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7969U -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7969U
CN206417969U CN201621432363.3U CN201621432363U CN206417969U CN 206417969 U CN206417969 U CN 206417969U CN 201621432363 U CN201621432363 U CN 201621432363U CN 206417969 U CN206417969 U CN 206417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regulating reservoir
processing system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23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宏
楚新华
于永莲
徐宝田
张志国
徐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4323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7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7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7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依照废水流通方向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三沉池,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处理构筑物少、设备少,人员操作、巡检点少,操作维护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抗生素废水主要产生于发酵罐冲洗、板框压滤机冲洗和结晶母液分离提取,此类废水中COD浓度约8000-15000mg/L,氨氮浓度约500-1000mg/L,具有COD和氨氮浓度高、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水质变化大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含氨有机废水。
现有抗生素废水主流处理系统为“预处理池+厌氧生化处理池+好氧生化处理池+深度处理池”。因抗生素发酵废水多呈酸性,预处理池一般是在污水处理系统前端投加碱性物质,中和废水pH至中性;厌氧生化池一般采用水解酸化、UASB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等结构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构的组合;好氧生化处理池一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与厌氧生化处理池串联连接;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的污水,COD、总氮、色度仍然较高,不能直接排放,一般采用物化方法,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等化学药剂,以进一步降低出水COD、色度。
以上处理系统,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含氨有机废水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技术上、运行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1)首先,抗生素发酵废水pH约4-6,为了保证厌氧-好氧处理系统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需要污水处理系统前端投加大量碱进行中和,这就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
(2)其次,抗生素发酵废水中含有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残余溶媒、残余抗生素及其降解物物质,这其中很多都是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毒性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使得有机物不能彻底被降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上多采用加水稀释原水或“厌氧池-好氧池”多级串联处理措施,以提高COD的去除率,因而存在处理流程长、能耗高、操作复杂、工程投资费用高等缺点。COD实际去除也一般,最高约80-90%,COD出水浓度约300-500mg/L,难以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要求的120mg/L排放标准。
(3)此外,废水先全部直接进行厌氧处理,容易产生不良气味,现场环境恶劣;同时,还造成了后续缺氧-好氧处理阶段碳氮比过低,微生物反硝化进程受抑制,总氮去除效果不好,出水总氮超标严重。
(4)最后,深度处理采用常规混凝沉淀处理,药剂投加量大,产生大量化学污泥,出水COD、色度仍然时常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解决目前高浓度难降解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存在出水COD、色度和总氮超标、处理流程长、处理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包括依照废水流通方向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三沉池,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调节池为椭圆跑道形,在所述调节池的池中央沿所述调节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直形导流墙,所述直形导流墙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直形导流墙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弧形导流墙,且两所述弧形导流墙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导流墙的内弧面与和其相邻的所述直形导流墙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弧形导流墙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直形导流墙与所述调节池一侧池壁之间的池底部,固定设置有水下推进器,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叶轮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调节池的长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直形导流墙的高度与所述调节池的深度相同,所述弧形导流墙的高度低于所述调节池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上方设有走道板,所述走道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池池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直形导流墙顶部。
可选地,所述调节池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的进水格栅井,所述进水格栅井的井底高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
可选地,所述调节池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的潜水泵间,所述潜水泵间的池底高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潜水泵间设置有潜水泵。
可选地,所述调节池池底一侧设置有集水坑。
