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7572U - 快换封腔入子 - Google Patents
快换封腔入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57572U CN206357572U CN201621459609.6U CN201621459609U CN206357572U CN 206357572 U CN206357572 U CN 206357572U CN 201621459609 U CN201621459609 U CN 201621459609U CN 206357572 U CN206357572 U CN 206357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enter
- son
- glue
- master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换封腔入子,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模具上的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在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进胶孔、与进胶孔连通的进腔流道,两个进胶孔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胶腔室,两个进腔流道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腔通道,进腔通道的入口与进胶腔室连通,进腔通道的出口与模具内的一个入胶流道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可以在不更换模具的情况下,对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进行封腔,不仅能够节省原材料,还能够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不会因为修复或更换模具而耽误生产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内的快换封腔入子。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注塑产品通常由多腔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多腔注塑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注塑腔体,当其中的一个注塑腔体内的产品出现异常而无法进行加工或其中的某个注塑腔体出现问题而现场无法进行正常修护时,只能将多腔注塑模具进行报废处理并重新生产,不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还会增加生产成本、拖延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换封腔入子,以解决在多腔注塑模具出现问题时,只能更换注塑模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模具上的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在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进胶孔和进腔流道,两个进胶孔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胶腔室,两个进腔流道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腔通道,进腔通道的入口与进胶腔室连通,进腔通道的出口与模具内的一个入胶流道连通。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封腔流道,两个封腔流道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封腔通道,封腔通道的入口与进胶腔室连通,封腔通道的出口不与模具内的另一个入胶流道连通。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模具包括相扣合的公模和母模,公模入子通过螺丝与公模固定,母模入子通过螺丝与母模固定。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扣合后的公模和母模形成有两个以上的注塑腔体,每个注塑腔体均连通有一个入胶流道;以及,快换封腔入子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注塑腔体之间,并且,进腔通道的出口与其中的一个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连通;封腔通道的出口不与另一个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连通。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公模入子的进胶孔为盲孔,母模入子的进胶孔为通孔,通孔与盲孔形成进胶腔室。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通孔为锥形孔。
与现有的入子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能够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在模具的注塑腔体出现问题时,采用快换封腔入子替换模具内正常的入子,通过堵死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使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不再进行生产,而未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通过进腔通道正常进行生产,不仅能够节省原材料,还能够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不会因为修复或更换模具而耽误生产进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公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母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母模与母模入子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公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母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母模与母模入子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公模入子1、公模入子1`,进胶孔11、进胶孔11`、进腔流道12、进腔流道12`、封腔流道13`、螺纹孔14、螺纹孔14`、母模入子2、母模入子2`、进胶孔21、进胶孔21`、进腔流道22、进腔流道22`、封腔流道23`、螺纹孔24、螺纹孔24`、母模3、母模3`、注塑腔体31、注塑腔体31`、注塑腔体32、注塑腔体32`、入胶流道33、入胶流道33`、入胶流道34、入胶流道34`。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为了解决在注塑产品或注塑腔体出现问题时必须更换模具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对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进行封腔,而快换封腔入子不会对未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产生任何影响,未出问题的注塑腔体正常走胶注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适用于具有两个以上注塑腔体的模具,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注塑腔体之间,哪个注塑腔体出问题对该注塑腔体进行封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公模与母模合模后在模具内形成至少两个注塑腔体,每个注塑腔体分别连通有一个入胶流道,注入模具内的胶从入胶流道流入注塑腔体内,对注塑腔体进行封腔是指堵住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从而使注入模具内的胶无法流进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塑产品或注塑腔体未出现问题时,模具内使用的是正常的入子,而当出现问题时,将模具内正常的入子替换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对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进行封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封腔入子,包括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公模入子与母模入子相扣合形成快换封腔入子。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分别对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的结构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公模入子的结构。
