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195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1952U
CN206271952U CN201621294608.0U CN201621294608U CN206271952U CN 206271952 U CN206271952 U CN 206271952U CN 201621294608 U CN201621294608 U CN 201621294608U CN 206271952 U CN206271952 U CN 206271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shell
waterproof washer
shield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46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946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1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1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1952U/zh
Priority to TW106213733U priority patent/TWM566415U/zh
Priority to US15/825,126 priority patent/US1035539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外设有外壳及设在所述电连接器前端的防水垫圈,所述电连接器后端点胶形成有胶水墙,所述防水垫圈靠近所述遮蔽壳体一端嵌设抵持于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互贴合配合,所述防水垫圈内壁靠近所述绝缘外壳一侧或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至少其中之一凹设有让位槽,使其与防水垫圈间隔一定距离。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照中国实用新型第CN20416759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插的防水插座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在绝缘本体上的两排导电端子及套设在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内壳。所述遮蔽壳体外包覆有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前端口外壁环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内壁光滑贴合在所述绝缘壳体外,外壁凸设有若干环形凸棱。
但是,上述绝缘壳体与金属内壳之间存在细小空隙,在电连接器尾部点胶过程中,由于毛细现象,点胶时胶水沿所述空隙流至对接口端堆积,从而影响对接口端的防水垫圈组装。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有效防水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外设有外壳及设在所述电连接器前端的防水垫圈,所述电连接器后端点胶形成有胶水墙,所述防水垫圈靠近所述遮蔽壳体一端嵌设抵持于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互贴合配合,所述防水垫圈内壁靠近所述绝缘外壳一侧或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至少其中之一凹设有让位槽,使其与防水垫圈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垫圈被夹持设置于外壳与遮蔽壳体之间,所述让位槽设于所述外壳内壁朝向所述遮蔽壳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垫圈被夹持设置于外壳与遮蔽壳体之间,所述让位槽设于所述遮蔽壳体外壁朝向所述外壳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一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有收容所述防水垫圈以使其夹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遮蔽壳体之间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让位槽相邻且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周缘处一体凸设有环状部,所述容纳部自所述环状部向后凹设形成,所述防水垫圈具有环形主体部及凸设于所述环形主体部一侧的环形突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突部收容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环形主体部抵靠于所述环形突部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部两侧设有前后左右端通的贯穿孔,所述防水垫圈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合在所述贯穿孔内,前端卡持在所述贯穿孔前。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垫圈两侧设有位于所述凸起部后端且向后延伸形成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卡持在所述贯穿孔后。
进一步地,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外壳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让位槽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分别固持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间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后端设有固定部及设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穿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后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后端设有穿过所述穿孔收容卡合在所述通孔内的扣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对接端口处凹设一圈让位槽,所述绝缘外壳与遮蔽壳体之间存在细小空隙,在电连接器尾部点胶过程中,由于毛细现象,点胶时胶水沿所述空隙流至对接口端的让位槽,从而以保证防水垫圈在组装的时候不与溢出的胶水干涉,避免组装移位而造成密封效果不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取出防水垫圈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沿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100’、100” 绝缘本体 1
第一绝缘本体 11 第一基座 111
第一舌板 112 第一连接部 113
平台部 114 开口 115
第一凸块 116 突起 117
通孔 118 抵接部 119
第二绝缘本体 12 第二基座 121
第二舌板 122 第二连接部 123
侧部 124 直角部 125
卡扣部 126 第二凸块 127
扣持部 128 第三绝缘本体 13
第三基座 131 第三舌板 132
镂空部 133 固持槽 134
导电端子 2 第一端子 21
第一接触部 211 第一焊接部 212
第二端子 22 第二接触部 221
第二焊接部 222 加强件 3
通孔 30 第一支撑部 31
第二支撑部 32 第三连接部 33
焊脚 34 固定部 35
穿孔 36 胶水墙 4
遮蔽壳体 5、5’ 顶壁 51
底壁 52 第一固定脚 521
侧壁 53 第二固定脚 531
延伸壁 54 第三固定脚 541
台阶部 542 绝缘外壳 6、6’
容纳部 60 主体部 61
前缘壁 611 定位臂 62
环状部 63 贯穿孔 631
让位槽 64、55’、70” 防水垫圈 7
凸起部 71 抵持部 72
外边缘 73 内边缘 74
环形主体部 75 环形突部 7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9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方式。定义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插接的端口为插接端。界定对接方向、横断方向及与对接方向和横断方向均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对接方向与横断方向所在面构成水平面。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加强件3、成型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胶水墙4、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5、套设于所述遮蔽壳体5外的绝缘外壳6及套设在所述绝缘外壳6端口的防水垫圈7。