可选地,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二沉池均为圆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三沉池为一体化套筒结构,所述三沉池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反应池为外筒体,所述沉淀池为内筒体,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高度高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高度,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沉淀池一体成型的倒锥形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与池外的污泥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系统处理流程简洁,构筑物少,设备少,投资小。(2)处理效果好,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50mg/L,色度<10倍,氨氮<2mg/L,总氮<30mg/L,总磷<0.5mg/L,远低于《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要求的COD<120mg/L、氨氮<35mg/L、总氮<70mg/L、色度<60倍的排放标准。(3)本实用新型中废水经调节池、初沉池后直接进入缺氧池发生反硝化反应,池内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的N作为能量代谢中的电子受体、O作为受氢体生成H2O和OH-,有机物作为碳源及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稳定,因此无恶臭气体产生,现场没有不良气味;(4)系统耐负荷冲击,操作维护简便:缺氧池-好氧池容积较大,好氧池末端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首端,因此生化系统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能够抵抗来水水质变化、毒性物质的冲击,不需再调节池中加酸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池的剖视图;
图4为三沉池的主视图。
附图说明如下:1、调节池;101、集水坑;102、直形导流墙;103、弧形导流墙;104、导轨;105、水下推进器;106、进水格栅井;107、潜水泵间;108、走道板;2、初沉池;3、缺氧池;4、好氧池;5、二沉池;6、三沉池;601、混凝反应池;602、沉淀池;603、集泥斗;604、出水堰;605、刮泥机;606、潜水搅拌机;607、污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浓度难降解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处理的废水水质为COD含量:3000-10000mg/L,氨氮含量500-1000mg/L,C/N<10,pH=4-6。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包括依照废水流通方向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初沉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和三沉池6,好氧池4的硝化液出口与缺氧池3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二沉池5的污泥出口与缺氧池3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废水流通及处理过程:将废水引入调节池1,利用调节池1内的搅拌装置对废水进行水质水量均化,均化后的废水进入初沉池2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然后初沉池2上清液进入缺氧池3脱除上清液中的总氮含量并降解部分COD,经过缺氧池3处理的处理液进入好氧池4去除处理液中COD、BOD和氨氮,经过好氧池4处理的二次处理液一部分回流到缺氧池3进水口,好氧池4回流缺氧池3的废水与从初沉池2到缺氧池3的废水的体积比为3-8,另一部分进入二沉池5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缺氧池3中,二沉池5污泥回流到缺氧池3的污泥回流体积与二沉池5内沉积的污泥的体积比为0.5-1.0,分离出来的分离液进入三沉池6内,进一步去除分离液色度,降低分离液中COD,经三沉池6处理的废水即可外排。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处理废水后,最终出水中COD<50mg/L,色度<10倍,氨氮<2mg/L,总氮<30mg/L,总磷<0.5mg/L,远低于《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要求的COD<120mg/L、氨氮<35mg/L、总氮<70mg/L、色度<60倍的排放标准,而传统厌氧-好氧处理系统出水指标:COD:300-500mg/L,氨氮:20-60mg/L,总氮:200-300mg/L,色度:60-100倍。
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池1为椭圆跑道形,内壁光滑无死角,避免固体物质淤积在死角处;调节池1池底一侧设置有一集水坑101,用于清淤及排水,在调节池1的池中央沿调节池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直形导流墙102,直形导流墙102的底部固定于调节池1的池底,直形导流墙10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弧形导流墙103,且弧形导流墙103相对设置,弧形导流墙103的内弧面与和其相邻的直形导流墙102端部之间留有间隙,弧形导流墙103的底部固定于调节池1的池底,且直形导流墙102的高度与调节池1的深度相同,弧形导流墙103的高度比调节池1的深度小0.4米,直形导流墙102与弧形导流墙103均采用素混凝土建造,节省土建成本,设置直形导流墙102和弧形导流墙103的目的就是防止废水短流、乱流现象造成废水无法完全混合;直形导流墙102与调节池1一侧池壁之间的池底部,固定设置有水下推进器105,水下推进器105的叶轮旋转轴的轴向与调节池1的长度方向一致,水流在高度方向呈螺旋形流态流动,沿池长方向呈推流形式流动,流态接近最优化,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了完全混合,水质水量调节效果好,无污泥沉淀和淤积,且水下推进器105为双曲面型,功率密度为0.5-1.5W/m3,能耗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水下推进器105选择德国KSB生产的Amaprop系列产品;水下推进器105的上方设有走道板108,方便人员巡检,走道板108的一端固定在调节池1池顶,另一端固定在直形导流墙102顶部,水下推进器105的方钢形导轨104的两端分别与走道板108的侧面与调节池1的池底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池1的外壁设置有与调节池1连通的进水格栅井106,进水格栅井106的井底高于调节池1的池底,进水格栅井106为矩形钢砼结构,进水格栅井106底部开孔与调节池1连通;调节池1的外壁还设置有与调节池1连通的潜水泵间107,潜水泵间107的池底均高于调节池1的池底,潜水泵间107均为矩形钢砼结构,潜水泵间107侧面开孔与调节池1连通,潜水泵间107内部放置有潜水泵;本实用新型调节池1与进水格栅井106、出水潜水泵间107合建在一起,布局美观,节约占地,水力流程短。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三沉池6为一体化套筒结构,三沉池6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凝反应池601和沉淀池602,混凝反应池601为外筒体,沉淀池602为内筒体,混凝反应池601的池底高度高于沉淀池602的池底高度,废水从混凝池的底部进入,从沉淀池602上部的出水堰604流出,混凝反应池6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混合液在混凝反应池601中流动的潜水搅拌机606,水流呈螺旋型流态;沉淀池602中设置有刮泥机605,刮泥机605在沉淀池602中的连接结构与连接形式属于公知常识,所以在此不做详细赘述,沉淀池602底部设置有倒锥形的集泥斗603,集泥斗603与池外的污泥泵607连接,收集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混凝反应池601中,回流的污泥的体积占产生的污泥的体积的比为0.4-1.0。
