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2588U -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2588U
CN206332588U CN201621496180.8U CN201621496180U CN206332588U CN 206332588 U CN206332588 U CN 206332588U CN 201621496180 U CN201621496180 U CN 201621496180U CN 206332588 U CN206332588 U CN 206332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winding displacement
plate
cable device
bus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61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li Complete Set Of Motor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li Complete Set Of Motor Equipment Co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li Complete Set Of Motor Equipment Co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li Complete Set Of Motor Equipment Co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961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2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2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2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排线装置槽满率不高、排线不整齐等技术问题。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壳体上设有整形板和两个排线板,两个排线板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倾斜面上,排线板能够沿所在的倾斜面向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整形板设于壳体的中部,整形板能够朝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每个排线板外端均与转子上相应的转子槽配合使导线能够通过排线板准确的滑入相应转子槽内。本排线装置能够使导线进入转子槽时直接到达转子槽底部,在导线较多形成线束后,排线板和整形板向前滑动,对转子槽两端以及两个转子槽之间的线束进行整形,使导线之间更加紧密,提高槽满率。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绕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转子一般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不少生产厂家在生产转子铁芯时均采用高速冲压机床来加工生产,然后通过专门的设备将铜线绕在转子铁芯上形成转子绕组,转子质量的好坏跟转子铁芯的加工质量以及转子绕组的绕线质量密不可分,目前国内厂家使用的绕线机普遍存在转子绕组绕线不均匀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时为追求电机产品性能有可能给生产工艺带来难题,比如有些电机对转子上线圈的匝数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转子拥有较高的槽满率,而现在市场上的绕线机很多都无法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在绕线时对转子上的线束进行整形,提高槽满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所述排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整形板和两个排线板,两个排线板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倾斜面上,所述排线板能够沿所在的倾斜面向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整形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整形板能够朝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每个排线板外端均与转子上相应的转子槽配合使导线能够通过排线板准确的滑入相应转子槽内。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排线装置在刚开始绕线时,排线板向前滑动直到排线板的外端接近转子槽的底部,导线通过排线板进入转子槽直至转子槽底部,当导线将转子槽的底部完全覆盖时,排线板和整形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先向转子轴心方向滑动一小段距离,对已经落入转子槽内的导线进行整形,使导线的排列更加紧密;然后排线板和整形板再反向滑动直至排线板的前端与导线形成的线束之间存在小段间距时停止,然后重复上述的排线和整形过程,直至完成绕线;本排线装置通过排线板在排线过程中的阶段性滑动使导线能够准确的落入转子槽的底部并且排线较为均匀,同时排线板和整形板能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向前滑动小段对线束进行整形的设计也能够使导线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槽满率。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转子护板,所述转子护板的前端与所述转子的转子槽配合,每个排线板包括排线板主体和两块导线板,所述排线板主体位于转子护板远离转子的一侧,两块导线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排线板主体固连,两块导线板的另一端均能够从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伸出,两块导线板分别设于对应转子护板的两侧,且两块导线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子槽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排线板上导线板的设计能够将导线准确的引导到转子槽内,随着绕线机开始工作,落入转子槽内的导线会逐渐增多,导线形成的线束逐渐变大,此时导线板向转子轴心方向滑动,会将线束的两端向转子轴心的方向推,起到整形的目的,本排线装置的排线板每隔一段时间对转子槽内的导线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槽满率。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整形板包括连接部和整形部,所述整形部有两个,两个整形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位于连接部的同侧,两个整形部的外端均能够从所述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伸出,且两个整形部的间距大于转子槽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上述整形板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对两个对应沟槽之间的线束进行整形。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转子护板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固连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后端将所述转子护板的后端和排线板主体覆盖,所述导向板的前端不超出转子护板的前端。导向板的前端不超出转子护板的前端是为了使导线能够沿着转子护板以及排线板准确的滑入转子的转子槽内,排线板主体被导向板的后端覆盖的设计能够使导向板对排线板主体在与排线板主体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排线板主体在与排线板主体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抖动,保证了排线板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转子护板的后端,所述导向板的前端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固连,所述排线板的滑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导向板的底面平行或重合。