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1534U -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1534U
CN206341534U CN201621326291.4U CN201621326291U CN206341534U CN 206341534 U CN206341534 U CN 206341534U CN 201621326291 U CN201621326291 U CN 201621326291U CN 206341534 U CN206341534 U CN 206341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tap
moulding
electronic box
composit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62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耕辅
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QUAREN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TAIWAN ENCLOSUR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QUAREN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TAIWAN ENCLOSUR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QUAREN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TAIWAN ENCLOSUR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QUAREN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262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1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1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15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主要包括八个横框条、八个分接头及四个纵框柱,各横框条分别包括一框条本体及两侧框盖,其中以四个分接头分别连接该于四横框条的两侧部分别形成矩形设置的一顶框架及一底框架,该四纵框柱分别包括一框柱本体及两侧接头,该四纵框柱以该两侧接头连接结合于相对应的该顶框架及该底框架的各分接头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而且横框条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横条加强筋,纵框柱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纵柱加强筋。本实用新型这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易于拆卸组装,不需要以焊接方式固定,结构强度和稳固性高,易于装配。

Description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箱体用的框架,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机电箱体的框架多半以复数个弯角接头连接复数个框条及框柱组装形成,在接合之后使用焊接方式将各弯角接头与各框条、各框柱固定,由于弯角接头组装难度较高,需要在工厂端完成组装后再出厂,运送体积较大,成本非常的高。
现有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通常由复数个组合接头互相接合后,再连接组装于各框条及各框柱,现有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改良了弯角接头框架集装困难的缺点,但由于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完成组装后以焊接方式做固定,固定后的框条、框柱与组合接头即无法拆卸,使组装后的整体体积占用了不少存放空间,实有改善加强的空间。
而且,现有组合式机电箱框架上的各框条和各框柱均未设置专门的加强结构,必须靠加宽加厚框条和框柱来保证框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否则存在断裂垮塌的风险。然而,加宽加厚的框条和框柱不仅用材多,成本高,而且体型笨重,不易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组装、不需要以焊接方式固定、结构强度和稳固性高、易于装配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包括:
八个横框条,每一个所述横框条分别包括一框条本体、两侧框盖及两结合件,该框条本体于两端具有一装配口,于该两装配口分别装入该两侧框盖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框盖分别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件对应于该结合孔;
四个纵框柱,每一个所述纵框柱分别包括一框柱本体、两侧接头及两组装件,该框柱本体于两端具有一装配口,于该两装配口分别装设该两侧接头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接头包括有一定位部、一立柱及一组装孔,该定位部的外形与该框柱本体相对应,于该定位部的水平端面连接该立柱,该立柱具有一抵靠壁,该组装孔贯设于该抵靠壁邻近该定位部的位置,该组装件对应于该组装孔;以及
八个分接头,每一个所述分接头分别于内侧垂直面形成一靠接壁,各分接头分别设有两连接孔及一安装孔,该两连接孔分别贯设于异于该靠接壁的内侧壁,该两连接孔对应于该横框条的该结合孔,于该靠接壁的壁面贯设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对应于该纵框柱的该组装孔,各横框条以该结合件对应结合于各分接头,各纵框柱以该组装件对应结合于各分接头;
