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5117U -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5117U
CN206265117U CN201621241875.1U CN201621241875U CN206265117U CN 206265117 U CN206265117 U CN 206265117U CN 201621241875 U CN201621241875 U CN 201621241875U CN 206265117 U CN206265117 U CN 206265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link
foot lever
handlebar stem
support member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18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 BAB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 BAB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 BAB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18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5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5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5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前脚杆的顶部以及后脚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转动配合,还设有:座椅扶手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第一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且与所述把手杆或后脚杆连动,用以在车架折叠时受把手杆牵引而翻转;第二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座椅扶手杆与第一传动杆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翻转时驱动座椅扶手杆进入收折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中年座椅扶手杆通过第一传动杆与把手杆或后脚杆连动,实现车架的收放,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童车的车架多为可折叠结构,从结构上看既有多关节的复杂连杆机构,也有相对简洁的连杆类型。
例如公开号为CN20355811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速收折的儿童车架,包括前腿组、后脚组、手把组、两个折叠结构,各折叠结构包括下关节、上关节、关节支撑座:在各个折叠结构中,下关节与前腿组连接:上关节与子把组连接:关节支撑座与后脚组连接:下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上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能使下关节、上关节相互间产生相反方向连动转动的连动连杆其一端与上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连杆其另一端与下关节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能限制下关节、上关节相对关节支撑座转动的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类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车架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三者通过一铰链机构相对转动配合,铰链机构既可以是单轴结构也可以具有多个旋转轴线的多轴结构;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的相对旋转可以实现车架的收折与展开,为了锁定收折与展开状态,铰链机构上可设置锁定机构。但此类结构中,一般座椅都是额外设置,与车架之间插接配合,不方便收折;而座椅扶手杆直接安装在铰链机构上,需要单独操作收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结构,采用简单的连杆结构可实现第一传动杆与座椅扶手杆在收折车架时的连动,更加方便使用。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前脚杆的顶部以及后脚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转动配合,还设有:
座椅扶手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
第一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且与所述把手杆或后脚杆连动,用以在车架折叠时受把手杆牵引而翻转;
第二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座椅扶手杆与第一传动杆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翻转时驱动座椅扶手杆进入收折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杆与所述把手杆连动,可以是直接与把手杆相连或者连接在与把手杆相对固定的其他部件上,也可以通过传动部件间接相连,以实现在收车时,把手杆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翻转,通过第二传动杆驱动座椅扶手杆顶部向前翻转以降低收折后车架的整体厚度。
所述前脚杆、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座椅扶手杆构成四连杆机构。
四连杆机构易于形变,在收车时可彼此连动,随把手杆的或后脚杆的运动实现座椅扶手杆的折叠。
为了实现车架整体的收折,作为优选,还设有:
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杆连动且与第一传动杆铰接,用以在把手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时牵引第一传动杆翻转;
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与后脚杆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翻转时牵引后脚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
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在折叠时把手杆和后脚杆分别绕铰链机构向前翻转,直至靠拢在前脚杆的两侧,由于操作时一般仅仅是扳动把手杆,因此需要设置连动机构,将把手杆的运动(相对于前脚杆)传递至后脚杆。
