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8739U - 一种壳体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8739U
CN206388739U CN201720079972.3U CN201720079972U CN206388739U CN 206388739 U CN206388739 U CN 206388739U CN 201720079972 U CN201720079972 U CN 201720079972U CN 206388739 U CN206388739 U CN 206388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main body
oral area
sealing ring
batter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9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蔡如来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79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8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8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8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夹具,包括密封圈和压板,压板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第一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延伸部与第一主体连接并环绕第一开口边缘设置,密封圈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延伸部与第二主体连接并环绕第二开口边缘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电池壳体口部,第一延伸部朝向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延伸,并对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以使第二延伸部产生靠近并按压电池壳体口部的弹性变形行程。因此该壳体夹具在固定电池壳体口部的同时,可阻挡喷涂的粉末进入电池壳体口部附近区域,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口部内部边缘在喷涂时被污染,保证壳体在后续工序中满足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壳体的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使用聚酯类高分子胶带(mylar胶)包裹裸电芯,从而使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但包裹mylar胶的裸电芯在入壳时,mylar胶容易被壳体口部刮破,增大了电芯内部的短路风险,mylar胶还可能在壳体口部留下胶体,影响后序顶盖和壳体的焊接。同时壳体在制造时内部可能会有残留的金属屑,使电芯内部短路。目前尝试对电芯壳体内部进行静电喷涂,有效解决了使用mylar胶实现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的弊端,并且节约了成本。但在对硬质的电芯壳体内部进行静电喷涂时,需要固定壳体口部,并且后续工艺要求壳体口部的内侧边缘部分保持光洁,不能有涂料覆盖。在喷涂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固定壳体的夹具以满足这一要求。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夹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体夹具,包括压板和密封圈,所述压板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边缘设置,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电池壳体口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延伸,并对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靠近并按压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弹性变形行程。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周设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与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内侧边缘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95~125°。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压板之间,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支撑板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缘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缘平齐。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进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面相接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夹具,包括密封圈和压板,在压板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环绕第一开口边缘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在密封圈上设有第二开口和环绕第二开口边缘设置的第二延伸部。该夹具在工作时,先使密封圈的第二延伸部进入电池壳体口部,再将压板从密封圈的外侧推入,使第一延伸部进入电池壳体口部并对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实现第二延伸部对电池壳体口部的压合。该壳体夹具利用压板的刚性向电池壳体口部施加固定作用力,同时通过密封圈与电池壳体口部之间的按压力,实现密封圈与电池壳体口部之间的密封,因此该壳体夹具在固定电池壳体口部的同时,可阻挡喷涂的粉末进入电池壳体口部附近区域,能够避免电池壳体口部内部边缘在喷涂时被污染,保证壳体在后续工序中满足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壳体夹具的爆炸视图;
图2为将固定板、密封圈和支撑板安装完成后的夹具示意图;
图3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前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正视图;
图8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前的立体图;
图9为夹具夹紧电池壳体后的立体图。
其中:
1-夹具;
11-压板;
111-第一主体;1111-第一开口;
112-第一延伸部;1121-导向斜面;
12-密封圈;
121-第二主体;1211-第二开口;1212-第二固定孔;
122-第二延伸部;1221-突起;
13-支撑板;
131-第三开口;132-第三固定孔;
14-固定板;
141-第四开口;142-第一固定孔;
15-固定件;
2-电池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壳体夹具1包括压板11和密封圈12。其中,压板11采用刚性材质制成,包括第一主体111和第一延伸部112,在第一主体11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1111,用于容纳电池壳体口部,第一延伸部112与第一主体111连接并环绕第一开口1111边缘设置。密封圈12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包括第二主体121和第二延伸部122,在第二主体121上设有第二开口1211,用于与第一开口1111配合容纳电池壳体2口部。与压板11结构相似,第二延伸部122与第二主体121连接并环绕第二开口1211边缘设置,用于与压板11配合保证电池壳体2口部不被喷涂污染。第一延伸部112朝向第二延伸部122所在位置延伸,当压板11和密封圈12配合时,先使密封圈12的第二延伸部122进入电池壳体2口部,再将压板11从密封圈12的外侧推入,使第一延伸部112进入电池壳体2口部并对第二延伸部122产生按压力,以使第二延伸部122产生靠近并按压电池壳体2口部的弹性变形行程。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的高度。
作为对夹具1结构的改进,第一延伸部112可以与第一主体111垂直。这样在第一延伸部112对第二延伸部122产生按压力的时候,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延伸部122能够与电池壳体2口部更好地贴合,又能够避免按压力过大对第二延伸部122造成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夹具1还可以包括支撑板13。支撑板13位于密封圈12和压板11之间,用于为密封圈12与压板11的贴合面提供刚性支撑,防止密封圈12与压板11的贴合面产生空隙,导致贴合不紧密或贴合面受力不均衡的现象。在支撑板13上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壳体2口部的第三开口131。
进一步地,夹具1还可以包括固定板14。固定板14位于密封圈12远离支撑板13的一侧,用于将密封圈12固定在支撑板13表面。由于密封圈12的两面分别与刚性的固定板14和支撑板13固定,能够防止密封圈12的第二延伸部122与电池壳体2口部分离。固定板14上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壳体2口部的第四开口141。
