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8163U -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8163U
CN206278163U CN201621297376.4U CN201621297376U CN206278163U CN 206278163 U CN206278163 U CN 206278163U CN 201621297376 U CN201621297376 U CN 201621297376U CN 206278163 U CN206278163 U CN 206278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ss
back door
seat board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73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计晨
贺志杰
赵会朋
申力伟
李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973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8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8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8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包括该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以及具有该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主体以及形成于主体的一侧并相对于主体外倾的限位块,在主体上形成有安装过孔、以及对应于安装过孔并于主体另一侧延伸设置的凸台,安装过孔贯穿凸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通过在主体上对应于安装过孔的位置设置凸台,实际使用时凸台端面与尾灯座板接触配合,以构成对后保险杠总成与尾灯座板之间的密封,可解决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背门减震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该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该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具有上掀式后背门的汽车车身后部,位于后背门下部两侧结构均为:尾灯座板、后保险杠总成和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三者依次层叠相连,再由穿设三者的螺栓加以固定。
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在进行车辆漏水试验以及长时间淋雨后,水流容易沿后保险杠总成和尾灯座板之间的间隙、经用以穿设螺栓的螺栓过孔后流入驾驶舱内部,造成驾驶舱积水。
2、由于后保险杠总成上的螺栓过孔半径较螺栓半径大1.5mm,且该螺栓过孔受注塑出模角度影响为锥形,该螺栓过孔半径较大的一端的尺寸较螺栓半径大2mm,形成近似悬空的结构,因而导致在旋紧螺栓的过程中,以及在反复拆装螺栓的过程中,造成尾灯座板形成有螺栓过孔处的钣金发生向悬空部位的形变,甚至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以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的漏水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结构本体,该结构本体包括:
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过孔,且在所述主体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倾布置的限位块;
凸台,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设于所述主体上,并相对于所述限位块向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安装过孔贯穿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凸台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所述凸台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
进一步地,相对于所述凸台在所述主体另一侧端面上,于所述安装过孔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和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本体由橡胶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通过在主体上对应于安装过孔的位置设置凸台,实际使用时凸台端面与尾灯座板接触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以对后保险杠总成与尾灯座板之间进行密封,可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在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
(2)设置唇边提高凸台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出现漏水问题。
(3)沉槽可减薄主体上形成有安装过孔处的主体厚度,安装方便。
(4)连接加强筋体可提高主体和限位块连接的结构强度。
(5)橡胶具有弹性,密封性能较好,可提高结构本体的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包括相叠置的尾灯座板和后保险杠总成,以及上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在所述后保险杠总成上设有供所述凸台插入、以使所述凸台的端部抵置于所述尾灯座板上的通孔,在所述尾灯座板上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形成有连接孔;还包括穿置于所述安装过孔和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结构本体、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及所述尾灯座板紧固于一起的紧固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固连于所述尾灯座板另一侧的螺母,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和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螺母螺接的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端部尺寸大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尾灯座板相连一端的尺寸。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栓上套装有抵置于所述螺栓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平垫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与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紧固装置设为螺栓以及与螺栓相连接的螺母,结构简单。
(3)凸台端部尺寸大于螺母与尾灯座板连接一端的尺寸,可避免尾灯座板上形成有连接孔的位置发生形变或开裂。
(4)设置平垫圈可防止螺栓旋紧过程中对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造成磨损,弹簧垫圈可防止螺栓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该车身具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与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应用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01-安装过孔,102-沉槽,103-密封唇边,2-限位块,201-限位块唇边,3-凸台,301-唇边,4-连接加强筋体,5-尾灯座板,501-连接孔,6-后保险杠总成,601-通孔,7-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01-骨架,8-紧固组件,801-螺母,802-平垫圈,803-弹簧垫圈,80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结构本体,该结构本体包括主体1,于主体1上形成有安装过孔101,还包括形成于主体1的一侧并相对于主体1外倾布置的限位块2,以及相对于限位块2形成于主体1另一侧的、对应于安装过孔101设置的凸台3,安装过孔101贯穿凸台3而设置。
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适合应用于具有上掀式后背门的车辆,结合图3所示,其通过在主体1上对应于安装过孔101的位置设置凸台3,实际使用时凸台3端面与尾灯座板5接触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以对后保险杠总成6与尾灯座板5之间进行密封,可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在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
本实施例中,安装过孔101的数量为两个,其可方便与现有的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配合,安装过孔101数量除了可为两个,还可为便于与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配合的其他数量,如其可为一个、三个等。除此之外,凸台3的横截面上呈圆环形,使得凸台3既可与形成于后保险杠总成6上的螺栓804过孔配合形成密封,且内部可与螺栓804直径相配合,防水效果较好。凸台3除了可呈圆环形,其还可呈便于提高凸台3防水性能的其他形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凸台3的防水性能,在凸台3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凸台3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301,使得凸台3与尾灯座板5之间连接时,唇边301先与尾灯座板5接触形成环状密封,可提高密封效果。而为了提高本结构主体1的防水形能,在主体1的边缘形成有向凸台3一侧延伸设置的密封唇边103,并且在限位块2的边缘,相对于主体1,形成有向另一侧延伸设置的限位块唇边201,当然还可不设置密封唇边103和限位块唇边201,只是如此结构主体1防水性能相对较差。