请参照图5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绝缘本体11、第二绝缘本体12及第三绝缘本体1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第一基座111及自第一基座111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舌板112。所述第一基座111包括水平延伸的平台部114和自所述平台部114向前倾斜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舌板112的第一连接部113。所述平台部114上开设有开口115以令部分导电端子2露出。所述第一舌板112上表面凸设有若干第一凸块116,且其下表面前端凸设有若干突起117。所述第一基座111设有位于两侧且上下贯通的通孔118及位于两侧边缘的抵接部119。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第二基座121及自第二基座121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舌板122。所述第二基座121具有倾斜延伸形成且与所述第二舌板12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二连接部123包括设在两侧且夹持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连接部113的一对侧部124及设在所述侧部124顶部的一对直角部125。参阅图5所示,所述直角部125卡合所述平台部114前端两角。所述第二舌板122前端设有与所述突起117卡扣的卡扣部126,且其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凸块127。所述第二基座121后端设有与所述通孔118对应配合的扣持部128。所述第三绝缘本体13包括第三基座131及自第三基座131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三舌板132。所述第三舌板132具有收容第一舌板112和第二舌板122的镂空部133及位于两侧的固持槽134。所述第一基座111、第二基座121及第三基座131可统称为基座。所述第一舌板112、第二舌板122及第三舌板132可统称为舌板。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上的第一端子21及固持于第二绝缘本体12上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露出第一舌板112上表面的第一接触部211及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基座111底部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焊接部212。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露出第二舌板122下表面的第二接触部221及延伸出第二绝缘本体12外的第二焊接部222。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分别自所述舌板侧缘部分露出。
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沿前后延伸的中轴对称分布,分别包括四根向前突出的电力端子和八根位置稍后的端子。位于两侧的两根电力端子用于接地,而中部的两根电力端子用于提供电源。八根位置稍后的端子中包括分列两侧的四根高速差分端子、位于中央的两根低速差分端子及分列一对差分端子两旁的两根控制用端子。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为上下对应设置,而第一端子21的第一焊接部212和第二端子22的第二焊接部222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不管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入时,均能够保证电连接器100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与对接连接器的对应接触部正确且对位的电性连接。
参阅图7和图8所示,所述加强件3包括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舌板112与第二绝缘本体12的第二舌板122之间的第一支撑部31、设于所述第一基座111和第二基座121之间的第二支撑部32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的第三连接部33。所述第三连接部33中部开设有通孔30容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和第二绝缘本体12相对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撑部32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一对焊脚34。所述焊脚34后设有夹持于所述第一基座111和第二基座121之间的固定部35。参阅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35上设有穿孔36以容纳所述绝缘本体1的扣持部128穿过并收容至所述通孔118内,令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第二绝缘本体12及加强件3稳定固持。
参阅图4至图9所示,所述胶水墙4为灌胶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包裹所述导电端子2露出开口115的部分,从而填充所述绝缘本体1的空隙,进而密封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三基座131与所述遮蔽壳体5之间的空隙。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所述遮蔽壳体5对接框口呈圆角矩形,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壁51与底壁52及连接所述顶壁51与底壁52的一对侧壁53。所述顶壁51向后延伸形成有延伸壁54。所述底壁52后端设有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一固定脚521。所述一对侧壁53上设有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脚531。所述第一固定脚521和所述延伸壁54高于所述顶壁51且所述延伸壁54两侧设有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三固定脚541。所述第三固定脚541沿对接方向延伸并在横断方向上夹持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基座111两侧。所述第三固定脚后端设有台阶部542。参阅图2所示,所述加强件3的固定部35贴合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基座111下表面,所述台阶部542抵接在所述固定部35上,参阅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的抵接部119抵接在所述延伸壁54后端,以加强固定所述遮蔽壳体5和加强件3、绝缘本体1。
参阅图1至图9所示,所述绝缘外壳6包括圆筒式主体部61及自所述主体部61两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一对定位臂62。所述主体部61插接端口具有前端壁611及环状部63。所述环状部63较所述主体部61的端口大并与所述主体部61的前端壁611形成容纳部60。所述环状部63两侧设有前后左右端通的贯穿孔631。所述贯穿孔631与所述容纳部60贯通。所述主体部61后端口为矩形框口,以令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二基座121卡合于所述主体部61内部,并且被胶水墙4完全密封所述主体部61后端口,填充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绝缘外壳6之间的空隙。参阅图3和图9所示,所述主体部61凹设有位于所述前端壁611前的让位槽64。所述让位槽64槽口一侧朝向所述遮蔽壳体5外表面,另一侧朝向所述防水垫圈7。所述绝缘外壳6与遮蔽壳体5之间存在细小空隙,在电连接器100尾部点胶过程中,由于毛细现象,点胶时胶水沿所述空隙流至对接口端的让位槽64,从而以保证防水垫圈7在组装的时候不与溢出的胶水干涉,避免组装移位而造成密封效果不好。
所述防水垫圈7成圆环状,内表面光滑而外表面凸设有若干凸棱以与对接连接器干涉加强防水效果。所述防水垫圈7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起部71及设于所述凸起部71后端且向后延伸形成的抵持部72。所述防水垫圈7套设在所述绝缘外壳6上,并收容在所述绝缘外壳6的容纳部60内。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水垫圈7套设在所述绝缘外壳6上后,所述凸起部71卡合在所述贯穿孔631内,前端卡持在所述贯穿孔631前,所述抵持部72卡持在所述贯穿孔后,以令所述防水垫圈7稳定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6上。所述防水垫圈7嵌设抵持于所述绝缘外壳6内壁上的部分具有贴合抵接所述绝缘外壳6内壁的外边缘73及贴合抵接所述遮蔽壳体5外壁的内边缘74。所述防水垫圈7具有环形主体部75及凸设于所述环形主体部75一侧的环形突部76。所述环形突部76收容于所述容纳部60内,所述环形主体部75抵靠于所述环形突部76前端。
