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7606U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7606U CN206277606U CN201621203452.0U CN201621203452U CN206277606U CN 206277606 U CN206277606 U CN 206277606U CN 201621203452 U CN201621203452 U CN 201621203452U CN 206277606 U CN206277606 U CN 2062776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t gate
- thimble
- injection
- product
- bl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注塑型腔,所述注塑型腔处设有用于胶料流动的注塑流道和流入注塑型腔内部的进浇口,所述进浇口处设有用于将进浇口内的胶料残留顶入注塑型腔内的长杆型切料顶针,所述切料顶针的顶端伸入所述进浇口并与所述进浇口内壁紧贴,所述切料顶针的底端设有用于推动切料顶针运动的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先将进浇口处的进胶残留顶进模具的型腔内,从而达到消除进浇口残留的目的,然后将产品顶出注塑模具,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节省了生产原料和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塑胶产品在注塑时,都会有浇口残留的问题,不管是直接进胶,还是潜伏式进胶或点进胶,当产品顶出模具时,产品和进浇口断开都会在产品表面留下一些残余的胶料,这样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去除浇口残留,浪费人力,增加时间,尤其是比较小而且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对产品表面的精度要求非常严格,浇口残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组装,将会降低产品的组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原料利用率高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注塑型腔,所述注塑型腔处设有用于胶料流动的注塑流道和流入注塑型腔内部的进浇口,所述进浇口处设有用于将进浇口内的胶料残留顶入注塑型腔内的长杆型切料顶针,所述切料顶针的顶端伸入所述进浇口并与所述进浇口内壁紧贴,所述切料顶针的底端设有用于推动切料顶针运动的推动装置。
具体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底板和第一顶针面板,所述第一顶针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顶针底板之上,所述切料顶针的底端穿过第一顶针面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顶针面板与第一顶针底板的接触面上。
具体的,所述注塑模具上还设有用于顶出产品的产品顶针,所述产品顶针上设有用于推动产品顶针运动的第二顶针底板和第二顶针面板。
具体的,所述注塑模具上包括多个注塑型腔。
具体的,所述进胶残留保持最小量。通过控制进浇口进胶的时间来控制进胶残留的最小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采用二次顶出的原理,第一次先将进浇口处的进胶残留顶进注塑模具的型腔内,从而达到消除进浇口残留的目的,第二次将产品顶出注塑模具,使产品外观上不存在因进浇口而产生的缺陷,节省了生产原料和人工成本,实现全自动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因进浇口残留的问题而导致的二次加工,减少了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周期,从而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完成胶料注塑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切料顶针与进浇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料顶针将胶料残留顶入注塑型腔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切料顶针将胶料残留顶进注塑型腔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和后模2之间设有注塑型腔3,所述注塑型腔3处设有用于胶料流动的注塑流道4和流入注塑型腔3内部的进浇口5,所述进浇口5处设有用于将进浇口5内的胶料残留6顶入注塑型腔3内的长杆型切料顶针7,所述切料顶针7的顶端伸入所述进浇口5并与所述进浇口5内壁紧贴,所述切料顶针7的底端设有用于推动切料顶针7运动的推动装置。在注塑的过程中,进浇口5处会产生进胶残留6,采用推动装置推动切料顶针7将进浇口5处的进胶残留6顶入注塑型腔3的内部,不会再产生进浇口5残留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对进浇口5残留的二次加工,提高产品的精度。
具体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底板8和第一顶针面板9,所述第一顶针面板9设于所述第一顶针底板8之上,所述切料顶针7的底端穿过第一顶针面板9固定连接在第一顶针面板9与第一顶针底板8的接触面上。第一顶针面板9和第一顶针底板8用于固定切料顶针7,从而推动切料顶针7向上运动,采用切料顶针7将进胶残留6顶入注塑型腔3内部。
具体的,所述注塑模具上还设有用于顶出产品的产品顶针10,所述产品顶针10上设有用于推动产品顶针10运动的第二顶针底板11和第二顶针面板12。在第二次进行产品顶出时,产品顶针10向上运动,使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完成脱模过程。
