螺钉孔91s、以及向-Z侧突出的一对凸部91p。
固定部93对应于装置壳体8的安装用突起813,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支承部92的左右两侧。各个固定部93从基部91的+Y侧端部向下方弯曲,分别形成有对应于定位销8131的定位孔931、对应于套筒8132的螺钉孔的螺钉通孔932。支承部9通过定位销8131被插入定位孔931而被定位,从螺钉通孔932插入的螺钉SC(参照图3)被插入套筒8132的螺钉孔,从而被固定在装置壳体8上。
加强部94具有提高对基部91的弯曲的强度的功能。如图4所示,加强部94从基部91的-Y侧端部向上方弯曲,从与连接器支承部92的-X侧的固定部93相反一侧横跨基部91的-X侧端部而形成。
基板固定部95形成在支承部9的+X侧的端部侧,基板固定部96形成在支承部9的-X侧的端部侧。具体而言,基部固定部95从基部91的-Y侧端部向上方弯曲后,向后方弯曲而形成,在向后方弯曲的部位上设置有具有螺钉沟道的螺钉孔95s。基板固定部96弯曲地形成,以从加强部94的-X侧的一部分面对基部91,在与基部91相对的部位上设置有具有螺钉沟道的螺钉孔96s。
电路基板41,在周缘部上具有多个螺钉通孔(省略图示),后方侧被螺钉固定在基板固定部95、96,前方侧被螺钉固定并设置在其它部件(省略图示)上。
弯曲部97设置在基板固定部96的+X方向侧,从加强部94的上侧端部朝向后方侧,向斜下方弯曲。如图3所示,弯曲部97被设定使得前端抵接装置壳体8的肋条822。
如图3所示,支承部9中,基部91被承载在突出部821a上,弯曲部97的前端被承载在装置壳体8的肋条822上,并被螺钉固定在装置壳体8上。如此地,通过使支承部9形成为基部91及弯曲部97抵接装置壳体8,在电路基板41被螺钉固定在基板固定部95、96时,能够抑制挠曲等,从而可以可靠地支承电路基板41的后侧。
压板10由金属的板材加工而成,被形成为与支承部9共同保持装置侧连接器423。如图4所示,压板10具有:抵接被插入连接器支承部92的装置侧连接器423的连接端子部423a的下表面及左右的表面的抵接部101、以及从抵接部101的两端分别弯曲的一对弯曲部102。各个弯曲部102上,形成有对应于基部91的螺钉孔91s的螺钉通孔103、以及对应于基部91的凸部91p的定位孔104。对压板10而言,在装置侧连接器423被插入连接器支承部92的状态下,连接端子部423b被插入抵接部101,各个弯曲部102被定位在凸部91p从而被螺钉固定在支承部9。其结果,装置侧连接器423通过支承部9和压板10而被保持。
(无线装置的冷却)
这里,对利用轴流式风扇722的驱动而使空气向无线装置521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对电路基板41、第二接口部52、以及轴流式风扇722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投影仪1的部分截面图,是从-X方向看电路基板41的后侧(-Y侧)所见的图。
如图7所示,电路基板41在轴流式风扇722的空气流入侧,设置在从第一方向D1看,轴流式风扇722占据的区域(第一区域10Ar)的外侧的区域(第二区域20Ar)。无线装置521与轴流式风扇722并列设置在第二区域20Ar内。而且,电路基板41设置在轴流式风扇722的设置有无线装置521的一侧,离开后壳20B的内面,在第二方向D2上在无线装置521的与轴流式风扇722相反的一侧,在第一方向D1上在向轴流式风扇722流动的空气200F的上游侧(+Y侧)延伸。此外,电路基板41被设置为-Y侧的端部位于比轴流式风扇722的+Y侧的端部722i更靠近-Y侧,在第一方向D1上,位于比无线装置521更靠近向轴流式风扇722流动的空气200F的上游侧(+Y侧)。
第二接口部52设置在轴流式风扇722的上方,即、在第二方向D2上在电路基板41与轴流式风扇722之间。无线装置521被设置为使得主体部521a的+Y侧的端部位于比电路基板41的-Y侧的端部更靠近-Y侧。即、电路基板41的与上游侧(+Y侧)相反一侧(-Y侧)的端部位于比主体部521a更靠近上游侧(+Y侧)处。
如上所述,电路基板41作为改变朝向轴流式风扇722(排气扇)的空气流动的风向变更部而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如果是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未设置风向变更部的构成,则在第一区域10Ar的上侧,会发生从轴流式风扇722的斜前方朝向轴流式风扇722的空气的流动Vf(参照图7),但在本实施方式,通过电路基板41(风向变更部)能够改变该空气的流动Vf。
而且,通过轴流式风扇722的驱动而冷却了电源装置6及控制部4的空气从排气口24排出,因此,比电路基板41更下方侧的区域内的气压会降低(产生负压)。其结果,会产生从电路基板41的后方侧朝向电路基板41的下方的空气的流动。即、空气会向设置在电路基板41和轴流式风扇722之间的第二接口部52流动。由于第二接口部52中,在装置壳体8形成有贯通孔814,因此,空气也向装置壳体8内的无线装置521流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壳体8中,在包围无线装置521的四个壁部(上壁部81U、下壁部81D、左壁部81L、右壁部81R)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814,但只要以空气有效地向无线装置521流通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四个壁部中具有未形成贯通孔814的壁部的构成。
而且,由于在电源装置6与控制部4之间设置有送风扇(省略图示),因此,从该送风扇吹出的空气的一部分会流过电路基板41的上方,通过该空气,会有流速更高的空气流过第二接口部52。通过这种方式,电路基板41也作为分别在电路基板41的上方和下方形成空气的流道的隔板而发挥作用。
并且,如图7所示,冷却了无线装置521的空气100F,与冷却了电源装置6(参照图1)及控制部4的空气200F一起被吸入轴流式风扇722,从排气口24排出(空气300F)。
由于通过这种方式,在投影仪1内设置有作为风向变更部的电路基板41,因此,能够使空气也向轴流式风扇722的侧方流通。即、能够抑制空气200F直接喷吹至无线装置521,并能够冷却与轴流式风扇722并排设置的无线装置52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能够对设置在第一区域10Ar内的部件(电源装置6及控制部4)进行冷却,同时,能够一面抑制冷却了这些部件的空气200F直接喷吹无线装置521,一面冷却无线装置521。
因此,投影仪1能够可靠地进行与外部的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投影所需的图像。
(2)由于投影仪1具备装置壳体8及连接部42,因此,能够使不同的无线装置521从开口部25连接至控制部4,同时,能够以从开口部25看不见外装壳体2的内部的方式构成,并防止异物从开口部25进入内部。
而且,由于装置壳体8形成有贯通孔814,因此,能够通过轴流式风扇722的驱动使空气向装置壳体8内的无线装置521流通。因此,无线装置521的冷却成为可能。
(3)由于电路基板41构成风向变更部,因此,能够使冷却空气向电路基板41流通,并使得专用于风向变更部的部件变得不需要。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控制部4的有效冷却、并且抑制了因部件数的增加、有效部件的配置所导致的大型化的投影仪1。