本实用新型利用铰接在前脚杆上的第一传动杆配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实现车架在收车时的连动。当然,车架展开时同理,各部件通过相对于收车时的反向运动实现。
作为优选,还设有铰接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的小腿靠杆,第一传动杆上由前至后设有第五个铰接点(铰接位置),分别与小腿靠杆、第二传动杆、前脚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扶手杆包括与前脚杆铰接的L形的拐臂以及安装在拐臂上的横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在拐臂的转折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杆上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设有沿第一传动杆径向向外延伸的翼板,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该翼板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是依照婴儿车正常使用状态,前轮一侧视为前方,后轮一侧视为后方。第一传动杆相对前脚杆绕第一个铰接点转动,将第一连杆配置在第二个铰接点可以通过较短的运动路径获得第二连杆较长的行程,便于牵动后脚杆收折。折叠时,由于第一连杆提拉第二个铰接点,因此第一传动杆后部向前翻转,直至与前脚杆大致并排布置,以减小折叠状态的厚度。
为了将车架保持在展开状态,在铰链机构部位可以依照现有技术设置锁定结构,例如通过齿轮卡合或插销等方式将把手杆和前脚杆锁定,并根据需要释锁。
所述铰链机构可以是一个或一组单独设置的部件,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部件与前脚杆、后脚杆或把手杆设置成一体结构,用以实现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三者的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转动配合或铰链机构等,既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也可以是不设置实体的转轴,例如两部件之间通过转动导向部件实现相对一空间轴线的旋转运动,在设置实体转轴的情况下,转轴可以是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与其中一转动部件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车架的折叠结构,其余部位:例如车轮数量为三个或四个、采用的刹车方式、车架锁定机构、单排或双排座椅等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当然本实用新型中也提供了改进的优选方式,下文中有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优选,所述铰链机构具有空间上相互平行且错位布置的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和第三旋转轴线,把手杆和前脚杆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配合,后脚杆和把手杆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配合,第一连杆铰接在把手杆上且与把手杆之间相对第三旋转轴线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和第三旋转轴线处均设有相应的转轴,绕相应轴线运动的部件通过相应的转轴转动配合。
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与前脚杆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件,与把手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一旋转轴线处的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第三支撑件,与后脚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二旋转轴线处的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可选的,至少有一个支撑件与其所固定连接的车杆为一体结构。此处的车杆为前脚杆、把手杆或后脚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具有圆盘部,两者的圆盘部相互贴靠并在圆心处穿设有所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盘部外缘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该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位于第三旋转轴线处的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上。
作为优选,第三转轴靠近圆盘部的边缘处。
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上设有轴向设置的加强轴套,所述第三转轴安装在该加强轴套内。
采用圆盘结构,可以使铰链机构的主要结构外周圆滑,第一连杆连接在圆盘结构上可以避免划伤使用者或产生夹线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与前脚杆相固定的第一连接部;
与第一连接部固定的圆盘部;
固定在圆盘部外缘的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套在前脚杆外部的套管、插入前脚杆内的插杆、或与前脚杆相固定的连接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
与把手杆相固定的第二连接部;
与第二连接部固定的圆盘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插接件为套在把手杆外部的套管、插入把手杆内的插杆、或与把手杆相固定的连接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
与后脚杆相固定的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一支撑件的连接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支撑件为套在后脚杆外部的套管、插入后脚杆内的插杆或与后脚杆相固定的连接片。
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旋转轴线位于第一旋转轴线下方,折叠后第三旋转轴线绕至第一旋转轴线上方。根据第三旋转轴线和第一旋转轴线的关系可知,驱动把手杆运动时,第一连杆与把手杆连接的一端随第三旋转轴线向上运动,继而提拉第一传动杆后部向前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杆连动,以及第一连杆铰接在把手杆上,可以是第一连杆直接与把手杆相连或者连接在与把手杆相对固定的其他部件上,也可以通过传动部件间接相连。例如铰链机构的组成部件中包括与把手杆相对固定的部件,那么第一连杆也可以与该部件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方或下方可参照童车水平放置时的展开状态,或者在前脚管保持不动时,转换成的折叠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保持车架展开的锁定机构,在把手杆上设有驱动该锁定机构的控制部件。
