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1197U -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1197U
CN206291197U CN201621402764.4U CN201621402764U CN206291197U CN 206291197 U CN206291197 U CN 206291197U CN 201621402764 U CN201621402764 U CN 201621402764U CN 206291197 U CN206291197 U CN 206291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box
gather
heat exchanger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27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平
徐明星
钱霞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Maqiao Dadushi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Maqiao Dadushi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Maqiao Dadushi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Maqiao Dadushi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27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1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1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11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卸下热交换管不便的问题。本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锅炉包括排气管,本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具有进、出水口的换热箱,出水口与锅炉的水箱连通;换热箱内设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均伸出换热箱,排气管和换热箱之间设有聚气筒,聚气筒被换热箱封闭,聚气筒左端上具有管状进气部,进气部套在排气管外且两者之间设有能限制进气部滑动的可拆卸锁定机构;换热管左端位于聚气筒内且这一端部外螺接有压片,换热管右端外壁上具有环状阻挡部,阻挡部与压片均与换热箱相抵。本装置具有能够轻松卸下换热管的优点。

Description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特别是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锅炉使用的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通过锅炉的转换,向外输出蒸汽、高温水或其他热载体。锅炉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热量。如不能对烟气中的热量加以合理利用,会浪费大量热能。
对于上面的问题,人们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申请号:201420000666.2],包括换热箱、PLC控制器,所述换热箱外设有保温层,换热箱内穿设有多排热交换管,所述换热箱一端与锥形烟道连接,该锥形烟道的扩口端将热交换管管口包含住,锥形烟道的收缩端与锅炉排气管连接;所述换热箱底部设有排污管,换热箱顶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进水水泵连接,所述换热箱侧面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高压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与锅炉水箱连接。
上述的装置通过将高温烟气引入到热交换管内,以对换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入锅炉的水箱内,从而降低锅炉的能耗。
但该装置存在一个问题:烟气中夹杂一些的灰尘,在长期使用后,热交换管的内壁上覆盖有一层灰尘影响气体流动,此时便需要对热交换管进行清洗,但在上述的装置中,热交换管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换热箱固定的,导致将热交换管卸下清洗的过程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单独地卸下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锅炉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排气管,本装置包括设于锅炉右侧的机架,机架上设有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换热箱,且排气管位于锅炉和换热箱之间,所述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锅炉的水箱连通;所述的换热箱内设有呈直管状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换热管,换热管有多根且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换热管的左右两端均伸出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和换热箱之间设有聚气筒,换热箱的外壁与聚气筒的右端面相抵并将聚气筒的右端口封闭,聚气筒的左端面上具有呈管状凸出的进气部,进气部套在排气管外,该进气部能够沿排气管的轴向滑动且两者之间设有能限制进气部滑动的可拆卸锁定机构;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一密封圈与换热箱形成密封,换热管的左端位于聚气筒内且这一端部外螺接有压片,所述的换热管的右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阻挡部,阻挡部与压片正对且两者均与换热箱相抵。
使用时,锅炉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气管排入换热管内,并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对换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锅炉内,这样便可减少燃料的使用,以降低锅炉的使用成本。
拆卸换热管的过程如下;先卸下可拆卸锁定机构,接着聚气筒朝锅炉方向移动,使聚气筒和换热箱之间产生间隙,然后旋出压片,握住换热管右端并外拉直至将整根换热管拉出,此时便可方便地完成整根换热管的清洗。
在本装置中,换热管在分别设于其两端的压片和阻挡部的作用下被定位,而压片又是通过螺纹结构与换热管可拆卸固定的,这样在聚气筒和换热箱之间产生间隙以及旋出压片后便可轻松地将换热管取下进行清洗,既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而且整个拆装过程不会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影响。
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换热箱的侧壁上设有供换热管穿设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换热管的端部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的外壁上均制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内均设有上述的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相抵。
