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4671U -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4671U
CN206354671U CN201720004821.1U CN201720004821U CN206354671U CN 206354671 U CN206354671 U CN 206354671U CN 201720004821 U CN201720004821 U CN 201720004821U CN 206354671 U CN206354671 U CN 206354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ylinder
lid
rotating disk
hold
lash cur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4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丙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GMI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GMI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GMI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GMI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04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4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4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4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以及位于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表面沿自身周向分布有若干用于安装盖体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开设有用于嵌设盖体的内腔,沿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分别位于转盘中心相对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以及连接于第一驱动缸顶出端用于抵接盖体的压板,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缸以及连接于第四驱动缸顶出端用于抵接内盖的压紧杆,所述第一驱动缸与第四驱动缸的顶出端同步上下位移。该组装流水线通过设置同步运行且呈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使得转盘两侧能够平衡受力,进而较长时间的保持转盘表面的水平度。

Description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睫毛刷的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背景技术
睫毛刷属于常用的化妆品工具,如图1所示,睫毛刷8由盖体81和毛刷体82两部分组成。盖体81呈圆柱体桶状结构,毛刷体82由内盖822和骨杆821组成,内盖822呈圆柱桶状结构,骨杆821固定连接在内盖822底壁中心位置,睫毛刷8成品状态时,内盖822嵌设于盖体81内,内盖822与盖体81保持同轴设置,此时,内盖822的上缘与盖体81的上缘相齐平,盖体81的内壁与内盖822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注入胶水,盖体81与内盖822通过胶水粘结固定。
申请号为CN201520220073.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毛刷机,包括一毛刷机主体,包括一置物台,一预压机构、 一整形机构、一安装毛刷于支骨上的安装机构,在置物台上设有至少五个用于安装支骨的支骨安装位,安装机构设有一毛刷运输通道,毛刷运输通道上设有一自动进料器,置物台的旋转方向上依次途径手动装料位、预压机构、整形机构、安装机构、出料端。
根据睫毛刷的现有结构可知,需要将带有内盖的毛刷体嵌设到盖体中去,为了避免盖体与内盖脱离,两者之间呈过盈配合,需要对内盖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够将其嵌入盖体中,该嵌入工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安装机构完成,而上述方案中的用于放置支骨(对应图1中的盖体)的支骨安装位分布于置物台(对应图1中的转盘)的边缘,在嵌入安装工序中需要对对内盖施加一定的力,导致置物台边缘收到向下的按压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导致置物台表面水平度发生改变,最终对睫毛刷的组装精度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产品精度降低,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该组装流水线通过设置同步运行且呈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使得转盘两侧能够平衡受力,进而较长时间的保持转盘表面的水平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以及位于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表面沿自身周向分布有若干用于安装盖体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开设有用于嵌设盖体的内腔,沿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分别位于转盘中心相对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以及连接于第一驱动缸顶出端用于抵接盖体的压板,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缸以及连接于第四驱动缸顶出端用于抵接内盖的压紧杆,所述第一驱动缸与第四驱动缸的顶出端同步上下位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睫毛刷组装时,第一驱动缸控制压板朝向转盘运动,第四驱动缸控制压紧杆朝向转盘运动,且第一驱动缸与第四驱动缸同步上下位移,实现了对转盘的同时施力,由于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分别位于转盘相对的两侧,使得转盘两侧平衡受力,减缓转盘表面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表面倾斜的情况,进而较长时间的保持转盘表面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