控制部件为按钮或滑块等,通过牵引索与锁定机构中的运动部件连动,实现车架展开的锁定或释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相互扣合,所述锁定机构位于扣合空间内。
作为车架的锁定机构,结合本实用新型车架特点,以下提供两种优选的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开设在第一支撑件上且绕第一旋转轴线布置的弧形锁槽,弧形锁槽连通有径向延伸的卡槽;
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的导槽;
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滑块,并用于与牵引索相连;
固定在滑块上的销杆,该销杆伸入弧形锁槽中且具有处在卡槽内的锁定位以及脱离卡槽的释锁位;
作用在滑块与第二支撑件之间驱使销杆进入卡槽内的弹簧。
本锁定机构中,滑块相对于第二支撑件只能沿导槽直线滑动,而无法相对旋转,当销杆销杆沿弧形锁槽滑动到一定程度时,弹簧驱动销杆进入径向(转轴的径向)延伸的卡槽,卡槽可以将其内的销杆锁定,可以实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旋转定位,即把手杆和前脚杆相对定位,保持在车架展开状态,当牵引索提拉销杆脱出卡槽时,可沿弧形锁槽运动,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可以相对旋转,把手杆和前脚杆相互运动折叠车架。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沿第一旋转轴线的径向布置。
所述弧形锁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50~270度,具体度数与把手杆和前脚杆的夹角有关。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上设有沿自身运动方向开设的条形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该条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盘部为圆形板,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为扣设在圆形板轴向两侧的两个圆盘形的盖帽。
相应的,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圆形板以及两个盖帽的圆心部位,导槽以及滑块位于其中一盖帽的内壁处,所述弧形锁槽开设在圆形板上。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绕第一旋转轴线布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内齿;
绕第一旋转轴线布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内齿;
滑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定位齿轮,该定位齿轮具有同时与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啮合的锁定位,以及沿轴向脱离第二内齿的释锁位;
滑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沿轴向推动定位齿轮由锁定位进入释锁位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受牵引索驱动;
作用在定位齿轮上的弹簧,驱使定位齿轮进入锁定位。
作为优选,在驱动轮的外周设有导向斜槽,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件上与所述导向斜槽配合的抵接件,用于在驱动轮旋转时与导向斜槽相作用推动驱动轮轴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与定位齿轮沿轴向并排抵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为相互扣合的两个盖帽。
相应的,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两个盖帽的圆心部位;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盖帽的偏心位置上。
所述第一内齿环布在第一支撑件的盖帽内缘;所述第二内齿环布在第二支撑件的盖帽内缘;所述驱动轮处在第二支撑件的盖帽内,所述弹簧抵接在定位齿轮以及第一支撑件的盖帽之间。
第一内齿或第二内齿与所在盖帽为一体结构或为固定在所在盖帽内缘的内齿环。
所述驱动轮的外壁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索的卡槽,所述导向斜槽设有至少两条,沿驱动轮的外周均匀布置。
结合第一传动杆的位置特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杆兼做座椅杆。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传动杆上的布兜或横杆等形成座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中年座椅扶手杆通过第一传动杆与把手杆或后脚杆连动,实现车架的收放,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中第一传动杆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铰链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第二支撑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车架局部的半折叠示意图;
图6为车架局部的全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结构包括前脚杆1、后脚杆2以及把手杆3,把手杆3的底部、前脚杆1的顶部以及后脚杆2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4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采用双排座椅的车架进行示意,实际应用中,也可选用单排座椅,前脚杆1、后脚杆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车轮,车轮数量可以是三个或四个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架结构还设有:
第一传动杆7,铰接在前脚杆1上;
第一连杆5,与把手杆3连动且与第一传动杆7铰接,用以在把手杆3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1时牵引第一传动杆7翻转;
第二连杆6,铰接在第一传动杆7与后脚杆2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7翻转时牵引后脚杆2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1。
小腿靠杆7f,铰接在第一传动杆7的前端;
座椅扶手杆8,铰接在前脚杆1上;
第二传动杆9,铰接在座椅扶手杆8与第一传动杆7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7翻转时驱动座椅扶手杆8进入收折状态。