如图1所示,公模入子1包括进胶孔11和进腔流道12,进胶孔11和进腔流道12均设置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进胶孔11为盲孔,进腔流道12位于进胶孔11相对于公模入子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进腔流道12的一端与进胶孔11连通,另一端与公模入子1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壁连通,也就是说,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从进胶孔11到该侧壁的部分去料形成一条凹槽,该凹槽即为进腔流道12。
由于公模入子1需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模具的公模上,而螺纹连接是最方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因此,优选地,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沿公模入子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螺丝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4,通过螺丝将公模入子1固定在模具的公模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母模入子的结构。
如图2所示,母模入子2包括进胶孔21和进腔流道22,进胶孔11和进腔流道12分别设置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进胶孔21为通孔,优选为锥形孔;进腔流道12位于进胶孔11相对于母模入子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进腔流道22的一端与进胶孔21连通,另一端与母模入子2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壁连通,也就是说,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从进胶孔21到该侧壁的部分去料形成一条凹槽,该凹槽即为进腔流道22。
优选地,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沿母模入子2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与螺丝螺纹配合的螺纹孔24,通过螺丝将母模入子2固定在模具的母模上。
结合图1与图2,在向注塑腔体注胶之前,需要将模具的公模与母模合模,此时,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2相互扣合,从而使进胶孔11与进胶孔21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胶腔室,使进腔流道12与进腔流道22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腔通道。
由于进胶孔11为盲孔,进胶孔21为通孔,因此,进胶孔21构成进胶腔室的进胶口,胶从进胶孔21流入进胶腔室,并流向进腔通道。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母模与母模入子结合后的结构。
图3实际为模具与快换封腔入子结合后的剖视结构,在图3示出的结构中,以母模入子2代表快换封腔入子、进胶孔21代表进胶腔室、进腔流道22代表进腔通道,对注塑腔体与快换封腔入子的结构关系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两个相邻的注塑腔体,分别为注塑腔体31和注塑腔体32,以注塑腔体32出现问题为例进行说明,注塑腔体31连通有入胶流道33,入胶流道33位于注塑腔体31靠近注塑腔体32的一侧;注塑腔体32连通有入胶流道34,入胶流道34位于注塑腔体32靠近注塑腔体31的一侧。
母模入子2设置在入胶流道33与入胶流道34之间,即设置在注塑腔体31与注塑腔体32之间,进腔流道22的入口与进胶孔21连通,进腔流道22的出口与入胶流道33连通。注入模具内的胶从进胶孔21流入进腔流道22的入口,并经过进腔流道22的出口流出至入胶流道33,最终进入注塑腔体31,而注塑腔体32的入胶流道34未与进胶孔21连通,因此不会有胶进入注塑腔体32。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公模入子的结构。
如图4所示,公模入子1`包括进胶孔11`、进腔流道12`和封腔流道13`,进胶孔11`、进腔流道12`和封腔流道13`分别设置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进胶孔11`为盲孔,进腔流道12`与封腔流道13`分别位于进胶孔11`相对于公模入子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腔流道12`的一端与进胶孔11`连通,另一端与公模入子1`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壁连通,也就是说,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从进胶孔11`到该侧壁的部分去料形成一条凹槽,该凹槽即为进腔流道12`;封腔流道13`同样为一条去料形成的凹槽,但该凹槽只与进胶孔11`连通,而不与公模入子1`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壁连通。由此可以得出,进腔流道12`与封腔流道13`分别与进胶孔11`连通,且封腔流道13`的长度小于进腔流道12`的长度。
由于公模入子1`需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模具的公模上,而螺纹连接是最方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因此,优选地,在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沿公模入子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螺丝形成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4`,通过螺丝将公模入子1`固定在模具的公模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母模入子的结构。
如图5所示,母模入子2`包括进胶孔21`、进腔流道22`和封腔流道23`,进胶孔21`、进腔流道22`和封腔流道23`分别设置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进胶孔21`为通孔,优选为锥形孔;进腔流道22`与封腔流道23`分别位于进胶孔21`相对于母模入子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腔流道22`的一端与进胶孔21`连通,另一端与母模入子2`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壁连通,也就是说,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从进胶孔21`到该侧壁的部分去料形成一条凹槽,该凹槽即为进腔流道22`;封腔流道23`同样为一条去料形成的凹槽,但该凹槽只与进胶孔21`连通,而不与母模入子2`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壁连通。由此可以得出,进腔流道22`与封腔流道23`分别与进胶孔21`连通,且封腔流道23`的长度小于进腔流道22`的长度。
优选地,在母模入子2`与公模入子相扣合的表面上开设有与螺丝螺纹孔24`,通过螺丝将母模入子2`固定在模具的母模上。
结合图4与图5,在向注塑腔体注胶之前,需要将模具的公模与母模合模,此时,公模入子1`与母模入子2`相互扣合,从而使进胶孔11`与进胶孔21`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胶腔室,使进腔流道12`与进腔流道22`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腔通道,使封腔流道13`与封腔流道23`形成快换封腔入子的封腔通道。
由于进胶孔11`为盲孔,进胶孔21`为通孔,因此,进胶孔21`构成进胶腔室的进胶口,胶从进胶孔21`流入进胶腔室,并流向封腔通道和进腔通道。由于封腔流道13`未与公模入子1`的侧壁连通,封腔流道23`未与母模入子2`的侧壁连通,因此,封腔通道的入口与进胶腔室连通,而封腔通道的出口被堵死。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母模与母模入子结合后的结构。