表面的支撑立杆,所述第一驱动缸固定于支撑立杆且其顶出端竖直向上延伸,压板呈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支撑立杆作为支撑载体,控制第一驱动缸的顶出端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压板能够上下移动,完成对于盖体的定位压紧,压紧形式简单,便于观测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缸通过定位板固定支撑立杆,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支撑立杆穿设的通孔,定位板可沿支撑立杆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用于调节定位板高度的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类型的睫毛刷其盖体的高度存在较大差异,控制定位板沿着支撑立杆上下移动,并通过紧固组件固定,进而调节定位板上的第一驱动缸以及压的高度,有利于提高定位机构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设有沿自身轴向的缝隙,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螺栓以及位于缝隙两侧定位板上的两定位块,紧固螺栓两定位块且与任意一定位块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紧固螺栓,调节两定位块之间的松紧度,进而使定位块能够沿着支撑立杆的不同高度被固定,紧固组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表面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四驱动缸固定于第二安装座且其顶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压紧杆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座起到支撑载体的作用,第四驱动缸顶出端竖直向下运动,进而控制呈竖直的压紧杆向下运动,完成内盖与盖体最终配合过程,配合方式简单,便于安装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的导向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四驱动缸且呈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下压精度,当第四驱动缸顶出端向下运动时,导向杆与其同步向下运动,导向杆始终位于导向块内,实现竖直精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杆下端设置有缩口部,所述缩口部抵接内盖上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缩口部的设置便于压紧杆与内盖上缘的稳定抵接,进而保持压紧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固定柱以及内腔;
图4为实施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上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上胶机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预压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相对转盘一侧的结构;
图8为实施例预压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背对转盘一侧的结构;
图9为实施例预压上料机构下块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内盖放置在输料通道上端入口时的状态;
图11为实施例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送皮带;2、工作平台;3、控制台;4、步进电机;5、转盘;6、定位机构;7、上胶机构;8、睫毛刷;81、盖体;82、毛刷体;821、骨杆;822、内盖;9、预压上料机构;10、压紧机构;11、运输机构;12、安装位组;121、固定柱;1211、内腔; 13、支撑立杆;14、定位板;141、定位块;142、通孔;143、缝隙;15、第一驱动缸;16、压板;17、紧固螺栓;18、连杆;19、上胶平台;20、第二驱动缸;21、滑轨;22、滑动平板;23、第一插接块;24、连接块;241、第一插接通槽;242、第二插接通槽;25、第二插接块;26、仓体;27、上胶头;28、第一安装座;29、第三驱动缸;30、第一连接板;31、预压杆;311、长条状缺口;32、预装块;321、上块部;3211、U型槽;322、下块部;3221、输料通道;3222、缺口部;3223、环形斜面;33、开口部前侧;34、开口部后侧;35、输送轨道;36、第二安装座;37、第四驱动缸;38、导向组件;381、导向块;382、导向杆;39、第二连接板;40、压紧杆;41、缩口部;42、第五驱动缸;43、气缸旋转平台;44、机械爪。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盖体81以及毛刷体82的结构结合附图1所示;
如图2、图3所示,一种睫毛刷8组装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2,在工作平台2上水平设置有一圆形转盘5,转盘5下方设置有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带动转盘5绕自身轴中心线做定轴旋转运动,在转盘5一侧固定有控制台3,控制台3用于控制步进电机4开关。在转盘5表面绕自身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安装位组12,安装位组12位于转盘5边缘位置,安装位组12由两个圆柱形固定柱121组成,在固定柱121上开设有一内腔1211,内腔1211用于放置盖体81,内腔1211呈圆柱形结构,盖体81呈竖直状的嵌设在内腔1211中,当盖体81位于固定柱121内腔1211中时,盖体81的外表面与内腔1211内壁抵接,且盖体81的开口保持向上。当组装流水线运转时,转盘5保持逆时针转动,沿着转盘5的转动方向,在转盘5一侧依次设置有手动安装工位、定位机构6、上胶机构7、预压上料机构9、压紧机构10以及运输机构11,运输机构11和定位机构6中间的区域即为手动安装工位。