排线板的滑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导向板的底面平行或重合,该设计能够使排线板沿着导向板底面滑动,使导向板能够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确保排线板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导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子护板的宽度,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盖板,所述排线板位于所述盖板和转子护板之间。盖板和转子护板配合对排线板的左右位置都进行了限制,使排线板在滑动的时候不会左右摆动,提高了排线板在滑动时的稳定性,使导线能够更加精准的落入转子的转子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排线装置包括能够驱动两个排线板沿其所在平面滑动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两个排线板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推头和推板,两个排线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排线板上的通孔,所述推杆的中部和连接部的中部均与所述推头固连,所述推头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前后移动。所述驱动件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每个排线板上均设有两个通孔,并且两个通孔关于排线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排线板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排线装置的壳体上排线板的设计能够使导线进入转子槽时能够经排线板的引导直接到达转子槽底部,转子槽底部的导线较多形成线束后,排线板和整形板向前滑动,对转子槽两端以及两个转子槽之间的线束进行整形,使导线之间更加紧密;然后排线板和整形板后退直至排线板前端与线束之间空出一段能够排线的空间,再继续排线;本排线装置能够够使绕线机工作时的排线更加紧密,提高槽满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排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的转子护板和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子护板;21、凸出部;3、转子;31、转子槽;4、排线板;41、排线板主体;42、导线板;5、导向板;6、盖板;7、整形板;71、连接部;72、整形部;8、推头;9、推板;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转子3绕线机的排线装置,排线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对称设置,壳体1上设有整形板7和两个排线板4,两个排线板4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倾斜面上,排线板4能够沿所在的倾斜面向转子3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整形板7设于壳体1的中部,整形板7能够朝转子3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每个排线板4外端均与转子3上相应的转子槽31配合使导线能够通过排线板4准确的滑入相应转子槽31内。
进一步的,倾斜面上固定有转子3护板2,转子3护板2的前端与转子3的转子槽31配合,每个排线板4包括排线板主体41和两块导线板42,排线板主体41位于转子3护板2远离转子3的一侧,两块导线板42的一端均与排线板主体41固连,两块导线板42的另一端均能够从壳体1靠近转子3的一侧伸出,两块导线板42分别设于对应转子3护板2的两侧,且两块导线板42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子槽31在转子3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排线板4上导线板42的设计能够将导线准确的引导到转子槽31内,随着绕线机开始工作,落入转子槽31内的导线会逐渐增多,导线形成的线束逐渐变大,此时导线板42向转子3轴心方向滑动,会将线束的两端向转子3轴心的方向推,起到整形的目的,本排线装置的排线板4每隔一段时间对转子槽31内的导线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槽满率。
进一步的,整形板7包括连接部71和整形部72,整形部72有两个,两个整形部72分别设于连接部71的两端且位于连接部71的同侧,两个整形部72的外端均能够从壳体1靠近转子3的一侧伸出,且两个整形部72的间距大于转子槽31在转子3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上述整形板7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对两个对应沟槽之间的线束进行整形。
进一步的,转子3护板2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出部21,凸出部21的上端固连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后端将转子3护板2的后端和排线板主体41覆盖,导向板5的前端不超出转子3护板2的前端。导向板5的前端不超出转子3护板2的前端是为了使导线能够沿着转子3护板2以及排线板4准确的滑入转子3的转子槽31内,排线板主体41被导向板5的后端覆盖的设计能够使导向板5对排线板主体41在与排线板主体41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排线板主体41在与排线板主体41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抖动,保证了排线板4滑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凸出部21位于转子3护板2的后端,导向板5的前端与凸出部21的上端固连,排线板4的滑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导向板5的底面平行或重合。排线板4的滑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导向板5的底面平行或重合,该设计能够使排线板4沿着导向板5底面滑动,使导向板5能够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确保排线板4滑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导向板5的宽度大于转子3护板2的宽度,导向板5的两侧均固定有盖板6,排线板4位于盖板6和转子3护板2之间。盖板6和转子3护板2配合对排线板4的左右位置都进行了限制,使排线板4在滑动的时候不会左右摆动,提高了排线板4在滑动时的稳定性,使导线能够更加精准的落入转子3的转子槽31内。
进一步的,排线装置包括能够驱动两个排线板4沿其所在平面滑动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分别与两个排线板4相连。
进一步的,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推头8和推板9,两个排线板4上均设有通孔10,推板9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排线板4上的通孔10,推杆的中部和连接部71的中部均与推头8固连,推头8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前后移动。驱动件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
进一步的,每个排线板4上均设有两个通孔10,并且两个通孔10关于排线板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排线板主体41上。