此外,相对于凸台3,在主体1另一侧端面上,于安装过孔101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102,可减薄主体1上形成有安装过孔101处的主体1厚度,安装方便。当然,还可不设置沉槽102,只是如此主体1厚度尺寸较大,安装不方便。
另外,在主体1和限位块2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4,以可提高主体1与限位块2连接的结构强度,连接加强筋体4具体设置于两个安装过孔101之间,其横截面近似梯形,如此使得主体1与限位块2连接的结构强度较高,当然,连接加强筋体4的横截面除了可为梯形,还可为其他可提高主体1与限位块2连接的结构强度的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结构本体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可利用橡胶自身具有的弹性提高密封性能,以可提高结构本体的防水能力。此外,主体1与限位块2一体成型,使得本结构主体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其除了可一体成型,还可分体组成,两者之间可采用粘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另外,结合图3所示,在结构本体内还设有骨架701,以可进一步提高结构主体1的结构强度,当然还可不设置骨架701,如此使得结构本体结构强度相对较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具有上掀式后背门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结合图3所示,该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包括相叠置的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以及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具体地,在后保险杠总成6上设有供凸台3插入、以使凸台3的端部抵置于尾灯座板5上的通孔601,在尾灯座板5上对应于安装过孔101形成有连接孔501;还包括穿置于安装过孔101和连接孔501内,以使结构本体、后保险杠总成6及尾灯座板5紧固于一起的紧固组件8。
本实施例中紧固组件8包括,相对于后保险杠总成6固连于尾灯座板5另一侧的螺母801,以及穿设于安装过孔101和连接孔501内、并与螺母801螺接的螺栓804,结构简单。具体地,螺母801优选采用凸焊螺母801,可焊接于尾灯座板5上,安装时仅需旋紧螺栓804即可,装配方便。此外,在螺栓804上套装有抵置于螺栓804与主体1之间的弹簧垫圈803和平垫圈801,设置平垫圈801可防止螺栓804旋紧过程中对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造成磨损,弹簧垫圈803可防止螺栓804松动。紧固组件8除了可为上述结构,还可为其他可将尾灯座板5、后保险杠总成6和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连接固定的结构。
为了避免尾灯座板5上形成有连接孔501的位置发生形变或开裂,本实施例中凸台3的端部尺寸大于螺母801与尾灯座板5相连一端的尺寸,可增大凸台3与尾灯座板5的接触面积,进而防止螺栓804旋紧过程中的轴向力导致尾灯座板5上形成有连接孔501的位置出现向凸台3一侧的凸起。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包括车身,结合图4和图5所示,该车身具有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既可防止进行车辆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的水流入驾驶舱内部,又可防止尾灯座板5形成有连接孔501的位置发生形变或开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本体包括:
主体(1),在所述主体(1)上设有安装过孔(101),且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主体(1)外倾布置的限位块(2);
凸台(3),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101)设于所述主体(1)上,并相对于所述限位块(2)向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安装过孔(101)贯穿所述凸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3)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所述凸台(3)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凸台(3)在所述主体(1)另一侧端面上,于所述安装过孔(101)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和所述限位块(2)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由橡胶制成。
6.一种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置的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在所述后保险杠总成(6)上设有供所述凸台(3)插入、以使所述凸台(3)的端部抵置于所述尾灯座板(5)上的通孔(601),在所述尾灯座板(5)上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101)形成有连接孔(501);还包括穿置于所述安装过孔(101)和所述连接孔(501)内,以使所述结构本体、所述后保险杠总成(6)及所述尾灯座板(5)紧固于一起的紧固组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8)包括相对于所述后保险杠总成(6)固连于所述尾灯座板(5)另一侧的螺母(801),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101)和所述连接孔(501)内、并与所述螺母(801)螺接的螺栓(8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的端部尺寸大于所述螺母(801)与所述尾灯座板(5)相连一端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804)上套装有抵置于所述螺栓(804)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弹簧垫圈(803)和平垫圈(802)。
10.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具有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
CN201621297376.4U 2016-11-30 2016-11-30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06278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7376.4U CN206278163U (zh) 2016-11-30 2016-11-30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7376.4U CN206278163U (zh) 2016-11-30 2016-11-30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8163U true CN206278163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7376.4U Active CN206278163U (zh) 2016-11-30 2016-11-30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81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5211A (zh) * 2017-08-25 2018-03-1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限位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5211A (zh) * 2017-08-25 2018-03-1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限位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795211B (zh) * 2017-08-25 2019-07-2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限位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8163U (zh)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205186315U (zh) 一种汽车底盘下护板的预安装结构
CN202923736U (zh) 一种车用扰流板
CN103723204A (zh) 一种车用扰流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03412380U (zh) 一种防盗门锁的锁舌连接结构
CN202707918U (zh) 一种注塑钩
CN204623130U (zh) 减震型汽车油箱部件
CN103938956A (zh) 一种汽车尾门外开拉手装置
CN207634494U (zh) 一种锁紧螺母
CN203589641U (zh) 一种线束过孔套总成及汽车
CN106184126A (zh) 一种布置于车身翼子板内侧的洗涤器喷水壶安装结构
CN205715155U (zh) 一种防水铆钉
CN20487767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饰罩总成
CN203404368U (zh) 一种堵塞器
CN219932712U (zh) 一种摆臂球头防尘罩及汽车
CN204358100U (zh) 一种密封圈结构
CN204870414U (zh) 可拆卸式汽车悬架控制臂
CN204357234U (zh) 无衬套的车门铰链结构
CN209870289U (zh) 一种驾驶室转向系统降噪密封机构
CN204736914U (zh) 一种优化的汽车前围板密封件结构
KR20120010302A (ko) 스포일러 일체형 프런트 어퍼 패널
CN206712365U (zh) 一种汽车线束搭铁线固定装置
CN206914458U (zh) 一种房车的前导流罩
CN203805810U (zh) 一种新型汽车门护板零件装配结构
CN206859932U (zh) 带定位功能的发动机盖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