每一个所述横框条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条横条加强筋,每一个所述纵框柱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条纵柱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横条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所述横条加强筋均与所述横框条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所述纵柱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所述纵柱加强筋均与所述纵框柱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
在任意相邻的三条横条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在任意相邻的三条纵柱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
各条所述横条加强筋沿着所述横框条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各条所述纵柱加强筋沿着所述纵框柱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一部分所述横条加强筋垂直于所述横框条的长度布置;一部分所述纵柱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纵框柱的长度布置。
所述横条加强筋与所述横框条为一体结构,所述纵柱加强筋与所述纵框柱为一体结构。
各个所述横框条设有一定位条,该定位条位于所述两侧框盖的外侧面,于各分接头的两外侧壁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沟,该定位沟与该横框条的该定位条相对应。
各个所述分接头设有一定位条,该定位条凸设于各分接头邻近下端部并沿着定位条的内部底边延伸,该两侧接头于该定位部的外侧壁凹设有一与该分接头的该定位条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各个所述分接头于该靠接壁邻近该分接头的上端部凹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侧接头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的位置及外形对应于该分接头的该定位槽。
各个所述分接头设有一防水条,该分接头于该定位条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外形延伸的一嵌槽,该防水条分别嵌设结合于相对应的该嵌槽;各个所述横框条设有两防水条,于该两侧框盖的该定位条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外形延伸的一嵌槽,该两防水条分别嵌设结合于对应的该嵌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这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在横框条和纵框柱上均设置巧妙分布的众多加强筋,在不增加横框条和纵框柱用料和重量的同时,保证框架了的整体结构强度,消除了框架断裂垮塌的风险,而且成本较低,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能够藉由各分接头榫接并卡合于各框条与各框柱后,再使用螺锁方式结合固定,可以有效地减少组装的时间,并且使得存放或运送时的体积大幅减少,使储存成本降低。
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于各框条、各框柱与各分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复数个防水条,使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框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接头的正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接头的背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框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框架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纵框柱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框柱与顶框架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框条、纵框柱与分接头的分解图。
其中:10-横框条,100-横条加强筋,11-框条本体,12-侧框盖,120-定位条,1201-嵌槽,121-结合孔,13-防水条,14-结合件,20-分接头,21-靠接壁,22-定位条,220-嵌槽,23-连接孔,24-安装孔,25-定位槽,26-定位沟,27-防水条,30-纵框柱,300-纵柱加强筋,31-框柱本体,32-侧接头,321-定位部,3210-定位凹槽,322-立柱,3220-抵靠壁,323-组装孔,324-定位凸块,33-组装件,A-顶框架,B-底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更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主要包括八个横框条10、八个分接头20及四个纵框柱30。
参照图2及图6所示,各横框条10分别包括一框条本体11、两侧框盖12、两防水条13及两结合件14,该框条本体11为呈L形的长条体并于外周面具有复数个用于结合扣件的孔洞,该框条本体11具有两端并各有一装配口,于该两装配口分别装入该两侧框盖12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框盖12的外形相对应于该框条本体11的外形,该两侧框盖12分别具有一定位条120及一结合孔121,该定位条120呈L形的长条凸块并位于该两侧框盖12的外侧面,于该定位条120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120外形延伸的一嵌槽1201,该结合孔121开设于该侧框盖12的中央部位邻近该定位条120呈凹入状的侧壁,该两防水条13分别嵌设结合于对应的该嵌槽1201,各结合件14对应于各结合孔121。
参照图3及图4所示,各分接头20分别于底部呈L形并底部向上呈凸起延伸状,各分接头20于内侧垂直面形成一靠接壁21,各分接头20分别设有一定位条22、两连接孔23、一安装孔24、一定位槽25、两定位沟26及一防水条27,该定位条22凸设于各分接头20邻近下端部并沿着定位条22的内部底边延伸,于该定位条22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22外形延伸的一嵌槽220,于该定位条22的上方及异于该靠接壁21的内侧壁分别贯设有该两连接孔23,于该两连接孔23的上方及该靠接壁21的壁面贯设有一安装孔24,于该安装孔24的上方及该靠接壁21邻近该分接头20的上端部凹设有一定位槽25,如图3所示,于该分接头20的两外侧壁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沟26,该定位沟26与该横框条10的该定位条120相对应,该定位沟26由该分接头20的外侧壁底部沿着底边延伸至外侧呈垂直的壁面后向上转折延伸至该分接头20的顶部末端边缘,该防水条27分别嵌设结合于相对应的该嵌槽220。
