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9738U - 双弹簧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双弹簧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9738U
CN206299738U CN201621437338.4U CN201621437338U CN206299738U CN 206299738 U CN206299738 U CN 206299738U CN 201621437338 U CN201621437338 U CN 201621437338U CN 206299738 U CN206299738 U CN 206299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urge drum
main body
contiguous block
block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73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作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Long D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Long D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Long D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Long D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73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9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9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9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弹簧减震器,包括贮液筒,贮液筒内滑动安装有阻尼器总成,阻尼器总成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伸出贮液筒;贮液筒的上端固定有外缓冲块,外缓冲块套装在活塞杆的外侧;还包括弹簧组件,弹簧组件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弹簧和下弹簧,上弹簧和下弹簧通过连接块连接;上弹簧为截面呈圆形的圆弹簧,下弹簧为截面呈矩形的扁丝弹簧;连接块滑动地套装在贮液筒的外侧;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座的下侧延伸;所述连接块还设有防脱装置和滚动导向装置。双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紧凑、小巧,但是减震效果仍然很好;整体结构强度高,可适应大的震动。

Description

双弹簧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尤其涉及双弹簧减震器。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现有的减震器一般都是单根弹簧,弹簧的两端与塔顶和护套连接,当汽车急转弯时,弹簧的减震效果是有限的,无法适应更现在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双弹簧减震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弹簧减震器,包括经过镀锌处理的贮液筒,所述贮液筒内滑动安装有阻尼器总成,所述阻尼器总成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伸出所述贮液筒;所述贮液筒的上端固定有外缓冲块,所述外缓冲块套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上弹簧为截面呈圆形的圆弹簧,所述下弹簧为截面呈矩形的扁丝弹簧;所述上弹簧套装在所述外缓冲块的外侧;所述连接块滑动地套装在所述贮液筒的外侧;所述上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上顶,所述上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下弹簧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下侧设有调节垫片,所述贮液筒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位置相应处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螺纹连接在所述贮液筒上;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由铬合金制成,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上顶由锻造铝合金制成;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所述连接块主体上设有连接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环形台,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座的下侧延伸;所述连接块还设有防脱装置和滚动导向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贮液筒的上端的第一防脱台,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防脱台,所述第二防脱台的相对所述贮液筒外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防脱台与所述贮液筒外壁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防脱台为与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内腔尺寸相适应的弧形块,所述第二防脱台的中部设有凸耳;所述连接块主体向所述连接座下侧延伸的部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凸耳的位置相应,所述凸耳穿过所述滑槽并伸出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外侧,所述凸耳可沿所述滑槽滑动;与所述滑槽位置相应处的所述连接块主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耳的上下侧旋合有定位所述第二防脱台的锁紧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壁上的数个横截面为U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U形槽内安装有若干个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贮液筒的外壁接触;所述贮液筒与所述连接块位置相应处为光滑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缓冲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环形的缓冲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槽的槽底设有贯穿所述外缓冲块侧壁的排尘管,所述排尘管远离所述缓冲槽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尘管远离所述缓冲槽的一端设有单向开启的挡尘片,所述挡尘片朝所述外缓冲块的外侧开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弹簧减震器,包括经过镀锌处理的贮液筒,镀锌处理后的贮液筒外形美观且防锈效果好。