通过设置密封槽来定位密封圈,这样不管在移动或者静止时,均能够确保换热管和换热箱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来确保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聚气筒的内壁包括呈锥形的聚气段和呈圆形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位于换热箱和聚气段之间,且连接段的直径与聚气段的最大直径相同。
呈锥形的聚气段更靠近排气管,使进入到聚气筒内的高温烟气能够向四周扩散,从而更加均匀地分散到多根换热管内,以提高换热箱内的水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加热水的效率。
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聚气筒的右端面上制有环状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呈环状的密封垫,且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换热箱的外壁相抵。
在密封垫的作用下,加强将聚气筒的右端口封闭的效果,以提高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进气部和排气管均呈圆管状,且进气部的内壁与排气管的外壁相贴靠。
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侧壁上的螺纹孔一,所述的螺纹孔一有多个且沿进气部的周向均布,每个螺纹孔一内均螺接有螺栓一,且螺栓一的端部与排气管的侧壁紧密抵靠。
即通过旋入或旋出螺栓一便可控制排气管和进气部的结合或分离,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侧壁上的螺纹孔二、设于排气管外侧壁上的螺纹孔三和螺接在螺纹孔二内的螺栓二,所述的螺栓二的端部螺接在螺纹孔三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换热管在分别设于其两端的压片和阻挡部的作用下被定位,而压片又是通过螺纹结构与换热管可拆卸固定的,这样在聚气筒和换热箱之间产生间隙以及旋出压片后便可轻松地将换热管取下进行清洗,既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而且整个拆装过程不会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影响。
2、呈锥形的聚气段更靠近排气管,使进入到聚气筒内的高温烟气能够向四周扩散,从而更加均匀地分散到多根换热管内,以提高换热箱内的水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加热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1a、排气管;2、机架;3、换热箱;3a、进水口;3b、出水口;4、换热管;4a、阻挡部;5、聚气筒;5a、进气部;5b、聚气段;5c、连接段;6、压片;7、排水管;8、抽水泵;9、密封圈;10、螺栓一;11、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锅炉1包括一根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排气管1a,且锅炉1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该排气管1a排出。如图1至图3所示,本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由机架2、换热箱3、换热管4、聚气筒5、压片6等组成。其中,换热管4由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黄铜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换热管4采用黄铜材料制成。
具体来说,机架2设于锅炉1的右侧,换热箱3设于机架2上,且此时,排气管1a位于锅炉1和换热箱3之间。如图1所示,换热箱3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a,换热箱3的底部设有出水口3b,且出水口3b通过排水管7与锅炉1的水箱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箱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机架2固定;排水管7和锅炉1的连接处还设有一抽水泵8,以加快换热箱3内的水进入到锅炉1的水箱内。
换热管4呈直管状,其有多根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换热箱3内。如图1所示,换热箱3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与换热管4的端部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换热管4的两端穿过对应的通孔并位于换热箱3外,且换热管4的两端均通过一密封圈9与换热箱3形成密封。具体来说,换热管4的两端的外壁上均制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内均设有上述的密封圈9,且密封圈9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相抵,以使换热管4和换热箱3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换热管4的左端外螺接有压片6,换热管4的右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阻挡部4a,阻挡部4a与压片6正对且两者均与换热箱3相抵,从而将换热管4限制在换热箱3内。
如图1所示,聚气筒5呈直筒状且设于排气管1a和换热箱3之间。聚气筒5的左右两端均开口,其中,换热箱3的外壁与聚气筒5的右端面相抵并将聚气筒5的右端口封闭,此时,换热管4的左端位于聚气筒5内。聚气筒5的左端面上具有呈管状凸出的进气部5a,聚气筒5和进气部5a同轴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进气部5a套在排气管1a外,该进气部5a能够沿排气管1a的轴向滑动且两者之间设有能限制进气部5a滑动的可拆卸锁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气部5a和排气管1a均呈圆管状,且进气部5a的内壁与排气管1a的外壁相贴靠。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5a侧壁上的螺纹孔一,螺纹孔一有多个且沿进气部5a的周向均布。每个螺纹孔一内均螺接有螺栓一10,且螺栓一10的端部与排气管1a的侧壁紧密抵靠。通过旋入或旋出螺栓一10便可控制排气管1a和进气部5a的结合或分离,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说明,聚气筒5的内壁包括呈锥形的聚气段5b和呈圆形的连接段5c,连接段5c位于换热箱3和聚气段5b之间,且连接段5c的直径与聚气段5b的最大直径相同。聚气筒5的右端面上制有环状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呈环状的密封垫11,且密封垫11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换热箱3的外壁相抵,以加强将聚气筒5的右端口封闭的效果。
使用时,锅炉1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气管1a排入换热管4内,并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对换热箱3内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排水管7回流到锅炉1内,这样便可减少燃料的使用,以降低锅炉1的使用成本。