参照图5及图6所示,其以四个该横框条10于两侧部以该定位条120对正于相对应的该两定位沟26并榫接结合于四个该分接头20,各横框条10以该结合孔121对正于各分接头20的该连接孔23,以相对应的各结合件14穿设该分接头20结合至该横框条10的侧部,以此类推连接结合至各横框条10与各分接头20并且使其呈矩形设置,并分别定义出如图1所示的一顶框架A及一底框架B,该顶框架A及该底框架B均以四个该横框条10组装结合至四个该分接头20而成。
参照图7及图8所示,各纵框柱30包括一框柱本体31、两侧接头32及两组装件33,该框柱本体31为呈L形的长条体并于外周面具有复数个用于结合扣件的孔洞,该框柱本体31具有两端并各有一装配口,该两装配口分别装设该两侧接头32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接头32分别为包括有一定位部321、一立柱322、一组装孔323及一定位凸块324,该定位部321的外形与该框柱本体31相对应,于该定位部321的外侧垂直壁凹设有一与该分接头20的该定位条22相对应的定位凹槽3210,于该定位部321的水平端面连接该立柱322,该立柱322略呈半圆形的柱体并具有一呈垂直的抵靠壁3220,该组装孔323贯设于该抵靠壁3220邻近该定位部321的位置,该定位凸块324凹设于该抵靠壁3220异于该组装孔323的位置,且该定位凸块324的位置及外形对应于该分接头20的该定位槽25,各组装件33对应结合于各组装孔323。
参照图8及图9所示,各纵框柱30以该两侧接头32的该组装孔323对正于各分接头20的该安装孔24,并以该侧接头32的该定位部321及该定位凸块324对应榫接卡合于各分接头20的该定位条22及该定位槽25,再以各组装件33穿设该纵框柱30以结合于相对应的各分接头20。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以该顶框架A及该底框架B做为上、下端部的两支撑面,使该顶框架A及该底框架B的间连接结合各纵框柱30组装形成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于拆装的过程中,能够单独卸下其中之一的该横框条10或者是该纵框柱30,并且不需要以焊接的方式才能够做组装结合的动作,使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拆卸更为便利简易,并且能够节省组装的工时,在分拆后的存放空间也能够减少,使运送或储存的成本都能够减低,并且在各横框条10、各分接头20及各纵框柱30的连接处设有防水条,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非常方便实用。
再参照图1、图5和图6所示,为了加强横框条10和纵框柱30的结构强度,以防止该框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垮塌,本实施例在每一个横框条10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众多条横条加强筋100,在每一个纵框柱30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众多条纵柱加强筋300。
在本实施例中,横条加强筋100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横条加强筋100均与横框条10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纵柱加强筋300也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纵柱加强筋300均与纵框柱30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更进一步地,在任意相邻的三条横条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在任意相邻的三条纵柱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如此使得所有横条加强筋100和所有纵柱加强筋300共同配合,从而加强横框条10和纵框柱30各个方向的强度。
再更进一步地,各条横条加强筋沿着横框条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各条纵柱加强筋沿着所述纵框柱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一部分横条加强筋垂直于横框条的长度布置;一部分纵柱加强筋垂直于纵框柱的长度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条加强筋与横框条焊接固定,所述纵柱加强筋与纵框柱焊接固定。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横条加强筋与横框条做成一体结构,将纵柱加强筋与纵框柱做成一体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及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包括:
八个横框条,每一个所述横框条分别包括一框条本体、两侧框盖及两结合件,该框条本体于两端具有一装配口,于该两装配口分别装入该两侧框盖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框盖分别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件对应于该结合孔;
四个纵框柱,每一个所述纵框柱分别包括一框柱本体、两侧接头及两组装件,该框柱本体于两端具有一装配口,于该两装配口分别装设该两侧接头并以焊接结合,该两侧接头包括有一定位部、一立柱及一组装孔,该定位部的外形与该框柱本体相对应,于该定位部的水平端面连接该立柱,该立柱具有一抵靠壁,该组装孔贯设于该抵靠壁邻近该定位部的位置,该组装件对应于该组装孔;以及
八个分接头,每一个所述分接头分别于内侧垂直面形成一靠接壁,各分接头分别设有两连接孔及一安装孔,该两连接孔分别贯设于异于该靠接壁的内侧壁,该两连接孔对应于该横框条的该结合孔,于该靠接壁的壁面贯设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对应于该纵框柱的该组装孔,各横框条以该结合件对应结合于各分接头,各纵框柱以该组装件对应结合于各分接头;