所述贮液筒内滑动安装有阻尼器总成,所述阻尼器总成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伸出所述贮液筒;所述贮液筒的上端固定有外缓冲块,所述外缓冲块套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外缓冲块可缓冲上弹簧座降至最低位置时对贮液筒的冲击,保护贮液筒。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上弹簧为截面呈圆形的圆弹簧,所述下弹簧为截面呈矩形的扁丝弹簧;采用双弹簧可更好的应用两种弹簧的性能,从而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由于扁丝弹簧的储能效果更好,因此,双弹簧减震器的结构更紧凑、合理。所述上弹簧套装在所述外缓冲块的外侧;所述连接块滑动地套装在所述贮液筒的外侧;所述上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上顶,所述上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下弹簧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下侧设有调节垫片,所述贮液筒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位置相应处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螺纹连接在所述贮液筒上;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由铬合金制成,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上顶由锻造铝合金制成。上述双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紧凑、小巧,但是减震效果仍然很好;整体结构强度高,可适应大的震动。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所述连接块主体上设有连接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环形台,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座的下侧延伸,有效的防止连接块自贮液筒上滑脱;所述连接块还设有防脱装置和滚动导向装置,进一步提高连接块与贮液筒之间的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贮液筒;2-调节垫片;3-调节螺母;4-下弹簧;5-连接块主体;6-连接座;7-阻尼器总成;8-上弹簧;9-缓冲块;10-上顶;11-活塞杆;12-第一防脱台;13-连接架;14-缓冲槽;15-挡尘片;16-排尘管;17-导向板;18-滚柱;19-滑槽;20-锁紧圈;21-第二防脱台;22-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弹簧减震器,包括经过镀锌处理的贮液筒1,贮液筒1的下端设有连接架13,用于与车体连接。所述贮液筒1内滑动安装有阻尼器总成7,阻尼器总成7上设有阻尼孔,液压油通过阻尼孔向上或向下穿过阻尼器总成7。所述阻尼器总成7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上端伸出所述贮液筒1;所述贮液筒1的上端固定有外缓冲块9,所述外缓冲块9套装在所述活塞杆11的外侧。如图2所示,所述外缓冲块9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环形的缓冲槽14,可提高外缓冲块9的缓冲效果。由于外缓冲块9的外侧未设置防尘罩,外缓冲块9起到防尘的作用,在活塞杆1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灰尘被收集在缓冲槽14内。所述缓冲槽14的槽底设有贯穿所述外缓冲块9侧壁的排尘管16,所述排尘管16远离所述缓冲槽14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方便排尘。所述排尘管16远离所述缓冲槽14的一端设有单向开启的挡尘片15,所述挡尘片15朝所述外缓冲块9的外侧开启。当外缓冲块9受到冲击压缩时,缓冲槽14首先被压缩,缓冲槽14内的灰尘通过排尘管16排出外缓冲块9.由于减震器处于车架的底部,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挡尘片15的设置可避免灰尘自排尘管16逆向进入外缓冲块9的缓冲槽14内,提高防护效果。
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弹簧8和下弹簧4,所述上弹簧8和所述下弹簧4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5,所述连接块主体5上设有连接所述上弹簧8和所述下弹簧4的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为环形台。所述上弹簧8为截面呈圆形的圆弹簧,所述下弹簧4为截面呈矩形的扁丝弹簧。所述上弹簧8套装在所述外缓冲块9的外侧;所述连接块主体5滑动地套装在所述贮液筒1的外侧。所述上弹簧8的上端连接有上顶10,所述上顶10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1上。所述下弹簧4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母3,所述调节螺母3的下侧设有调节垫片2,所述贮液筒1与所述调节螺母3和所述调节垫片2位置相应处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3和所述调节垫片2螺纹连接在所述贮液筒1上。所述上弹簧8和所述下弹簧4由铬合金制成,所述调节螺母3和所述上顶10由锻造铝合金制成,强度高,韧性好,可承受较大载荷的冲击。由于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与圆形截面螺旋压缩弹簧相比,在同样的空间,它的截面积大,因此吸收的能量大,可用作重型大刚度弹簧,因此采用圆形截面的上弹簧8与矩形截面的下弹簧4结合使用可使减震器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另一方面,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扭转弹簧钢丝主要承受弯曲应力,矩形截面钢丝比圆截面钢丝弯曲刚度大,因此矩形截面扭转弹簧储能高、弹力大,可以节省材料、缩小减震器的设备体积。所述连接块主体5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座6的下侧延伸,避免连接块主体5自贮液筒1的上端滑脱。连接块主体5从贮液筒1的上端滑脱并再次套装在贮液筒1上的过程中会对贮液筒1的外壁划伤,严重影响贮液筒1的使用寿命,适当的延长连接块主体5的长度可有效避免贮液筒1的划伤。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连接块主体5自贮液筒1上滑脱,连接块主体5上设有防脱装置。所述滚动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主体5的内侧壁上的数个横截面为U形的导向板17,所述导向板17的U形槽内安装有若干个滚柱18,所述滚柱18与所述贮液筒1的外壁接触;所述贮液筒1与所述连接块6位置相应处为光滑壁.贮液筒1的外壁与连接块主体5滚动接触,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避免贮液筒1倍划伤。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连接块6自贮液筒1上滑脱,所述贮液筒1的上端设有第一防脱台12,所述连接块主体5上设有第二防脱台21,所述第二防脱台21的相对所述贮液筒1外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防脱台12与所述贮液筒1外壁之间的距离。由于阻尼的不同,连接块主体5在贮液筒1外侧的滑动范围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况,所述第二防脱台21可调整的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主体5上。