如图2、图3所示,首先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将两个盖体81竖直放置在固定柱121的内腔1211中,转盘5转动进入下一工序定位机构6,通过定位机构6,对盖体81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将盖体81嵌设到内腔1211底部;转盘5转动进入下一工序上胶机构7,通过上胶机构7在盖体81中注入一定量的胶水;转盘5转动进入下一工序预压上料机构9,预压上料机构9包括上料与预压两部分,预压上料机构9包括用于输送毛刷体82的两输送轨道35(结合图8),输送轨道35连接振动盘(图中未示出),通过振动盘和输送轨道35将毛刷体82呈竖直设置的放置于盖体81的正上方,完成上料的部分,之后再通过预压上料机构9,对内盖822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将内盖822小部分嵌入盖体81中,完成预压的部分;转盘5转动进入下一工序压紧机构10,对内盖822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将内盖822完全嵌入盖体81中,使盖体81上缘和内盖822上缘保持齐平;转盘5转动进入下一工序运输机构11,通过运输机构11将组装完成之后的睫毛刷8搬运至转盘5一侧的输送皮带1上,进行后续工序,通过人工手动持续的将盖体81放置到固定柱121的内腔1211中,重复循环上述各个工序,完成连续的睫毛刷8组装工作。
如图2、图3、图4所示,上述的定位机构6包括支撑立杆 13,支撑立杆 13呈竖直状的固定在工作平台2表面,在竖直立杆上连接有定位板14,在定位板14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缸15,第一驱动缸15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气缸,第一驱动缸15顶出端竖直向上延伸,且在其顶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6,压板16呈水平设置,第一驱动缸15顶出端来回伸缩控制压板16上下移动,当压板16下移时,压板16下表面抵接盖体81上缘,通过压板16对盖体81施加竖直向下的力,进而使得盖体81能够完全嵌入固定柱121的内腔1211中。为了使压板16能够下压不同高度的盖体81,在定位板14上开设通孔142,支撑立杆 13穿设通孔142,定位板14可沿着支撑立杆 13上下滑移,该通孔142设有沿自身轴向的缝隙143,在缝隙143两侧的定位板14上一体成型有两定位块141,两定位块141上穿设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与任意一块定位块141螺纹配合,通过紧固螺栓17旋转以控制通孔142上的缝隙143大小,进而使得定位板14能够固定于支撑立杆 13或者可沿支撑立杆 13上下滑移,上述定位板14和定位块141采用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塑料制成。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上述的上胶机构7包括水平放置于工作平台2上方的上胶平台19,上胶平台19通过四根连杆18固定于工作平台2表面,在上胶平台19上连接有用于存储胶水的仓体26以及连接于仓体26的上胶头27,上胶头27呈竖直设置且位于盖体81的正上方,上胶头27起到向盖体81内部注入胶水的作用。在上胶平台19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一插接块23,在仓体2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块25,结合图6所示,第一插接块23和第二插接块25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通槽241和第二插接通槽242,第一插接块23位于第一插接通槽241内,第二插接块25位于第二插接通槽242内,第二插接块25可以沿着第二插接通槽242深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得仓体26和上胶头27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而使得上胶头27能够精确的将胶水注入到盖体81内,在第二插接块25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设置紧固件并使其穿设连接块24以及第二插接块25上对应的安装孔,将第二插接块25固定在连接块24内;第一插接块23可以沿着第一插接通槽241深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得连接块24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使得位于连接块24上的第二插接块25以及上胶头27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最终达到改变上胶头27与盖体81之间间距的目的,使设备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盖体81进行上胶工序,在第一插接块2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设置紧固件并使其穿设连接块24以及第一插接块23上对应的安装孔,将第一插接块23固定在连接块24内。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由于每一个安装位组12包括有两个固定柱121,所以本方案在不增加上胶头27数量的基础上设置了滑移结构,滑移结构包括固定于上胶平台19的第二驱动缸20,第二驱动缸20为气缸或者液压缸,在上胶平台19上设置有滑轨21,在滑轨21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平板22,第二驱动缸20顶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平板22,其顶出端来回伸缩以控制滑动平板22在滑轨21上来回移动,第一插接块23固定连接在滑动平板22上,当上胶头27对安装位组12的其中一个固定柱121内的盖体81上胶之后,通过滑移结构控制第一插接块23、连接块24、第二插接块25以及上胶头27的位置发生水平移动,使得上胶头27与另一固定柱121内的盖体81上下对准,从而完成对另一固定柱121内盖822体81的上胶。
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上述的预压上料机构9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2表面的第一安装座28,在第一安装座28上设有开口部,相对转盘5一侧为开口部前侧33,背对转盘5一侧为开口部后侧34,在开口部前侧33的第一安装座2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缸29,第三驱动缸29为气缸或者液压缸,第三驱动缸29呈竖直设置且驱动缸顶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在第三驱动缸29顶出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0,第一连接板30呈水平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0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预压杆31,预压杆31呈空心圆柱杆状结构,当安装位组12位于第三驱动缸29下方时,预压杆31与下方固定柱121内的毛刷体82一一对应,预压杆31与对应毛刷体82的内盖822同轴设置。在开口部前侧33还固定有预装块32,在开口部后侧34设置两条输送轨道35,输送轨道35一端连接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另一端连接预装块32,预装块32包括上下紧贴设置的上块部321和下块部322,上块部321和下块部322均呈矩形块状结构,在上块部321相对输送轨道35一侧开设有两U型槽3211,U型槽3211与输送轨道35相对接,毛刷体82经过振动盘振动从输送轨道35朝预装块32内移动,毛刷体82首先停留在上块部321的U型槽3211内。下块部322设置有输料通道3221,输料通道3221呈竖直设置的贯穿下块部322,输料通道3221与U型槽3211一一对应,毛刷体82可从U型槽3211中下落至输料通道3221内,毛刷体82内盖822的下端直径大于输料通道3221上端入口直径,所以当毛刷体82不受到外力时,毛刷体82呈竖直状的位于输料通道3221上端入口处,此时内盖822与预压杆31呈同轴设置,结合图10所示,在输料通道3221上端入口处设置有环形斜面3223,毛刷体82上的内盖822位于环形斜面3223内。结合图9所示,为了使毛刷体82能够顺利的从下块部322上的输料通道3221中滑出,在下块部322上设有缺口部3222,缺口部3222沿输料通道3221上端入口至下端出口方向开设且与两输料通道3221相连通,缺口部3222一侧贯穿至下块部322一侧面。