图6为模具与快换封腔入子结合后的剖视结构,在图6示出的结构中,以母模入子2`代表快换封腔入子、进胶孔21`代表进胶腔室、进腔流道22`代表进腔通道、封腔流道23`代表封腔通道对注塑腔体与快换封腔入子的结构关系进行说明。
图6示出了两个相邻的注塑腔体,分别为注塑腔体31`和注塑腔体32`,以注塑腔体32`出现问题为例进行说明,注塑腔体31`连通有入胶流道33`,入胶流道33`位于注塑腔体31`靠近注塑腔体32`的一侧;注塑腔体32`连通有入胶流道34`,入胶流道34`位于注塑腔体32`靠近注塑腔体31`的一侧。
母模入子2`设置在入胶流道33`与入胶流道34`之间,即设置在注塑腔体31`与注塑腔体32`之间,进腔流道22`的入口与进胶孔21`连通,进腔流道22`的出口与入胶流道33`连通,而封腔流道23`的入口与进胶孔21`连通,封腔流道23`的出口未与入胶流道34`连通。
因此,注入模具内的胶从进胶孔21`流入进腔流道22`的入口,并经过进腔流道22`的出口流出至入胶流道33`,最终进入注塑腔体31`,而注塑腔体32`不会有胶流入。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快换封腔入子内设置一个与进胶腔室连通的封腔通道,该封腔通道通过进胶腔室与未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连通,该封腔通道的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平衡未出现问题的注塑腔体内的压力,二是在注胶的过程中,起到冷料井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快换封腔入子,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模具上的公模入子和母模入子,所述公模入子和所述母模入子相扣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公模入子和所述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进胶孔和进腔流道,两个进胶孔形成所述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胶腔室,两个进腔流道形成所述快换封腔入子的进腔通道,所述进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胶腔室连通,所述进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模具内的一个入胶流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公模入子和所述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封腔流道,两个封腔流道形成所述快换封腔入子的封腔通道,所述封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胶腔室连通,所述封腔通道的出口不与所述模具内的另一个入胶流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公模入子和所述母模入子相扣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包括相扣合的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入子通过螺丝与所述公模固定,所述母模入子通过螺丝与所述母模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扣合后的公模和母模形成有两个以上的注塑腔体,每个注塑腔体均连通有一个入胶流道;以及,
所述快换封腔入子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注塑腔体之间,并且,所述进腔通道的出口与其中的一个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连通;所述封腔通道的出口不与另一个注塑腔体的入胶流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模入子的进胶孔为盲孔,所述母模入子的进胶孔为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形成所述进胶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封腔入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为锥形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9609.6U CN206357572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快换封腔入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9609.6U CN206357572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快换封腔入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57572U true CN206357572U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937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59609.6U Active CN206357572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快换封腔入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575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2987A (zh) * | 2019-07-26 | 2019-09-20 | 上海驰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液态金属压铸模具及其快速换模方法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621459609.6U patent/CN2063575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2987A (zh) * | 2019-07-26 | 2019-09-20 | 上海驰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液态金属压铸模具及其快速换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86865A1 (zh) | 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及集成水路模块的制造方法 | |
CN206357572U (zh) | 快换封腔入子 | |
CN106182679B (zh) | 双层加肋双色增强复合管的制备方法 | |
CN104669581A (zh) | 一种组合式挤出模具 | |
CN107443680A (zh) | 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 | |
CN103878931A (zh) | 注射成型模具 | |
CN204526078U (zh) | 一种组合式挤出模具 | |
CN206140858U (zh) | 一种电动跑步机边条模具 | |
CN102275268A (zh) | 灌嘴及采用该灌嘴的射出成型模具 | |
CN206287471U (zh) | 具有油加热功能的热流道系统 | |
CN213830138U (zh) | 一种侧向进胶热流道系统 | |
CN201291580Y (zh) | 装配精度高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模头 | |
CN210257072U (zh) | 一种高洁净度的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7901486U (zh) | 模具、冷却结构及其密封组件 | |
CN203622894U (zh) | 可消除熔接痕的全包覆共挤模头 | |
CN206406360U (zh) | 一种壳类件的注塑模具 | |
CN207770499U (zh) | 一种硬质合金复合流变自调节挤出模具 | |
CN201002326Y (zh) | 拉链成型机 | |
CN206066857U (zh) | 用于注塑模具的流道流量节转向销 | |
CN205572915U (zh) | 一种潜伏式浇口结构 | |
CN110370545A (zh) | 一种不联通中大型多腔模具热流道系统 | |
CN212707824U (zh) | 浇注系统及具有其的注塑模具 | |
CN217319061U (zh) | 水下电气开关防水密封件快速成型模具 | |
CN214773699U (zh) | 一种解决中型产品熔接线进胶浇口形式结构 | |
CN210925738U (zh) | 一种用于磁性材料湿压成型模具的等距离注料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Qingdao, Laoshan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