参阅图10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6’上不设置让位槽而在所述遮蔽壳体5’外壁上设置若干让位槽55’,亦能达到上述功效。在尾部点胶过程中,由于毛细现象,点胶时胶水沿所述空隙流至对接口端的让位槽55’,从而以保证防水垫圈7’在组装的时候不与溢出的胶水干涉,避免组装移位而造成密封效果不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绝缘外壳6、6’亦可由其他材质的壳体替代。
参阅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基本一致,所述防水垫圈7内部后端凹设有一圈让位槽70”。所述绝缘外壳6与遮蔽壳体5之间存在细小空隙,在电连接器100尾部点胶过程中,由于毛细现象,点胶时胶水沿所述空隙流至对接口端的让位槽70”,从而以保证防水垫圈7在组装的时候不与溢出的胶水干涉,避免组装移位而造成密封效果不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绝缘外壳6亦可替换为金属壳体,且统称为外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外设有外壳及设在所述电连接器前端的防水垫圈,所述电连接器后端点胶形成有胶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圈靠近所述遮蔽壳体一端嵌设抵持于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互贴合配合,所述防水垫圈内壁靠近所述绝缘外壳一侧或所述遮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至少其中之一凹设有让位槽,使其与防水垫圈间隔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圈被夹持设置于外壳与遮蔽壳体之间,所述让位槽设于所述外壳内壁朝向所述遮蔽壳体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圈被夹持设置于外壳与遮蔽壳体之间,所述让位槽设于所述遮蔽壳体外壁朝向所述外壳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有收容所述防水垫圈以使其夹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遮蔽壳体之间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让位槽相邻且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周缘处一体凸设有环状部,所述容纳部自所述环状部向后凹设形成,所述防水垫圈具有环形主体部及凸设于所述环形主体部一侧的环形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突部收容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环形主体部抵靠于所述环形突部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两侧设有前后左右端通的贯穿孔,所述防水垫圈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合在所述贯穿孔内,前端卡持在所述贯穿孔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圈两侧设有位于所述凸起部后端且向后延伸形成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卡持在所述贯穿孔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外壳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让位槽贯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分别固持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间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后端设有固定部及设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穿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后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后端设有穿过所述穿孔收容卡合在所述通孔内的扣持部。
CN201621294608.0U 2016-11-29 2016-11-29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6271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4608.0U CN206271952U (zh) 2016-11-29 2016-11-29 电连接器
TW106213733U TWM566415U (zh) 2016-11-29 2017-09-15 電連接器
US15/825,126 US10355396B2 (en) 2016-11-29 2017-11-29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ront and rear sealing memb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4608.0U CN206271952U (zh) 2016-11-29 2016-11-2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1952U true CN206271952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4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4608.0U Active CN206271952U (zh) 2016-11-29 2016-11-2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1952U (zh)
TW (1) TWM5664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27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698440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27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123277B (zh) * 2016-11-29 2019-1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698440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6415U (zh) 2018-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2618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44583U (zh) 电连接器
CN10532234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04034B (zh) 电连接器
KR200484691Y1 (ko) 커넥터 소켓
CN1074040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7637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6727341U (zh) 电连接器
CN105449415B (zh) 电连接器
CN107546529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6524421U (zh) 电连接器
CN105406264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65058A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M507098U (zh) 插座連接器
CN1054494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71561U (zh) 电连接器
TW201725799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8123277A (zh) 电连接器
CN206271952U (zh) 电连接器
CN107331994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8233024A (zh) 电连接器
CN107591630A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211129U (zh) 电连接器
CN108270112A (zh) 电连接器
CN107293916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