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3277U -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3277U
CN206313277U CN201621382103.XU CN201621382103U CN206313277U CN 206313277 U CN206313277 U CN 206313277U CN 201621382103 U CN201621382103 U CN 201621382103U CN 206313277 U CN206313277 U CN 206313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ylinder
wire clamp
clamp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821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召旺
赵善永
李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821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3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3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3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包括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和扣合夹紧机构;其中,分线定位机构将分线器引出的线材顺入线夹,线夹固定在线夹固定机构中,然后再将顺入线夹的线材引入至线材夹紧机构的夹爪内,通过线材夹紧机构中的夹爪、光纤、光纤压板、笔形气缸、导轨和拉力组件的配合将引入夹爪内的线材夹紧并拉直,最后通过扣合夹紧机构中的水平推动气缸、张开线夹块、滑台气缸、气缸固定块、下压气缸、预扣合推板和扣合压板的配合将固定在线夹固定块内的线夹扣合,以夹紧线夹内的线材。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线材进行精确定位的同时,不会使线材产生形变,且还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加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播放音频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耳机可以将上述各种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直接传输到使用者的耳朵,避免外界嘈杂环境对聆听效果的影响,为使用者提供了优质的声音信号,同时还不会干扰到周围的其他人,正是由于耳机具有上述优点,从而使得耳机成为上述各种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配件。
耳机的结构通常包括喇叭单体、用于收容喇叭单体的耳机壳,以及用于连接喇叭单体与音频设备的耳机线。其中,耳机线一般采用材质较软的线材。在组装有线耳机时,通常通过人工手动拉拔线材。然而,在有线耳机的组装过程中,为了提升产品一致性,通常对线材的长度要求比较严格,而现有的有线耳机由于其材质较软,因此在手动拉拔线材的过程中,由于手动拉拔线材的力不可控制,因此容易造成线材变形较大,导致产品长度相差较多,最终致使无法将线材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并且,人工手动拉拔线材的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通过人工手动拉拔线材存在的线材形变较大、无法对线材进行精确定位,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包括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和扣合夹紧机构;其中,分线定位机构包括分线器固定块和设置在分线器固定块一侧的顺线板,线夹固定机构包括线夹定位块和光耦,线夹固定块用于固定线夹,分线器固定块用于固定分线器,在顺线板上设置有顺线槽,经由分线器引出的线材沿顺线槽进入线夹,光耦用于感应进入线夹的线材;线材夹紧机构包括夹爪、光纤、光纤压板、笔形气缸、导轨和拉力组件,夹爪、光纤和光纤压板均固定在光纤固定块上,光纤用于感应由线夹进入夹爪内的线材,光纤固定块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笔形气缸设置在光纤压板的一侧,用于在笔形气缸伸出时支撑光纤压板,拉力组件与导轨相连,夹爪根据光耦和光纤的感应夹紧进入夹爪内的线材,拉力组件用于在笔形气缸回位离开光纤压板之后,以恒定的拉力拉动导轨,以带动夹爪运动拉直夹爪内的线材;扣合夹紧机构包括水平推动气缸、张开线夹块、滑台气缸、气缸固定块、下压气缸、预扣合推板和扣合压板,水平推动气缸与张开线夹块相连,且张开线夹块与线夹的卡扣相对,水平推动气缸用于带动张开线夹块运动以打开线夹的卡扣,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均固定在气缸固定块上,扣合压板与下压气缸相连,预扣合推板与扣合压板相连,预扣合推板用于在滑台气缸回位的过程中预扣合线夹,下压气缸用于在滑台气缸回位后,带动扣合压板扣合线夹,以夹紧线夹内的线材。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还包括型材和设置在型材上的底板,在型材的底面设置有支撑型材的底脚;其中,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和扣合夹紧机构均固定在底板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分线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盒;其中,分线器固定块和顺线板均固定在支撑盒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线材夹紧机构还包括线材夹紧机构底板和固定在线材夹紧机构底板上的支撑座;其中,导轨固定在线材夹紧机构底板上;笔形气缸通过笔形气缸固定块固定在支撑座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夹爪通过夹爪固定座固定在光纤固定块的一侧,光纤压板固定在光纤固定块与夹爪相对的另一侧。