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1629U -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1629U
CN206301629U CN201621369550.1U CN201621369550U CN206301629U CN 206301629 U CN206301629 U CN 206301629U CN 201621369550 U CN201621369550 U CN 201621369550U CN 206301629 U CN206301629 U CN 206301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arm
open
drive
braiding layer
instal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95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O-EXCEL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O-EXCEL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O-EXCEL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95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1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1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16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包括两个毛刷,两个电机,开合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板,上述两个毛刷各自分别安装于一个电机上,并由上述电机带绕自身轴线转动,上述两个电机固定安装于开合机构上,并可由开合机构带动相向运动,上述开合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并由同样位于安装板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上述驱动机构带动开合机构工作,并通过开合机构的运动带动两个毛刷相向运动,同时电机驱动毛刷旋转从而完成对打散的线缆编织层的后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机械化地实现对已打散的编织的后刷,以满足编织层折弯的需要,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缆,在芯线和外层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一层编织层。
此种线缆使用时,在去掉外层保护层,剥开并打散包裹于芯线外的编织层后,需要对打散的编织层进行后刷处理,以便于后续对打散的编织层的弯折。在此过程中,对打散的编织层的后刷处理,大都为人工后刷处理,繁琐复杂,费时费力,不适应大批量线缆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机械化地实现对打散的编织层的后刷,满足编织层折弯的需要,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包括:两个毛刷、两个电机、开合机构、驱动机构和安装板,所述两个毛刷分别安装于两个电机上并由电机带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两个电机固定安装于开合机构上并由开合机构带动相向运动,所述开合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并由同样位于安装板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板上的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电机,所述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由驱动机构带动相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安装于所述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相向或相背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单元和驱动块,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驱动块固定安装于直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并由其带动做直线运动,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与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相对应的斜面,当直线驱动单元驱动驱动块向所述开合机构移动时,所述驱动块上的斜面驱动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沿导轨相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相配合地滑轮,驱动块通过斜面与滑轮的配合间接驱动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沿导轨相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之间设置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用于左开合臂和右开合臂的复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治具,去掉保护层后的线缆由固定治具固定并移动至两个毛刷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为气缸或丝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开合机构工作,并通过开合机构的运动带动两个毛刷相向运动,同时电机驱动毛刷旋转从而完成对线缆打散的编织层的后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机械化地实现对打散的编织层的后刷,以满足编织层折弯的需要,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
1、毛刷;2、电机;3、开合机构;31、左开合臂;32、右开合臂;33、滑轮;34、弹性复位装置;4、驱动机构;41、直线驱动单元;42、驱动块;421、斜面;5、安装板;51、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毛刷1,两个电机2,开合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安装板5,上述两个毛刷1各自分别安装于一个电机2上,并由上述电机2带绕自身轴线转动,上述两个电机2固定安装于开合机构3上,并可由开合机构3带动相向运动,上述开合机构3安装于安装板5上,并由同样位于安装板5上的驱动机构4驱动工作。上述驱动机构4带动开合机构3工作,并通过开合机构3的运动带动两个毛刷1相向运动,同时电机2驱动毛刷1旋转从而完成对打散的线缆编织层的后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机械化地实现对打散的编织层的后刷,以满足编织层折弯的需要,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具体的,上述开合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板5上的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带毛刷1的电机2,驱动机构4可以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同时启动相向滑移,从而实现两个毛刷1对待作业线缆的编织层的夹紧后刷操作。上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对待作业编织层的后刷作业效率。
优选地,上述安装板5还可设置有一导轨51,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滑动安装于上述导轨51上,并可沿此导轨51相向或相背滑动。上述导轨51的设置,使得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的相向或相背滑动更加平稳,减小了运动阻力,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4包括直线驱动单元41和驱动块42,直线驱动单元41安装于安装板5上,其输出端固定连接上述驱动块42,驱动块42上设置有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相配合的斜面421,直线驱动单元41带动驱动块42直线运动,通过斜面421向内压迫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从而使得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移动。上述直线驱动单元41和驱动块42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上述直线驱动单元41可以是气缸或是丝杠等任意可以实现直线驱动功能的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更为优选地,上述左开合臂31和开合臂上设置有与上述斜面421相配合的滑轮33,当直线驱动单元41带动驱动块42移动时,驱动块42通过斜面421向内压迫滑轮33,间接带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滑移。