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0425U -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0425U
CN206360425U CN201621467068.1U CN201621467068U CN206360425U CN 206360425 U CN206360425 U CN 206360425U CN 201621467068 U CN201621467068 U CN 201621467068U CN 206360425 U CN206360425 U CN 206360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area
sponge city
gravel
l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70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梁
荣立明
王海东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Ding D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 D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Ding D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70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0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0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0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该停车位包括停车区,所述停车区包括第一轮道区和第二轮道区,所述第一轮道区与所述第二轮道区之间的距离与车辆的轮距相适应,所述第一轮道区和所述第二轮道区上均铺设有砾石,所述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该停车场包括多个上述所述的停车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轮胎埋设在停车区的砾石中,既通过轮胎固定了砾石、抑制了扬尘、实现了废旧轮胎的有效利用,又可以通过砾石来渗水,避免路面积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美化环境。

Description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特别是室外露天停车场迅猛发展。目前,现有室外停车场路面普遍采用封闭式的硬化路面,如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
这类封闭式的硬化路面隔绝了地面与大气的热量、空气、和水分的交换。再加上现在城市其他区域的地表也过度硬化,导致入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在暴雨来临时,这类封闭式的硬化路面没有雨水蓄积能力,雨水极易在路面汇集积水。即使地面具有排水坡度或设有地表明沟,雨水在进入下水道前也需经过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极易造成城市内涝。
另外,我国每年产生废旧轮胎近1000万吨,其处理和利用已成为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停车场易积水、废旧轮胎和垃圾筛分种植土未被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该停车位包括停车区,所述停车区包括第一轮道区和第二轮道区,所述第一轮道区与所述第二轮道区之间的距离与车辆的轮距相适应,所述第一轮道区和所述第二轮道区上均铺设有砾石,所述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其中,所述停车区还包括绿化区,所述第一轮道区与所述第二轮道区之间、所述第一轮道区背离所述第二轮道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轮道区背离所述第一轮道区的一侧中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绿化区,所述绿化区上铺设有垃圾筛分种植土。
其中,所述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其中,还包括储水池、输水管、收集管以及渗水管,所述储水池设于所述停车区的外侧,所述渗水管埋设在所述垃圾筛分种植土中,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输水管与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渗水管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收集管的顶端与所述停车区的地表区域连通、底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
其中,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串接在所述输水管上。
其中,所述停车区沿车辆驶入的方向向上倾斜。
其中,所述停车区的下方铺设有砾石。
其中,所述停车区的下方的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场,该停车场包括多个上述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
其中,多个所述储水池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轮胎埋设在停车区的砾石中,既通过轮胎固定了砾石、抑制了扬尘、实现了废旧轮胎的有效利用,又可以通过砾石来蓄水,避免路面积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剖视图。
1、停车区;2、第一轮道区;3、第二轮道区;4、轮胎;
5、绿化区;6、储水池;7、输水管;8、渗水管;9、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该停车位包括停车区1,停车区1包括第一轮道区2和第二轮道区3,第一轮道区2与第二轮道区3之间的距离与车辆的轮距相适应,即车辆驶入停车位以后,车辆两侧的车轮可恰好分别位于第一轮道区2和第二轮道区3。第一轮道区2和第二轮道区3上均铺设有砾石,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4。
由此,当车辆驶入停车区1时,车辆的轮胎4会对铺设在表面的砾石施加作用力。但是铺设在下层的砾石是填充在相邻轮胎4之间以及轮胎4的内衬层围城形成的空间内的,这些砾石会受到轮胎4自身固定形状的约束而不会有较大的幅度的移动。进一步地,由于砾石是具有棱角的,因此铺设在表面的砾石会受到与其接触的下层的砾石的约束,从而也不会因车辆轮胎4对其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大幅度的移动。另外,由于砾石之间的间隙较大,降雨时,雨水可渗入砾石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可避免路面积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选地,停车区1还包括绿化区5,第一轮道区2与第二轮道区3之间、第一轮道区2背离第二轮道区3的一侧和第二轮道区3背离第一轮道区2的一侧中至少一个设有绿化区5,绿化区5上铺设有垃圾筛分种植土,即从垃圾场的垃圾土中筛分出的较小颗粒的土壤。由此,可在垃圾筛分种植土上种植植被,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垃圾筛分种植土,又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地表温度。另外,由于绿化区5邻近第一车道区或第二车道区,第一车道区或第二车道区中蓄积的雨水可渗入垃圾筛分种植土中,从而可减少浇灌用水。
更加优选地,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埋设有多个轮胎4。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通过轮胎4对垃圾筛分种植土的约束而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进一步地实现废旧轮胎4的有效利用。