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拉力组件包括砝码、砝码线、滑轮和滑轮支撑板;其中,滑轮支撑板的一端与线材夹紧机构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固定轴,滑轮固定在滑轮固定轴上;砝码线的一端连接砝码,另一端绕过滑轮与导轨相连。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张开线夹块与线夹的卡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线夹的卡扣的凸起。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线夹定位块的底面、以及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磁铁,磁铁用于对放入线夹定位块中的线夹进行固定。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预扣合推板中设置有用于预扣合线夹的横杆。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水平推动气缸、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中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其中,下压气缸的磁感应开关,以及光耦和光纤用于控制水平推动气缸进行运动;水平推动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滑台气缸运动;滑台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下压气缸运动。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通过分线定位机构将分线器引出的线材顺入线夹,线夹固定在线夹固定机构中,然后再将顺入线夹的线材引入至线材夹紧机构的夹爪内,通过线材夹紧机构中的夹爪、光纤、光纤压板、笔形气缸、导轨和拉力组件的配合将引入夹爪内的线材夹紧并拉直,最后通过扣合夹紧机构中的水平推动气缸、张开线夹块、滑台气缸、气缸固定块、下压气缸、预扣合推板和扣合压板的配合将固定在线夹固定块内的线夹扣合,从而能够将线材夹紧,进而能够在对线材进行精确定位的同时,不会使线材产生形变,且还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线夹固定机构和线材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线材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图中:底板2、型材3、底脚4、小防护罩5、线材夹紧机构6、扣合夹紧机构7、大防护罩8、电器盒9、支撑盒10、分线器固定块11、顺线板12、滑台气缸13、气缸固定块14、下压气缸15、光耦16、预扣合推板17、扣合压板18、线夹定位块19、张开线夹块20、水平推动气缸21、夹爪22、光纤23、光纤固定块24、光纤压板25、导轨26、笔形气缸固定块27、笔形气缸28、支撑座29、线材夹紧机构底板30、滑轮支撑板31、滑轮32、滑轮固定轴33、砝码线34、砝码35、顺线槽3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前述现有的有线耳机组装通过人工手动拉拔线材存在的线材形变较大,无法对线材进行精确定位,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线定位机构将分线器引出的线材顺入线夹,线夹固定在线夹固定机构中,然后再将顺入线夹的线材引入至线材夹紧机构的夹爪内,通过线材夹紧机构中的夹爪、光纤、光纤压板、笔形气缸、导轨和拉力组件的配合将引入夹爪内的线材夹紧并拉直,最后通过扣合夹紧机构中的水平推动气缸、张开线夹块、滑台气缸、气缸固定块、下压气缸、预扣合推板和扣合压板的配合将固定在线夹固定块内的线夹扣合,以夹紧线夹内的线材。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线夹固定机构和线材夹紧机构的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线材夹紧机构的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包括分线定位机构、型材3、设置在型材3上的底板2,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6和扣合夹紧机构7。其中,在型材3的底面设置有支撑型材的底脚4,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6和扣合夹紧机构均固定在底板2上。
具体地,分线定位机构包括分线器固定块11和设置在分线器固定块11一侧的顺线板12,线夹固定机构包括线夹定位块19和光耦16,其中,光耦16为槽型光耦。线夹固定块19用于固定线夹,分线器固定块11用于固定分线器,在顺线板上设置有顺线槽36,经由分线器引出的线材沿顺线槽36进入线夹,光耦用于感应进入线夹内的线材。
进一步地,分线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盒10,支撑盒10固定在上述底板2上,上述分线器固定块11和顺线板12均固定在支撑盒10上。为了对线夹固定在线夹定位块19中,在线夹定位块19的底面、以及呈L型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磁铁,通过磁铁可以将放入线夹定位块19中的线夹进行固定。
上述线材夹紧机构6包括夹爪22、光纤23、光纤压板25、笔形气缸28、导轨26和拉力组件;其中,夹爪22、光纤23和光纤压板25均固定在光纤固定块24上,光纤用于感应由线夹进入夹爪22内的线材,光纤固定块24设置在导轨26上,笔形气缸28设置在光纤压板25的一侧,用于在笔形气缸伸出时支撑光纤压板25,拉力组件与导轨26相连,夹爪22根据光耦和光纤的感应夹紧进入夹爪22内的线材,拉力组件用于在笔形气缸28回位离开光纤压板25之后,以恒定的拉力拉动导轨26,以带动夹爪22运动拉直夹爪22内的线材。