(4)第二接口部52具备支承电路基板41的支承部9,该支承部9设置在装置壳体8上。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构成风向变更部的电路基板41的支承构造、以及使空气有效地向无线装置521流通的电路基板41的设置。
(5)支承部9支承电路基板41及装置侧连接器423。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且省空间的方式连接连接部42和无线装置521。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无线装置521为例对输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连接至控制部4,且必须冷却的装置,则也可以是无线装置521以外的装置。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示出了投影仪1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但只要是具备连接至控制部4的输出装置的电子设备,则也可以是投影仪1以外的电子设备。
所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具备装置壳体8,但也可以使其不具备装置壳体8,而形成无线装置521能够相对于被部件支承的装置侧连接器423装卸的构成,以及无线装置521能够对设置在电路基板41上的连接器装卸的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风向变更部是由电路基板41构成,但也可以由电路基板41以外的部件构成风向变更部。此外,也可以是一种由电路基板41的至少一部分与其它部件构成风向变更部的方式。
在所述实施方式,电路基板41从后壳20B的内面离开,但也可以形成抵接或接近后壳20B的构成,在相当于第二接口部52的位置上设置使冷却空气流通的开口部。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位于比电路基板41的开口部更上游侧的部位作为风向变更部发挥作用。
在所述实施方式,无线装置521设置在比电路基板41(风向变更部)更下方处,但也可以构成为在比电路基板41更上方,或在上下方向(第二方向D2)上处于与电路基板41大致相同的位置。
所述实施方式的无线装置521设置在轴流式风扇722的上方,但只要从第一方向D1看,是与第一方向D1交叉的方向,则不仅限于上方,也可以是设置在右方、左方以及下方的构成。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无线装置521与轴流式风扇722设置在第一方向D1上偏移的位置。
在所述实施方式,被构成为无线装置521能够从轴流式风扇722(排气扇)排出空气的一侧(后表面2B侧)装卸,但也可以是从与(排气扇)排出空气侧不同的一侧(例如,上表面2U侧、以及右侧面2R侧)装卸的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气扇由轴流式风扇722构成,但也可以由向旋转切线方向喷吹从沿着叶片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吸入的冷却空气的多叶片式风扇构成。
光源311不仅限于使用放电型灯的光源,也可以由其它方式的灯、以及发光二极管和激光等固体光源构成。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3被构成为使得光源311出射的光的方向与投影光学装置35投影的方向成为同一个方向,但也可以被构成为使得光源311出射的光的方向与投影光学装置35投影的方向成为交叉方向。
所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使用透射型的液晶面板341作为光调制装置,但也可以是利用反射型液晶面板的装置。此外,作为光调制装置,也可以是微镜型的光调制装置,例如是利用DMD(数字微镜装置)等的装置。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光调制装置采用了使用对应于R光、G光及B光的三个光调制装置的所谓的三板方式,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单板方式,或者,也能够应用于具备两个或四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
符号说明
1…投影仪(电子设备);2…外装壳体;4…控制部;8…装置壳体;9…支承部;10…压板;10Ar…第一区域;20Ar…第二区域;25…开口部(第三开口部);35…投影光学装置;41…电路基板(风向变更部);42…连接部;311…光源;341…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521…无线装置(输出装置);722…轴流式风扇(排气扇);722C…旋转中心轴;811…开口部(第一开口部);812…开口部(第二开口部);814…贯通孔;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壳体,构成外装;
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
输出装置,连接至所述控制部,输出信号;
排气扇,向外部排出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以及
风向变更部,从沿着所述排气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第一方向看,设置在所述排气扇占据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即第二区域中,改变朝向所述排气扇的空气的流动,
其中,所述输出装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与所述排气扇并排设置,
所述风向变更部设置在所述排气扇的设置有所述输出装置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输出装置相比位于向所述排气扇流动的空气的上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将所述输出装置容纳在内部的装置壳体,
所述控制部具有连接所述输出装置的连接部,
所述装置壳体具有:能够装卸所述输出装置的第一开口部、使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由内部贯通至外部的贯通孔,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口部露出的第三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安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
所述电路基板构成所述风向变更部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安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
所述电路基板构成所述风向变更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电子设备还具备支承所述电路基板的支承部,