再结合图2和图3可知,还包括储水池6、输水管7、收集管9以及渗水管8,储水池6设于停车区1的外侧,渗水管8埋设在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储水池6通过输水管7与渗水管8连通,渗水管8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收集管9的顶端与停车区1的地表区域连通、底端与储水池6连通。其中,收集管9可沿着由顶端至底端的方向向下倾斜,以便于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储水池6。在暴雨天时,当砾石和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含水量饱和时,停车区1地表的积水可通过收集管9流入蓄水池中;当干旱时,储水池6中的雨水便可通过渗水管8流入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在此过程中,沿路的渗水孔中均不断有雨水流出,从而可使整个绿化区5的土壤都补充到雨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泵,水泵串接在输水管7上。当种植在垃圾筛分种植土上的植被需要浇水时,可通过水泵将储水池6中的水抽入输水管7中。
优选地,停车区1沿车辆驶入的方向向上倾斜,以便减少占地面积。
另外,停车区1的下方铺设有砾石。由于停车区1下方铺设的砾石远多于停车区1铺设的砾石,因此当降雨过多时,停车区1上铺设的砾石和垃圾筛分种植土含水量饱和时,雨水可直接渗入铺设在下方的砾石中,进而可提高整体的蓄水能力。干旱时,铺设在停车区1下方的砾石中的雨水可通过蒸发和渗透的方式为垃圾筛分种植土补充水分,降低地表温度。
进一步地,停车区1的下方的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4。这些轮胎4不仅受到停车区1的砾石和垃圾筛分种植土对其竖直方向的约束,还受到埋设在其中的轮胎4对其水平方向的约束。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场,该停车场包括多个上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基本相同,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优选地,多个储水池6通过管道连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停车场地势不平时,不同的储水池6中蓄积的水量不同。通过将该多个储水池6连通,既可避免降雨过多时,地势低处的储水池6中储水过多而溢出,又可在干旱时实现各个储水池6的互相补给,提高每个水储水池6的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区,所述停车区包括第一轮道区和第二轮道区,所述第一轮道区与所述第二轮道区之间的距离与车辆的轮距相适应,所述第一轮道区和所述第二轮道区上均铺设有砾石,所述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还包括绿化区,所述第一轮道区与所述第二轮道区之间、所述第一轮道区背离所述第二轮道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轮道区背离所述第一轮道区的一侧中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绿化区,所述绿化区上铺设有垃圾筛分种植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筛分种植土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池、输水管、收集管以及渗水管,所述储水池设于所述停车区的外侧,所述渗水管埋设在所述垃圾筛分种植土中,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输水管与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渗水管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收集管的顶端与所述停车区的地表区域连通、底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串接在所述输水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沿车辆驶入的方向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的下方铺设有砾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的下方的砾石中埋设有多个轮胎。
9.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储水池通过管道连通。
CN201621467068.1U 2016-12-29 2016-12-29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Active CN206360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7068.1U CN206360425U (zh) 2016-12-29 2016-12-29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7068.1U CN206360425U (zh) 2016-12-29 2016-12-29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0425U true CN206360425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7068.1U Active CN206360425U (zh) 2016-12-29 2016-12-29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0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82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US7686540B2 (en) Transport corridor infiltration system
CN209779370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5803892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方法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06666962U (zh) 广场透水路面结构
KR101435373B1 (ko) 중공형 우수 저류블록
KR101020718B1 (ko) 지반보강용 지오셀과 중공형 섬유보강 투수블록을 이용한 지반침투형 포장구조
CN110629619A (zh) 一种海绵型绿地建设结构技术
CN207062672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JP2010037863A (ja) 植栽型浸透トレンチ
CN206971036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地排水系统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5223761U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地系统
CN210766228U (zh) 一种可防止内涝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4940059U (zh) 一种透水型城市道路
CN206360425U (zh) 基于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停车位及停车场
CN206279413U (zh) 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214402046U (zh) 一种盐碱地绿化排盐入渗结构
CN205024762U (zh)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KR101733481B1 (ko) 빗물 저장 기능을 갖는 조립식 저류블록을 사용하는 지반 포장구조
CN206928405U (zh) 一种停车场雨水花园系统
CN1138634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5 Building 17, Cuihu Science Park, Gaolizhang Road, Hot Spring Tow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Address before: 100095 Building 17, Cuihu Science Park, Gaolizhang Road, Hot Spring Tow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Ding D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Patentee bef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