通过上述滑轮33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压迫阻力,更容易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相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上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之间还可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34,此弹性复位装置34用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在夹紧后刷作业之后的复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复位装置34可以是弹簧或是其它弹性材料,具体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复位功能即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弹性复位装置34的设置,提高了线缆编织层的后刷效率,更加适应于大批量流水线编织层处理的需要。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一固定治具(图中未示出),此固定治具用于固定去掉保护层后的线缆,并将其移动至两个毛刷1之间。固定治具的设置,提高了编织层后刷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去掉外层保护层并且编织层已经打散的线缆放置于固定治具上,由固定治具固定并移动至两个毛刷1之间;然后,直线驱动单元41带动驱动块42做直线运动,使得驱动块42上的斜面421向内压迫滑轮33,从而使得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克服弹性复位装置34的作用同步相向运动;紧接着,相向运动的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带动两个由电机2驱动旋转的毛刷1,夹紧位于两个毛刷1之间由固定治具固定的去掉保护层并且编织层已经打散的线缆;然后,由毛刷1的旋转运动将打散的编织层后刷;最后,当后刷作业完成后,直线驱动单元41带动驱动块42收回,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在弹性复位装置34的作用下相背运动并回复到初始位置处,移开固定治具,取下编织层已后刷的线缆,完成一次线缆的编织层后刷作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毛刷(1)、两个电机(2)、开合机构(3)、驱动机构(4)和安装板(5),所述两个毛刷(1)分别安装于两个电机(2)上并由电机(2)带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两个电机(2)固定安装于开合机构(3)上并由开合机构(3)带动相向运动,所述开合机构(3)安装于安装板(5)上,并由同样位于安装板(5)上的驱动机构(4)驱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板(5)上的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电机(2),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由驱动机构(4)带动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上设置有导轨(51),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安装于所述导轨(51)上,并可沿导轨(51)相向或相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直线驱动单元(41)和驱动块(42),所述直线驱动单元(41)安装于安装板(5)上,所述驱动块(42)固定安装于直线驱动单元(41)的输出端,并由其带动做直线运动,所述驱动块(42)上设置有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相对应的斜面(421),当直线驱动单元(41)驱动驱动块(42)向所述开合机构(3)移动时,所述驱动块(42)上的斜面(421)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421)相配合地滑轮(33),驱动块(42)通过斜面(421)与滑轮(43)的配合间接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之间设置弹性复位装置(34),所述弹性复位装置(34)用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治具,去掉保护层后的线缆由固定治具固定并移动至两个毛刷(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41)为气缸或丝杠。
CN201621369550.1U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1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9550.1U CN206301629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9550.1U CN206301629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1629U true CN206301629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95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1629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16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601A (zh) * 2018-01-08 2018-04-17 深圳市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线材尾端自动脱皮扭线处理机
CN108655298A (zh) * 2018-06-15 2018-10-16 东莞市龙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芯线刷直机构
CN107919601B (zh) * 2018-01-08 2024-06-11 深圳市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线材尾端自动脱皮扭线处理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601A (zh) * 2018-01-08 2018-04-17 深圳市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线材尾端自动脱皮扭线处理机
CN107919601B (zh) * 2018-01-08 2024-06-11 深圳市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线材尾端自动脱皮扭线处理机
CN108655298A (zh) * 2018-06-15 2018-10-16 东莞市龙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芯线刷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670B (zh) 一种安装于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导线修复机构及机器人
CN206697851U (zh) 一种电缆去绝缘皮用切割装置
CN107322336A (zh) 一种五金件打孔装置
CN107017585B (zh)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
CN205555525U (zh) 一种自动化硅片收集装置
CN106955879A (zh) 一种建筑装沙桶高效处理装置
CN206301629U (zh) 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
CN108788846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持方法
CN108435970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弯折设备
CN203698740U (zh) 软袋全自动装箱机
CN103465635A (zh) 一种用于雷管制造的全自动激光打标卡口一体机
CN209503649U (zh) 一种可实现大型工件顶部上下料的机床防护装置
CN202316854U (zh) 散装立式元件自动成型机
CN207293549U (zh) 汽车轮毂抓手
CN104218426A (zh) 一种齿轮齿条驱动的线缆剥皮和旋转平行压接机构
CN205061141U (zh) 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
CN206394974U (zh) 上袋机械手
CN205312597U (zh) 一种新型自动收拢夹砖机
CN108942524A (zh) 一种水泵加工用立式磨床
CN211332667U (zh) 一种用于铸铁管两端自动化齐头装置
CN203913199U (zh) 一种凸轮式挑虾线机
CN108119101A (zh) 一种碰泵装置及方法
CN203109743U (zh) 一种去毛刺机
CN205324106U (zh) 一种夹持翻转机构
CN203356471U (zh) 一种瓶盖收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6

Address after: 215323, 8, 1255 Huayuan Road, Kunshan Town,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Rhododendron Kunshan Road Development Zone No. 123 room 4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O-EXCELLING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