具体地,线材夹紧机构6还包括线材夹紧机构底板30和固定在线材夹紧机构底板30上的支撑座29;其中,导轨26固定在线材夹紧机构底板30上,笔形气缸28通过笔形气缸固定块27固定在支撑座29上。夹爪22通过夹爪固定座固定在光纤固定块24的一侧,光纤压板25固定在光纤固定块24与夹爪22相对的另一侧。
上述光纤拉力组件包括砝码35、砝码线34、滑轮32和滑轮支撑板31;其中,滑轮支撑板31的一端与线材夹紧机构底板3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固定轴33,滑轮32固定在滑轮固定轴33上;砝码线34的一端连接砝码35,另一端绕过滑轮32与导轨26相连。如此,在笔形气缸回位离开光纤压板之后,由于光纤压板失去了笔形气缸的支撑,因此,砝码35则可通过砝码线34将导轨以定力往砝码所在的方向拖拽,从而带动夹爪拉直夹爪内的线材。
扣合夹紧机构7包括水平推动气缸21、张开线夹块20、滑台气缸13、气缸固定块14、下压气缸15、预扣合推板17和扣合压板18。水平推动气缸21与张开线夹块20相连,且张开线夹块20与线夹的卡扣相对,水平推动气缸21用于带动张开线夹块运动以打开线夹的卡扣,滑台气缸13和下压气缸均固定在气缸固定块14上,扣合压板18与下压气缸15相连,预扣合推板17与扣合压板18相连,预扣合推板17用于在滑台气缸13回位的过程中扣合打开卡扣的线夹,下压气缸15用于在滑台气缸13回位后,带动扣合压板18扣合线夹,以夹紧线夹内的线材。
具体地,在张开线夹块20与线夹的卡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线夹的卡扣的凸起。在水平推动气缸21伸出时,张开线夹块20上的凸起与线夹的卡扣相接触,在水平推动气缸21回位时,带动张开线夹块20运动,张开线夹块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张开线夹块上的凸起打开线夹的卡扣。
此外,在预扣合推板中还设置有用于预扣合线夹的横杆。由于线夹是被张开后放入线夹定位块中的,在将线材放入线夹之后,若需要对线夹内的线材进行夹紧则需要使线夹闭合(即扣合)。因此,在预扣合推板中设置一个高度比张开的线夹的高度低的横杆,滑台气缸在回位的过程中会带动预扣合推板运动,而预扣合推板上的横杆的位置刚好比张开的线夹的高底低,因此,通过此横杆则可以将张开的线夹进行预扣合,在对线夹进行预扣合之后,下压气缸带动扣合压板下压以扣合线夹,从而将线夹内的线材夹紧。
另外,为了对扣合夹紧机构7和线材夹紧机构6进行保护,还设置有用于罩住扣合夹紧机构7的大防护罩8,在线材夹紧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小防护罩5。并且,在底板2的底部还设置有电器盒9、电器盒内设置有用于给上述夹爪、光耦、笔形气缸、水平推动气缸、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提供电能的装置。
此外,在水平推动气缸、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中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其中,下压气缸的磁感应开关,以及光耦和光纤用于控制水平推动气缸进行运动;水平推动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滑台气缸运动;滑台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下压气缸运动。
至于上述中的下压气缸的磁感应开关,以及光耦和光纤、水平推动气缸的磁感应开关和滑台气缸的磁感应开关是如何分别对水平推动气缸、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进行控制的,将在下述的工作过程中进行说细说明。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两个线夹张开后放入线夹定位块19中,线夹定位块19通过设置在底面和两侧面的磁铁吸住线夹,从而保证线夹位置的精度;将产品分线器装入分线器固定块11中,从分线器引出的线材按照顺线板上的顺线槽的轨迹顺入并将线材压在张开的线夹上,当线材被压在线夹上之后,光耦16感应到线材,从而输出一个信号a,压在线夹上的线材被继续顺入夹爪22内,光纤23感应到线材后,输出第二个信号b,当a、b两个信号都完成输出时,夹爪22运动将线材夹紧,笔形气缸28由伸出迅速回位,离开光纤压板25,砝码35通过砝码线34将导轨26以定力往后拖拽,带动夹爪22往后运动,从而将由分线器引出的线材拉直。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中,可以同时对两个分线器引出的线材进行拉直,因此,对另外一个分线器引出的线材的拉直方法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两个分线器引出的线材均被拉直之后,两个光耦与两根光纤分别各自输出两个信号(即一共四个信号),当水平推动气缸21感应到这四个信号之后,水平推动气缸21由伸出状态迅速回位,从而带动张开线夹块20将线夹卡扣打开;当水平推动气缸回位之后,水平推动气缸内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滑台气缸13开始由伸出状态迅速回位,气缸固定块14与下压气缸15在滑台气缸13回位过程中通过预扣合推板17上的横杆将线夹进行预扣合,滑台气缸13回位之后,滑台气缸内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下压气缸15开始动作,以带动扣合压板18进行下压,从而将线夹压平,进而夹紧线夹内的线材。当线夹内的线材被夹紧之后,下压气缸15内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水平推动气缸21进行伸出运动,线夹的卡扣复位将线夹关闭。