所述第二防脱台21为与所述连接块主体5的内腔尺寸相适应的弧形块,所述第二防脱台21的中部设有凸耳22;所述连接块主体5的下侧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与所述凸耳22的位置相应,所述凸耳22穿过所述滑槽19并伸出所述连接块主体5的外侧,所述凸耳22可沿所述滑槽19滑动;与所述滑槽19位置相应处的所述连接块主体5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耳22的上下侧旋合有定位所述第二防脱台21的锁紧圈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过镀锌处理的贮液筒,所述贮液筒内滑动安装有阻尼器总成,所述阻尼器总成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伸出所述贮液筒;所述贮液筒的上端固定有外缓冲块,所述外缓冲块套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上弹簧为截面呈圆形的圆弹簧,所述下弹簧为截面呈矩形的扁丝弹簧;所述上弹簧套装在所述外缓冲块的外侧;所述连接块滑动地套装在所述贮液筒的外侧;所述上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上顶,所述上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下弹簧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下侧设有调节垫片,所述贮液筒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位置相应处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垫片螺纹连接在所述贮液筒上;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由铬合金制成,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上顶由锻造铝合金制成;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所述连接块主体上设有连接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环形台,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座的下侧延伸;所述连接块还设有防脱装置和滚动导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贮液筒的上端的第一防脱台,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防脱台,所述第二防脱台的相对所述贮液筒外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防脱台与所述贮液筒外壁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脱台为与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内腔尺寸相适应的弧形块,所述第二防脱台的中部设有凸耳;所述连接块主体向所述连接座下侧延伸的部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凸耳的位置相应,所述凸耳穿过所述滑槽并伸出所述连接块主体的外侧,所述凸耳可沿所述滑槽滑动;与所述滑槽位置相应处的所述连接块主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耳的上下侧旋合有定位所述第二防脱台的锁紧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壁上的数个横截面为U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U形槽内安装有若干个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贮液筒的外壁接触;所述贮液筒与所述连接块位置相应处为光滑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环形的缓冲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的槽底设有贯穿所述外缓冲块侧壁的排尘管,所述排尘管远离所述缓冲槽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管远离所述缓冲槽的一端设有单向开启的挡尘片,所述挡尘片朝所述外缓冲块的外侧开启。
CN201621437338.4U 2016-12-26 2016-12-26 双弹簧减震器 Active CN206299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338.4U CN206299738U (zh) 2016-12-26 2016-12-26 双弹簧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338.4U CN206299738U (zh) 2016-12-26 2016-12-26 双弹簧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9738U true CN206299738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7338.4U Active CN206299738U (zh) 2016-12-26 2016-12-26 双弹簧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9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096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汽车自复位减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096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汽车自复位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13019U (zh) 一种高架减震器
CN206299738U (zh) 双弹簧减震器
CN112483575A (zh) 一种具有配重稳定结构的汽车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23160B (zh) 一种基于并联高强钢环簧的自复位构件
CN105351435A (zh) 一种多弹簧摩托车减震器
CN206754271U (zh) 一种汽车用可调节减震硬度的减震器
CN20739383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承内芯
CN115126813B (zh) 一种强减震智能型减震器
CN107143613A (zh) 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减振平台
CN206634885U (zh) 一种电梯轿厢坠落螺旋式缓冲装置
CN214248101U (zh) 一种橡胶减震器装置
CN114232469B (zh) 一种摩擦耗能型抗风支座及方法
CN109441987B (zh) 车辆内旋式吸能缓冲减震装置
CN215719369U (zh) 一种具有抗震耐磨的铝合金轻量型空压机用曲轴箱
CN109611488A (zh) 一种钢珠减震器
CN10854790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减震器
CN209479346U (zh) 一种车桥减震连接装置
CN20943067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
CN20943065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阻尼减震器
CN209671511U (zh) 一种液压弹簧缓冲器
CN208885865U (zh) 可调倒置式双簧减震器
CN206785919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汽车减震器
CN109854658A (zh) 一种组合减震器
CN208978582U (zh) 一种工程车减震装置
CN219524140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