如图2、图3、图7至图10所示,毛刷体82的具体上料以及预压过程:当转盘5处于转动状态时,预压杆31位于U型槽3211的外侧,振动盘工作通过输送轨道35将毛刷体82振动至上块部321的U型槽3211内,同时也位于输料通道3221上端入口处,由于毛刷体82骨杆821部分具有一定的竖直高度,为了避免预压杆31与毛刷体82骨杆821之间发生碰撞,在预压杆31朝向输送轨道35一侧开设有用于骨杆821进入的长条状缺口311,当转盘5处于静止状态时,安装位组12位于预装块32下方,骨杆821位于预压杆31内,第三驱动缸29顶出端向下伸出,驱动第一连接板30以及预压杆31向下移动,预压杆31的直径小于内盖822的外径,所以预压杆31向下移动时,预压杆31的下端抵接在内盖822的底壁上,输料通道3221上端受到来自于预压杆31向下的力,由于缺口部3222的设置,使得输料通道3221直径扩张,进而使毛刷体82的内盖822进入至输料通道3221内部,随着第三驱动缸29顶出端持续向下,毛刷体82下落至对应的盖体81中,当毛刷体82脱离预装块32之后,预压杆31位于输料通道3221内,不与输料通道3221发生抵接,所以此时输料通道3221直径恢复初始状,为了避免毛刷体82下落时其竖直状态发生变化,本方案盖体81的上端与预装块32下表面之间呈间隔设置,间隔距离小于1厘米,毛刷体82上的内盖822嵌设于盖体81后,第三驱动缸29顶出端继续向下,直至内盖822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进入盖体81中,第三驱动缸29顶出端向上移动,转盘5重新转动,由于盖体81的上端与预装块32下表面之间间隔设置,所以此时骨杆821位于输料通道3221内,转盘5转动,骨杆821通过从预装块32上的缺口部3222处滑出,从而毛刷体82与盖体81进入下一道工序。
如图2、图3和图11所示,上述压紧机构10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2表面的第二安装座36,在第二安装座36相对转盘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缸37,第四驱动缸37为液压缸或气缸,第四驱动缸37呈竖直设置且驱动缸顶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在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39,第二连接板39呈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9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呈竖直设置的压紧杆40,压紧杆40呈空心圆柱杆状结构,当安装位组12位于第四驱动缸37下方时,压紧杆40与下方固定柱121内的毛刷体82一一对应,压紧杆40与对应毛刷体82的内盖822同轴设置,在压紧杆40下端设置有缩口部41,压紧杆40的直径等于盖体81直径,当进行压紧工序时,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向下延伸,毛刷体82上的骨杆821进入至压紧杆40内,控制第二连接板39以及压紧杆40向下移动,为了提高下压精度,压紧机构10还包括有导向组件38,导向组件38包括导向块381和导向杆382,导向块381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36,导向杆38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9,导向杆382呈竖直设置的穿设导向块381,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之后,压紧杆40下端缩口部41的外侧斜面抵接内盖822上缘,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持续向下移动,内盖822受到向下的力,慢慢的嵌入盖体81中,直至内盖822完全嵌入盖体81中,盖体81上缘和内盖822上缘保持齐平,此时缩口部41正好进入内盖822中,压紧杆40下端抵接在盖体81的上缘,完成压紧工序之后,控制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向上移动,使得压紧杆40与骨杆821分离,转盘5转动,组装完成的睫毛刷8进入下一道工序。
如图2、图3和图12所示,上述的运输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2上的第五驱动缸42,第五驱动缸42为液压缸或气缸,第五驱动缸42顶出端竖直向上延伸并连接有气缸旋转平台43,气缸旋转平台43呈水平设置,气缸旋转平台43上表面呈矩形状,在气缸旋转平台43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组机械爪44。具体运输过程:当安装位组12进入运输机构11下方时,第五驱动缸42顶出端向下移动,控制气缸旋转平台43和机械爪44向下运动,使得睫毛刷8的盖体81部分能够进入到机械爪44内,机械爪44合拢,第五驱动缸42顶出端向上移动,使得机械爪44抓取睫毛刷8并脱离固定柱121的内腔1211,待睫毛刷8盖体81完全脱离固定柱121之后,控制气缸旋转平台43旋转,转动角度为180度,使得抓取有睫毛刷8的机械爪44进入输送皮带1上方,控制第五驱动缸42顶出端向下移动,带动气缸旋转平台43和机械爪44向下运动,当睫毛刷8盖体81抵接输送皮带1时,机械爪44松开,睫毛刷8顺利的进入输送皮带1。