所述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装置是能够与外部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装置。
6.一种投影仪,具备光源、对所述光源出射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及对所述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光进行投影的投影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壳体,构成外装;
控制部,控制所述投影仪的操作;
输出装置,连接至所述控制部,输出信号;
排气扇,向外部排出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以及
风向变更部,从沿着所述排气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第一方向看,设置在所述排气扇占据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即第二区域中,改变朝向所述排气扇的空气的流动,
其中,所述输出装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与所述排气扇并排设置,
所述风向变更部设置在所述排气扇的设置有所述输出装置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输出装置相比位于向所述排气扇流动的空气的上游侧。
CN201720060933.9U 2016-01-19 2017-01-17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Active CN2064314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7668A JP2017129656A (ja) 2016-01-19 2016-01-19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6-007668 2016-0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1411U true CN206431411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39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60933.9U Active CN206431411U (zh) 2016-01-19 2017-01-17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29656A (zh)
CN (1) CN2064314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699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维护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3884B2 (ja) 2020-03-27 2024-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699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维护方法
CN113747699B (zh) * 2020-05-28 2023-11-21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维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29656A (ja)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75908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701432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projector
US6488472B1 (en) Axial fan, centrifugal fa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mploying one of these fans
CN100524008C (zh) 图像投射装置
WO1996030805A1 (fr) Affichage par projection
JPH08275096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6886948B2 (en) Electronics exterior case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US20060170879A1 (en) Rear projector
US20090268170A1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CN206431411U (zh) 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US8038302B2 (en) Projector including an image projecting device and an interior cooling device
JP2007057996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8132923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171295B2 (ja) 電気機器
JP2008026422A (ja) 冷却装置及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75347A (ja) 画像投射装置
US7258447B2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02090875A (ja) 投影型映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冷却装置
JPH08186784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4138911A (ja) 送風装置及びこの送風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072010A (ja)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886309B2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2001228803A (ja) 表示光学系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23096574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H08186783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