具体的,所述注塑模具上包括多个注塑型腔3。同一台注塑模具可以同时注塑出多个产品,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所述进胶残留6保持最小量。通过控制进浇口5进胶的时间来达到控制进胶残留6的最小量,保证在第一次切料顶针7顶出时不会因进胶量多而强行顶出,造成产品出现毛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胶料通过注塑流道4由进浇口5注入注塑型腔3内部,完成产品注塑,同时注塑模具进入保压状态,注塑模具第一次顶出前,如图1中B处,第一顶针底板8未运动,注塑模具开始第一次顶出时,如图4中B处,第一顶针底板8和第一顶针面板9带动切料顶针7向上顶出,顶出的距离为进胶残留6的距离,把进胶残留6全部顶进模具的注塑型腔3内,达到消除进胶残留6的目的,第一次顶出后注塑模具进入保压冷却状态,保压冷却后,注塑模具前模1和后模2打开,第二次顶出开始,此时第一顶针底板8、第一顶针面板9、第二顶针底板11和第二顶针面板12一起顶出,带动产品顶针10向上运动,最终把产品从注塑型腔3内部顶出,产品顶出后,在产品进胶位置上只留下切料顶针7的顶出痕迹,从而达到实现了全自动模具注塑生产,消除产品进浇口5残留的问题,产品也无外观的缺陷。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注塑型腔,所述注塑型腔处设有用于胶料流动的注塑流道和流入注塑型腔内部的进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浇口处设有用于将进浇口内的胶料残留顶入注塑型腔内的长杆型切料顶针,所述切料顶针的顶端伸入所述进浇口并与所述进浇口内壁紧贴,所述切料顶针的底端设有用于推动切料顶针运动的推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底板和第一顶针面板,所述第一顶针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顶针底板之上,所述切料顶针的底端穿过第一顶针面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顶针面板与第一顶针底板的接触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上还设有用于顶出产品的产品顶针,所述产品顶针上设有用于推动产品顶针运动的第二顶针底板和第二顶针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上包括多个注塑型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03452.0U CN2062776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03452.0U CN2062776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7606U true CN206277606U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9083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03452.0U Active CN2062776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76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506A (zh) * | 2018-10-10 | 2019-02-26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多单格电池间密封结构及该密封结构的成型方法 |
-
2016
- 2016-11-08 CN CN201621203452.0U patent/CN2062776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506A (zh) * | 2018-10-10 | 2019-02-26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多单格电池间密封结构及该密封结构的成型方法 |
CN109390506B (zh) * | 2018-10-10 | 2021-06-18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多单格电池间密封结构及该密封结构的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05724U (zh) | 一种行位进胶的注塑模具 | |
CN206277606U (zh) | 一种自动消除进浇口残留的注塑模具 | |
CN206406384U (zh) | 一种无顶针痕模具 | |
CN104924529B (zh) | 方便注塑底脚的托盘模具 | |
CN207711287U (zh) | 一种易脱离的斜顶注塑模具 | |
CN203994475U (zh) | 一种具有氮气吹塑装置的注塑模具 | |
CN203765970U (zh) | 一种用于暖瓶盖的气动脱模注塑模具 | |
CN202129947U (zh) | 热流道分流注塑装置 | |
CN207044564U (zh) | 一种便于夹取胶框的成型模具 | |
CN206011619U (zh) | 一种全周倒扣塑胶模具的脱模结构 | |
CN205033505U (zh) | 一种三板模结构 | |
CN206568481U (zh) |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5969778U (zh) | 用于复印机注塑件的模具 | |
CN204526019U (zh) | 二次顶出模具 | |
CN203141755U (zh) | 一种在底件上注塑软性热塑型塑胶并能同时将软性塑胶压缩变薄的成型模具 | |
CN204183826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香水瓶上外盖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4354412U (zh) | 一种改善注塑缺陷的薄壁件 | |
CN108407223A (zh) | 一种前模顶出结构注塑模具 | |
CN108262921A (zh) | 一种薄壁深腔机电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2385925U (zh) | 一种快速脱模侧向分型滑块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6953442U (zh) | 一种上下一体式枪型车充及生产该车充的模具 | |
CN206663652U (zh) | 一种双色包胶注塑模具 | |
CN107116759A (zh) | 一种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 |
CN206999545U (zh) | 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 |
CN206765271U (zh) | 一种注塑冲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