由于在气缸旋转平台4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两组机械爪44,所以当相对转盘5一侧的机械爪44进行睫毛刷8抓取操作时,相对输送皮带1一侧的机械爪44同步进行睫毛刷8的放置操作,通过第五驱动缸42以及气缸旋转平台43控制两侧机械爪44同步进行相应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包括工作平台(2)以及位于其上方的转盘(5),所述转盘(5)表面沿自身周向分布有若干用于安装盖体(81)的固定柱(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21)开设有用于嵌设盖体(81)的内腔(1211),沿转盘(5)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机构(6)和压紧机构(10),定位机构(6)和压紧机构(10)分别位于转盘(5)中心相对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第一驱动缸(15)以及连接于第一驱动缸(15)顶出端用于抵接盖体(81)的压板(16),所述压紧机构(10)包括第四驱动缸(37)以及连接于第四驱动缸(37)顶出端用于抵接内盖(822)的压紧杆(40),所述第一驱动缸(15)与第四驱动缸(37)的顶出端同步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还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2)表面的支撑立杆( 13),所述第一驱动缸(15)固定于支撑立杆( 13)且其顶出端竖直向上延伸,压板(16)呈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15)通过定位板(14)固定支撑立杆( 13),所述定位板(14)上开设有用于支撑立杆( 13)穿设的通孔(142),定位板(14)可沿支撑立杆( 13)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有用于调节定位板(14)高度的紧固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2)设有沿自身轴向的缝隙(143),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螺栓(17)以及位于缝隙(143)两侧定位板(14)上的两定位块(141),紧固螺栓(17)两定位块(141)且与任意一定位块(141)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10)还包括固定于工作平台(2)表面的第二安装座(36),所述第四驱动缸(37)固定于第二安装座(36)且其顶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压紧杆(40)呈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10)还包括导向组件(38),所述导向组件(38)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36)的导向块(38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四驱动缸(37)且呈竖直设置的导向杆(382),所述导向杆(382)穿设导向块(3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40)下端设置有缩口部(41),所述缩口部(41)抵接内盖(822)上缘。
CN201720004821.1U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Active CN206354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4821.1U CN206354671U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4821.1U CN206354671U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4671U true CN206354671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4821.1U Active CN206354671U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46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2197A (zh) * 2018-07-10 2018-10-16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刷刷杆或刷头的上料定位调整系统
CN111789373A (zh) * 2020-07-27 2020-10-20 安徽环美刷业有限公司 毛刷植毛及打磨修剪一体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2197A (zh) * 2018-07-10 2018-10-16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刷刷杆或刷头的上料定位调整系统
CN108652197B (zh) * 2018-07-10 2024-01-30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刷刷杆或刷头的上料定位调整系统
CN111789373A (zh) * 2020-07-27 2020-10-20 安徽环美刷业有限公司 毛刷植毛及打磨修剪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4671U (zh)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CN206199573U (zh) 一种球拍自动喷涂系统
CN106494904A (zh) 一种上甑抛撒机
CN206507541U (zh)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CN205773227U (zh) 瓶子灌装机
CN109718998A (zh) 组装点胶一体机
CN207805901U (zh) 全自动点胶机
CN201023692Y (zh) 粉饼充填机的粉盒输送结构
CN209120008U (zh) 一种用于磁钢粘贴的多功能安装系统
CN104776124B (zh) 全自动轴承匀脂机
CN206354672U (zh) 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
CN205869881U (zh) 一种穿刺针组装机
CN110212123B (zh) 全自动胶圈盖帽扣合机
CN107309118A (zh) 汽车配件喷涂设备
CN104843262B (zh) 贴标机
CN208836689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装袋系统
EP088255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labels and the like to a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for molding plastic closures
CN211672878U (zh) 一种卧式钻孔植毛飞毛一体机设备
CN202924155U (zh) 一种贮煤槽防堵装置
CN112137146B (zh) 一种用于糯米藕生产线的轨道式藕杯
CN112354168B (zh) 一种田径跑道画线机
CN208811303U (zh) 一种led灯珠支架的上料组件和激光打标机
CN207729213U (zh) 一种用于转盘加工的涂油装置
CN208826907U (zh) 一种梳针自动染头机
CN108887090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装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