第一传动杆7从前至后依次布置有五个铰接点(铰接位置),第一个用于安装小腿靠杆7f,其余各铰接点处分别设有转轴7a,转轴7d,转轴7b和转轴7c。铰链机构4具有空间上的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和第三旋转轴线,分别对应的设有转轴4a,转轴4b和转轴4c。车架展开状态下,以上各转轴相互平行且错位布置。
第一传动杆7通过转轴7a与前脚杆1铰接;
第一连杆5一端通过转轴4c安装在铰链机构4上与把手杆3连动,另一端通过转轴7b安装在第一传动杆7上;
第二连杆6一端通过转轴7c安装在第一传动杆7上,另一端铰接在后脚杆2上;
后脚杆2顶部通过转轴4b安装在铰链机构4上,把手杆3底部和前脚杆1顶部通过转轴4a转动配合。
收车时,把手杆3绕转轴4a向前翻转时带动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上提第一传动杆7的后部,使得第一传动杆7绕转轴7a翻转,同时也带动第二连杆6牵引后脚杆2向前翻转靠拢前脚杆1。
本实施例中利用铰接在前脚杆1上的第一传动杆7配合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实现车架在收车时的连动。
图中部分转轴省略,指引线所指之处也可理解为转轴安装位置。
座椅扶手杆8包括与L形的拐臂8a以及安装在拐臂8a上的横杆8b,拐臂8a的一端通过转轴8c铰接在前脚杆1上,第一传动杆7上安装有固定套7e,固定套7e上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转轴7d。
第一传动杆7和座椅扶手杆8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杆9连动,第二传动杆9一端通过转轴7d安装在第一传动杆7上,另一端通过转轴9a安装在拐臂8a的转折部位。
收车时,把手杆3绕向前翻转时带动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上提第一传动杆7的后部,使得第一传动杆7绕转轴7a翻转,同时也带动第二连杆6牵引后脚杆2向前翻转靠拢前脚杆1,第一传动杆7还通过第二传动杆9驱动座椅扶手杆8绕转轴8c转动,座椅扶手杆8顶部向前翻转收折。
参见图3,图4,铰链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10,与前脚杆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件11,与把手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一旋转轴线处的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件10转动连接;
第三支撑件12,与后脚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二旋转轴线处的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件10转动连接。
其中,第一支撑件10包括:
与前脚杆相固定的第一连接部10a;
与第一连接部10a固定的圆盘部10b;
固定在圆盘部10b外缘的连接板10c。
第一连接部10a为套设在前脚杆外部的套管,再通过螺栓与前脚杆固定,第一连接部10a可以与圆盘部10b为一体结构,或者圆盘部10b外缘带有连接件,第一连接部10a通过该连接件与圆盘部10b固定。
其中,第二支撑件11包括:
与把手杆相固定的第二连接部11a;
与第二连接部固定且扣设在圆盘部10b轴向两侧的两个圆盘形的盖帽,分别为盖帽11a和盖帽11b;
盖帽11b上设有轴向设置的加强轴套11c,第一连杆通过位于加强轴套11c的转轴连接在盖帽11b,且靠近盖帽11b边缘处。
其中,第三支撑件12包括:
与后脚杆相固定的第三连接部12a,该第三连接部12a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一支撑件10的连接板上10c。
各支撑件的组成部件可以是一体或分体结构,同理各支撑件与其所固定连接的车杆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此处的车杆指前脚杆、把手杆或后脚杆。
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保持车架展开的锁定机构,在把手杆上设有驱动该锁定机构的控制部件。
其中锁定机构包括:
开设在第一支撑件的圆盘部10b上且绕第一旋转轴线布置的弧形锁槽10d,弧形锁槽10d连通有径向延伸的卡槽10e;弧形锁槽10d对应的圆心角大致为180度,卡槽10e处在弧形锁槽10d的一端;
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盖帽11a内壁上的导槽11d;
安装在导槽11d内的滑块11e,滑块11e设有沿自身运动方向开设的条形孔11g;滑块上11e上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索索头的安装孔11h;
固定在滑块11e上的销杆11f,该销杆11f伸入弧形锁槽10d中且具有处在卡槽10e内的锁定位以及脱离卡槽10e的释锁位;
作用在滑块11e与第二支撑件之间驱使销杆11f进入卡槽10e内的弹簧11i,弹簧11i两端分别抵接滑块11e和盖帽11a的内侧缘。
导槽以及滑块可以在盖帽11b一侧设置,或省略,但由于销杆11f贯穿弧形锁槽10d伸入到盖帽11b一侧,因此盖帽11b一侧可设置引导销杆11f运动的辅助导槽。
本锁定机构中,滑块相对于第二支撑件只能沿导槽直线滑动,而无法相对旋转,当销杆伸入弧形锁槽中且处在卡槽内时,可以实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旋转定位,即把手杆和前脚杆相对定位,保持在车架展开状态,当销杆脱出卡槽时,可沿弧形锁槽运动,即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可以相对旋转,把手杆和前脚杆相互运动折叠车架。
图5以及图6示意了车架的不同状态,以辅助说明理解各连杆、车杆等相关部件的连动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前脚杆的顶部以及后脚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座椅扶手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
第一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且与所述把手杆或后脚杆连动,用以在车架折叠时受把手杆牵引而翻转;
第二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座椅扶手杆与第一传动杆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翻转时驱动座椅扶手杆进入收折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座椅扶手杆构成四连杆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杆连动且与第一传动杆铰接,用以在把手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时牵引第一传动杆翻转;