当水平推动气缸伸出之后,水平推动气缸21内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下压气缸15进行复位,当下压气缸复位完成后,其内部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滑台气缸13开始伸出,从而带动气缸固定块14、下压气缸15、预扣合推板17与扣合压板18进入大防护罩8内,滑台气缸13完全伸出后,其内部的磁感应开关输出信号,夹爪22张开,从而松开线材,在线材被取走后,两个光耦与两个光纤感应不到线材后,两个光耦分别输出c1、c2信号,两个光纤分别输出d1、d2信号,当四个信号同时满足之后,笔形气缸28伸出,以推动光纤压板25带动夹爪22运动,从而回到初始状态,进而完成一个循环。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10)

1.一种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和扣合夹紧机构;其中,
所述分线定位机构包括分线器固定块和设置在所述分线器固定块一侧的顺线板,所述线夹固定机构包括线夹定位块和光耦,所述线夹固定块用于固定线夹,所述分线器固定块用于固定分线器,在所述顺线板上设置有顺线槽,经由所述分线器引出的线材沿所述顺线槽进入所述线夹,所述光耦用于感应进入所述线夹的线材;
所述线材夹紧机构包括夹爪、光纤、光纤压板、笔形气缸、导轨和拉力组件,所述夹爪、光纤和光纤压板均固定在光纤固定块上,所述光纤用于感应由所述线夹进入所述夹爪内的线材,所述光纤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笔形气缸设置在所述光纤压板的一侧,用于在所述笔形气缸伸出时支撑所述光纤压板,所述拉力组件与所述导轨相连,所述夹爪根据所述光耦和所述光纤的感应夹紧进入所述夹爪内的线材,所述拉力组件用于在所述笔形气缸回位离开所述光纤压板之后,以恒定的拉力拉动所述导轨,以带动所述夹爪运动拉直所述夹爪内的线材;
所述扣合夹紧机构包括水平推动气缸、张开线夹块、滑台气缸、气缸固定块、下压气缸、预扣合推板和扣合压板,所述水平推动气缸与所述张开线夹块相连,且所述张开线夹块与所述线夹的卡扣相对,所述水平推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张开线夹块运动以打开所述线夹的卡扣,所述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均固定在所述气缸固定块上,所述扣合压板与所述下压气缸相连,所述预扣合推板与所述扣合压板相连,所述预扣合推板用于在所述滑台气缸回位的过程中预扣合所述线夹,所述下压气缸用于在所述滑台气缸回位后,带动所述扣合压板扣合所述线夹,以夹紧线夹内的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型材和设置在所述型材上的底板,在所述型材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所述型材的底脚;其中,
所述分线定位机构、线夹固定机构、线材夹紧机构和扣合夹紧机构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盒;其中,
所述分线器固定块和顺线板均固定在所述支撑盒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夹紧机构还包括线材夹紧机构底板和固定在所述线材夹紧机构底板上的支撑座;其中,
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线材夹紧机构底板上;
所述笔形气缸通过笔形气缸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通过夹爪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光纤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光纤压板固定在所述光纤固定块与所述夹爪相对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力组件包括砝码、砝码线、滑轮和滑轮支撑板;其中,
所述滑轮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线材夹紧机构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固定轴,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轴上;
所述砝码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砝码,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导轨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张开线夹块与所述线夹的卡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打开所述线夹的卡扣的凸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夹定位块的底面、以及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对放入线夹定位块中的线夹进行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扣合推板中设置有用于预扣合所述线夹的横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推动气缸、滑台气缸和下压气缸中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其中,
所述下压气缸的磁感应开关,以及所述光耦和光纤用于控制所述水平推动气缸进行运动;
所述水平推动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滑台气缸运动;
所述滑台气缸的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下压气缸运动。