为了实现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与电池壳体2口部的固定,夹具1还可以包括固定件15。如图1所示,在固定板1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42,在第二主体12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212,在支撑板13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132,固定件15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42、第二固定孔1212和第三固定孔132,将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固定连接。固定件15可以为多个螺纹连接件,以便于拆卸,并能灵活调节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与电池壳体2口部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2所示,该夹具1工作时,首先通过固定件15将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进行固定,然后使密封圈12的第二延伸部122进入电池壳体2口部,此时夹具1与电池壳体2的位置关系如图3和图8所示。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可见第二主体121通过固定件15与第一主体111固定,电池壳体2口部边缘与第二主体121相抵,第二开口1211与电池壳体2口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此时第二延伸部122处于自由状态,优选第二延伸部122与第二主体121之间的夹角为95~125°,这样当压板11从密封圈12的外侧推入时,第一延伸部112能够与第二延伸部122充分接触,对第二延伸部122产生按压力。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板14的外缘与第二主体121的外缘平齐。这样能够使弹性材质的第二主体121均匀受到来自固定板14的压力,防止第二主体121的中心或边缘因受力不均而损坏。
完成了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对电池壳体2口部的固定后,将压板11从密封圈12的外侧推入,实现第二延伸部122对电池壳体2口部的压合,如图5和图9所示。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可见第一延伸部112进入电池壳体2口部并对第二延伸部122产生按压力,第二延伸部122向外扩张变形。
优选第一延伸部112的末端具有导向斜面1121,该导向斜面1121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导向斜面1121朝向第二延伸部122所在位置,具体地,该导向斜面1121上靠近第一主体111的一端与第二延伸部122接触,并且该端相比于导向斜面1121的另一端更靠近电池壳体2。这样在压板11推入时,第一延伸部112不会对第二延伸部122产生过大的压迫力,防止第二延伸部122因多次安装而过快损坏,同时也能为压板11与密封圈12之间的配合提供导向,提高两者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延伸部122的外周设有突起1221,突起1221能够与电池壳体2口部的内侧边缘相抵。当第二延伸部122对电池壳体口部压合时,该突起1221与电池壳体2口部紧密贴合,进一步实现电池壳体2口部的固定和密封。通过突起1221与电池壳体口部配合时,突起1221具有更小的面积,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达到更高的密封性。该突起1221可以是半圆形突起1221,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件15进入固定板14的一端与压板11朝向密封圈12的一面相接触。即固定件15不贯穿压板11。这样无需在压板11上打孔,提高了压板11的强度,并且使用长度较短的螺钉即可完成固定板14、密封圈12和支撑板13之间的固定。
图7为夹具1夹紧电池壳体2后的正视图,从这一面只能看到相互贴合的压板11和支撑板13。
本申请的壳体夹具1利用压板11的刚性向电池壳体2口部施加固定作用力,同时通过密封圈12与电池壳体2口部之间的按压力,实现密封圈12与电池壳体2口部之间的密封,因此该壳体夹具1在固定电池壳体2口部的同时,可阻挡喷涂的粉末进入电池壳体2口部附近区域,能够避免电池壳体2口部内部边缘在喷涂时被污染,保证电池壳体1在后续工序中满足工艺要求。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和密封圈,
所述压板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边缘设置,
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并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边缘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电池壳体口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延伸,并对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二延伸部产生靠近并按压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弹性变形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周设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与所述电池壳体口部的内侧边缘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95~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压板之间,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壳体口部,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支撑板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外缘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缘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进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面相接触。
CN201720079972.3U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壳体夹具 Active CN206388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9972.3U CN206388739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壳体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9972.3U CN206388739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壳体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8739U true CN206388739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9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9972.3U Active CN206388739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壳体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87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4527A (zh) * 2021-01-26 2021-06-1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喷涂工装
CN113036274A (zh) * 2019-12-09 2021-06-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密封剂和密封体高度保持的电动车辆电池外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274A (zh) * 2019-12-09 2021-06-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密封剂和密封体高度保持的电动车辆电池外壳
CN112934527A (zh) * 2021-01-26 2021-06-11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喷涂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67551U (ja) クランプ
CN206388739U (zh) 一种壳体夹具
ATE521103T1 (de) Lithium-ion akkumulator
CN208173730U (zh) 电池充放电夹具
ATE198010T1 (de) Wiederaufladbare lithium-ionen-zelle
CN106451194B (zh) 用于地电位带电作业的绝缘遮蔽罩
CN207690834U (zh) 一种电芯顶贴片结构
CN205609588U (zh) 软包装二次电池
CN105605452B (zh) 一种led灯具
CN105405994B (zh) 一种动力电池接插件密封结构
CN204391167U (zh) 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03277803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7082566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
CN207250577U (zh) 一种圆形电池结构
CN110480151A (zh) 一种新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铝转镍工艺装置
CN206322747U (zh) 一种连体式低压注塑电池
CN206003863U (zh) 一种用于内置聚合物电池的防刺破装置
CN207559840U (zh) 一种恒压调光电源
CN20754284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CN103017054B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5690317U (zh) 灯条与导光板组装治具
CN208335784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发电厂用光伏电缆
KR20080065132A (ko) 2차전지용 배터리팩
CN209241716U (zh) 用于电池的密封装置
CN205609595U (zh) 电池的防爆密封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