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与后脚杆之间,用以在第一传动杆翻转时牵引后脚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铰接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的小腿靠杆,第一传动杆上由前至后设有第五个铰接点,分别与小腿靠杆、第二传动杆、前脚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杆包括与前脚杆铰接的L形的拐臂以及安装在拐臂上的横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在拐臂的转折部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上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设有沿第一传动杆径向向外延伸的翼板,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该翼板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具有空间上相互平行且错位布置的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和第三旋转轴线,把手杆和前脚杆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配合,后脚杆和把手杆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配合,第一连杆铰接在把手杆上且与把手杆之间相对第三旋转轴线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和第三旋转轴线处均设有相应的转轴,绕相应轴线运动的部件通过相应的转轴转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与前脚杆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件,与把手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一旋转轴线处的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第三支撑件,与后脚杆固定连接,且通过位于第二旋转轴线处的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具有圆盘部,两者的圆盘部相互贴靠并在圆心处穿设有所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盘部外缘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该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位于第三旋转轴线处的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二支撑件的圆盘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保持车架展开的锁定机构,在把手杆上设有驱动该锁定机构的控制部件。
CN201621241875.1U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Active CN206265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1875.1U CN20626511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1875.1U CN20626511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5117U true CN206265117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1875.1U Active CN20626511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5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58A (zh) * 2017-09-11 2019-03-19 稳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伸缩结构的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58A (zh) * 2017-09-11 2019-03-19 稳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伸缩结构的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7725B (zh) 电动车的折叠驱动结构
CN106394322A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110104048A (zh) 能够以转动状态和转向状态操作的三轮车及选择状态方法
CN206265119U (zh) 一种可锁定车架的可折叠童车
CN206265117U (zh) 一种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CN206528508U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
CN206265118U (zh) 一种可折叠童车
CN206217964U (zh) 一种改进铰链机构的折叠童车
CN102632916B (zh)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CN209650098U (zh) 一种带一键解锁翻转机构的座椅
CN206265120U (zh) 一种通过齿轮机构锁定车架的可折叠童车
CN104608809A (zh)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206719298U (zh) 一种折叠童车
CN205819297U (zh) 改进的婴儿车收车结构以及婴儿车
CN113511251B (zh) 儿童拖车
CN2060494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206344864U (zh) 一种车架与推手杆同步释锁的折叠婴儿车
CN108706038A (zh)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0597167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6155531U (zh) 婴儿车收车结构以及婴儿车
CN208802034U (zh) 一种童车车架
CN202624324U (zh)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CN209382183U (zh) 一键折叠代步车
CN208855802U (zh) 电动折叠机构及应用有该电动折叠机构的助动车
CN20710658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Address after: 312369 Xietang Chenhui Industrial Park,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enhui Yingbao Industrial Park, Xietang Town,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369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H BAB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