CN201621382103.XU 2016-12-15 2016-12-15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Active CN206313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2103.XU CN20631327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2103.XU CN20631327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3277U true CN206313277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82103.XU Active CN20631327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327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512A (zh) * 2017-08-09 2017-11-24 苏州弘毅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扎带机中的自动配重装置
CN108242758A (zh) * 2018-01-23 2018-07-03 东莞利铿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装配机
CN108356177A (zh) * 2018-04-17 2018-08-0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精密裁细线机构
CN110600960A (zh) * 2019-08-22 2019-12-20 宁波市鄞州特尔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端部连接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0918412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限位装置及点胶系统
CN113927264A (zh) * 2021-09-22 2022-01-14 江苏铂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座与ac线组的扣合装配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512A (zh) * 2017-08-09 2017-11-24 苏州弘毅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扎带机中的自动配重装置
CN107380512B (zh) * 2017-08-09 2023-10-31 苏州弘毅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扎带机中的自动配重装置
CN108242758A (zh) * 2018-01-23 2018-07-03 东莞利铿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装配机
CN108356177A (zh) * 2018-04-17 2018-08-0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精密裁细线机构
CN110600960A (zh) * 2019-08-22 2019-12-20 宁波市鄞州特尔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端部连接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0918412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限位装置及点胶系统
CN113927264A (zh) * 2021-09-22 2022-01-14 江苏铂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座与ac线组的扣合装配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3277U (zh) 扣合夹紧线材的装置
CN104795711B (zh) 耳机线固定治具及应用该治具进行的耳机线加工工艺
CN203566537U (zh) 一种自动测试夹具
KR20110090739A (ko) 표면 음향 신호를 이용한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유저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디바이스
CN109754801A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语音交互系统及方法
CN203574722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功能自动测试设备的手指触摸测试机构
CN107748075A (zh) 整机mmi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7570811U (zh) 整机mmi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7197933U (zh) 一种拉力试验机
CN208918996U (zh) 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胶贴合设备
CN209642980U (zh) 一种耳机张力寿命的检测治具
CN106333433A (zh) 拉链穿头机
CN109013196A (zh) 一种显示触摸屏幕点胶装置及其点胶方法
CN104811890B (zh) 耳机线材固定治具
CN207399318U (zh) 一种电子设备功能在线检测装置
CN211402707U (zh) 一种信号系统和雷达真机信号模拟器
CN112846709B (zh) Tws耳机辅料组装机
CN206364980U (zh) 一种科技法庭多轨音频降噪采集系统
CN206740502U (zh) 一种织物强力机
CN208792067U (zh) 一种便携式钢轨波磨检测设备
CN204206464U (zh) 音效测试机
CN202190385U (zh) 声控耳麦
CN204966046U (zh) 一种语音识别装置
CN210223503U (zh) 一种通过声控启闭的电子相册
CN208622213U (zh) 一种智能语音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