本排线装置在刚开始绕线时,排线板4向前滑动直到排线板4的外端接近转子槽31的底部,导线通过排线板4进入转子槽31直至转子槽31底部,当导线将转子槽31的底部完全覆盖时,排线板4和整形板7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先向转子3轴心方向滑动一小段距离,对已经落入转子槽31内的导线进行整形,使导线的排列更加紧密;然后排线板4和整形板7再反向滑动直至排线板4的前端与导线形成的线束之间存在小段间距时停止,然后重复上述的排线和整形过程,直至完成绕线;本排线装置通过排线板4在排线过程中的阶段性滑动使导线能够准确的落入转子槽31的底部并且排线较为均匀,同时排线板4和整形板7能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向前滑动小段对线束进行整形的设计也能够使导线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槽满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所述排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整形板和两个排线板,两个排线板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倾斜面上,所述排线板能够沿所在的倾斜面向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整形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整形板能够朝转子轴心方向往复滑动,每个排线板外端均与转子上相应的转子槽配合使导线能够通过排线板准确的滑入相应转子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中,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转子护板,所述转子护板的前端与所述转子的转子槽配合,每个排线板包括排线板主体和两块导线板,所述排线板主体位于转子护板远离转子的一侧,两块导线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排线板主体固连,两块导线板的另一端均能够从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伸出,两块导线板分别设于对应转子护板的两侧,且两块导线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子槽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整形板包括连接部和整形部,所述整形部有两个,两个整形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位于连接部的同侧,两个整形部的外端均能够从所述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伸出,且两个整形部的间距大于转子槽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护板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固连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后端将所述转子护板的后端和排线板主体覆盖,所述导向板的前端不超出转子护板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转子护板的后端,所述导向板的前端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固连,所述排线板的滑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导向板的底面平行或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子护板的宽度,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盖板,所述排线板位于所述盖板和转子护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装置包括能够驱动两个排线板沿其所在平面滑动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两个排线板相连,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推头和推板,两个排线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排线板上的通孔,所述推杆的中部和连接部的中部均与所述推头固连,所述推头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上均设有两个通孔,并且两个通孔关于滑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滑块主体上。
CN201621496180.8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Active CN206332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6180.8U CN206332588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6180.8U CN206332588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2588U true CN206332588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9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6180.8U Active CN206332588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25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2669A (zh) * 2016-12-30 2017-11-10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N110337776A (zh) * 2017-08-04 2019-10-15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组装装置、线圈组装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2669A (zh) * 2016-12-30 2017-11-10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N110337776A (zh) * 2017-08-04 2019-10-15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组装装置、线圈组装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2097B (zh) 电动车电机定子自动绕线机
CN206332588U (zh)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N201608915U (zh) 电吹风发热芯绕线机
CN109660091A (zh) 一种定子双工位外绕机
CN206135659U (zh) 一种直条式定子自动绕线设备
CN107342669A (zh)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N106787524A (zh) 飞叉式绕线机
CN209805628U (zh) 一种定子双工位外绕机
CN216794802U (zh) 一种电机绕线跨槽辅助装置
CN101640453A (zh) 一种生产盘式电机定子铁芯的装置
CN203218041U (zh) 自动绞线机收线装置
CN206442265U (zh)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辅助挂线装置
CN1470702A (zh) 刺绣框的驱动装置
CN102684421A (zh) 外转子绕线机
CN205685012U (zh) 一种定子扣片加工装置
CN214399279U (zh) 一种电缆线材自动剪切设备
CN104993662B (zh) 自动绕线装置及其自动绕线方法
JP2008253133A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構成部材、電動機の固定子、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210349448U (zh) 一种笼式绞线机的主动放线恒张力装置
CN201966002U (zh) 绞线机多根绞线的辅助装置
CN202039245U (zh) 槽纸成型机
CN203071766U (zh) 连体组合式嵌线模具
CN216597279U (zh) 零废线飞线机构
CN201560014U (zh) 高速扁线双轴收线机
CN219779968U (zh) 一种用于双飞叉绕线机的无废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