拆卸换热管4的过程如下;先卸下可拆卸锁定机构,接着聚气筒5朝锅炉1方向移动,使聚气筒5和换热箱3之间产生间隙,然后旋出压片6,握住换热管4右端并外拉直至将整根换热管4拉出,此时便可方便地完成整根换热管4的清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5a侧壁上的螺纹孔二、设于排气管1a外侧壁上的螺纹孔三和螺接在螺纹孔二内的螺栓二,螺栓二的端部螺接在螺纹孔三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锅炉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排气管,本装置包括设于锅炉右侧的机架,机架上设有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换热箱,且排气管位于锅炉和换热箱之间,所述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锅炉的水箱连通;所述的换热箱内设有呈直管状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换热管,换热管有多根且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换热管的左右两端均伸出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和换热箱之间设有聚气筒,换热箱的外壁与聚气筒的右端面相抵并将聚气筒的右端口封闭,聚气筒的左端面上具有呈管状凸出的进气部,进气部套在排气管外,该进气部能够沿排气管的轴向滑动且两者之间设有能限制进气部滑动的可拆卸锁定机构;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一密封圈与换热箱形成密封,换热管的左端位于聚气筒内且这一端部外螺接有压片,所述的换热管的右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阻挡部,阻挡部与压片正对且两者均与换热箱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箱的侧壁上设有供换热管穿设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换热管的端部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的外壁上均制有呈环状的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内均设有上述的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气筒的内壁包括呈锥形的聚气段和呈圆形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位于换热箱和聚气段之间,且连接段的直径与聚气段的最大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气筒的右端面上制有环状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呈环状的密封垫,且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换热箱的外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部和排气管均呈圆管状,且进气部的内壁与排气管的外壁相贴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侧壁上的螺纹孔一,所述的螺纹孔一有多个且沿进气部的周向均布,每个螺纹孔一内均螺接有螺栓一,且螺栓一的端部与排气管的侧壁紧密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进气部侧壁上的螺纹孔二、设于排气管外侧壁上的螺纹孔三和螺接在螺纹孔二内的螺栓二,所述的螺栓二的端部螺接在螺纹孔三内。
CN201621402764.4U 2016-12-20 2016-12-20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91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2764.4U CN2062911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2764.4U CN2062911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1197U true CN206291197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105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27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91197U (zh) 2016-12-20 2016-12-20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11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769A (zh) * 2020-04-01 2020-07-14 朱陆一 锅炉烟气回收加热器
CN113680169A (zh) * 2021-09-14 2021-11-23 郑州世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风机空气余热回收除尘净化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769A (zh) * 2020-04-01 2020-07-14 朱陆一 锅炉烟气回收加热器
CN113680169A (zh) * 2021-09-14 2021-11-23 郑州世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风机空气余热回收除尘净化器
CN113680169B (zh) * 2021-09-14 2023-08-29 郑州世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风机空气余热回收除尘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1197U (zh) 锅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9655854U (zh) 一种钢铁生产中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6204607U (zh) 一种定型机烘箱中压过热蒸汽供热系统
CN206648013U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蒸汽锅炉加热系统
CN206160083U (zh) 一种环保型醇基蒸汽机
CN205245124U (zh) 天然气节能环保锅炉
CN205174835U (zh) 易清垢的换热盘管式高效加热炉
CN204240377U (zh) 一种燃油锅炉用烟气节能除尘装置
CN204213956U (zh) 一种锅炉烟气梯级余热回收节能器
CN208419663U (zh) 一种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6739251U (zh) 工业锅炉余热发电系统
CN207330697U (zh) 污泥热水解管式热交换器
CN201973705U (zh) 蒸汽锅炉
CN202947112U (zh) 低品位废气余热回收的双效相变余热回收系统
CN205619359U (zh) 一种锅炉的尾气再利用装置
CN206430073U (zh) 一种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06695105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节能环保锅炉设备
CN206459350U (zh) 一种在有机肥生产中使用的油加热罐
CN206846699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节能型工业锅炉
CN205807456U (zh) 一种热力余热回收系统
CN204678300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4665675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烟气冷凝式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206377856U (zh) 一种便于拆洗的燃气热水器
CN211575072U (zh) 一种卧式无气包无烟箱管壳式余热锅炉
CN204177248U (zh) 一种定型机高温烟气热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