本实用新型中废水经过调节池1和初沉池2预处理后,进入缺氧池3和好氧池4生化处理,出水经过二沉池5泥水分离后,再进入三沉池6深度处理,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具有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转设备少的优点,可节省投资费用约30%左右。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照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三沉池,其中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还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为椭圆跑道形,在所述调节池的池中央沿所述调节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直形导流墙,所述直形导流墙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直形导流墙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弧形导流墙,且两所述弧形导流墙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导流墙的内弧面与和其相邻的所述直形导流墙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弧形导流墙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直形导流墙与所述调节池一侧池壁之间的池底部,固定设置有水下推进器,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叶轮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调节池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形导流墙的高度与所述调节池的深度相同,所述弧形导流墙的高度低于所述调节池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上方设有走道板,所述走道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池池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直形导流墙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的进水格栅井,所述进水格栅井的井底高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的潜水泵间,所述潜水泵间的池底高于所述调节池的池底,所述潜水泵间设置有潜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池底一侧设置有集水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二沉池均为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沉池为一体化套筒结构,所述三沉池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反应池为外筒体,所述沉淀池为内筒体,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池底高度高于所述沉淀池的池底高度,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沉淀池一体成型的倒锥形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与池外的污泥泵连接。
CN201621432363.3U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Active CN206417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2363.3U CN206417969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2363.3U CN206417969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7969U true CN206417969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2363.3U Active CN206417969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7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1174A (zh) * 2019-03-21 2019-06-07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1174A (zh) * 2019-03-21 2019-06-07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589B (zh) 一种利用铁碳芬顿预处理-ubf-a/o处理染料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30544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202054705U (zh) 磁加载a2/o污水处理装置
CN106927628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工艺
CN102557359B (zh) 一种季戊四醇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N101591123A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02616988B (zh) 一种用于hiv防治药剂生产的废水处理系统
CN104973688A (zh) 厌氧好氧生物滤池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3523916A (zh) 一种适用于染整废水处理的强化循环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1456649B (zh) 一种印染废水高效生物强化处理的方法
CN104787989B (zh) 一种深井曝气池和废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废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
CN207062081U (zh) 一种医药废水处理系统
CN108623102A (zh) 一种组合式SBR-MBR-Fenton养猪废水处理方法
CN209098459U (zh) 一种高浓度发酵类抗生素废水处理系统
CN214218490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4185292U (zh) 立体渐变曝气污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CN206417969U (zh)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4692592B (zh)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及工艺
CN208649040U (zh)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专有处理装置
CN206624744U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101955306A (zh) 一种造纸废水高效生物强化处理工艺
CN202499791U (zh) 一种用于hiv防治药剂生产的废水处理系统
CN107364968A (zh) 一种针对微污染水源的同步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2001799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耗氧组合处理装置
CN20552826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10000 West District of Tuodian Industrial Park, Tuoketuo County,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10200 West District of Toktuo Industrial Park,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JI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