每一个所述横框条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条横条加强筋,每一个所述纵框柱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条纵柱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所述横条加强筋均与所述横框条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所述纵柱加强筋为直线形结构,并且每一条所述纵柱加强筋均与所述纵框柱的长度呈非零夹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任意相邻的三条横条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在任意相邻的三条纵柱加强筋中,两两之间呈非零夹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各条所述横条加强筋沿着所述横框条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各条所述纵柱加强筋沿着所述纵框柱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横条加强筋垂直于所述横框条的长度布置;一部分所述纵柱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纵框柱的长度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加强筋与所述横框条焊接固定,所述纵柱加强筋与所述纵框柱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横框条设有一定位条,该定位条位于所述两侧框盖的外侧面,于各分接头的两外侧壁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沟,该定位沟与该横框条的该定位条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接头设有一定位条,该定位条凸设于各分接头邻近下端部并沿着定位条的内部底边延伸,该两侧接头于该定位部的外侧壁凹设有一与该分接头的该定位条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接头于该靠接壁邻近该分接头的上端部凹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侧接头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的位置及外形对应于该分接头的该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机电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接头设有一防水条,该分接头于该定位条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外形延伸的一嵌槽,该防水条分别嵌设结合于相对应的该嵌槽;各个所述横框条设有两防水条,于该两侧框盖的该定位条凹设有一沿着该定位条外形延伸的一嵌槽,该两防水条分别嵌设结合于对应的该嵌槽。
CN201621326291.4U 2016-12-06 2016-12-06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1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6291.4U CN206341534U (zh) 2016-12-06 2016-12-06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6291.4U CN206341534U (zh) 2016-12-06 2016-12-06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1534U true CN206341534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62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1534U (zh) 2016-12-06 2016-12-06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1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8009B2 (en) Wall assembly for goods display
CN103671444B (zh) 将附件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固定部件和相应的固定结构
CN109473049B (zh) 展示灯箱
RU2011137072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ый шкаф
CN204661102U (zh) 组合式电梯门套
CN206341534U (zh) 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ITTO980733A1 (it) Elemento di separazione a forma di pannello per realizzare pareti divi sorie ed espositori per manifestazioni temporanee.
CN209235254U (zh) 一种立体组装箱柜
CN103850263A (zh) 预制砖胎膜
CN109699148A (zh) 一种组合式机电箱框架
CN105999734A (zh) 六边形磁性积木
CN105902069B (zh) 多功能环保拼装式会展型材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55083U (zh) 多向组合接头
KR20090104214A (ko) 옹벽 블럭
CN211417922U (zh) 一种包装箱侧长板结构
CN211417921U (zh) 立柱和板拼接的箱体
KR101135970B1 (ko) 매립형 단자함체의 확장틀 구조
CN214498149U (zh) 一种新型格栅面板
KR100537226B1 (ko) 철책
KR100929009B1 (ko) 높이 및 폭 조절이 자유로운 블록형 파티션
CN206220758U (zh) 窗扇易组装窗户
CN207022340U (zh) 机电箱框架的纵框柱
CN205596464U (zh) 机电箱体框架分接头
KR200460157Y1 (ko) 적층식 전시대
KR101340144B1 (ko) 사물함 조립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